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
文赤壁    朱增泉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得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再写《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他去世至今已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当时朝廷任命他为“团练副使”。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挂职当一名“武官”,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而今安在哉”?于是,“苏子愀然”,扣舷而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他生前其实并没有做过什么留得住的事。或是反倒被人想起、提起他生前曾做过某些恶事、丑事、腌脏埋汰之事,落个臭名昭著,也未可知。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所以,一个人对于眼前那点阴差阳错、阳差阴错,大可不必太在意。苏东坡赤壁怀古之词、之赋,皆悲愤中更见其旷达情怀。他若是一味排遣蝇营狗苟、狭隘不能自拔之情,纵然文丽辞美,也决计成不了杰作,更流传不到今天。
文赤壁,虽然并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古战场,但细想起来,其实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赤壁之战。不过,他打的是一场“文战”,对手是那些围攻他、诬陷他的政敌。他的态度是超拔的,不屑于去同对手打那些是是非非的笔墨官司。他没有打黄盖,没有借东风,也没有草船借箭,只是借了几分酒力,信笔纵情写华章。这场赤壁“文战”的结果,苏东坡大获全胜,以其三篇不朽之作流传千古。   (文章略有改动)                                                              
结合原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第1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2)第1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苏东坡成了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
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苏东坡获罪人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这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请根据文意说明“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的具体含义。
联系全文,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第7自然段中,作者说:“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一连串的阴差阳错”指哪些具体内容?请分条概述。
(2)文章最后说,虽然“文赤壁”不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但苏东坡在这里也打了一场胜仗,请简要说明苏东坡取胜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拓本/落拓不羁靡费/风靡一时剥削/瘦削不堪
B.累赘/果实累累复辟/开天辟地强制/强人所难
C.参差/ 扪参历井伺候/伺机而动纤夫/纤尘不染
D.露脸/凶相毕露绰约/绰绰有余押解/浑身解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沮丧钟灵毓秀故伎重演有则改之,无则加免
B.昭雪满腹经纶和盘托出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C.防碍众志成城秘而不宣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纪要勉为其难孺子可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
一 代 学 人 傅 斯 年
韩石山
①傅斯年的七世祖傅以渐是清代开国第一状元,是康熙的启蒙老师。康熙曾为其祖宅题词“传胪姓名无双士,开代文章第一家”。他的曾祖傅继勋是清朝名臣李鸿章、丁宝桢的老师。他的父亲傅旭安曾任东平龙山书院院长。傅斯年六岁进入私塾,十一岁读完《十三经》,是 “五四”学生领袖之一;1919年底赴欧洲留学,先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后转入伦敦大学,1923年入柏林大学哲学院,广泛涉猎西方科学教育、文化典籍。这些使他形成了中国现代自由知识分子的人文品格。
②抗战胜利后,大学复员的时候,本来是要让傅斯年当北京大学校长的,他觉得胡适更合适,就推荐胡适。胡适在美国一时回不来,他说那我就当代理校长,等胡先生回来就交给胡先生当。这个人办事很有魄力,很果断,当了代校长以后,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理由是当年抗战爆发后,学校要求能走的教授都走,发给路费,你不走可以,但不能在敌伪办的北京大学当教授,这就是伪教授。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他对那些留在敌伪统治区、觍颜事敌的教授太痛恨了。还有一个理由,他说,他这是要给胡先生当校长铺平道路,难事自己来做。这就叫有担当。傅斯年学问好,办事能力也强。他是胡适的学生,胡适就很佩服他的办事能力,说他是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能做最细密的绣花工夫,又有最大胆的大刀阔斧的本领,这都是人世间最难合并在一个人身上的才性。
③抗战开始后,因为他的名望和地位,当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相当于战时国会议员吧。这期间他做了件了不起的事,就是把行政院长孔祥熙赶下台。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还是比较廉洁的,到了抗战后期,就开始腐败了。最有名的案子是行政院长孔祥熙的美金公债案。傅斯年知道了这个案子,决定在参政会上提议案揭发。蒋介石知道了,让陈布雷以老报人的资格跟傅斯年谈谈,说这样做对中国的形象不利,他听从了陈的劝告,表示不提议案,但一定要在参政会上提出质询。
④说到做到,果然一九四四年九月七日,张群向国民参政会提出施政报告后,傅斯年就提出他的质询。对傅斯年的质询,财政部的答复,有些采取了敷衍塞责的态度,有些坚决否认。蒋介石怕事情闹大,亲自出面宴请傅斯年为孔祥熙说情,蒋介石问傅斯年:“你信任我吗?”傅斯年说:“绝对信任。”蒋介石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当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斯年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蒋介石最终免了孔祥熙的行政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之职。事情过后,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了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说:“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只有读书人保持气节,才能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这几句话,最能体现出傅斯年的人文品格,该说的话就要说,该做的事就要做,一定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他这样做,全是基于一个读书人的良知,一个读书人的社会责任感。也就是文天祥说的,“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真可以说是做到“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了。
⑤一九四九年,傅斯年随国民党政府到了台湾,任台湾大学校长。他当台大校长,在整顿台大校风上下了大力气,他曾在报上说:“我现在运用我曾三次在报纸上披露的一段话重说一遍,就是假如有人发现我,或是其他台大主持人,以人情收容任何一个学生,那么我们便是作弊,应该受国法的惩罚,并受社会的制裁。”同时在校长室门旁写着这样一行大字:“有为子女入学说项者,请免开尊口”。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上午,傅斯年因脑溢血去世,年仅五十五岁。
⑥这个人可说一生清贫,身无长物。临死前一两年,他的西装旧了,看见朋友买了套新西装,样式很好看,也想买一套,一听价钱很贵,就不买了。一个大学校长,买套好西装不应当算什么事,可他就是买不起。这样的人,真可说做到了孔子说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选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品格》,有删改)
请结合文本④段的内容,分析这篇传纪选材的的特点。
                                                                                                                                    
概括文本①段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述傅斯年先生的那些品质在今天还有积极意义。(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各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段这样的对话。(6分)。
(1)海南三亚   晴    24℃--32℃
                                                                  
(2)黑龙江漠河   小雪    -24℃--4℃
                                                                  
云南大理   多云转小雨    12℃--24℃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描述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说明:棒子即玉米,色黄。
(1)画面内容:                                                                                                   
(2)寓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①   这首诗上片写景,下片写情,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情感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②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煴火(yūn)
战粟
杳无音信(yǎo)
舞榭歌台
B.
思忖(fu)
罗绮
万恶不赦(shè)
归根结蒂
C.
埋怨(mán)
牧羝
咄咄逼人(duō)
完壁归赵
D.
剔除(tī)
纶巾
刎颈之交(jǐng)
礼尚往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谁怕?         。(苏轼《定风波》)
(2)                   ,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4)          ,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共10分)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使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第一段“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一句中“官司”一词如何解释?
第二段划线句子描写的一连串动作,表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征?
简要说说“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句描写的传神之处。
这几段文字多次描写朔(北)风和大雪,除渲染环境氛围外,还有哪两方面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杜甫忧国忧民,却半生飘零。《旅夜书怀》中描绘辽阔意境也是以乐景写哀情来表现羁旅之苦的诗句是“                                      ”。
(2)李白以布衣之身藐视权贵,不甘“摧眉折腰事权贵”,在无情现实面前又无可奈何,只能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懑、逃避和抗争,在他的著名诗作《将进酒》中就流露了这种情绪:“                                        。”
(3)男女思念之情是古代文人笔下常见的题材,如宋代词人    写的《鹊桥仙》中表达男女情感不受时空限制的词句:“                                     !”柳永的《蝶恋花》中表达他对女友一往情深的是诗句是:“                       ,为伊消得人憔悴。”
(4)李白杜甫诗歌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尽管风格不同,但都艺术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夜的唐代社会现实,《蜀道难》中的“                        
就直接指出蜀地统治者嗜杀的本质,《兵车行》则用                    ”直指唐玄宗穷兵黩武虚耗国力的错误国策。
(5)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阐明实施礼义教化的具体措施句子是: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仿照画线句,在下面的横线处另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相同,内容前后连贯。(4分)
例句:山水是有品格的。巍然耸立是大山的品格清澈宜人是溪流的品格莽莽苍苍是北国山川的品格明净秀丽是江南山水的品格。辽阔大地,山山水水,无不呈现着各自的性情、品格。
诗歌也是有风格的。                                                     
                                                        。唐诗宋词,林林总总,无不呈现着各自的意蕴、风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以“门为你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大题文言文《唐临传》中说“服用简素,宽于待物”,这概括了唐临性格的一个侧面。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现实生活谈谈你自己对这一概括的领悟。(不少于200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_____、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②诸如“艾滋病”“非典”这样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_____,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③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_____,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A.理念震荡反省 B.观念震荡 反思 C.观念振荡反省 D.理念振荡 反思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