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果蝇等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研究人员针对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材料。以下关于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是天然豌豆—般是纯种,结果可靠又易分析 |
B.用豌豆测交法验证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只需观察后代数量比是否符合1∶1∶1∶1 |
C.研究伴性遗传规律选择果蝇是因为它的染色体数少、易观察、繁殖速度快,所有性状都与性别有关 |
D.玉米作为常用遗传材料的原因是它的子代数量多、属于单性花,自然条件下不能自交 |
在一个研究所里单独饲养某种珍稀野兔,该动物毛发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表现为黑色和白色,在该毛发颜色的遗传中存在着某种合子致死现象,以下是研究人员所做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组别 |
母兔 |
公兔 |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
一 |
白毛 |
白毛 |
白毛公兔:白毛母兔:黑毛公兔:黑毛母兔= 2:2:1:1 |
二 |
白毛 |
黑毛 |
白毛公兔:白毛母兔:黑毛公兔:黑毛母兔= 1:1:1:1 |
A.由第二组实验结果可推知白毛是显性性状
B.控制该毛色遗传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该性状的遗传中致死的合子基因型为Aa
D.如让第二组的子代之间自由交配,则下一代雌雄性别比为1:1
据美国遗传学专家MCkusiCk教授收集统计,目前已经知道的遗传病有四千多种。右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可在人群中调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
B.该病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 |
C.若为血友病,则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 |
D.若为白化病,则l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00% |
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控制性别 |
B.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
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
B.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
C.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
D.如果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
如图为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如果该夫妇染色体数目正常,且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图中3号的出现原因不可能是
A.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
B.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
C.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
D.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
人类钟摆型眼球震颤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基因传递途径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外祖父→母亲→女儿 |
B.外祖母→母亲→儿子 |
C.祖母→父亲→女儿 |
D.祖母→父亲→儿子 |
女娄菜是一种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其叶形的宽叶对狭叶为显性,受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下列杂交组合中能根据子代叶形即判断出其性别的是( )
A.宽叶雄株×狭叶雌株
B.狭叶雄株×纯合宽叶雌株
C.狭叶雄株×杂合宽叶雌株
D.宽叶雄株×杂合宽叶雌株
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A.控制孩子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纯合的 |
B.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
C.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
D.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几率为1/8 |
已知狐狸毛色为黑色的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当缺乏X染色体时胚胎致死。现有黑色雌狐狸(性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白色(a)雄狐狸交配,预期子代中黑色狐狸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A.3/4、2:1 B.2/3、2:1 C.2/3、1:1 D.1/3、1:1
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中都表达 |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 |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
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 |
B.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 |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两种 |
已知狐狸毛色为黑色的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当缺乏X染色体时胚胎致死。现有黑色雌狐狸(性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白色(a)雄狐狸交配,预期子代中黑色狐狸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 )
A.3/4 2:1 B.2/3 2:1
C.2/3 1:1 D.1/3 1:1
果蝇的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有斑的雌蝇与无斑的雄蝇杂交,后代中25%为雄蝇有斑、25%为雌蝇有斑、25%为雄蝇无斑、25%为雌蝇无斑,那么腹部无斑不可能由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
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
C.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 |
D.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