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 ____,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F2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
(2)过程⑤常采_ _ ___的方法得到Ab幼体,再利用 ___处理得到AAbb植株。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 ________,过程⑤⑥应用的遗传学原理为____________。
(3)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____ ______,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_____ 。
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用①和②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④、⑤、⑥、⑦四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培育出⑤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 和 ,其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 。
(2)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 ;由④培育成⑤的目的是 ,其优点 。
(3)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手段是 ,其形成的⑥称 。
(4)由②培育出⑦的育种方法Ⅵ是 。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I、II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依据的变异原理是 ,图中①的基因组成是 。
(2)(四)过程所作的的处理是 。方法II一般从F1经(五)过程后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
(3)(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 ,若要在其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是 ,让F1按该方法经(五)(六)过程连续进行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4)如将方法I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
(5)除上述方法外,也可将高杆抗锈病纯种小麦用γ射线等照射获得矮抗是由于发生了 。
为研究水稻D基因的功能,研究者将T-DNA插入到D基因中,致使该基因失活,失活后的基因记为d。现以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编号 |
亲本组合 |
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 |
结实率 |
① |
♀DD×♂dd |
16/158 |
10% |
② |
♀dd×♂DD |
77/154 |
50% |
③ |
♀DD×♂DD |
71/141 |
50% |
(1)表中数据表明,D基因失活使________配子育性降低。为确定配子育性降低是由于D基因失活造成的,可将________作为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后,导入到________(填“野生”或“突变”)植株的幼芽经过________形成的愈伤组织中,最后观察转基因水稻配子育性是否得到恢复。
(2)用________观察并比较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的配子形成,发现D基因失活不影响二者的________分裂。
(3)进一步研究表明,配子育性降低是因为D基因失活直接导致配子本身受精能力下降。若让杂交①的F1给杂交②的F1授粉,预期结实率为________,所获得的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
(4)为验证F2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研究者根据D基因、T-DNA的序列,设计了3种引物,如下图所示:
随机选取F2植株若干,提取各植株的总DNA,分别用引物“Ⅰ+Ⅲ”组合及“Ⅱ+Ⅲ”组合进行PCR,检测是否扩增(完整的T-DNA过大,不能完成PCR)。若________,则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Dd;同理可判断其他基因型,进而统计各基因型比例。
(5)研究表明D基因表达产物(D蛋白)含有WD40(氨基酸序列),而通常含有WD40的蛋白都定位在细胞核内。为探究D蛋白是否为核蛋白,研究者将D基因与黄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同时将已知的核蛋白基因与蓝色荧光蛋白基因融合。再将两种融合基因导入植物原生质体表达系统,如果________,则表明D蛋白是核蛋白。
下图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 ④、⑤、⑥ 3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的农作物品种通过I和II方法培育⑤分别称________和_______,其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2)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III是_____________,由④培育成⑤品种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通过Ⅲ和Ⅴ过程培育⑤品种的育种方法叫 ,其优点是 __。
(3)由③培育形成的⑥称 (填几倍体)。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可以显著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__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
(3)从青蒿中分离了cyp基因(题31图为基因结构示意图),其编码的cyp酶参与青蒿素合成。①若该基因一条单链中(G+T)/(A+C)=2/3,则其互补链中(G+T)/(A+C)= _________。②若该基因经改造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YP酶,则改造后的cyp基因编码区无_________ (填字母)。③若cyp基因的一个碱基对被替换,使cyp酶的第50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发生的区段是_________ (填字母)。
如图为四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回答:
(1)图中A→D的育种方式为杂交育种, 该育种方式的基本原理是 。
(2)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为3∶1的杂交组合是 。
②选乙、丁为亲本,经A→B→C途径可培育出 种纯合植物。该育种方法突出的优点是 。
(3)E方法最不易获得所需品种的原因是 。
(4)F方法常用的试剂是 ,该试剂作用的时间为有丝分裂的 期。
(5)家蚕是二倍体生物,含56条染色体,ZZ为雄性,ZW为雌性。幼蚕体色中的有斑纹和无斑纹性状分别由Ⅱ号染色体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蚕由于吐丝多,丝的质量好,更受蚕农青睐,但在幼蚕阶段,雌雄不易区分。于是,科学家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纹雌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
②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 。由变异家蚕培育出限性斑纹雌蚕所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图中的限性斑纹雌蚕的基因型为 。
出芽酵母的生活史如下图1所示,其野生型基因发生突变后,表现为突变型(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该突变型酵母(单倍体)中有少量又回复为野生型表现型,请分析回答:
(1)酵母的生殖方式Ⅱ与Ⅰ、Ⅲ相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 ,因而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2)依据图2和表1分析,A基因的突变会导致相应蛋白质的合成 ,进而使其功能缺失。
(3)研究者提出两种假设来解释突变型酵母回复为野生型表现型的原因。
①假设一:a基因又突变回A基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基因突变具有 性。
②假设二:a基因未发生突变,编码能携带谷氨酰胺的tRNA的基因B突变为b基因(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a基因表达过程中,b基因的表达产物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__,识别的密码子为 ,使a基因指导合成出完整的、有功能的蛋白质。
(4)为检验以上假设是否成立,研究者将回复后的单倍体野生型酵母与原始单倍体野生型酵母进行杂交,获取二倍体个体(F1),培养F1,使其减数分裂产生大量单倍体后代,检测并统计这些单倍体的表现型。
①若F1的单倍体子代表现型为 ,则支持假设一。
②若F1的单倍体子代野生型与突变型比例为3:1,则支持假设二,F1的单倍体子代中野生型个体的基因型是 ,来源于一个F1细胞的四个单倍体子代酵母细胞的表现型及比例可能为 。
基因A编码酶A,当其发生突变时,其编码产物可能发生变化。表l显示了该基因四种突变编码的产物的变化情况。表2是突变2与突变前细胞中几种物质含量的变化。
表1(与突变前的酶活性和氨基酸数目比值)
表2
请分析回答:
(1)突变1和突变2均可能是由于基因A中碱基对发生_________而引起的。突变3可能是由于碱基对发生替换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变1所编码的产物没有改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2可知,突变2细胞中突变基因2所编码的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较慢,除了因为该酶活性较低外,还可能因为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核生物细胞中常常出现一条mRNA上聚集着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番茄的紫株和绿株由6号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正常情况下紫株A与绿株杂交,子代均为紫株.育种工作者将紫株A用X射线照射后再与绿株杂交,发现子代有2株绿株(绿株B),其它均为紫株.绿株B出现的原因有两种假设:
假设一: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假设二:X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6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E在内的片段丢失(注: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
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进行如下实验:
将绿株B与正常纯合的紫株C杂交,F1再严格自交得F2,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并做相关结果分析:
(1)若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 ,则假设一正确;若F2中紫株所占的比例为 ,则假设二正确.
(2)假设_ (填“一”或“二”)还可以利用细胞学方法加以验证.操作时最好选择上述哪株植株?_ .可在显微镜下对其有丝分裂_ 期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也可对其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细胞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和比较,原因是_ .
在哺乳动物体细胞核中,有的X染色体常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体,此即为巴氏小体。研究者普遍认为,巴氏小体的形成是与XIST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有关, 大量的XIST顺式作用在其中一条X染色体上,引发了该条染色质的广泛甲基化,从 而导致异染色质的形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显微镜下观察巴氏小体时,需用 染色后制片。某些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细胞核具有不同数目的巴氏小体,如XXY有1个、XXX有2个、XXX有3个,而XO没有巴氏小体,由此推测X染色体浓缩成巴氏小体的生物学意义是维 持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的x染色体上 量相同。
(2)为探究胚胎发育早期X染色体上Xist基因的表达与x染色体失活的关系,科研 人员将某种雌鼠的胚胎干细胞(PGK细胞)中两条X染色体分别记为X1和 X2(如图1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其中X2的Xist基因敲除,获得XT细胞。对PGK 细胞、XT细胞及由它们分化形成的细胞中E和e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定童分析,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由图2分析,火多数PGK和XT细胞中的X染色体 。PGK分化细胞中E基因和e基因表达量高于 80%的细胞数目接近相等,说明X染色体失活是 的。
②由图2分析,XT分化细胞中 染色体失活,实验结果表明 。
③PGK分化细胞的不同细胞中E、e基因表达的差异,是由于这些细胞的 不同。
(3)据上述实验推测,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雄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Xist基因 (填“会”或“不会”)转录。一般情况下,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表现型是 。
现有两个品种的番茄,一种是高茎红果(DDRR),另一种是矮茎黄果(ddrr)。将上述两个品种的番茄进行杂交,得到F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用较快的速度获取纯合矮茎红果植株,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
(2)将F1进行自交得到F2,获得的矮茎红果番茄群体中,R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亲本杂交获得的F1在幼苗时期就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得到的植株与原品种是否为同一个物种?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
(4)如果在亲本杂交产生F1过程中,D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所有配子都能成活,则F1的表现型有_________。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高蔓(A)、感病(B)是显性性状。据图分析回答:
(1)过程①表示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F1自交获得的F2中,高蔓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表示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基因型有______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的二倍体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
(3)过程③表示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叶肉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__性。
(4)过程④表示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
果蝇为生物实验常用材料,进一步研究发现果蝇的性别与染色体组成有关,如下表,其中XXY个体能够产生正常配子。
染色体组成 |
XY] |
XYY |
XX |
XXY |
XXX |
YY |
性别 |
雄性 |
雌性 |
不发育 |
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是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Ⅱ区域中(如右图,Ⅱ、Ⅲ为非同源区段),该区域缺失的X染色体记为X-,其中XX-为可育雌果蝇,X-Y因缺少相应基因而死亡。用长翅红眼雄果蝇(AaXRY)与长翅白眼雌果蝇(AaXrXr)杂交得到F1,发现残翅中有一只例外白眼雌果蝇(记为W)。现将W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F2:
(1)根据F2性状判断产生W的原因
①若子代 ,则是由于亲代配子基因突变所致;
②若子代 ,则是由X染色体Ⅱ区段缺失所致;
③若子代 ,则是由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
(2)如果上述结论③成立,则W的基因型是 ,F2中的果蝇有 种基因型。
(3)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同源区段Ⅰ上),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Ⅱ区段上,果蝇的性别常常需要通过眼色来识别。若只考虑刚毛和截毛这对性状的遗传,果蝇种群中雄果蝇的基因型除了有XBYB和XBYb外,还有XbYB、XbYb。种群中有各种性状的雄果蝇,现有一只红眼刚毛雄果蝇(参考基因型为XRBYB),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它的基因型,应选择表现型为 雌果蝇与该只果蝇交配,然后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
①如果子代果蝇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是XBRYB;
②如果子代红眼果蝇为刚毛,白眼果蝇为截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③如果子代 ,则雄果蝇基基因型为XbRYB。
请回答下列水稻育种的相关问题:
(1)水稻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育种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_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 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 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从F2代起,一般都要进行连续自交提纯。
(2)水稻育种也经常综合应用多种培育种方法,如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 幼苗。用 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 ,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敏感植株杂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该抗性植株中有 个基因发生了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