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
A.O-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负相关 |
B.B-C段种内斗争最激烈 |
C.为有效防止鼠疫,最好将种群密度控制在B点 |
D.利用捕食关系控制鼠数量有利于维持当地抵抗力稳定性 |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地区松鼠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m2 |
B.标志重捕法不适于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
D.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鼠类数量 |
下图中左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右图表示一个种群在一个有限环境中随时间推移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B的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
(2)渔业生产中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农业生产上利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依次会使各自种群年龄组成变为图甲中_____________所示的类型。
(3)图乙中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_____(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死亡率。
(4)若该动物是一类食量很大的啮齿类动物,容易破坏植被,为避免对新环境造成破坏,应在_______点开始防治。若该类动物分布在不同区域形成两个种群,那么这两个种群要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_______。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初捕 |
50 |
50 |
28 |
22 |
重捕 |
50 |
10 |
32 |
18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双小核草履虫在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时占优势。为验证“双小核草履虫没有分泌抑制大草履虫的物质”,以下实验组合合理的是(所用培养液细菌密度相同)( )
①用生理盐水混合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
②将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混合放在含有细菌的培养液中培养
③用培养过双小核草履虫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
④将双小核草履虫磨碎,加入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
⑤用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
A.①+② | B.②+⑤ | C.③+⑤ | D.④+⑤ |
南方某一野外湖泊,正值水草悠悠,碧波荡漾,莲花盛开的季节,鱼儿畅游其中,青蛙在荷叶下乘凉,螃蟹也偶尔爬上岸晒晒太阳,真乃一幅美丽的画卷。结合生物学知识,以下对此美景判断不恰当的是( )
A.该湖泊中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大家庭——群落 |
B.除以上“画卷”上看到的外,池塘中还有许多细菌等分解者 |
C.若人类大肆向此湖泊投放污染物,则最糟糕的结果是整个湖泊生态系统崩溃 |
D.如果条件允许,若干年后该湖泊区域可能会变成树林,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
研究人员在调查某沙地的植物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年生亚灌木→多年生灌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多年生草本群落在争夺阳光和空间方面比一年生草本群落更有优势 |
B. |
与草本群落相比,灌木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复杂 |
C. |
多年生亚灌木群落里有草本和亚灌木,其自我调节能力比多年生灌木群落更强 |
D. |
该沙地主要植被是多年生灌木,与其根系发达,抗风和吸水能力较强有关 |
图是某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第1~5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 |
B.第20~30年间种群增长率为0 |
C.到3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大 |
D.第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
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感染兔后使兔的种群数量下降。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而兔被中度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度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
C.中度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菌体 |
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A.动物进食对唾液腺分泌活动的影响 |
B.运动强度的大小对汗腺分泌量的影响 |
C.降雨的多少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
D.害虫的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
下列与种群数量模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数量增长曲线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
B.数量“J”型方程公式中λ的含义是种群增长率 |
C.构建相应的模型后需通过实验或观察等进行检验或修正 |
D.影响“S”型曲线的K值大小的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