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飞行,“神舟七号”飞行到31圈时,成功释放了伴飞小卫星,通过伴飞小卫星可以拍摄“神舟七号”的运行情况.若在无牵连的情况下伴飞小卫星与“神舟七号”保持相对静止.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伴飞小卫星和“神舟七号”飞船有相同的角速度 |
B.伴飞小卫星绕地球沿圆轨道运动的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大 |
C.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加速度小于地面上的重力加速度 |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据天文学观测,某行星在距离其表面高度等于该行星半径3倍处有一颗同步卫星。已知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与地球的平均密度相等,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周期为T,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为( )
A.3 T | B.4T | C.T | D.8T |
欧洲天文学家发现了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格里斯581c”.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倍,直径是地球的倍.设在该行星表面及地球表面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分别为,则的比值为( )
A. | B. | C. | D. |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5年4月3日发表了题为《NASA有能力在2033年将宇航员送入火星轨道并在2039年首次登陆火星》的报道,如图是人类登陆火星想象图。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自转周期基本相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g,若宇航员在地面上能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在忽略自转影响的条件下,下述分析正确的是:
A.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 |
B.宇航员在火星上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是 |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倍 |
D.宇航员在火星表面所受火星引力是他在地球表面所受地球引力的倍 |
已知月球半径为R,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R的圆轨道上飞行,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第一宇宙速度为 | B.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
C.月球密度为 | D.月球质量为 |
设地球自转周期为T,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R。同一物体在南极和赤道水平面上静止时所受到的支持力之比为( )
A. | B. |
C. | D. |
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完成下面实验:在一固定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内部的最低点,静止一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当给小球水平初速度υ0时,刚好能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圆弧轨道半径为r,月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若在月球表面上发射一颗环月卫星,所需最小发射速度为( )
A. | B. | C. | D. |
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个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成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6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轨道以外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
轨道半径(AU) |
1.0 |
1.5 |
5.2 |
9.5 |
19 |
30 |
A各点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
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
C.天王星相邻两次的冲日的时间是土星的一半
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间隔时间最短
如图,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向心加速度比乙的小 |
B.甲的运行周期比乙的小 |
C.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小 |
D.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 |
如图所示,A、B、C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mB<mC,则三颗卫星
A.线速度大小关系:vA<vB=vC
B.加速度大小关系:aA>aB=aC
C.向心力大小关系:FA=FB<FC
D.周期关系:TA>TB=TC
据报道,我国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于2008年4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4次变轨控制后,于5月1日成功定点在东经77°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关于成功定点后的“天链一号01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行速度大于7.9 km/s |
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 |
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小 |
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
星球上的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v2与第一宇宙速度v1的关系是v2=。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1/6。不计其它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A. | B. | C. | D. |
木星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木星的周围又有卫星绕木星公转。如果要通过观测求得木星的质量M,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需要测量的量及木星质量的计算式是
A.卫星的公转周期T1和轨道半径r1, |
B.卫星的公转周期T1和轨道半径r1, |
C.木星的公转周期T2和轨道半径r2, |
D.木星的公转周期T2和轨道半径r2, |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11月5日进入38万公里以外的环月轨道,11月24日传回首张图片,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成功。“嫦娥一号”围绕月球的运动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已知,如果在这次探测工程中要测量月球的质量,则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有( )
A.“嫦娥一号”的质量和月球的半径 |
B.“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和轨道半径 |
C.月球的半径和“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 |
D.“嫦娥一号”的质量、月球的半径和“嫦娥一号”绕月球运动的周期 |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的半径为R,林帅同学在地球上能向上竖直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但因为某种特殊原因,地球质量保持不变,而半径变为原来的一半,忽略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原来的倍 |
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变为 |
C.地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4倍 |
D.林帅在地球上以相同的初速度起跳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