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活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构最可能是
Nt表示该种群第t代的种群密度,Nt+1表示该种群第t+1代的种群密度,下图表示某经济动物种群密度Nt 与Nt+1/ Nt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为a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B.b和e都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
C.c点时,该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 |
D.种群密度为d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B.草原群落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
C.农田生态系统退化成荒地时,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随之降低 |
D.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这种分布属于种群空间特征 |
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研究某时间段中其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岛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②甲岛上鸟的种类较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较剧烈
③甲、乙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并且两个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大
④最终甲、乙两岛上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趋于相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白纹伊蚊是传染登革热病毒的媒介之一。有一地区在密集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量减少了99%。但是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量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白纹伊蚊。其可能的原因是
A.杀虫剂造成白纹伊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
B.白纹伊蚊身体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
C.原来的白纹伊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
D.第一年的白纹伊蚊种群没有基因的变异 |
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与葡萄糖大量消耗有关 |
B.曲线AB段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C.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酵母菌数量增多、酵母菌进行产乙醇的无氧呼吸,产能少,需消耗更多的葡萄糖 |
D.曲线AC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原因是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 |
在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 |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
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下图表示在鱼塘中饲养鲤鱼时,鲤鱼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B.若在t2时鲤鱼的数量为k,则在t1时鲤鱼的数量为k/2 |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
D.在t1~t2时,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沙丘、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
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C.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
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
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
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
C.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
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时,不能选用白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
B.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不能辨别视野中哪条染色体携带突变基因 |
C.探究酵母菌能否进行有氧呼吸时,可将空气直接泵入酵母菌培养液中 |
D.调查某荒地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的大小不影响调查结果 |
下列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
A.衰退型和增长型 |
B.增长型和衰退型 |
C.稳定型和衰退型 |
D.稳定型和增长型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调查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
B.群落中的两种生物之间可能存在多种种间关系 |
C.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一直在增加,优势物种也一直在改变 |
D.群落中无论是植物分层还是动物分层,都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
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可体现基因的多样性 |
B.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物种是②和③ |
C.白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
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地理隔离,可使⑥⑦原种群之间彼此不能接触,失去交配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