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进步,太空探测越来越向深空发展,火星正在成为全球航天界的“宠儿”。美国正在致力于火星探测计划,计划到2025年完成火星探测活动。假设某宇航员登上了火星,在其表面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小球仅受火星的引力作用),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火星的直径为d,引力常量为G,则(  )

A.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B.火星的密度为
C.火星的质量为
D.火星的“同步卫星”运行周期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10月25日,我国再次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绕地球的椭圆轨道.该卫星发射速度v大小的范围是(      )

A.<7.9 km/s B.7.9 km/s<<11.2 km/s
C.11.2 km/s<<16.7 km/s D.>16.7 km/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星球表面发射的物体能脱离星球的引力束缚不再绕星球运行所信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 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变轨后被月球捕获,先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变轨,最后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 地月转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速度小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Ⅰ上短
C.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加速度大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D.Ⅰ、Ⅱ、Ⅲ三种轨道运行相比较,卫星在轨道Ⅲ上运行的机械能最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系绳卫星是航天科学家们受风筝启发而发明的。它以绳或链把卫星与航天飞机、宇宙飞船或空间站连接起来,这样,卫星便可以随时投放或回收。如图所示,有A、B两颗卫星都在圆周轨道上运动,用绳连接,且两颗卫星与地心连线始终在一条直线上,绳子重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颗卫星的线速度相等
B.两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相等
C.地球对A的万有引力提供A的向心力
D.如果绳子突然断开,B将做离心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为置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C的运行速度大于物体A的速度
B.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C.卫星B运动轨迹的半长轴与卫星C运动轨迹的半径相等
D.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大小与卫星C在该点加速度大小相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与地心的距离为r时,引力势能可表示为Ep=-,其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该卫星原来在半径为R1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受到极稀薄空气的摩擦作用,飞行一段时间后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变为R2,此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A.GMm B.GMm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设地球的半径为R0,质量为m的人造卫星在距地面R0高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地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卫星的线速度为
B.卫星的角速度是
C.卫星的加速度为
D.卫星的周期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A为太阳系中的天王星,它绕太阳O运行的轨道视为圆时,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0,周期为To人匀速圆周运动。天文学家长期观测发现,天主星实际运动的轨道与圆轨道总有一些偏离,且每隔to时间发生一次最大偏离,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夭王星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的行星B,假设行星B与A在同一平面内,且与A的绕行方向相同,它对天王星的万有引力引起天王星轨道的偏离,由此可推测未知行星的运动轨道半径是

A. B.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天文观测中心发现宇宙中存在着“双星”。所谓双星,是两颗质量分别为的星球,它们的距离为r,而r远远小于它们跟其他天体之间的距离,这样的双星将绕着它们的连线上的某点O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现假定有一双星座,其质量分别为,且,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断定这两颗星

A.引力比的引力大
B.运动周期比运动周期长
C.运动半径比运动半径小
D.运动速率比运动速率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宇宙中存在一些智力相等且离其他恒星较远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如图,设四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半径均为R,四颗星稳定分布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已知引力常量为G,关于四星系统(忽略星体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颗星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
B.四颗星运行的线速度大小是
C.四颗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均为
D.四颗星的周期均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下列三种情况下各力做功的正负情况:(1)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光滑斜面b,物块a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的过程;(2)人造地球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由图乙中的a点运动到b的过程中;(3)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球m用细绳悬挂在车上,由图丙中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小球下摆的过程,则

A.图甲中,斜面对物块不做功, B.图乙中,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
C.图丙中,绳的拉力对小车做负功 D.图丙中,绳的拉力对小球做负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共线,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库伦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了元电荷e的数值
C.开普勒进行了“月-地检测”,得出了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循万有引力定律
D.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并在磁场与电流的相互作用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发射远程轨道导弹,弹头脱离运载火箭后,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飞行,击中地面目标B。C为椭圆的远地点,距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关于弹头在C点的速度v和加速度a,正确的是

A.         B.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报道,中俄双方将联合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火卫一”位于火星赤道正上方,到火星中心的距离为9450km。“火卫一”绕火星1周需7h39min。若其绕行轨道可认为是圆形轨道,引力常量为G,由以上信息不能确定的是( )

A.火卫一的质量 B.火星的质量
C.火卫一的绕行速度 D.火卫一的向心加速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