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0 mL 3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0 mL 1 mol·L-1的氯化铝溶液。按如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
①将氢氧化钠溶液分多次加入到氯化铝溶液中;
②将氯化铝溶液分多次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比较两次实验,结果是( )
A.现象相同,最终沉淀量相等 | B.现象不同,最终沉淀量不相等 |
C.现象相同,最终沉淀量不相等 | D.现象不同,最终沉淀量相等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分子 |
C.进行中和滴定时,锥形瓶不能用所盛溶液润洗 |
D.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 |
常温下a mol·L-1 CH3COOH稀溶液和bmol·L-1KOH稀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A.若c(OH-)>c(H+),a=b | B.若c(K+)<c(CH3COO-),a<b |
C.若c(OH-)=c(H+),a>b | D.若c(K+)>c(CH3COO-),a>b |
pH=a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a,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NaOH | B.H2SO4 | C.AgNO3 | D.Na2SO4 |
对于可逆反应M+NQ 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 B.M、N全部变成了Q |
C.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 | D.反应已经停止 |
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水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的变化的是:
A.溶液的pH增大 | B.CH3COOH的电离程度变大 |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 D.溶液中c(OH-)减小 |
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0.2 mol Na+、0.4 mol Mg2+、0.4 mol Cl -,则SO42- 为( )
A.0.1 mol | B.0.3 mol | C.0.5 mol | D.0.15 mol |
在下列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0.5L 0.1mol/L的NaCl溶液 | B.100mL 0.2mol/L的MgCl2溶液 |
C.1L 0.2mol/L的AlCl3溶液 | D.1L 0.3mol/L盐酸溶液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用NaOH溶液做电解液,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
B.常温下,PH均为5的醋酸和硫酸铝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1×10-9 mol·L-1 |
C.溴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为橙红色 |
D.导电、缓慢氧化、品红褪色和久置浓硝酸变黄都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
关于2mol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A.质量为88g | B.摩尔质量为88g/mol |
C.分子数为1.204×1024个 | D.常温下,体积为44.8L |
升高温度,下列常数中不一定增大的是
A.平衡常数K | B.电离常数Ka |
C.水的离子积常数Kw | D.盐的水解常数Kh |
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工业上常利用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脱除烟气中的SO2。随着SO2的吸收,吸收液的pH不断变化。下列粒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中存在:![]() |
B.已知NaHSO3溶液![]() ![]() |
C.当吸收液呈中性时:![]() |
D.当吸收液呈酸性时:![]() |
常温下,向20.00 mL 0.1000 mol·L—1 (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0 mol·L—1NaOH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a所示溶液中:c(NH![]() ![]() |
B.点b所示溶液中:c(NH![]() |
C.点c所示溶液中:c(SO![]() |
D.点d所示溶液中:c(SO![]() ![]() |
下列变化规律不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
B.加水稀释时,醋酸钠的水解平衡向左移动 |
C.增大压强,对醋酸的电离平衡影响不大 |
D.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氧化钠,水解平衡向右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