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常温下A为固体单质,B为淡黄色粉末,C、F、I为气态单质,E在常温下为液体,且E可由C、F合成,J可用作杀菌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化学键有 ,(填“离子键”、“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E的电子式 。
(2)写出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B,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Pt为电极电解滴加有少量酚酞的H饱和溶液,则在_____________(填“阴或阳”)
极附近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
已知W、X、Y、Z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其中W形成的单质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的2倍;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元素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
最大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X6W6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空间构型为 。
(2)Y与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分别为 和
(3)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最简式为XW2Y的化合物有A和B两种,
其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调味品的主要
成分,则A的结构简式为 ;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的
3倍,在正常人的血液里含有0.1%的B,则B的分子式 。
将B物质的溶液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观察到得现象
是 。
(4)将B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可制得另外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液态有机
物C,同时得到一种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5)C是一种可以再生的清洁燃料,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C还可以在Cu或Ag的催化作用下被氧气氧化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物质有以下转化关系:
根据上图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式表示)
(1)A是 ,B是 ,C是 ,X粉末是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
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①它们的电子层数之和为10;②Z、W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③Z和W元素原子质子数之和是X、Y元素原子质子数之和的2倍;④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为__________,Y元素为____________;
(2)Z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
(3)过量X的最高价氧化物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小心蒸干,得到固体为:___________;
(4)若Z为钠,则W为 ;XYW2的结构式为 ,X22-的电子式为 ;
(5)写出与XY电子总数相同的一种双原子核微粒的化学式 。
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下图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B.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C.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D.若D是一种强酸,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且D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
(每空2分,共12分)有X、Y、Z三种单质和甲、乙、丙三种常见的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图及叙述所示的关系:
(1)X、Y、Z都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元素有两种常见单质,二者质量相等时其物质的量之比为3 :2;Z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则:
①写出化合物甲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Z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Y、Z都是非金属单质,X是原子晶体,Y、Z都是分子晶体,X、Y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乙的水溶液是工业三酸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试剂。则:
①写出X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加入乙的溶液,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X、Z是常见金属,Z与甲的反应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进行,甲是一种具有磁性的化合物,乙在工业上常用于制取Z单质。则:
①写出乙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X和Z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当两种金属完全溶解后,得到气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Fe粉、Cu粉、FeCl3溶液、FeCl2和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 ;
(2)若氯化铜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可能有 ;
(3)若氯化铁和氯化铜都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 可能有 。
(4)若氯化铁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
以下是有关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俗称铁红,常用做红色油漆和涂料,甲为强酸,乙为还原性气体,丙为强碱溶液,G为红褐色沉淀,I的颜色呈浅绿色。
(1)若F是由Na+和SO42-组成的溶液,则A、甲、丙的化学式分别是 、 、 (各1分)。
(2)若D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乙的化学式为 ,丁属于 (单质、酸、碱、盐)。(各1分)
(3)写出G A+C的化学方程式: 。
下图中A~G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B是一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的气体,E是一种淡黄色粉末状固体。(反应过程中某些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问题:
(1)A的电子式为 。
(2)E的化学式为 。
(3)写出C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G溶液中通入过量C的离子方程式 。
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____。
a.S b.N2 c.Na d.Mg e.Al
(2)若A、B、C为含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溶液,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________或___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A、B、C是单质且C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X、Y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略)。下列A、B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A是铝,B是铁 B.A是碳,B是硅
C.A是氢气,B是铜 D.A是钠,B是氢气
(4分)有一包固体粉末,由CaCO3、Na2SO4、KNO3、BaCl2、CuSO4中的三种物质组成,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从实验可以判断,该固体粉末中
(1)一定不含有 。
(2)写出无色气体的分子式 。
已知常见金属单质A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
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 ,D的化学式 。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检验G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试剂是(写化学式) ;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
已知B是常见的金属单质,E为常见的气态非金属单质,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C的浓溶液在加热时才与D反应。根据下列框图所示,试回答:
(1)F的电子式为 ,所含化学键为 ;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每生成1 mol K,反应放出98.3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化合物F与Na2S溶液反应,生成NaOH和S单质,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X、Y和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和Y同主族,Y和W的气态氢化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X的单质只有氧化性。
(1)写出实验室制取W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YX2和W2的性质。
①分别通入YX2和W2,在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__________;若装置D中装的是铁粉,当通入W2时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装置D中装的是催化剂,当通入YX2时,打开K通入适量X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B中装有5.0mL 1.0×10-3mol/L的碘水,当通入足量W2完全反应后,转移了5.0×10-5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将足量的YX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向该试管中加入过量(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到白色沉淀生成,其原因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氨水 | B.稀盐酸 | C.稀硝酸 | D.氯化钙 |
(4)若由元素Y和X组成—2价酸根Z,Z中Y和X的质量比为Y:X=4:3,当W2与含Z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