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曲旋律、两句歌词或几个人物的生活细节,拨动过你的心弦,感动过你的心灵,引起过你的共鸣,成为你记忆的珍藏,成了你精神的宝藏……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何感悟或联想?请以“拨动过我的心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题。
秋天到了,枝头的果实大红灯笼高高挂;田里的稻穗条条项链闪金光;走过春夏喧闹的人也显得更成熟。一场秋雨一层凉,片片枯叶从树头纷纷飘落,天更阔了,月更明了,站在秋天里,你会有何感触有何联想?品味浓浓的秋意,阅读秋天的故事。
请以“秋天”为话题,自命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表达自己思考的议论性文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江城中学田径运动会结束后,张老师在作文课上布置同学们以“最……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写运动会上的人和事。同学们的作文大多表现“团结互助,顽强拼搏,勇争第一”的主题,只有小李同学写了一篇题为“最恐怖的瞬间”的作文,主要写他参加800米赛跑时落在后面,没有人为他加油、递水,一个人很落寞地跑完了全程。张老师读完小李的作文后,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看世界的角度决定了世界给你的温度。小李看了老师的评语后,陷入了沉思。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完成写作任务。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鬼谷子》里说:“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心不达。”
围棋大师吴清源说:“博二兔不得一兔。”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顾城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泥塑大师,年轻时就喜欢玩泥巴,捏各种小虫之类,先后遭到母亲和妻子的反对;但他还是坚持要玩。起初,老是拿捏不准,用力过重,就会变形;用力太轻,则不能成形。为了把虫子捏得像模像样,他经常跑到田间地头,仔细观察虫子的形状和神态,回到家就开始捏。
后来越捏越有兴趣,便不惜代价,买来泥塑材料。为了提高塑艺,不管哪里有泥塑展,他都会去参观,一有感悟,立马回家捏捣。感觉不大满意,便推倒重来。后又拜师学习,切磋琢磨。
久而久之,他塑造的蝈蝈、螳螂、蚱蜢、蝴蝶、蝉等栩栩如生,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曾多次获得国际金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的国庆期间,当国人们沉浸在国庆长假的喜悦中的时候,国内的媒体在关注着两大人物:屠呦呦,黄晓明。
屠呦呦,国庆期间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拯救了、拯救着、还会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黄晓明,国内著名的影视演员。国庆期间,和他的爱人Angelbaby在上海举行了一场据称耗资2亿的豪华婚礼,众多社会影视明星前来为他们俩捧场,见证他们的爱情,也吸引了众多的粉丝对他们结婚礼的关注,纷纷表达祝福。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和黄晓明结婚的新闻几乎是在同时期发生的事情,而国内的电视、广播、APP新闻等各大媒体却都在第一时间里争相报道的是黄晓明的世纪豪华婚礼。铺天盖地全是后者消息的时候,屠呦呦的报道却明显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屠呦呦是谁。
以上材料给了你什么样的感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5月27日,迎来110周年校庆的复旦大学发布新版官方宣传片《To My Light》,在引来一片点赞后,有网友发现该宣传片与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的宣传片、《Explorer》有许多相似之处,甚至有复旦校友直言“感到羞耻!”
此事引来了广泛的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小雨点从天空往下飞,它看到下方有干净的瓶子、泥泞的土地,还有辽阔的大海,我该去哪里呀?她犹豫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枚果实孕育了三粒种子。果子成熟了,外壳开裂,它们要寻找各自的生活道路了。
第一粒种子选择了高崖的缝隙,它顽强地发芽生根成长,最终长成一棵树,咬定青山,独立崖壁,令人惊叹感奋,诗人把它写成励志诗篇。
第二粒种子选择了平原沃野的大路边,它同样发芽生根成长,终于长成一棵树,撑开了一片巨大的绿阴,为过往的行人搭起了一个天然的帐篷。
第三粒种子随随便便地选择了一户人家的墙缝,它同样发芽生根成长,终于把这户人家的墙撑开了一条裂缝,后来裂缝越来越大,墙体变形、倾斜,最终墙倒了,树也倒了,还伤了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孙家洲教授发布的与弟子断绝师生关系的公开信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孙教授今年新招收的硕士生郝相赫接连发出微信,对学界前辈阎先生、韩先生屡屡攻击,无端嘲讽,且用词刻薄,经多次劝说,郝某依然我行我素,无奈之下孙教授只好宣布与学生断绝师生关系。接着,郝某对孙教授的公开信进行反驳,他认为微信和微博是不同的,微博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看,微信却只有加着的好友可以看。他对学界前辈的不尊重都发布在自己的微信圈,属于内部空间、私人空间。在私人空间里说话自然随便一些,这些是可以理解的。况且,自己也有言论自由。
对于师生之间的这场风波,你怎么看待?请给孙家洲教授或郝相赫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明确收信人,统一以“赵明理”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意大利画家阿马代奥·莫迪里阿尼的肖像画有一个奇怪的特点,许多成年人都只有一只眼睛,令人大惑不解。画家的解释颇有哲理:“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而用另一只审视自己。”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请综合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不得脱离材料含义的范围作文。②文体明确,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面的材料和提示作文。
樊蒙是个出生于1986年的北京小伙,一直和母亲生活。2012年夏,他有了出去走走的想法。“我开始想徒步去内蒙古草原,跟我妈说了这个想法,她说你带我去吧。她自小的梦想是去西双版纳。”樊蒙说,母亲因患小儿麻痹症瘫痪,坐公交车不方便,从小他就常推着母亲出门,但他们从未一同走出过北京。这次,他决定帮母亲实现儿时的梦想,带她徒步行走西双版纳。
一些亲朋知道樊蒙的想法后,惊呼他是疯了。但樊蒙说走就走,辞去工作,用轮椅推着腿脚残疾的母亲踏上漫漫旅程。历经94天,经历无数苦楚,徒步3000多公里后,他们终于到达梦寐以求的西双版纳。
根据上面材料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注意:立意必须根据材料而生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周末,老王买回来一个大柚子,准备切给两个孩子吃。王太太说:“孩子快长大了,让他们自己切。”老王说:“难道你不担心他们因分得不匀而争吵吗?”王太太说:“要想让他们分得公平,做法很简单,让他们一个选择切,一个选择分,这样,就行了。”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容易公平解决却被人弄得疑云四起,这不禁让人感慨。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与感悟,联系自身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主立意,自定文体(除诗歌外),题目自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⑴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的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照样得再犯前人的错误。  ——鲁迅
⑵如果不忘记许多,人生无法再继续。——巴尔扎克
⑶有人说,对于某些事情忘记就好,可忘记,是忘,还是记?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注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