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硫酸性质的实验探究时,需要240 mL 4.6 mol/L的稀H2SO4,则需要取 mL的该硫酸,用 ml容量瓶配制。将上述硫酸进行稀释时还需要使用的仪器为
(3)在配制4.6 mol/L稀H2SO4的过程中,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
②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 。
③用量筒量取浓H2SO4时俯视: 。
(4)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
①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 ;
②加蒸馏水到离刻度约1 cm——2 cm处应 ;
用Na2CO3固体配制1.00 mo1·L-1的Na2CO3溶液250mL。
(1)供选用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胶头滴管;③100 mL量筒;④100 mL容量瓶;⑤250 mL容量瓶;⑥天平;⑦100 mL烧杯。应选用的仪器(填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称取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每空2分,共24分)下图为实验室某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
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8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 mol•L-1的稀盐酸。
①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
A.温度 B.浓度 C.容量 D.压强 E.刻度线
②将下列操作填写完整,并排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浓盐酸 mL,注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杯注入 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 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 处。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横线上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Ⅰ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Ⅱ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Ⅳ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冷却至室温
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
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 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 (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
(写仪器名称);
(2)经计算,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配制100mL1mol/L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 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 (选填①10mL、②50mL 、③100mL)规格的量筒;
(3)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
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
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
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盐酸 |
D.重新配制 |
实验室配制500mL0.2mol/LNa2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托盘天平上移出14.2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
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转移到容量瓶中. |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注入容量瓶,并轻轻振荡. |
E.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带砝码、镊子)、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
(3)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
a.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
b.没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D
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砝码上沾有杂质
e.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
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500mL0.1000mol/L的NaOH溶液。
(1)需称量___________g烧碱,应放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称量
(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填写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_
a、烧杯 b、量筒 c、玻璃棒 d、1000mL容量瓶 e、漏斗 f、胶头滴管
(3)根据实验需要和(2)所列仪器判断,完成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B通常称为转移,步骤A通常称为
(5)将上述实验步骤A到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
(6)在容量瓶中确定溶液体积的过程中,最后加入少量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250mL 1.25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容量瓶上需标有以下五项中的 ;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 ;
①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②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
③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④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⑤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⑥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配制时所需的主要实验仪器有
(4)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会造成什么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用纸称量NaOH固体。 ____________;
②向容量瓶加水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采取任何措施。___;
③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____________;
④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俯视液面。____________;
⑤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__;
⑥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____________。
把18.0mol·L-1的浓硫酸稀释成2.00mol·L-1的稀硫酸100ml,实验操作如下:
A.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
B.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
C.用量筒量取ml的18.0mol·L-1的浓硫酸; |
D.将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的烧杯中; |
E.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F.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mL的容量瓶中;
G.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H.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1)填写上述步骤中的空白:C ;D将 注入 ;F ;
(2)请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
(3)试分析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①洗涤了量取浓硫酸的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②转移溶液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③溶解硫酸用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④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⑤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⑥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
(18分,每小题2分)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来配置500ml,0.2mol/L的稀硫酸。可供选择①玻璃棒 ②烧瓶 ③烧杯 ④胶头滴管 ⑤量筒 ⑥容量瓶 ⑦托盘天平 ⑧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硫酸时用不到的有 (填代号) .
(2)经计算,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mL(保留一位小数); 。
(3)将浓硫酸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后,冷却片刻,随后全部转移到 mL的容量瓶中,转移时应用 玻璃棒 .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缓缓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瓶颈刻度 cm处,改用 滴加蒸馏水,使 .塞上瓶塞、摇匀后,把溶液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有硫酸钾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用50 mL盐酸完全溶解后,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0.56L二氧化碳,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含有0.03 mol氢氧化钡的溶液,可得到6.11g沉淀,此时溶液的pH=12,溶液的体积为200mL,试求:
(1)原混合物中碳酸镁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mol。
(2)得到的沉淀中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3)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mol/L。
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 、 ,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加入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还可使用___________代替硝酸。
(2)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草酸钙沉淀经稀 处理后,用 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 量,滴定反应为: 。实验中称取 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 的 溶液 ,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现有下列化学仪器与用品:①玻璃棒 ②烧杯 ③托盘天平 ④量筒 ⑤药匙 ⑥胶头滴管 ⑦容量瓶 ⑧标签纸 ⑨细口试剂瓶
Ⅰ.称量:若需要配制500 mL 0.622 moL / L NaOH溶液,则应称取固体NaOH g;
Ⅱ.用以上称量后的NaOH固体配制溶液并备用:按配制溶液的过程顺序,从上述所给仪器和用品中选取需要的仪器(重复的不计),其编号排列是 ;
Ⅲ.配制过程中,应将固体NaOH溶解后并冷却至室温的溶液转移到 中,在转移时玻璃棒起 作用;在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 处,改用 定容。
Ⅳ.若实验中遇到下列情况,可能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填字母):
A.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未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转移、洗涤以及定容; |
B.转移时不小心有少量溶液流到了容量瓶外; |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
D.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马上用胶头滴管吸去多余的水。 |
E、配制好后,发现称量时所用的托盘天平的砝码生锈了
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 ;② 。
(2)仪器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填序号)
(3)若利用装置I制取蒸馏水,还缺少的仪器是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 ,冷却水从 口进。
(4)某学生欲用11.9 mol/L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 mol/L的稀盐酸.
①其中装置II是某同学配制此溶液时转移操作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分别是 、 。
②将下列操作填写完整,并排列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用一次)_ _ _ 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
B.用量筒准确量取浓盐酸_________ mL,注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杯注入_________ 中 |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
E.改用_________ 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___ 处.
③若配制时,因加水不慎略超过了容量瓶刻度线,此时实验应如何继续进行?________
④在配制过程中,如果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c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下图表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几个关键实验步骤和操作,现欲配制230 mL 0.100 mol·L-1 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Na2CO3.10H2O来配制溶液,需选择________的容量瓶,用天平称取晶体 克。若所取的晶体已经有一部分失去了结晶水,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B通常称为转移,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步骤A通常称为 ,此时应注意视线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相切,如果俯视刻度线,配制的浓度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步骤结束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则配制的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将上述实验步骤A—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 。
(4)下列关于容量瓶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前须干燥 |
B.使用前先检查瓶塞不漏水 |
C.配好的溶液可以贮存在容量瓶中 |
D.热溶液须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入容量瓶 |
E.容量瓶用于准确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2.0 mol/L的NaOH溶液480 mL: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 、 、
(2)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NaOH g
(3)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g
(4)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5)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 。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B.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
C.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