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 / 试卷选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①③⑤ B.②④
C.②④⑤ D.③⑤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和b的特征分别属于(  )

A.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B.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C.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D.种群,一条鲤鱼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随机取样
B.样方面积为1 m2
C.样本数量足够大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养牛场的牛群中各个年龄段个体接近相等,大部分人认为牛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但有人认为牛群还可发展,其根据是(  )

A.死亡率降低
B.出生率高
C.牛群基数大
D.雌牛比例大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的是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种群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
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D.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一块面积不大的某区域,第一次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较多,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还可用取样调查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昆虫繁殖季节,使用特定的性引诱剂,可以将某种昆虫的雄性成虫诱杀。其结果与不使用性引诱剂相比,将是(  )
①改变子代的性别比例 ②改变子代的种群密度 ③改变子代的基因频率 ④改变子代种群的空间特征

A.①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A、B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设A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a,B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  )

A.a>b  B.a<b
C.a=b  D.a≈b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    型的种群。
(2)此种群中,    个体少,    个体多。
(3)据统计,这与我国某阶段的年龄组成大体相似,预测在稍后的一段时间内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因此,      应该是我国该阶段的一项基本国策。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下面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约为    
(3)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回,理论上种群数量应当越来越少,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积累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作直线向右延伸与x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田块(120 m2)连续捕虫8次,得到下表数据。

捕获次数
每次捕获数(Y)
捕获积累数(X)
1
72
72
2
63
135
3
44
179
4
32
211
5
23
234
6
17
251
7
16
267
8
15
282

①依数据作图,并据图分析该昆虫种群平均密度大约是    只/平方米。
②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 3组实验,用50 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试管
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
母液/mL
温度/℃
A
10

0.1
28
B
10

0.1
5
C

10
0.1
28

(1)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应将试管       ,每次计数要做       
(2)本实验想研究      因素对酵母菌数量增长的影响;预测此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的一组是    组。

来源: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4.1 种群的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