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微生物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其上所有生物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③②① | D.③①④ |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
捕获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标记数/只 |
初捕 |
50 |
28 |
22 |
50 |
重捕 |
50 |
32 |
18 |
10 |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
B.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C.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D.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灭绝 |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
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
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地( )
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
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
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
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
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两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表所示,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A(%) |
Aa(%) |
aa(%) |
第一年 |
30 |
40 |
30 |
第二年 |
25 |
50 |
25 |
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
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化
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
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如图是某种生物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此可以判断( )
A.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
B.B点时种群数量最大 |
C.影响A点和C点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不同 |
D.B点对应的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
教材基础知识填空
(1)把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发生 ,不能恢复原状了,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 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2)硝化细菌能将土壤中的氨气氧化为亚硝酸,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将 合成为糖类。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
(4)人类的色盲、血友病的遗传表现与果蝇眼色的遗传非常相似,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 ,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5)分别用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离心。搅拌的目的是 ;离心的目的是 。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________向的。
(7)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________有关。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________有关。
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群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
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 |
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
D.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 |
下图表示的是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
A.种群密度 | B.性别比例 |
C.出生率 | D.年龄组成 |
某养牛场的牛群中各个年龄段个体接近相等,大部分人认为牛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有人认为牛群还可发展,其根据是( )
A.死亡率降低 |
B.出生率高 |
C.牛群基数大 |
D.雌牛比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