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一定时间内森林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根据曲线写出这三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
(2)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是在图中的哪一点? 。
AB段繁殖速度受到限制的原因是:
① ;
② 。
(3)种群丙在A、B、C、D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期。
(4)如果该生态系统中有一个种群为鸟类,则调查该种群数量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某池塘中所有的鱼
②某一湖泊中的全部生物
③培养皿中大肠杆菌菌落
④一片果园及其中的全部生物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③②① | D.③②④ |
一种日本特有的蚜虫的雌性个体在其出生后半年就开始不断繁殖后代,而且在丧失繁殖能力后仍能继续分泌黏液,攻击瓢虫等天敌,与其它雌性昆虫繁殖后会死去不同,因此获得 “蚜虫奶奶”美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条件下,蚜虫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
B.“蚜虫奶奶”现象涉及种内互助和种间斗争 |
C.“蚜虫奶奶”现象可能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 |
D.“蚜虫奶奶”与瓢虫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 |
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虾及其他生物 |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
D.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无关变量 |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可随意取土样 |
C.实验一定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因此因变量只能是唯一的 |
D.健那绿染液是活细胞染液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
下列各图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的转运速率无影响 |
B.图二中,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出生率逐渐增大 |
C.图三中,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
D.图四中,所用到的酶有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等 |
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
C.群落演替是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
D.人类活动不会影响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由于生活习性的不同,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分布在池塘的不同水层中,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
A.水平结构 | B.垂直结构 | C.初生演替 | D.次生演替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之一为样方法,下列关于样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调查鱼塘中鲫鱼种群密度可以选择样方法 |
B.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选择样方法 |
C.需要在生长密集的地方选取样方 |
D.压在样方边线上的个体应舍弃 |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滴加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后计数 |
B.吸取培养液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使酵母菌均匀分布 |
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 |
D.实验结束后,将血细胞计数板浸泡、冲洗后晾干 |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年份(年) |
1937 |
1938 |
1939 |
1940 |
1941 |
1942 |
种群数量(个) |
25 |
46 |
208 |
440 |
770 |
1380 |
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380个
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
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
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