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1)如图甲所示,在某一均匀介质中,A、B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介质中P点与A、B两波源间的距离分别为4m和5m,两波源形成的简谐波分别沿AP、BP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m/s。

①求简谐横波的波长。
②P点的振动         (填“加强”或“减弱”)。
(2)如图乙所示,ABCD是一直角梯形棱镜的横截面,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束光线由O点垂直AD边射入。已知棱镜的折射率,AB=BC=8cm,OA=2cm,∠OAB=60°。
①求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时,出射光线的方向。
②第一次的出射点距C      cm。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

A.传播速度不同 B.强度不同
C.振动方向不同 D.频率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两列机械横波相遇,在相遇区一定会出现干涉现象
B.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沿传播方向上,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传播相同的距离
C.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
D.狭义相对论认为:一切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相同

E.紫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可能大于红光双缝干涉条纹间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

A.人耳能听见的声波比超声波更易发生衍射
B.光的色散现象都是由光的干涉引起的
C.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电磁波
D.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E.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多普勒效应
F.离开地球的高速火箭里的人认为地球上人的寿命变长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对于同一障碍物,波长越大的光波越容易绕过去
B.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屏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一种干涉现象
C.红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长、颜色不变
D.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

E.不管光源与观察者是否存在相对运动,观察者观察到的光速是不变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测定某恒星特定元素发出光的频率,对比地球上该元素的发光频率,可以推算该恒星远离地球的速度
B.无线电波没有偏振现象
C.红外线比无线电波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D.在一个确定的参考系中观测,运动物体上物理过程的时间进程跟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从水面下射向A点,光线经折射后合成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a光的波速比b光的波速小
B.用同一单缝衍射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时,b光的衍射现象更明显
C.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分别以a、b光做实验时,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D.当a、b两束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到A点,入射角从开始逐渐增大,最先消失的是a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01年,托马斯·杨用双缝干涉实验研究了光波的性质.1834年,洛埃利用平面镜同样得到了杨氏干涉的结果(称洛埃镜实验).

(1)洛埃镜实验的基本装置如图所示,S为单色光源,M为一平面镜.试用平面镜成像作图法画出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与直接发出的光在光屏上相交的区域.
(2)设光源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和到光屏的垂直距离分别为a和L,光的波长为λ,在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写出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间距离Δx的表达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S1和S2相距6m,它们在空间产生的干涉图样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振动加强的区域,虚线表示振动减弱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相同
B.虚线一定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
C.两列波的波长都是2m
D.两列波的波长都是1m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a、b两束单色光从空气中平行照射在平行玻璃砖上,它们经玻璃折射后射入空气的光线如图1所示。则有关a、b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较大
B.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发生干涉时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C.从同一介质射向空气时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
D.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较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登山运动员在登雪山时要注意防止紫外线的过度照射��尤其是眼睛更不能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否则将会严重地损坏视力。有人想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设计一种能大大减小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的眼镜。他选用的薄膜材料的折射率为n=1.5,所要消除的紫外线的频率为Hz,那么它设计的这种“增反膜”的厚度至少是多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用光导纤维束传输图像和信息,这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紫外线比红外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经过同一双缝所得干涉条纹,红光比绿光条纹宽度大
D.光的色散现象都是由于光的干涉现象引起的

E.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雷达是利用声波的反射来测定物体的位置
B.调制是电磁波发射的过程,调谐是电磁波接收的过程
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D.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的长度总比其静止时的长度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B.以相同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若紫光能发生全反射,则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C.照相机镜头涂有增透膜,是利用光的衍射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束由两种频率不同的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后,出射光分成两束,如图所示,则两束光(

A. 垂直穿过同一块平板玻璃, 光所用的时间比 光长
B. 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 光临界角比b光的小
C.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 光形成的相邻条纹间距小
D. 若照射同一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 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光的干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