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天原化工厂2006年4月16日发生特大氯气泄漏和三氯化氮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失踪。已知三氯化氮分子结构与氨相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消除储气罐上空泄漏出的高浓度氯气,可喷洒碱液 |
B.发生氯气泄漏时,附近人员可用浸有碳酸钠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孔进行自我保护 |
C.氯气能腐蚀金属及非金属材料,这种腐蚀主要属于电化学腐蚀 |
D.三氯化氮分子是极性分子 |
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10mL 1mol·L-1AlCl3溶液,在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乙烧杯中加入与上述NaOH溶液等体积、等pH的氨水。下列有关两个烧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中产生的沉淀一定比乙中多 |
B.乙中产生的沉淀一定比甲中多 |
C.甲和乙产生的沉淀一定一样多 |
D.甲和乙中产生的沉淀可能一样多 |
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HCl至过量 |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
C.向含有盐酸的A1C1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沉淀消失 |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X |
Y |
Z |
W |
|
A.原子半径:W>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C.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碱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
B.将S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变成红色 |
C.白磷易溶于水,不能保存在水中 |
D.高性能通信材料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单品硅 |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NH4)2SO4、MgCl2、AlCl3、Fe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作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一定含有Al、(NH4)2SO4和MgCl2,一定不含AlCl3、FeCl2 |
B.混合物中一定含有Al、(NH4)2SO4和MgCl2,一定不含FeCl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AlCl3 |
C.所有物质是否存在均能确定,不存在无法确定的物质 |
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Al、(NH4)2SO4、MgCl2和AlCl3,一定不含FeCl2 |
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和一块铁片分别放在表面皿中,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该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①假说法 ②实验法 ③分类法 ④比较法
A.① ② | B.① ③ | C.② ④ | D.② ③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
B.称取等质量的两份铝粉,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和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下)相等 |
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向Na2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D.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
A. | (加 催化剂,加热) | B. | (加热) |
C. | (水溶液,加 催化剂) | D. | (加热) |
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过氧化钠:供氧剂 | B.烧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
C.小苏打:发酵粉主要成分 | D.明矾:净水剂 |
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铁制容器可盛装冷的浓硫酸,因为常温下铁和浓硫酸不反应 |
B.铝热反应提供一定的能量引发,因为铝热反应为吸热反应 |
C.增加炼铁高炉(右图)的高度并不能提高CO的转化率,因为化学平衡没有移动 |
D.鸡蛋清中加入2滴1%醋酸铅溶液后产生沉淀,因为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
下列各项所述的数字不是6的是 ( )。
A.在NaCl晶体中,与一个Na+ 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 的个数 |
B.在金刚石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 |
C.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原子个数 |
D.在石墨晶体的层状结构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