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从地面上方某处水平抛出,抛出时的动能是7J,落地时的动能是28J,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夹角是
A.30° | B.37° | C.45° | D.60° |
如图所示,某人向对面的山坡上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等的石块,分别落到A、B两处.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到B处的石块( )
A.初速度大,运动时间短 B.初速度大,运动时间长
C.初速度小,运动时间短 D.初速度小,运动时间长
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求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g取10 m/s2)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圆形轨道,圆心为O。一小球(可视为质点)从与圆心等高的圆形轨道上的A点以速度v0水平向右抛出,落于圆轨道上的C点。已知OC的连线与OA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A运动到C的时间为( )
A.![]() ![]() |
B.![]() ![]() |
C.![]() ![]() |
D.![]() ![]() |
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 | B.b的飞行时间比c的长 |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大 | D.a和b的初速度可能相等 |
将质量为1kg的物体以3m/s的速度水平抛出,当物体的速度为5m/s时,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A.20W | B.30W | C.40W | D.50W |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俄罗斯著名撑杆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以5.05m的成绩第24次打破世界纪录.图为她在比赛中的几个画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 |
B.撑杆恢复形变时,弹性势能完全转化为运动员的动能 |
C.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杆对运动员的力先大于运动员对杆的力,后小于运动员对杆的力 |
D.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对杆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
乒乓球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有“国球”的美誉,在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包揽了四个项目的全部冠军.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已知球台长L、网高h,若球在球台边缘O点正上方某高度处,以一定的速度水平发出,如图所示,球恰好在最高点时越过球网.假设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则根据以上信息不可以求出(设重力加速度为g)( )
A.球的初速度大小 |
B.发球时的高度 |
C.球从发出到第一次落在球台上的时间 |
D.球从发出到被对方运动员接往的时间 |
如图所示,一根内壁光滑的3/4圆弧形细圆管竖直放置,且管口A与圆心O连线水平.一小球从管口A的正上方h1高处自由下落后,恰好能到达管口C处;若小球从管口A处的正上方h2处自由下落,则它能从管口C处飞出后又落到管口A处则h1:h2为( )
A.2:3 |
B.4:5 |
C.1:2 |
D.5:6 |
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飞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 |
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
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每隔1s投下一颗炸弹,共投下5颗,若空气阻力及风的影响不计,在炸弹落到地面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5颗炸弹及飞机在空中排列成一条竖直线,飞机上的人看到每个炸弹都作自由落体运动 |
B.这5颗炸弹及飞机在空中排列成一条竖直线,地面上的人看到每个炸弹都作自由落体运动 |
C.这5颗炸弹在空中排列成一条抛物线,飞机上的人看到每个炸弹都作平抛运动 |
D.这5颗炸弹在空中排列成一条抛物线,地面上的人看到每个炸弹都作平抛运动 |
如图,两带电平行板竖直放置,开始时两极板间电压为U,相距为d,两极板间形成匀强电场,有一带电粒子,质量为m(重力不计).所带电荷量为+q,从两极板下端连线的中点p以竖直速度v0射入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落在A极板的M点上.若将A极板向左水平移动,此带电粒子仍从p点以速度v0竖直射入匀强电场且仍落在A极板的M点上,则( )
A.两极板间电压应增大为原来的3倍 | B.两极板间电压应增大为原来的![]() |
C.两极板间电压应减少为原来的![]() |
D.两极板间电压应减少为原来的![]() |
如图所示,某人向对面的山坡上水平抛出两个质量相等的石块,分别落到A、B两处。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到B处的石块
A.初速度大,运动时间长 B.初速度大,运动时间短
C.初速度小,运动时间长 D.初速度小,运动时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