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森林对保护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实验证明,1公顷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SO2160kg,试解答下列问题:
(1)某火力发电厂每月要燃烧含硫0.1%的烟煤10000t,若要吸收该厂所排放出的烟道气中的SO2,至少需要栽柳杉林多少公顷?
(2)若用氨水吸收该厂排放的尾气,则每月能得到硫酸铵多少千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期,我国个别企业违法排污导致地下
水严重污染又成为媒体焦点。对水的质量监控
有很多指标,其中水中溶解氧(DO)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
I.对溶解氧(DO)的测定步骤是:
①在一定温度下量取100.00mL新鲜水样,在碱性条件下使其中的O2将Mn2+氧化为MnO(OH)2
②向步骤①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I溶液,使其中生成的MnO(OH)2再还原成Mn2+

③最后用0.010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步骤②中生成的I2
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1.00mL。
(1)步骤③使用的指示剂是淀粉试液。滴定终点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情况是____。
(2)硫代硫酸(H2S2O3)是一种二元弱酸。步骤③应选用____滴定管进行滴定,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
(3)水样中溶解氧(DO)的浓度为     mg·L-1
II.该实验需用Na2S2O3固体配制100mL 0.010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
(4)请按配制的过程填写选用仪器的顺序:____   (填编号)。
①玻璃棒②胶头滴管③100mL容量瓶④天平⑤25mL烧杯
(5)配制0.010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时,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

A.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配制前容量瓶洗净后没干燥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E.用天平称量药品时,左盘低,右盘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解决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大的问题,某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工厂排出的富含CO2的废气经净化吹入碳酸钾溶液吸收,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使废气中的CO2转变为燃料甲醇。“绿色自由”构想的部分技术流程如下

(1)合成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0。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低温有利于提高原料气的平衡转化率。而实际生产中采用300℃的温度,除考虑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外,还主要考虑了                
(2)从合成塔分离出甲醇的原理与下列       操作的原理比较相符(填字母)

A.过滤 B.分液 C.蒸馏 D.结晶

工业流程中一定包括“循环利用”,“循环利用”是提高效益、节能环保的重要措施。“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中能够“循环利用”的,除K2CO3溶液和CO2、H2外,还包括          .
(3)在体积为2L的合成塔中,充人2 mol CO2和6 mol H2,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H2) =______________;能使平衡体系中nCH3OH)/n(CO2)增大的措施有______    __。
(4) 如将CO2与H2以1:4的体积比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制得CH4
巳知

写出C02(g)与H2(g)反应生成CH4(g)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化学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化学电池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
(2)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锂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氢氧燃料电池

(3)已知甲醇燃料每生成1 mol液态水放出286 kJ的热量,又知该电池每发1 kW·h电能生成350 g水,则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9分)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而森林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实验证明1 ha(公顷)柳杉林,每月可吸收SO2160 kg。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柳杉林吸收SO2,说明森林对环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火力发电厂每月燃烧含硫1%的烟煤10 000 t,若要吸收该厂所排出的烟道气中的SO2,至少需要栽柳杉林多少公顷?若该厂在排放烟道气之前用脱硫法处理,每年可回收硫多少千克?这些硫可生产98%的浓H2SO4多少千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2006年6月,我国海域发生2次红潮事件,这与洗涤剂的使用有关。通常洗涤剂中含有三磷酸五钠(Na5P3O10)。洗涤衣物的废水如直接排放到河湖中会造成水质富营养化,促使藻类大量繁殖,藻类死亡后经氧化,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水中缺氧致使河水变黑变臭,鱼类等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1)经测定知,某藻类的组成为:含C 35.76%,含O 49.50%,含N 6.310%,含H 7.370%,含P 0.870%,计算该藻类中各元素原子个数比(相对一个P原子) ________。
(2)藻类被氧气完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藻类用“化学式”表示,生成物除O外都为最高价化合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个面积为1×106 m2、深20 m的湖泊,含氧量为9.1 g/m3,若每天排入3%(质量分数)三磷酸五钠的废水1 000 kg,多少天后湖里的氧气被耗尽(设空气中的氧气不再溶入湖水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在1971年7月刊登的“地球的能量资源”一文中提供了如下数据: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几条主要去路

直接辐射
52 000×109 kJ·s-1
以热能方式离开地球
81 000×109 kJ·s-1
水循环
40 000×109 kJ·s-1
大气流动
370×109 kJ·s-1
光合作用
40×109 kJ·s-1

请选用以上数据计算:
(1)地球对太阳能的利用率约为_____________。
(2)通过光合作用,每年有__________kJ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每年以365天计)。
(3)已知CO2是温室气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减少大气中CO2的量。若每年通过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为我们生存的地球除去CO2的质量为x。试根据能量关系列出x的计算式(列式中缺少的数据用符号表示)。
其中所缺的数据的化学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
(1)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
①用铁屑、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制取铜:CuO+H2SO4====CuSO4+H2O,Fe+CuSO4====FeSO4+Cu
②用甲烷、一氧化碳合成乙酸乙酯:2CH4+2COCH3COOC2H5
③乙烯催化氧化制乙醛:2C2H4+O2CH3CHO
④2M+N====2P+2Q,2P+M====Q(M、N为原料,Q为期望产品)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污染气体的几种处理措施:
酸雨是由于大气中SO2和NOx(NO和NO2)的含量不断升高,并转变为H2SO4和HNO3(主要是H2SO4)随雨水降落而形成的。为防止污染,硫酸厂用氨水来吸收SO2,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硝酸厂可用烧碱溶液来吸收氮的氧化物,如NO2被烧碱溶液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也可用氨的催化还原法把氮的氧化物变成氮气,还原1体积的NOx需要____________体积氨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从一份科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业每年因受酸雨而造成的损失达15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目前国务院已批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等法规。
(1)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烟囱可有效地降低地面SO2浓度。在20世纪的60—70年代的10年间,由发电厂排放的SO2增加了35%,但由于建造高烟囱的结果,地面浓度降低了30%之多。请你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种作法是否可取?简述其理由。
(2)用传统的煤、石油作燃料,其主要缺点是什么?与传统的煤、石油燃料相比,哪种物质可以作为新能源?主要优点是什么,缺点又是什么?
(3)研究酸雨成因用的“催化棒”是用两个外面套有玻璃管的粗导线穿过橡皮塞并固定于玻璃管中,将其一端用电热丝连接起来,即制成“催化棒”:实验时先接通直流电源,使电热丝红热,然后将红热的电热丝伸入装有SO2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瓶中立即出现a现象,再往其中加入用盐酸酸化后的BaCl2溶液,又出现b现象。请回答:
①现象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以上实验可得出酸雨成因的化学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一座中等城市每年用煤约300万吨。其含硫量按1%计算,则每年排放SO2多少吨?若此SO2有60%转化为硫酸,相当于生成多少吨98%的硫酸?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预防环境污染并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某硫酸厂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再向吸收液中加入浓硫酸,以制取高浓度的SO2及(NH42SO4和NH4HSO4固体。
为测定上述(NH42SO4和NH4HSO4固体混合物的组成,现称取该样品4份,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各40.00 mL,加热至120 ℃左右,使氨气全部逸出〔(NH42SO4和NH4HSO4固体分解的温度均高于200 ℃〕,测得有关实验数据如下:(标准状况下)

实验序号
样品的质量/g
NaOH溶液的体积/mL
氨气的体积/L

7.4
40.00
1.68

14.8
40.00
3.36

22.2
40.00
1.12

37.0
40.00
0.00

(1)实验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Ⅰ组数据直接推测:标准状况下3.7 g样品进行同样实验时,生成氨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L。
(3)试计算该混合物中(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4)欲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该选择__________组数据,由此求得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六价铬对人体有毒,含铬废水要经过化学处理后才能排放。
工业上为处理含有的酸性废水采用如下方法:在工业废水中加入适量NaCl,然后以铁为电极电解,鼓入空气,最后将以Cr(OH)3形式沉淀下来而除去,且还生成Fe(OH)3沉淀。这种处理方法可使工业废水中的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试完成下列问题:
(1)在工业废水中加入NaCl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转化为Cr3+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过程中工业废水由酸性变碱性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一种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是用绿矾(FeSO4·7H2O)把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成铬离子,再加入过量石灰水,使铬离子转为氢氧化铬Cr(OH)3沉淀,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6H2SO4+H2Cr2O7+6FeSO4====3Fe2(SO4)3+Cr2(SO4)3+7H2O
现用上法处理1×104 L含铬(+6价)78 mg·L1的废水(Cr的相对原子质量52),则:
①处理后沉淀除Cr(OH)3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来表示)。
②需用绿矾多少千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分)试根据下述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酸雨是英国化学家R.A.Smith 1872年最先提出的,一般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表现。酸雨被称作“空中死神”。据某市区1998年环境状况公报载,市区酸雨频率为41.3%,比上年上升了5.5个百分点。降水的年平均pH为4.87,降水酸性污染较严重,表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
材料二:①某地一场较大范围的酸雨使植物叶面遭到腐蚀,产生大量斑点而坏死,导致西瓜大面积绝产,损失惨重。②酸雨使植物阳离子从叶面析出,使钙、镁、铁等离子迅速从土壤中损失,土壤营养状况降低,还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影响植物的生长。③铝对生物来说是有害元素,在土壤中以氧化铝形式存在,pH=5.6时几乎不溶解。当pH为4.6时,铝的溶解度增加100倍,并转化成硫酸铝,造成树木死亡。四川某林场,华山松死亡率达96%,就是酸雨使土壤中硫酸铝浓度增高,危及华山松。
材料三:我国农业生产因遭受酸雨造成的损失每年高达15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国务院已经批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划分方案》等规定。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研究当地酸雨的形成过程,于是取来雨水作水样进行测定,随时间的推移,多次测定该样品的pH,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h
开始
8
16
24
32
40
48
pH
5.0
4.8
4.5
4.3
4.2
4.0
4.0

(1)     问题:①雨水样品放置时pH变化的主要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酸雨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_____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表现_____________性。
(2)列举酸雨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3)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下列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4)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不同的地方往往采取不同的“固硫”方法。
①火力发电厂常用Ca(OH)2的悬浊液吸收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并回收制得有用的石膏(CaSO4·2H2O),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工业常用浓氨水来吸收二氧化硫,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些工业采取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使用。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国际上最新采用“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吸收SO2法”。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⑤请比较以上四种“固硫”方法的优缺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氯氧化法处理含CN-的废水过程中,液氯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其毒性仅为氰化物的千分之一),氰酸盐进一步被氧化为无毒物质。
(1)某厂废水中含KCN,其浓度为650 mg·L-1,现用氯氧化法处理,发生如下反应(其中N均为-3价):
KCN+2KOH+Cl2====KOCN+2KCl+H2O
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
(2)投入过量的液氯,可将氰酸盐进一步氧化为N2,请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KOCN+4KOH+3Cl2====2CO2+N2+6KCl+2H2O
(3)若处理上述废水20.0 L,使KCN完全转化为无毒物质,至少需液氯___________ g。

来源:环境保护练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保部门测定某气体样品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其方法和实验步骤如下:
(1)将2.000 L的气体样品通过盛有I2O5固体的加热管,发生的反应为:5CO+I2O55CO2+I2
(2)将所产生的碘升华,并加入30.00 mL 0.005 0 mol·L-1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2+2====2I-+
(3)将(2)中溶液取出,加入1.00 mL 0.010 0 mol·L-1的碘水,正好将所取溶液中过量的Na2S2O3全部氧化。
试计算1 L该气体样品中有多少毫克(mg)的CO。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二级标准:4.00,三级标准:6.00 。一环保检测中心对采集的0.02m3(标况)某区域空气样品中所含CO的浓度进行测定,其方法和实验步骤如下:
①首先将空气样品通过盛有I2O5固体的加热管,反应生成CO2和I2(不考虑其他气体的反应);
②用30.0mL 5.00×105mol·L1过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完全吸收反应所产生的碘,发生的反应为:I2+2S2O32=2I+S4O62
③ 将②反应后溶液取出1/2,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指示剂,用1.00×10-5mol·L-1的标准碘溶液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实验记录如下:

(1) 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计算该空气样品中CO的浓度,并说明符合几级标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保护水资源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