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支架顶端用细线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现将摆球拉至水平位置,而后释放,摆球运动过程中,支架始终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释放前的瞬间,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M)g
B.在释放前的瞬间,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g
C.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m+M)g
D.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为(3m+M)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摆长相同的单摆,摆球质量之比是,在不同地域振动,当甲摆振动4次的同时,乙摆恰振动5次,则甲、乙二摆所在地区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单摆摆球的质量为m,摆长为L,摆球从最大位移A处由静止释放,摆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为v。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摆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A.重力做的功为
B.重力的最大瞬时功率为mgv
C.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D.摆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绳的拉力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3分)动画片《熊出没》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某天熊大和熊二中了光头强设计的陷阱, 被挂在了树上,聪明的熊大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自己和熊二荡起来使绳断裂从而得救,其过程可简化如图所示,设悬点为0,离地高度为H=6m,两熊可视为质点且总质量m=500kg,重心为A,荡下过程重心到悬点的距离L=2m且保持不变,绳子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T=104N,光头强(可视为质点)位于距离0点水平距离s=5m的B点处,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熊大和熊二为了解救自己,荡至最高点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至少为多大?
(2)设熊大和熊二刚好在向右摆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则他们的落地点离光头强的距离为多少?
(3)如果重心A到0的距离可以改变,且两熊向右摆到最低点时绳子恰好断裂,有无可能在落地时砸中光头强?请通过计算说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弹簧振子,第一次被压缩x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被压缩2x后释放做自由振动,周期为T2,则两次振动周期之比T1∶T2为(   )

A.1∶2 B.1∶1 C.2∶1 D.1∶4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后,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后释放,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当单摆再次回到释放位置时停止计时,将记录的这段时间作为单摆的周期.以上操作中有不妥之处,请对其中两处加以改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台玩具电机的轴上安有一个小皮带轮甲,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乙转动(皮带不打滑),皮带轮乙上离轴心O距离2mm处安有一个圆环P.一根细绳一端固定在圆环P上,另一端固定在对面的支架上,绳呈水平方向且绷直.在绳上悬挂着4个单摆a.b.c.d.已知电动机的转速是150r/min,甲、乙两皮带轮的半径之比为1︰5,4个单摆的摆长分别是100cm、80cm、60cm、40cm.电动机匀速转动过程中,哪个单摆的振幅最大(    )

A.单摆a B.单摆b C.单摆c D.单摆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测得摆线长,小球直径D,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t,则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②实验中如果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A.把摆线的长度当成了摆长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变长
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成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
D.摆球的质量过大

③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可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通过多次改变摆长,测得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作出T2—L图象,如图所示。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用k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斜面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B.不管光源与观察者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观察者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变的。
C.用导线把微安表的“+”、“﹣”两个接线柱连在一起后晃动电表,表针晃动幅度很小,且会很快停下,这是物理中的电磁阻尼现象
D.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是演示沙摆振动图像的实验装置在木板上留下的实验结果。沙摆的运动可看作是简谐运动。若手用力F向外拉木板作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0.20m/s.图14乙是某次实验得到的木板的长度为0.60m范围内的振动图像,那么这次实验所用的沙摆的摆长为________cm。(答案保留2位有效数字,计算时可以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单摆摆长为Lm,做简谐运动,C点在悬点O的正下方,D点与C相距为X m,C、D之间是光滑水平面,当摆球A到左侧最大位移处时,小球B从D点以某一速度v匀速地向C点运动,A、B二球在C点迎面相遇,求小球B的速度大小。 (重力加速度为g)(本题15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半径为R0,地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登山运动员在某山的山顶做单摆实验,测得单摆的摆长为L,周期为T,由以上条件表示此山的高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理想单摆,已知周期为T,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如移到其他星球),自由落体加速度为原来的1/2,振幅为原来的1/3,摆长为原来的1/4,摆球质量为原来的1/5,则它的周期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已启动,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假如宇航员在月球上测得摆长为l的单摆做小振幅振动的周期为T,将月球视为密度均匀、半径为r的球体,则月球的密度为

A. B.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单摆a完成1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单摆b完成6次全振动,两摆长之差为1.6m,则两摆长la和lb分别为 (   )

A.la=2.5m, lb=0.9m B.la=0.9m, lb=2.5m
C.la=2.4m, lb=4.0m D.la=4.0m, lb=2.4m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