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油裂解得到的乙烯和1,3-丁二烯为原料,经过下列反应合成高分子化合物H,该物质可用于制造以玻璃纤维为填料的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
请按要求填空:
⑴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反应① ,反应⑤ ,反应⑧ 。
⑵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⑶反应③、④中有一反应是与HCl加成,该反应是________(填反应编号),设计这一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C的结构简式是 。
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B.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
C.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 D.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
从石油分馏产品C8H18制取二氢茉莉酮酸甲酯(香料)的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反应的类型:① ,⑤ ,
(2)有关反应的条件:① ,② 。
(3)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B ,D 。
(4)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F ,
G→H 。
(5)B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其中含四元碳环的位置异构共有 种,反应④可能产生的另一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与该物质不同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丁二酸 | B.乙二酸二甲酯 | C.二乙二酸乙二酯 | D.甲基丙二酸 |
有机反应中会出现CH3+、(CH3)2CH+等中间体,(CH3)2CH+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可得到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
A.C3H8O | B.C2H6O | C.CH3—CH(OH)—CH3 | D.CH2CH3CH2—OH |
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首先与CH2=CH2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BrCH2CH2Br | B.CICH2CH2CI | C.BrCH2CH2I | D.BrCH2CH2Cl |
已知: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不稳定,会自动失水,即
是化合物的四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l80.分子中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1.58%。实验表明:均是只有一个侧链的芳香族化合物,它们均含有醇羟基,并可以进行如下反应,产物中均为芳香族化合物。
(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分子式为 。
(2)写出、,的结构简式。
; 。
(3)写出由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
(4)现有如下试剂:稀盐酸、稀硫酸、,溶液和,溶液。从中选择合适试剂,简述鉴别和溶液的实验操作方法、现象及结论。
A与芳香族化合物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进一步反应生成抗氧化剂阿魏酸。
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4,1 molA与足量NaHCO3反应生成2 mol气体。已知:
(1)C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填序号)。
a.氧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消去反应 d.酯化反应
(2)等物质的量的C分别与足量的Na、NaHCO3、NaOH反应时消耗Na、NaHCO3、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3)A的分子式是 。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5)符合下列条件的阿魏酸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的结构简式 。
①在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在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③1 mol该同分异构体与足量NaHCO3反应生成2 molCO2。
A、B、C三种香料的结构简式如下。
(1)B的分子式是 ,C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
(2)A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
(3)C经过下列反应得到E。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之间发生反应生成六元环酯F。
E→F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某酯A的化学式为C9H10O2,且A分子中只含有1个苯环,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现测出A的1H-NMR谱图有5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2︰3。利用红外光谱仪可初步检测有机化合物中的某些基团,现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下图: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可为C6H5COOCH2CH3 C6H5CH2OOCCCH3、 。
(2)A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按要求写出其中不含甲基且属于芳香酸的B的结构简式: 。
(3)已知C是A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不含甲基,且遇FeCl3溶液显紫色,苯环上只有两个对位取代基的芳香醛,且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 写出D E的化学方程式 。
② 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由C合成F的最合理的合成方案(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TBC是优良的增塑剂,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且挥发性小、耐寒、耐光及耐水等,广泛用于医学卫生用品,它的结构式如右图,合成时柠檬酸与正丁醇合成数据如下:
下表中实验数据均为用活性炭固体杂多酸作催化剂,实验时催化剂总量占原料的1%,实验结果如下表。表1:酸醇物质的量之比对酯化率的影响;表2:酯化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表3:酯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
表1 |
n(酸)︰n(醇) |
1︰5.0 |
1︰5.5 |
1︰6.0 |
1︰6.5 |
1︰7.0 |
酯化率/% |
95.1 |
96.3 |
97.0 |
97.4 |
97.2 |
|
表2 |
时间/h |
0.5 |
1.0 |
2.0 |
3.0 |
5.0 |
酯化率/% |
40.0 |
70.2 |
94.3 |
97.4 |
97.4 |
|
表3 |
温度/℃ |
130 |
140 |
145 |
150 |
160 |
酯化率/% |
89.5 |
96.2 |
97.4 |
97.4 |
97.2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酯化反应适宜的条件n(酸)∶(醇)、时间/h、温度/℃分别是: ▲ (选填序号)。
A.1∶5,1,130 B.1∶5.5 ,1,140
C.1∶7 ,2,160 D.1∶6.5 ,3,145
(2)TBC的一种标准谱图如右,它是 ▲ (A、1H-NMR图谱 B、红外光谱 C、质谱)
(3)TBC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柠檬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A,能发生如下转化:
A可能的结构式为: ▲ (只写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