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纯种的某二倍体植物品种甲(AA)与近缘纯种乙(EE)杂交后,经多代选育出如右图所示的新品种丙(图中的同源染色体黑色部分是来自品种乙的染色体片段,品种甲没有此片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异
B.杂交选育过程中一定发生过DNA上碱基对的替换
C.丙品种的产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丙品种自交后代中有1/2个体能稳定遗传
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XO等,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XY等。现有一只基因型为XbXb白眼雌果蝇和基因型为XBY的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M。果蝇M产生的原因不可能是
A.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
B.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
C.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缺失现象 |
D.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
B.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
C.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
D.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
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构造(端粒),它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也有.据此你认为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 )
A.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 |
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 |
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 |
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 |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A.红细胞数目太少 |
B.染色体发生变异 |
C.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改变 |
D.血红蛋白的某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
最近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进化速率非常快,它的一个基因的进化速率(突变速率)大约是一个核基因进化速率的6~17倍。下列哪项解释不能成立( )
A.线粒体DNA增殖时间短,快速增殖为突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
B.线粒体DNA无蛋白质保护,容易诱发突变 |
C.线粒体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命没有影响,没有任何选择压力,突变比较容易保留下来 |
D.线粒体DNA复制时,可能存在纠错能力低,并缺乏相应的修复机制 |
某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一定不是( )
A.发生基因突变 | B.发生过交叉互换 |
C.染色体结构变异 | D.发生了自由组合 |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
A.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
B.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 |
C.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
D.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D.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
下列有关生物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①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_
②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③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④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⑤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
A.①③⑤ |
B.①②④⑤ |
C.①⑤ |
D.以上均正确 |
洋葱是二倍体植物,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某同学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获得成功。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加倍过程会使细胞出现不完整的细胞周期 |
B.低温诱导细胞染色体加倍时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C.分生区同时存在染色体数为8、16、32、64的细胞 |
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如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
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
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
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用Q表示),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用P表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0 |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
C.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