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静止的铝原子核 俘获一速度为 的质子p后,变为处于激发态的硅原子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 核反应方程为 |
B. | 核反应方程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
C. | 核反应过程中系统能量不守恒 |
D. | 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 |
E. | 硅原子核速度的数量级为 ,方向与质子初速度方向一致 |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静止的小物块a和b,其连线与墙垂直:a和b相距l;b与墙之间也相距l;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 ,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使a以初速度 向右滑动,此后a与b发生弹性碰撞,但b没有与墙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力因数满足的条件。
竖直面内一倾斜轨道与一足够长的水平轨道通过一小段光滑圆弧平滑连接,小物块B静止于水平轨道的最左端,如图(a)所示。
时刻,小物块A在倾斜轨道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一段时间后与B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当A返回到倾斜轨道上的P点(图中未标出)时,速度减为0,此时对其施加一外力,使其在倾斜轨道上保持静止。物块A运动的
图像如图(b)所示,图中的
和
均为未知量。已知A的质量为m,初始时A与B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物块B的质量;
(2)在图(b)所描述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物块A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已知两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在物块B停止运动后,改变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然后将A从P点释放,一段时间后A刚好能与B再次碰上。求改变前面动摩擦因数的比值。
如图所示,一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的底端安装一弹性挡板, 、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和 , 静止于斜面上 处。某时刻, 以沿斜面向上的速度 与 发生弹性碰撞。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与斜面间无摩擦,与挡板之间的碰撞无动能损失。两物块均可以看作质点,斜面足够长, 的速度减为零之前 不会与之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1)求 与 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各自的速度大小 、 ;
(2)求第 次碰撞使物块 上升的高度 ;
(3)求物块 从 点上升的总高度 ;
(4)为保证在 的速度减为零之前 不会与之发生碰撞,求 点与挡板之间的最小距离 。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两小物块A、B,质量分别为m A=l.0 kg,m B=4.0 kg;两者之间有一被压缩的微型弹簧,A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距离l=1.0m,如图所示。某时刻,将压缩的微型弹簧释放,使A、B瞬间分离,两物块获得的动能之和为E k=10.0 J。释放后,A沿着与墙壁垂直的方向向右运动。A、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u=0.20。重力加速度取g=10 m/s²。A、B运动过程中所涉及的碰撞均为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
(1)求弹簧释放后瞬间A、B速度的大小;
(2)物块A、B中的哪一个先停止?该物块刚停止时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A和B都停止后,A与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如图,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两相同的光滑导体棒ab、cd静止在导轨上。t=0时,棒ab以初速度v 0向右滑动。运动过程中,ab、cd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两者速度分别用v 1、v 2表示,回路中的电流用I表示。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 |
|
水平冰面上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一滑冰运动员面对挡板静止在冰面上,他把一质量为 的静止物块以大小为 的速度沿与挡板垂直的方向推向挡板,运动员获得退行速度;物块与挡板弹性碰撞,速度反向,追上运动员时,运动员又把物块推向挡板,使其再一次以大小为 的速度与挡板弹性碰撞。总共经过8次这样推物块后,运动员退行速度的大小大于 ,反弹的物块不能再追上运动员。不计冰面的摩擦力,该运动员的质量可能为
A. |
|
B. |
|
C. |
|
D. |
|
如图,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一轻弹簧的一端与车厢的挡板相连,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滑块与车厢的水平底板间有摩擦。用力向右推动车厢使弹簧压缩,撤去推力时滑块在车厢底板上有相对滑动。在地面参考系(可视为惯性系)中,从撤去推力开始,小车、弹簧和滑块组成的系统( )
A. |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
B. |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
C. |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
D. |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
甲、乙两个物块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甲追上乙,并与乙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甲、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已知甲的质量为 ,则碰撞过程两物块损失的机械能为
A. |
|
B. |
|
C. |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