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力学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
参考系和坐标系
质点的认识
物理研究方法
位移与路程
时间与时刻
速度和速率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自由落体运动
重力加速度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空气对落体运动的影响
竖直上抛运动
物理学史
相互作用、力与机械
力和力的图示
重力
重心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
静摩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
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力的分解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平动与转动
力矩和力偶
力矩的平衡条件
常见的传动装置
常见的承重结构及其特点
刚体的平衡条件
物体平衡的稳定性
影响稳度的因素
机械
胡克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惯性与质量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图象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力学单位制
共点力的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从受力确定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从运动确定受力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曲线运动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平抛运动
抛体运动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匀速圆周运动
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离心现象
开普勒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和万有引力恒量的测定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人造卫星
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同步卫星
动量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
反冲
机械能
功的概念
功的计算
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动能
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功能关系
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 伯努利方程
* 流体的压强和流速有关
机械振动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
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单摆和单摆的回复力
单摆的周期
简谐运动的能量、阻尼运动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
产生共振的条件及其应用
* 用三角函数表示简谐运动
* 相位
热学
分子热运动和热机
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
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子的热运动
布朗运动
扩散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势能
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物体的内能
温度和温标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压强
温度、气体压强和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有序、无序和熵
永动机不能“永动”的原因
估测油酸分子大小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内能的不同利用方式
破坏臭氧层的原因与后果
热机的工作原理
热机的能量转化与守恒问题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喷气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热机的效率
活塞式内燃机
致冷原理
冷暖两用空调机的工作原理
热机对环境的影响及减小影响的方法
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的微观结构
晶体和非晶体
液体的微观结构
液晶
液体的表面张力
毛细现象
浸润和不浸润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普适气体恒量
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气体的等温变化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饱和汽、未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相对湿度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
封闭气体压强
半导体
纳米材料
电磁学
电场
元电荷、点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电子的比荷
库仑定律
电场
电场强度与电场力
电场线
点电荷的电场
匀强电场
电场的叠加
电势差
电势
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
等势面
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静电场中的导体
静电现象的解释
静电屏蔽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示波管的原理
射线管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电容器与电容
常见电容器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 静电的利用和防止
电路与恒定电流
电流、电压概念
欧姆定律
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多用电表的原理及其使用
导体的电阻
电阻定律
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伏安法测电阻
电功、电功率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的应用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简单的逻辑电路
集成电路的作用
常见家用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灯变暗的原因
微波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录音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常见家用电器技术参数的含义及其选用
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的识别
家用电器故障原因判断
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废旧电器的处理
磁场
磁现象和磁场
几种常见的磁场
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及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地磁场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电流的磁场对磁针的作用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平行通电直导线间的作用
安培定则
分子电流假说
安培力
左手定则
安培力的计算
洛伦兹力
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
洛伦兹力的计算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及其应用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磁电式电表原理
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
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感应电动势的产生条件
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磁通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感生电动势、动生电动势
楞次定律
右手定则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自感现象和自感系数
自感现象的应用
* 涡流现象及其应用
日光灯镇流器的作用和原理
电磁灶的结构和原理
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
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
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
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
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
交流电的平均值及其应用
感抗和容抗
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电能的输送
提高输电电压对减少输电损耗的作用
三相交变电流
三相电流的线电压、相电压
三相四线制及其线电压和相电压
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
* 感应电动机原理
机械波
波的形成和传播
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象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波的叠加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声波
超声波及其应用
声音的共鸣
声波的干涉
多普勒效应
惠更斯原理
波的反射
波的折射
电磁场、电磁波及电磁技术
电磁场
电磁波的产生
电磁波的周期、频率和波速
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电磁波谱
电磁波的应用
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的不同传播特点
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
移动电话的工作原理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
电视、广播和电视机的工作模式
电视机的主要结构
电视、广播技术的新进展
高清晰度电视与普通电视的主要区别
家用电脑的组成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
信息传播、处理和存储技术的发展
网络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电磁振荡
光学
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及其测定
全反射
光导纤维及其应用
光通过棱镜时的偏折和色散
颜色及光的色散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光的偏振
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光的双缝干涉现象和薄膜干涉现象
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
激光的特性和应用
透镜成像规律
显微镜和望远镜
照相机
3D电影的原理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电磁本性
光谱和光谱分析
红外线的热效应和红外线遥控
紫外线的荧光效应及其应用
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及其特性
黑体和黑体辐射
粒子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量子化现象
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
概率波
光电效应
光子及其动量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光的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 不确定性关系
康普顿效应
原子物理学与相对论
原子、原子核与核技术
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模型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中的电子云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原子核的组成
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
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核力的性质
原子核的结合能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轻核与重核内中子数、质子数具有不同比例的原因
质量亏损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
重核的裂变
轻核的聚变
受控聚变反应
可控热核反应
链式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核反应堆
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
核电站的工作模式
恒星的演化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牛顿力学的局限性
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
* 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 同时的相对性
* 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 长度的相对性
* 相对论速度叠加公式
* 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相对论质能关系
* 广义相对论简介
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区别
* 宇宙概观
实验
物理实验基础
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电火花计时器、电磁打点计时器
示波器的使用
利用传感器制作简单的自动控制装置
力学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人造卫星上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实验
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
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研究玩具电机的能量转化
菜刀上的力学知识
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
研制水“火箭”
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
电学实验
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伏安法测电阻
用电解法测定元电荷
自来水电阻率的测定
研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
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探究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研究平行板电容器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学中的物理量
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光学实验及其他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估测压力锅内水的温度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α粒子散射实验
光电效应实验
研究材料的保温性能
测光强
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如图所示,在一匀强电场中的O点固定一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设正点电荷Q的电场与匀强电场互不影响,a、b、c、d为电场中的四点,分布在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周上,一电量为q的正检验电荷放在a点时恰好平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中a、c两点间的电势差
B.电场中a、c两点间的电势差
C.电场中b、d两点间的电势差
D.电场中b、d两点间的电势差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难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桌面放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桌面上平放着一根一端开口、内壁光滑的试管,试管底部有一带电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试管向右匀速运动,带电小球能从试管口处飞出,关于带电小球及其在离开试管前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带正电
B.小球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
C.洛伦兹力对小球做正功
D.维持试管匀速运动的拉力F应逐渐增大
来源:2010届辽宁省大连协作体高二上学期竞赛(理综)物理部分
  • 更新:2022-09-0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难

在水平光滑的绝缘桌面内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第Ⅰ、Ⅱ象限有方向垂直桌面的匀强磁场.第Ⅲ、Ⅳ象限有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方向与x轴成45°。现把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正电荷从坐标为(0,-b)的M点处由静止释放,电荷以一定的速度第一次经x轴进入磁场区域。经过一段时间,从坐标原点O再次回到电场区域。求:(不计电荷的重力)

(1)电荷第一次经x轴进入磁场时的速度;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粒子从M到O运动时间。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较难

如图,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上面放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施加外力F将小球向下压至某位置静止。现撤去F,使小球沿竖直方向运动,在小球由静止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重力、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则上述过程中

A.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W1
B.小球的电势能减少W2
C.小球的机械能增加W1+
D.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来源:2012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难

如图所示,虚线为等势面,实线为一带电油滴(重力不可忽略)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轨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油滴的动能增加
B.油滴的电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加
C.油滴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D.油滴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
来源:2010年杭州七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更新:2022-09-0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难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块长直平行金属板a、b相距d =0.10m,a、b间的电场强度为E =3.0×103 N/C,b板下方整个空间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3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今有一质量为m =2.4×10-13 kg、电荷量为q =4.0×10-8 C的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贴近a板的左端以v0 =1.0×104 m/s的初速度从A点水平射入匀强电场,刚好从狭缝P处穿过b板而垂直进入匀强磁场,最后粒子回到b板的Q处(图中未画出).
求:(1)粒子到达P处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P、Q之间的距离L ;
(3)粒子从A点运动到Q点所用的时间t .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七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较难

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可知,在电场中的同一点()

A.电场强度E跟F成正比,跟q成反比
B.无论检验电荷的电量如何变化,F/q始终不变
C.一个不带电的小球在P点受到电场力为零,则P点的场强一定为零
D.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为零,则在该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一定为零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难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X轴正方向沿着绝缘粗糙水平面向右,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空间充满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电量的带正电的物块(可作为质点),从O点开始以v0=10.0m/s的初速度沿着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物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0.5,g=10m/s2

(1) 求带电物体在t=0.8s内通过的位移x
(2) 若在0.8s末突然将匀强电场的方向变为沿y轴正方向,场强大小保持不变。求在0〜1.0s内带电物体电势能的变化量

来源:2012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较难

如图所示,在平行金属带电极板MN电场中将电量为4×10-6 C的负点电荷从A点移到M板,电场力做负功8×10-4 J,把该点电荷从A点移到N板,电场力做正功为4×10-4 J,则:MN等于伏,该点电荷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EPAJ。

来源:2010年杭州七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更新:2022-09-0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较难

(15分)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内存在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电场沿y轴正方向,磁场垂直纸面(以向里为正),电场和磁场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一质量、电荷量的带电粒子,在t=0时刻以的速度从坐标原点沿x轴正向运动,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2)时粒子的位置坐标;
(3)时粒子的速度。

来源:2012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5月阶段训练理科综合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较难

如图所示,A、B、C、D是真空中一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正四面体是由四个全等正三角形围成的空间封闭图形),所有棱长都为a。现在A、B两点分别固定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两个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两点的场强相同
B.C点的场强大小为
C.C、D两点电势相等
D.将一正电荷从C点移动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来源:备战2014 高频考点与最新模拟 专题6 电场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难

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 104 V/m ,已知一半径为 1mm 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10m / s2 ,水的密度为1.0 kg/m3 。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

A. 2×10 - 9 C B. 4×10 - 9 C C. 6×10 - 9 C D. 8×10 - 9 C
来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理综
  • 更新:2022-09-0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难

在竖直平面内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x轴沿水平方向,如图甲所示。第二象限内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1。坐标系的第一、四象限内有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交变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场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处在第三象限的某种发射装置(图中没有画出)竖直向上射出一个比荷的带正电的微粒(可视为质点),该微粒以v0=4m/s的速度从-x上的A点进入第二象限,并以v1=8m/s速度从+y上的C点沿水平方向进入第一象限。取微粒刚进入第一象限的时刻为0时刻,磁感应强度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g="10" m/s2.试求:

⑴带电微粒运动到C点的纵坐标值h及电场强度E1 
⑵+x轴上有一点D,OD=OC,若带电微粒在通过C点后的运动过程中不再越过y轴,要使其恰能沿x轴正方向通过D点,求磁感应强度B0及其磁场的变化周期T0为多少?
⑶要使带电微粒通过C点后的运动过程中不再越过y轴,求交变磁场磁感应强度B0和变化周期T0的乘积B0 T0应满足的关系?

  • 更新:2022-09-04
  • 题型:计算题
  • 难度:较难

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一正点电荷Q,另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滑块(可看作点电荷)从a点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Q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减为零.已知a、b间距离为s,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滑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Q的库仑力一直小于滑动摩擦力
B.滑块在运动过程的中间时刻, 速度的大小小于
C.Q产生的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
D.此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
来源:2012届江苏省高三高考压轴物理试卷
  • 更新:2022-09-0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难

如图所示,绝缘杆两端固定带电小球A和B,轻杆处于匀强电场中,不考虑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初始时杆与电场线垂直,将杆右移的同时顺时针转过90°,发现A、B两球电势能之和不变,根据图象给出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A、B两球电势能之和不变,所以电场力对A球或B球都不做功
B.A带正电,B带负电
C.A球电势能在增加
D.A、B两球带电量的绝对值之比qA∶qB=1∶2

  • 更新:2022-09-0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较难

高中物理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