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小车和被吊的物体在同一时刻速度分别为v1和v2,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T,物体所受重力为G,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2>v1 B.物体做匀速运动,且v1=v2
C.物体做加速运动,且T>G D.物体做匀速运动,且T=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半球形容器最低点缓慢移近最高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缓慢增大 B.F缓慢减小
C.FN大小保持不变 D.FN缓慢减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材料相同的物体用细线相连,在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先沿水平面,再沿斜面,最后竖直向上运动,在三个阶段的运动中,线上拉力的大小 (     )

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始终不变
D.由大变小再变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为mA =" 10" kg的A物块下端连接着固定在直立于地面的轻质弹簧,上端连接着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绳的另一端连接着静置于地面、质量为mB =" 20" kg的物块B。此时,与A相连的轻绳处于竖直方向,与B相连的轻绳与水平地面成37°角,并且弹簧的形变量为20 cm,若弹簧劲度系数为k =" 200" N/m,取重力加速度为g =" 10" m/s2,sin 37° = 0.6,cos 37° = 0.8,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关于物块B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A.轻绳对物块B的拉力一定为60 N
B.地面对物块B的支持力可能为36 N
C.地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可能为112 N
D.轻绳对物块B的拉力与地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轻绳一端系在竖直墙M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轻质光滑圆环O穿过轻绳,并用力F拉住轻环上一点,如图所示.现使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则在这一过程中,力F、绳中张力FT和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变化情况是()

A.F保持不变,FT逐渐增大,夹角θ逐渐减小
B.F逐渐增大,FT保持不变,夹角θ逐渐增大
C.F逐渐减小,FT保持不变,夹角θ逐渐减小
D.F保持不变,FT逐渐减小,夹角θ逐渐增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的倾斜面上放置一正方体重物,斜面的一侧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在力F的作用下,木块和物体一起处于静止状态,现在把力F增加,使木块和正方体重物向上加速运动,则在此过程中(     )

A.三角形木块可能受到6个力
B.三角形木块一定受到4个力
C.木块和重物可能相对滑动
D.不管F多大,三角形木块和重物保持相对静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
B.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
C.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1、2两木块之间距离的两倍
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保持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水平横梁一端B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光滑轻小滑轮C,一轻绳一端A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kg的重物,∠ACB=30°,则滑轮受到绳子作用力为(   )

A.50N B. C.100N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O为球心.有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已知地面与半球形容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 B.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
C.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大小为mg D.半球形容器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劈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静止不动,则(    )

A.A与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地面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
C.B对A的支持力可能小于mg D.地面对B的支持力的大小一定等于(M+m)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轻绳和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圆弧上的A、B两点,另一端固定在小球a上,静止时,小球a恰好处于圆心O处,如图甲所示,此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弹簧恰好水平,现将轻弹簧与轻绳对调,将a球换成b球后,小球仍位于O点,如图乙所示则,a、b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

A.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
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B对A的压力大小为
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他们静靠在墙边,然后释放,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向下滑,已知mA> mB,则物体B

A.只受一个重力        
B.受到重力和一个摩擦力
C.受到重力、一个弹力和一个摩擦力
D.受到重力、一个摩擦力、两个弹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叠罗汉是一种二人以上层层叠成各种造型的游戏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图示为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塑,假设每个人的重量均为G,下面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状态,则最底层正中间的人的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