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下列关于“21三体综合征”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都起源于基因突变
B.二者可通过观察染色体数目分辨
C.两种病的患者体内都一定发生了基因结构的改变
D.通过观察血细胞形态不能用于区分二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中,非等位基因间可能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
C.质粒的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D.A基因可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该过程一般是不可逆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 (用虚线表示)和性染色体 (用实线表示)。其中A、a表示基因。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正常雄性个体产生含基因A和X的雄配子概率是1/4
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基因突变
C.突变体Ⅱ发生的变异能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D.突变体Ⅲ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动植物选种的操作,错误的是

A.植物杂交育种获得F1后,可以采用不断自交选育新品种
B.哺乳动物杂交育种获得F2后,可采用测交鉴别选出纯合个体
C.植物杂交育种获得F2后,可通过测交检验选出新品种
D.如果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则只要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导致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B.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表现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组获得一雌雄异株植株的突变体,其突变性状是由此植株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突变产生的(假设突变性状和野生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欲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实验如下: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Q,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Q和P值分别为1、O
B.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0、1
C.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2,1/2
D.若突变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Q和P值分别为1、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B.基因突变一定不会引起遗传信息的改变
C.基因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替换中对性状影响最小的一定是替换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蚕豆病是一种由体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一种参与葡萄糖氧化分解的酶)导致的疾病,病人食用蚕豆后会出现溶血性贫血症,病人中以儿童居多,成人也有发生,但很少见,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比例约为7 : 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蚕豆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人类蚕豆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C.一对夫妇均表现正常,他们的后代不可能患蚕豆病
D.蚕豆病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红细胞不能大量合成糖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R、r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重组
B.豌豆淀粉含量高、吸水胀大呈圆粒是表现型
C.在a、b过程中能发生A—T、C—G碱基互补配对
D.参与b过程的每种tRNA上的密码子都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的基因型是AaBb,如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该细胞肯定发生过交叉互换和染色体变异
C.A与a的分离仅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差错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某精原细胞全部DNA的每条单链用15N标记后转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细胞,则所有细胞均含有15N;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将收获的种子种植并自交,后代约有1/16为纯合体;
D.细菌分裂生殖时,导致子代之间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传播等途径引起的急性肝脏炎.下列关于丙型肝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体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B.该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类型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
D.该病毒的细胞膜中可能存在磷元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三解翅脉的顺序排列(St﹣P﹣DI);同时,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我们把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方式称为倒位.仅这一倒位的差异便构成了两者之间的差别.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位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样,属于基因重组
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完全不能发生联会
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D.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所以发生倒位的果蝇的性状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由于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出现的新性状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B.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但肯定会表现出新的性状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不一定会导致基因种类、数目的变化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的移接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量增加
C.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非同源染色体上,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着丝粒不能分裂而形成多倍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的原因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