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点以某初速度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其运动情况经仪器监控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运动质点位移方程为x=12t-2t2(m).则该质点在时间t从0~4 s内经过的路程为
A.16 m | B.18 m | C.20 m | D.22 m |
甲、乙、丙三个物体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A点时,物体甲的速度是6m/s,加速度是1m/s2;物体乙的速度是2m/s,加速度是6m/s2;物体丙的速度是 -4m/s,加速度是2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A点时,物体甲最快,乙最慢 |
B.通过A点前1s时,物体丙最快,乙最慢 |
C.通过A点后1s时,物体乙最快,丙最慢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如图所示,一块涂有炭黑的玻璃板,质量为2kg,在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装有水平振针的振动频率为5 Hz的固定电动音叉(其振幅可以变化,但频率保持不变)在玻璃板上画出了图示曲线,量得OA="1" cm,OB="4" cm,OC="9" cm。则拉力F的大小为( )(不计一切摩擦,g取10 m/s2)
A.4N | B.24N | C.1N | D.21N |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放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固定,小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从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加速度一直变大,速度一直变小 |
B.加速度一直变小,速度一直变大 |
C.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
一质量为100g的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受一个力的作用,其中的大小变化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求:(1)、质点0.5s内的位移大小。 (2)、描绘出速度大小v—t的变化图像。
以相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不变,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过程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 )
微波实验是近代物理实验室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反射式速调管是一种结构简单、实用价值较高的常用微波器件之一,它是利用电子团与场相互作用在电场中发生振荡来产生微波,其振荡原理与下述过程类似。如图1所示,在虚线MN两侧分布着方向平行于X轴的电场,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2所示的折线。一带电微粒从A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在A、B两点间往返运动。已知带电微粒质量m=1.0×10-20 kg,带电荷量q=-1.0×10-9 C,A点距虚线MN的距离d1=1.0 cm,不计带电微粒的重力,忽略相对论效应。求:
(1)B点距虚线MN的距离d2;
(2)带电微粒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t。
一物块沿着光滑斜面从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面底端进入粗糙水平轨道运动直至静止,其速率﹣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已知vm=6m/s,g=10m/s2.求:
(1)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长度;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质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B,它们的质量相等,均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C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开始用沿斜面方向的力F(F未知)拉物块A使之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当物块B刚要离开C时,沿斜面方向的力F(F未知)保持此时的值变为恒力,且此时弹簧与物块A连接处断裂,物块A在恒力作用下继续沿斜面向上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恒力F的大小;
(2)物块A从断裂处继续前进相同的距离后的速度.
如图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在倾角θ=30°的固定斜面上,向下轻轻一推,它恰好匀速下滑.已知斜面长度为L=5m.求:欲使物体由斜面底端开始,沿斜面冲到顶端,物体上滑时的初速度至少为多大?(g取10m/s2)
如图所示,A和B是两个相同的带电小球,可视为质点,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A固定在绝缘地面上,B放在它的正上方很远距离的一块绝缘板上,现手持绝缘板使B从静止起以恒定的加速度a(a<g)竖直下落h时,B与绝缘板脱离.静电力常量为k,求:
(1)B刚脱离绝缘板时的动能.
(2)B在脱离绝缘板前的运动过程中,电场力和板的支持力对B做功的代数和W.
(3)B脱离绝缘板时离A的高度H.
一列列车长100m,以v1=30m/s的速度正常行驶,当通过1 000m长的大桥时,必须以v2=20m/s的速度行驶.在列车上桥前需提前减速,当列车头刚上桥时速度恰好为20m/s,列车全部离开大桥时又需通过加速恢复原来的速度.减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0.25m/s2.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该列车从减速开始算起,到过桥后速度达到30m/s,共用了多长时间?
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关系图线(a﹣t图)如图所示,求:
(1)物体在第4s末的速度;
(2)物体在前3s内的位移;
(3)物体在第4s内的位移.
质量为m=1kg的物体以初速V0=12m/s竖直上抛,空气阻力大小为其重力的0.2倍,g取10m/s2,求:
(1)该物体上升和下降时的加速度之比;
(2)求整个过程中物体克服阻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1和物体落回抛出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