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 )。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
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 |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
D.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 |
下列“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钡可用于钡餐透视 | B.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
C.明矾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 D.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
下列实验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的是( )
①在鸡蛋白溶液中加入(NH4)2SO4后形成沉淀;
②用渗析的方法除去混在Fe(OH)3胶体中的FeCl3;
③NO2经加压凝聚成无色的液体;
④溴水滴入植物油中振荡褪色;
⑤水泥、沙子和水混合后硬化;⑥照相底片感光。
A.①②③ | B.②④⑥ | C.①② | D.③⑤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Na2O2能分别与H2O、CO2反应产生氧气,可用作供氧剂 |
B.硅胶多孔、吸水能力强,常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
C.K2FeO4具有强还原性且被氧化生成Fe3+,可用于水的消毒和净水 |
D.液氨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降低,因此可用作制冷剂 |
下列元素的单质,工业上不需要用电解法制取的是
A.钠 | B.铝 | C.溴 | D.氯 |
下列物质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物质名称 |
氢氧化铝 |
碳酸钠 |
氢氧化钠 |
油脂 |
用途 |
做抗酸药 |
去除油污 |
做调味剂 |
制造肥皂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漂白织物 |
B.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
C.食醋清洗水垢 |
D.次氯酸消毒餐具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NO等 |
C.装置③中X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 |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下列解释实验过程或事实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氧化铝坩埚:Al2O3+2NaOH2NaAlO2+H2O |
B.刻制印刷电路时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液”:2Fe3++Cu=Cu2++2Fe2+ |
C.打磨后的镁条置于沸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Mg+2H2O(g) Mg(OH)2+H2↑ |
D.向KI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双氧水,溶液呈棕黄色:2I﹣+H2O2+2H+=I2+O2↑+2H2O |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
B.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取金属镁 |
D.铝是活泼金属,但在空气中耐腐蚀 |
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单质只有还原性,其离子只有氧化性 |
B.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 |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化合价均相同 |
D.大多数金属元素的单质为电的良导体 |
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
C.加入澄清石灰水 | D.加入稀盐酸 |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B |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 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