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AsO+2I—+2H+ AsO+I2+H2O设计成右下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其中C1、C2均为碳棒。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下述操作(盐桥能能让离子通过):
甲组:向B烧杯中逐滴浓盐酸;
乙组: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NaOH溶液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组操作过程中,C2做负极 |
B.乙组操作过程中,C1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I—-2e—=I2 |
C.两次操作过程中,微安表(G)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 |
D.甲组操作时该装置为原电池,乙组操作时该装置为电解池 |
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 |
B.由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 |
C.由Fe、Cu、FeCl3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
D.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 |
发生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
A.C(s)+H2O(g)="CO(g)+" H2(g);△H>0 |
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H2O (1) +8H2O(1);△H>0 |
C.CaC2(s)+2H2O(1)→Ca(OH)2(s)+C2H2(g);△H<0 |
D.CH4(g)+2O2(g)→CO2(g) +2H2O(1);△H<0 |
将氢气、甲烷、乙醇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的基本组成为电极、电解质、燃料和氧化剂。此种电池能量利用率可高达80%(一般柴油发电机只有40%左右),产物污染也少。下列有关燃料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材料是氢气、甲烷、乙醇等物质 |
B.氢氧燃料电池常用于航天飞行器,原因之一是该电池的产物为水,经过处理之后可供宇航员使用 |
C.乙醇燃料电池的电解质常用KOH,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2H5OH-12e-=2CO2↑+3H2O |
D.甲烷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有一种新型的锂电池,其制作是利用了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其电解质溶液是四氯合铝酸锂(LiAlCl4)溶解在二氯亚硫酰(其结构式是:)中形成的,原电池的电极总反应式是:8Li+3SOCl2=6LiCl+Li2SO3+2S,下列关于这种新型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过程中,SOCl2被还原为Li2SO3 | B.锂作为电池的负极,石墨作电池的正极 |
C.该电池内环境应该是无水环境,否则影响电池的寿命 | |
D.电池工作时,锂提供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与析出硫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 |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
如图所示,电流表G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哪一组( )
A.A是Zn、B是Cu、C为稀H2SO4溶液
B.A是Cu、B是Zn、C为稀H2SO4溶液
C.A是Fe、B是Ag、C为AgNO3溶液
D.A是Ag、B是Fe、C为AgNO3溶液
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
B.甲中的铜片是正极,乙中的铜片是负极 |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值均增大 |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
从07年的“嫦娥奔月”到08年的“神七问天”,中国航天事业一次又一次取得了骄人战绩。这些人造卫星在宇宙中运行的能量来源于太阳的光能,其原理是:一定条件下光解水得到H2、O2,然后H2、O2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氢氧燃料电池,两个过程循环往复。下列关于该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其总反应为: 2H2+O22H2O |
B.若电解质为稀H2SO4,则负极反应式为4H++4e-= 2H2 |
C.若电解质为NaOH溶液,则正极反应式为2H2O+O2+4e-= 4OH- |
D.该电池反应的实质不同于H2在O2中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