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在20L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发生:CO(g)+2H2(g)CH3OH(g)△H。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及不同压强下的变化。P2和195℃时n(H2)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表格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3 min,平均速率v(CH3OH)="0.8" mol•L-1•min-1
B.P1<P2,△H<0
C.在P2及19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
D.在B点时,v(正)>v(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T℃时,将1molX和2molY投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X、Y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0
1
2
3
4
5
6
X
1
0.80
0.66
0.58
0.52
0.50
0.50
Y
2
1.80
1.66




A.前5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mol/(L·min)
B.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且T1>T
C.在T℃时,以1molX、2molY和1molZ充入上述容器中,达到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不变
D.若温度为T1时,以同样的起始量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6.7%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体积均为1.0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O2(g)+c(s)2CO(g) △S>0、△H<0
B.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Ⅱ)>2P总(状态Ⅰ)
C.体系中c(CO):c(CO,状态Ⅱ) >2c(CO,状态Ⅲ)
D.逆反应速率V逆:V逆(状态Ⅰ)>V逆(状态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6H2(g)+2CO2(g)CH2=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乙烯的速率:v(M)有可能小于v(N)
B.平衡常数:KM>KN
C.当温度高于250℃,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从而使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D.若投料比n(H2):n(CO2)=3:1,则图中M点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7.7%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将0.2 mol气体A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2A(g)+B(g)2C(g)+D(s) △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此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
2
4
6
8
10
n(A)/mol
0.16
0.13
0.11
0.10
0.10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ν(C) ="0.02" mol·L-1·min-1
B.平衡后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 ν(正)
C.其他条件不变,10 min后再充入一定量的A,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变小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反应在恒压下进行,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与恒容条件下反应相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温度时,在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Ⅰ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当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X(g)+3Y(g)2Z(g);△H<0
B.若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X的转化率增大
C.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减小体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2.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PCl5(g)PCl3(g)+Cl2(g)

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
(mol)
平衡物质的量
(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s)
PCl5(g)
PCl3(g)
Cl2(g)

320
0.40
0.10
0.10
t1

320
0.80
 
 
t2

410
0.40
0.15
0.15
t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K:容器Ⅱ>容器Ⅲ
B.反应到达平衡时,PCl5的转化率:容器Ⅱ>容器Ⅰ
C.反应到达平衡时,容器I中的平均速率为v(PCl5)=0.1/t1 mol/(L•s)
D.起始时向容器Ⅲ中充入PCl5 0.30 mol、PCl30.45 mol和Cl20.10 mol,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g)
CH3OCH3(g)
H2O(g)

387
0.20
0.080
0.080

387
0.40
 
 

207
0.20
0.090
0.0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压强与容器Ⅲ中的压强相同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H3OH 0.15 mol、CH3OCH3 0.15 mol 和H2O 0.10 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g)+CO2(g)2CO(g);△H=Q kJ·mol-1。下图为CO2、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在2-3min和4-5min时平均速率相等
B.当固焦炭的质量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C.5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n(CO)、n(CO2)的变化可分别由c、b曲线表示
D.3min时温度由T1升高到T2,重新平衡时K(T2)小于K(T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温度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
2SO2(g)+O2(g)⇌2SO3(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0
t1
t2
t3
t4
n(SO3)/mol
0
0.8
1.4
1.8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t1 s 的平均速率v(O2)=0.4/t1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L,平衡常数将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0.3 molSO2、0.1molO2和0.2molSO3,则此时V>V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mol SO3,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大于10%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nW(g);ΔH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表示反应时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C.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ΔH<0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0~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反应条件且互不相同,t3时刻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t1=15 s,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 mol·L-1·s-1
B.t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一定为减小压强
C.该容器的容积为2 L,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2 mol
D.t5~t6阶段,若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06 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3A(g)B(g)+2C(g)ΔH=-50a kJ·mol-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 。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x(HI)和v~x(H2)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改变条件,再次达到平衡时,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升高温度到某一温度,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可能分别是A、E
B.若再次充入a mol HI,则达到平衡时,相应点的横坐标值不变,纵坐标值增大
C.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相同
D.若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与改变条件前不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3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在相同的温度下、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分别进行反应:3H2(g)+N2(g) 2NH3(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容器乙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的反应速率为v(H2)=0.3mol·L-1·min-1
B.2c1<1.5
C.在该温度下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
D.2ρ1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Ⅰ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t0时容器Ⅰ中达到化学平衡,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Y2Z
B.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的体积V(Ⅰ)<V(Ⅱ),则容器Ⅱ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小于t0
C.若两容器中均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相同,则Y为固态或液态
D.若达平衡后,对容器Ⅱ升高温度时其体积增大,说明Z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