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在探究力合成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A.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B.两细绳必须等长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书所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物体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其大小分别为4牛和10牛,则这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为       牛,最小值为       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做《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图中    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    是合力的实验值,此同学在探究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选填:“累积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演绎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重物A、B由刚性绳拴接,跨过定滑轮处于图中实线位置,此时绳恰好拉紧,重物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外力水平向左推A,当A的水平速度为vA时,如图中虚线所示,求此时B的速度vB=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大小为4N、5N的两个力进行合成其合力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若再将此合力与一个大小为9N的力进行合成,则新的合力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5N,F2=10N,F3=20N,则它们的合力最大值__________N,最小值____N,若F3=7N,则三力的最小值为_____N。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图中水平横梁AB的A端通过铰链连在墙上,横梁可绕A端上下转动,轻绳BC系在B端,并固定于墙上C点,B端挂质量为m的物体.(b)图中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入墙内,另一端装有一滑轮,轻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挂质量也为m的物体.求

(1)(a)图水平横梁对绳作用力的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__;
(2)(b)图水平横梁对绳作用力的大小_______,方向_________;
(3)总结杆施加弹力方向什么时候沿杆,什么时候不一定沿杆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的4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其合力为零,现在将其中的一个力F1在该平面内顺时针转过60°,其余的力均不变,则此时物体受的合力大小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两个定滑轮,用两根细线去拉伸一根一端固定在墙上的橡皮筋OP。过滑轮A的线上挂上三个钩码,过滑轮B的线上挂上四个钩码,两根细线都接在橡皮筋的P端,在两个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使橡皮筋从P点水平地拉伸到点,此时两根细线间夹角为90°,如图所示,如果改用一根细线,绕过一只滑轮,要取得同样的效果,滑轮必须安装在_________,挂上____________个钩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特种兵过山谷的一种方法可化简为如右图所示的模型:将一根长为2d、不可伸长的细绳的两端固定在相距为d的A、B两等高处,悬绳上有小滑轮P,战士们相互配合,可沿着细绳滑到对面。开始时,战士甲拉住滑轮,质量为m的战士乙吊在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AP竖直,则此时甲对滑轮的水平拉力为____________;若甲将滑轮由静止释放,则乙在滑动中速度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不计滑轮与绳的质量,不计滑轮的大小及摩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两个定滑轮,用两根细线去拉伸一根一端固定在墙上的橡皮筋OP.过滑轮A的线上挂上三个钩码,过滑轮B的线上挂上四个钩码,两根细线都接在橡筋的P端,在两个拉力的共同作用下,使橡筋从P点水平地拉伸到P′点,此时两根细线间夹角为90°.如图所示.如果改用一根细线,绕过一只滑轮,要取得同样的效果,滑轮必须安装在      ,挂上      个钩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同学们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不及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M和N,M低于N,绳长为L(L>D).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M点10cm处(标记为C)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绳MC、NC的拉力大小TM和TN,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的位置,每次将M到C点的距离增加10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TM、TN与绳MC长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实验可知:

(1)曲线Ⅰ中拉力最大时,C与M点的距离为      cm,该曲线为      (选填:TM或TN)的曲线.
(2)若用一个光滑的挂钩将该重物挂于绳子上,待稳定后,左端测力计上的示数为      N,M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用正弦值表示)(第2问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图中弹簧秤B的读数为      N.若顺时针转动弹簧秤B,同时保持结点O的位置和弹簧秤A的拉力方向不变,此过程两弹簧秤间的夹角α始终大于90°且示数均不超出量程,则弹簧秤A的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弹簧秤B的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长为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的两杆的顶端A.B。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其下连着一个重为12N的物体,则平衡时绳的拉力大小为          N。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力的合成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