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氯的许多化合物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是制备系列含氯化合物的主要原料,可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来制取。装置中的离子膜只允许   离子通过,氯气的逸出口是    (填标号)。

(2)次氯酸为一元弱酸,具有漂白和杀菌作用,其电离平衡体系中各成分的组成分数δ[δ(X) = c ( X ) c ( HClO ) + c ( Cl O ) ,X为HClO或ClO ]与pH的关系如图(b)所示。HClO的电离常数K a值为    

(3)Cl 2O为淡棕黄色气体,是次氯酸的酸酐,可由新制的HgO和Cl 2反应来制备,该反应为歧化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上述制备Cl 2O的化学方程式为    

(4)ClO 2常温下为黄色气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一种广谱杀菌剂。一种有效成分为NaClO 2、NaHSO 4、NaHCO 3的"二氧化氯泡腾片",能快速溶于水,溢出大量气泡,得到ClO 2溶液。上述过程中,生成ClO 2的反应属于歧化反应,每生成1mol ClO 2消耗NaClO 2的量为    mol;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5)"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不可与酸性清洁剂混用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000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    kg(保留整数)。

来源:2020年全国卷Ⅱ高考化学试卷
  • 更新:2021-09-1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能延长鲜花的寿命。下表是500mL“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质量(g)
摩尔质量(g·mol-1
蔗糖
25.00
342
硫酸钾
3.48
174
阿司匹林
0.17
180
高锰酸钾
0.32
158
氯化钠
0.08
58.5

(1)下列“鲜花保鲜剂”的成分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
A.蔗糖  B.硫酸钾  C.高锰酸钾  D.氯化钠
(2)某同学欲称量“鲜花保鲜剂”的质量,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则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3)配制上述一“鲜花保鲜剂”240mL所需的仪器有:烧杯、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____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4)容量瓶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鲜花保鲜剂”中K(阿司匹林中不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若检验“鲜花保鲜剂”溶液中的SO42,你选择的化学试剂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6)在配制过程中,如果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
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捧
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⑤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为了延长鲜花的寿命,通常会在花瓶中加入“鲜花保鲜剂”。下表是0.5L某种“鲜花保鲜剂”中含有的成分及含量,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质量(g)
摩尔质量(g/mol)
蔗糖
25.00
342
硫酸钾
0.25
174
阿司匹林
0.17
180
高锰酸钾
0.25
158
硝酸银
0.02
170

(1)下列“鲜花保鲜剂”的成分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蔗糖      B.硫酸钾      C.高锰酸钾      D.硝酸银
(2)“鲜花保鲜剂”中K+(阿司匹林中不含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要求用原始数据书写出表达式,不需要化简)
(3)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鲜花保鲜剂”的保鲜功效,需配制多份不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进行研究。现欲配制48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鲜花保鲜剂”,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在横线上填写所缺仪器的名称)
(4)配制上述 “鲜花保鲜剂”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装入贴有标签的试剂瓶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G.用电子天平称量各组成成分,并把它们放入烧杯中混合
(5)在溶液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使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馏水
C.容量瓶在使用前刚刚配制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鲜花保鲜剂”而未洗净
D.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它的水溶液又称为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了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了过氧化氢的性质。
Ⅰ、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移取10.00 mL密度为ρ 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 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请将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及化学式填写在方框里。
(3)滴定时,将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注入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4)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在烧杯里加入20 mL 0.1 mol/L的Ba(OH)2溶液,再滴几滴酚酞试液,然后用滴定管向烧杯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图(夹持仪器已去掉):

实验现象如下:
①灯泡逐渐变暗;
②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变浅甚至消失。
请依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灯泡变暗的原因是                                              
(2)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                                           
红色变浅说明                                                     
(3)当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NaHSO4溶液的体积为______ mL,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若向(3)得到的溶液中,继续滴加NaHSO4溶液到恰好变为无色,此阶段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空2分,共14分)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Ag+、Fe3+、C1-、OH-、NO3-六种离子。
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对于该两厂的废水,可采取下列两种方法来处理。
(1)如果在废水中加一定量      (选填:活性炭或铁粉),可以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并且能够回收其中的金属      (填写金属元素符号)。
(2)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为沉淀,写出两个离子方程式:                                           。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      ,可用来浇灌农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强碱性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K+、NH4+、Al3+、AlO2-、SO42-、SiO32-、CO32-、Cl-中的某几种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溶液用硝酸酸化后,加Ba(NO32溶液,无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溶液加入盐酸,其现象是:一段时间保持原样后,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一种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1)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2)已知一定量的原溶液中加入5 mL 0.2 mol/L盐酸时,沉淀会完全消失,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0.187 g,则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反应顺序逐步书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①H++OH-=H2O
②                
                                     
④HCO3-+H+=H2O+CO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3分)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的阴、阳离子分别是

阳离子
K Ba2 Ag Mg2 NH Na
阴离子
SO SO CO AlO

 
为了鉴定其中的离子,现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表格:
(1)取该粉末,加水后得到无色溶液,且未嗅到气味;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12。

排除的离子
排除的依据
NH Ag、Mg2
由于溶液呈碱性,且未嗅到刺激性气味,碱性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2)向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同时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肯定存在的离子
 
简述判断依据
 
排除的离子
 
简述排除的依据
 

(3)尚待检验的离子及其检验方法

尚待检验的离子
 
简述检验方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Mg2等四种金属阳离子,现欲将这四种阳离子逐一沉淀下来。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所选试剂及顺序如下:
甲方案:Na2SO4溶液、稀盐酸、H2S、NaOH溶液
乙方案:稀盐酸、Na2SO4溶液、H2S、NaOH溶液
丙方案:NaCl溶液、Na2SO4溶液、NaOH溶液、Na2S溶液
丁方案:Na2S溶液、Na2SO4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
试回答:
(1) 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__________方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__________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__________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__________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2届高三上学期化学《晶体的类型与性质、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单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Al3、Fe3、Mg2、Ba2、NH、Cl、CO、SO,现取两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过量NaOH溶液加热后,只收集到气体0.02 mol,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
②在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质量为1.02 g。
③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白色沉淀,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质量为11.65 g。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
(2)试确定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及其浓度(可不填满):
离子符号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符号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符号________,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确定K是否存在________(填“是”或“否”),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把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NaOH、NaCl、CH3COOH、NH3·H2O、C2H5OH溶液分别倒入六个烧杯中,接通电源。试回答:
(1)为什么连接C2H5OH的水溶液的灯泡不亮;其余的灯泡均亮了;
(2)为什么连接盐酸、NaOH、NaCl的水溶液的灯泡亮度一致,连接CH3COOH、NH3·H2O的水溶液的灯泡亮度一致且比连接HCl、NaOH、NaCl的水溶液的灯泡要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电解原理的应用实验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