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
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2溶液 |
B.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
C.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金属 |
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
C.在铅、银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铅板上有5.18 g铅溶解,正极上就有1 120 mL(标准状况)气体析出 |
D.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
B.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 |
C.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
D.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船体上镶嵌锌块,可以减缓船体被海水腐蚀的速率 |
B.粗铜精炼时,电解液中的c(Cu2+)保持不变 |
C.N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属于化学变化 |
D.在滴定实验中,可以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1.0 mL的NaOH溶液 |
将X、Y连接后插入Z的溶液中构成原电池,一段时间后X变细,Y上有气泡产生,则X、Y、Z 可能分别是( )
A.Cu 、 Al 、CuSO4 |
B.Cu 、Ag 、AgNO3 |
C.Fe 、C、H2SO4 |
D.Cu 、C、HCl |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现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Cl2↑+H2↑ |
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
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 |
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 |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 |
B.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大量H2,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 |
C.大力开发和应用氢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
D.工业上,不能采用电解MgCl2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镁 |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
B.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 |
C.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 |
D.电解稀H2SO4制H2、O2时铜做阳极 |
有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反应开始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锌极附近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 |
B.铁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
C.铁极发生吸氧腐蚀生成锈蚀 |
D.溶液中的OH-离子向铁极移动 |
下列是某校实验小组设计的一套原电池装置,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此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
B.石墨电极的反应式:O2+2H2O+4e—=4OH— |
C.电子由Cu电极经导线流向石墨电极 |
D.电池总的反应是:2Cu+O2+4HCl=2CuCl2+2H2O |
如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如下:a极:Cu2++2e-=Cu;b极:Fe-2e-=Fe2+,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一定是原电池 |
B.a极上一定发生还原反应 |
C.a、b可以是同种电极材料 |
D.该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可以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如图是模拟电化学反应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K置于N处,则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
B.开关K置于N处,可以减缓铁的腐蚀 |
C.开关K置于M处,则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
D.开关K置于M处,电子从碳棒经开关K流向铁棒 |
如图为某种甲醇燃料电池示意图,工作时电子流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X为氧气 |
B.电极A反应式:CH3OH-6e-+H2O = CO2+6H+ |
C.B电极附近溶液pH增大 |
D.电极材料活泼性:A>B |
以(B元素的化合价为+3)和为原料的电池,可以作为通讯卫星的高能电池。其电极负极材料为Pt/C,正极材料为,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Na+由a极区移向b极区 |
B.电极b是原电池的正极 |
C.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 |
D.电路中通过6.02×1022个电子时,理论上消耗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