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Cl2的反应为4HCl(浓)+MnO2MnCl2+C1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原剂是HCl,氧化剂是MnO2 |
B.每生成1 mol 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
C.每消耗1 mol MnO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消耗4 mol |
D.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含有HCl杂质 |
通常采用NaHCO3的悬浊液除去混在CO2中的少量HCl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用NaOH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用饱和Na2CO3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粒子的还原性顺序为:
Cl-<Br-<Fe2+<I-<SO2,由此判断下列各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2Fe2++![]() |
B.2Br-+4H++![]() |
C.2Fe2++Cl2====2Fe3++2Cl- |
D.I2+SO2+2H2O====4H++![]() |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卤族元素性质递变正确的是
①单质颜色加深 ②单质沸点升高 ③单质氧化性增强 ④离子半径增大 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 ⑥卤化氢水溶液的酸性增强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②④⑥ | D.①②③④⑤⑥ |
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
B.碱金属单质都可保存在煤油中 |
C.钠离子半径比钠原子半径小 |
D.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熔、沸点最高的是铯 |
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方法是将氯气通过管子灌入鼠洞。这是利用了氯气
①是黄绿色气体 ②能溶于水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密度大约是空气的2.5倍
A.③④ | B.③⑤ | C.① | D.②③ |
已知:①向KMnO4固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 |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在五瓶有编号的试管里分别装有K2CO3、KNO3、K2SO4、KOH和Ba(OH)2溶液,现需用最少种类的试剂将它们一一区别开来,则所需试剂的种类是
A.不用任何其他试剂 | B.用一种试剂 | C.用两种试剂 | D.用三种试剂 |
下列变化过程不能直接实现的是
①HCl ②Cl2 ③Ca(ClO)2 ④HClO ⑤CO2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密度比为16∶11 | B.密度比为11∶16 |
C.体积比为16∶11 | D.体积比为11∶16 |
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欲配制1mol·L-1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
A.1∶4 | B.1∶5 | C.2∶1 | D.2∶3 |
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0.4mol氧气 |
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 |
C.4℃时5.4mL水 |
D.10g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