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的是( )
A.Fe2O3 | B.FeCl3 | C.Fe2(SO4)3 | D.FeO |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l2、O2、HCl、NH3、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现将此混合气体经过浓硫酸后体积减小,将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成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O2 | B.肯定没有Cl2、NH3、NO2 |
C.肯定有NH3、NO、HCl | D.肯定只有NH3和NO |
向NaBr、NaI、Na2SO3混和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的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NaCl、Na2SO4 | B.NaCl、NaBr、Na2SO4 |
C.NaCl、Na2SO4、I2 | D.NaCl、NaI、Na2SO4 |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Cl、 HBr 、SO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气体通入到适量氯水中,恰好完全反应,不再剩余气体。将所得的无色溶液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和酸化的BaCl2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气体中一定有SO2 ,一定无HBr | B.原气体中可能有SO2 |
C.原气体中一定有HCl | D.不能确定有无HCl,但一定无CO2 |
对下列物质用途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氯水可以漂白杀菌 | B.铝制容器可以贮运稀硝酸 |
C.过氧化钠可用作潜艇供氧剂 | D.Fe2O3可用作外墙涂料 |
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为1∶4,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 B.17 | C.44 | D.64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
B.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难溶于水 |
C.与强酸、强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
D.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②Ca(HCO3)2、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③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油分散到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
④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均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
⑤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泳、电镀、电化腐蚀
⑥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⑦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单甘油酯、混甘油酯、苛性钾、次氯酸、氨气
⑧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⑥ | C.①③④⑤⑥⑦⑧ | D.②⑥⑦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漂白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
B.利用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成光电池 |
C.NO、NO2是大气污染物,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
D.HCl、NH3、BaSO4都是电解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D、T属于同位素,H2、D2、T2属于同素异形体
B.氯水、氨水、王水是混合物,水银、水玻璃是纯净物
C.HCl、NH3、BaSO4是电解质,CO2、Cl2、CH3CH2OH是非电解质
D.水能、风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HF、HCl、HBr、HI的酸性递增的事实,推出F、Cl、Br、I的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
B.N的非金属性比P强,N2的活动性比磷单质的强 |
C.Li、Na、K的原子半径和单质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
D.从氢硫酸露空放置容易变质,产生浑浊的事实,推出O的非金属性比S强 |
甲、乙为两种非金属元素,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 ②甲原子能与乙的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 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 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
A.只有④ | B.只有⑤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⑤ |
关于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O3具有刺激性臭味,因此被称为“臭氧”
②O2与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③O3比O2密度大,也比O2易溶于水
④O3比O2稳定,高温下不易分解
⑤臭氧有漂白和消毒作用
⑥空气中微量O3可以刺激中枢神经,加快血液循环,因此空气中O3含量越高越好
⑦空气中高压放电、高压电机和复印机工作都会有O3生成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④⑥ | D.⑤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