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中的a和b分别表示在理想状态下和在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如果种群数量趋近于K值,表示空间全部尚未被利用,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
B.如果种群数量趋近于零,表示几乎全部空间尚未被利用,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接近于“J”型
C.当种群数量由零逐渐增大到K值时,表示种群增长的“剩余空间”逐渐缩小,种群数量不再增长
D.阴影部分表示种群内个体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是黄海某种鱼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组成该种群的个体全为幼年个体
B.b点时的种群大小能够提供最大持续产量
C.c点时该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d点时该种群增长率最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生山坡上A、B、C三个不同地点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种类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非生物因素
地点A
地点B
地点C

3
5
9
风速



蕨类
7
5
8
距地1.5米的光强



灌木
15
4
2
土壤湿度(%)
48
35
15
松树
0
2
0
土壤的有机物(%)
6.5
3.8
205
落叶树
20
5
0
土壤深度(cm)
>300
≈100
<15
土壤氨量(mg•kg-1
9.4
4.5
2.3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    。如果分别用甲、乙表示地点B中的两种松树,二者之间的物种关系可表示为下图中的   

(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3)参考表中非生物因素,松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说出两个原因)。

来源:2011年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20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该种群在20年内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进化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变化 D.该种群生物已形成与原来不同的新物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量与猎物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右图曲线①,能反映这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右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K值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

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B.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
C. 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
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调查野山羊种群生存羊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年龄(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存活数(只)
1000
801
789
776
764
734
688
640
571
439
252
96
6
3
死亡数(只)
199
12
13
12
30
46
48
69
132
187
156
90
3
3
A.

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的来源于存活数

B.

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凹形(类型Ⅲ)

C.

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

D.

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其流程图如下。

据图回答:
(1)溶菌酶的作用是
(2)的作用是
(3)经处理后,在再生培养基上,未融合的难以生长。图中融合菌能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是
(4)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最为目的菌株。
(5)为探究目的菌株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絮凝效果,将目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定时取发酵液,加入石油污水中:同时设置为对照组。经搅拌、静置各3分钟后,分别测定上层水样的石油浓度值(值越高表示有机物污染程度越高),计算石油去除率和去除率,结果如下图。
blob.png

(6)目的菌的种群增长曲线是型。在40~44小时,发酵液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最好,其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 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C. 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
D. 盲鱼作为进化研究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左下图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右下图),而其它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
(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变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发生改变。
(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结合其它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能力。
II.小麦的染色体数为42条。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纯种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为矮杆基因,为抗矮黄病基因,为抗条斑病基因,均为显性。乙品系和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1)乙、丙系在培育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变异。该现象如在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为提供原材料。
(2)甲和乙杂交所得到的自交,所有染色体正常联会,则基因可随的分开而分离。自交所得中有种基因型,其中仅表现抗矮黄病的基因型有种。
(3)甲和丙杂交所得到的自交,减数分裂中Ⅰ与Ⅰ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而其它染色体正常配对,可观察到个四分体;该减数分裂正常完成,可生产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
(4)让(2)中与(3)中杂交,若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等,产生的种子均发育正常,则后代植株同时表现三种性状的几率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今全球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有关。因此,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争取在保证其稳定性的前提下获得可持续发展。
Ⅰ.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图a和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 μg/L及30 μg/L的培养液中数量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图a显示的结果表明,第21天与第5天相比,甲与乙的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3)比较a、b两图,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近年来城市的绿地总面积和人均绿地面积在逐年上升。请分析大量引进非本地树种、草种,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              3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2)图为某生态系统中一个动物种群自动调控图。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①右边自动调控图模型为        调节机制,这种机制是生态系统               的基础。
②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                     
(3)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已知水中X的质量分数为0.003mg/L,请分析说明:

 





能量(kJ)
1.6×109
1.2×109
1.3×108
9.1×107
2.9×107
X含量(mg/L)
0.037
0.036
0.35
0.39
3.4

①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是                 
②若每一种生物都可被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你用箭头表示出这个生态系统最简单的营养结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100年中生物的多样性不断降低
B.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C.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明显减少
D.农作物逐渐在选择中占据优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为在等容积容器中,用不同条件培养酵母菌时,其种群增长的曲线。三种条件分别为:不更换培养液;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使酸碱度恒定且适宜;每3h定期更换培养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是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pH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
B.该实验表明特定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
C.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密度、捕食者无关
D.若在曲线③所示条件下培养140小时后,调节pH至适宜并继续培养,种群数量将一直维持恒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