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
【哥伦比亚】加卡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鸟笼做成了。巴尔塔萨习惯地把它挂在房檐底下。刚吃完午饭,就听人到处在说,他做了一个全世界最漂亮的鸟笼。来瞧热闹的人多级了,巴尔塔萨房前简直门庭若市,吵吵嚷嚷的,他只得摘下鸟笼,把木工作坊的门关上。
“你该刮刮脸啦。”乌尔苏拉对他说。两个星期以来,丈夫一心扑在鸟笼上,干木工活儿就不用心思了,她很不高兴,可是鸟笼一做好,她的烦恼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你能赚多少钱呢?”她问。
“不知道,”巴尔塔萨回答,“我想要价三十比索。末了总能到手二十吧。”
“你先要五十比索,”这半个月来,你起早贪黑的。再说,这鸟笼多大呀。我这辈子见过的鸟笼,就数这个大哩。”
有关鸟笼的消息早就传开了,老大夫希拉尔多的夫人爱养鸟,那天下午,大夫出诊归来,就去看个究竟。
饭厅里挤满了人,那鸟笼放在桌上,供人观赏。偌大的鸟笼用铁丝扎成,分成三层,上下有通道,里面搭着专供鸟儿吃食和栖息的小房。空余部分,装有鸟儿嬉戏用的吊杆。整个鸟笼,犹如一座大型冰厂的模型。老大夫左看右瞧,他寻思,这鸟笼果然名不虚传,比他想给妻子买的那种漂亮多了。
“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说着,他当着众人把鸟笼转了几转,又把鸟笼搁回桌上,“得,我买下了。”
“已经卖给别人啦。”乌尔苏拉说。
“蒙铁尔的儿子,是他订做的。”巴尔塔萨补充道。
大夫又瞧瞧鸟笼。“你可以再做一个嘛!”
“很抱歉,大夫,”巴尔塔萨说,“可是已经出手的东西是不能再卖的呀。”
大夫耸耸肩膀,“他们出多少钱买下的?”
巴尔塔萨把目光转向乌尔苏拉。“六十个比索。”她说。
大夫又看看鸟笼。“真漂亮,”他赞叹着,“漂亮极了。”说罢,转身朝门口走去,“蒙铁尔可真有钱啊!”
财主蒙铁尔对于鸟笼的新闻无动于衷。他就住在离这儿没有多远的地方,一间堆满家具什物的房子里。他那形容憔悴的妻子,一吃罢午饭就紧闭门窗,在黑洞洞的屋子里,睁着眼睛整整待上两个钟头。她忽然听见人声嘈杂,不禁吃了一惊。开门一看,只见门前聚集着一大帮人,巴尔塔萨拿着一个鸟笼也在那儿。他穿一身白,胡子刮得精光,神情严肃纯朴。
“这玩意儿真太妙啦,”蒙铁尔的妻子喊了起来,顿时容光焕发,她把巴尔塔萨请到屋里,“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玩意儿。”
“彼贝在家吗?”巴尔塔萨把鸟笼搁在饭厅的桌子上。
“他还在学校里呢,一会儿就回来。”她答道。接着补上一句:“蒙铁尔这会儿在洗澡呢。”
蒙铁尔体态肥大,浑身毛茸茸的,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从卧室的窗户里探出身来:“那是什么呀?”
“彼贝的鸟笼呗。”巴尔塔萨说。
那女人疑惑地瞧他一眼:“是谁的?”
“彼贝的呀,”巴尔塔萨的语气十分肯定,“是彼贝让我做的呀。”
蒙铁尔穿着裤衩就从卧室走了出来。“彼贝!”他大喊了一声。
“孩子还没有回来呢。”他妻子喃喃地说。
彼贝在门洞里出现了。他约摸十二岁,眼睫毛弯弯的,沉静忧伤,活像他母亲。
“你过来,”蒙铁尔对他说,“是你让他们做鸟笼的吧?”
孩子低下脑袋。蒙铁尔一把揪住孩子头发,硬要孩子看着他的眼睛,“你说呀。”
孩子咬咬嘴唇,一声不吭。
“蒙铁尔!”妻子埋怨了。
蒙铁尔放开孩子,转身朝巴尔塔萨走来。“抱歉得很哪,巴尔塔萨,你事先应该跟我商量一下嘛。只有你才会跟小孩子打交道。”他把鸟笼还给巴尔塔萨,“你赶紧拿走,能卖给谁就卖给谁。”
那孩子一直木然不动地呆着,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等巴尔塔萨接过鸟笼,迟疑地瞧了他一眼,他才像狗打呼噜似的,喉咙里发出一声闷响,然后趴到在地,嚎啕大哭。
蒙铁尔冷眼瞧着,无动于衷。母亲想上去抚慰一阵。“别管他。”蒙铁尔毫不妥协。
巴尔塔萨瞧那孩子半死不活的,活像一头害了传染病的牲畜。
“彼贝!”巴尔塔萨笑盈盈地走到孩子跟前,把鸟笼递给他。那孩子一跃而起,抱住跟他差不多大小的鸟笼,透过密集的铁丝瞧着巴尔塔萨,不知说什么好。
“巴尔塔萨 ,” 蒙铁尔轻声说,“我不是说了吗,你把鸟笼拿走吧。”
“还给人家吧。”母亲吩咐孩子。
“你留着吧。” 巴尔塔萨说。
“你别犯傻了,巴尔塔萨,” 蒙铁尔边说边拦住他,“你把这玩意儿带回家去吧,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给你的呀。”
“没事儿。我就是特意做了送给彼贝的,没想过要什么钱嘛。”
巴尔塔萨从挤在门口瞧热闹的人群里拨开一条路,走了出去。
巴尔塔萨在台球房受到热烈欢迎。这时候,他还在想,他做的鸟笼比别人的好,为了不让蒙铁尔的儿子哭哭啼啼,只得把鸟笼送给他,诸如此类的事情没什么新鲜的。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发现这类事情对许多人还挺重要,不禁兴奋起来。
“他们到底还是给了你五十比索才买下鸟笼的吧。”
“六十比索。”巴尔塔萨答道。众人给巴尔塔萨斟上一杯啤酒,他一一回敬。天刚擦黑,他就喝得酩酊大醉,漫无边际地胡扯起来。他说他要做一千个鸟笼,每个售价六十比索。然后,再做它一百万个,攒满六千万比索。电唱机由他出钱不停地唱了整整两个钟头。大家举杯敬祝巴尔塔萨身体健康,走运,幸福。
乌尔苏拉做好一盘葱头炸肉,一直等他。有人告诉她,她丈夫在台球房里欢喜若狂地跟大伙儿喝啤酒呢。她不相信,因为巴尔塔萨从来没有喝过酒。差不多半夜了,巴尔塔萨还在灯火通明的台球房里,一步也动弹不得。他花了不少钱,只得留下手表抵押,保证次日还清欠款。过了一会儿,他劈腿坐在街上。清晨五点钟,赶去望弥撒的妇女们看见他还坐在那儿。
(选自高兴主编《小说中的小说》,有删改)
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
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概括蒙铁尔形象的特点。
指出小说中画线处所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这段文字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
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阅读《在酒楼上》节选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我先前并不知道她曾经为了一朵剪绒花挨打,但因为母亲一说起,便也记得了荞麦粉的事,意外的勤快起来了。我先在太原城里搜求了一遍,都没有,一直到济南……”
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山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小鸟雀啾唧的叫着,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食粮,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
16.请分析节选文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乡村月色
颜如月
月亮在山后升起,穿过槐柳的缝隙泻下来,泼在炊烟袅袅的乡村上空,秀美得像要去赴约的女子。
乡村小路上,驴车吱呀地唱着不着调的歌,顶着月光摇摇晃晃地赶路。拉车的毛驴儿直着脖子卯足了劲,像要把绳勒进肉里,驾车的人一脸汗水,一声也不言语,只循着熟悉的路径,全力撑着车沿朝一个方向走。车里颠簸着在野外飘了几个季节的黄玉米,圆洋芋,仿佛怀了乡愁似的奔向久违的家门!
一双刚从庄稼里拔出的手,布满灰尘和晒斑的脸,浑身散发麦桔、玉米杆和洋芋蔓的味道,粗布黑鞋上沾满了蒿草和泥巴,脱掉,满院子都是汗水和这些的混合味,粗黑的手长满老茧,灰不拉几的头发沾满了土,劳动的日子,乡下人顾不上形象。等把车上的物件放回稳妥处,月亮已升至树梢,朝半立起的脸盆舀半碗水,搓几下手,往脸上胡乱摸几把,那水早已浑浊成泥。乡下的水精贵,挑一回要爬一架山,更不得浪费。扯过门背后的黑毛巾擦几下,盘腿坐在屋檐下的水泥栏倚上,点一锅旱烟,吧嗒吧嗒抽着,间或随口安排些零七八碎的琐事。直到锅里冒着香气的饭菜端上小木桌,朝鞋帮磕磕烟锅放一边,孩子们在树桩墩做成的凳子上坐定,等大人一起筷,他们便得令似的抓起烙得掉黑渣的馍粑往嘴里放。窝一口咸菜一口馍,一口大葱一口汤,扑扑腾腾的声音此起彼伏,谁也顾不上不说话,等抬头时,碗早就空了。用手一摸嘴巴,打一个饱嗝,孩子们四散开去,大人又装一锅烟,不经意地瞥一眼月亮,说一声,今晚月亮还凉清,只是明早露水大早起不成了。月亮不单是乡下人不要钱的灯,更是省钱的天气预报。
在乡下人的眼里,月亮还是不说话的影子,守望着朴素的安宁。就着月光,大人做些琐碎的零活,小孩在院落嬉戏,狗儿猫儿跟在屁股后面追逐扑耍,老人絮叨着,女人说笑着。沉入爱情的姑娘小伙,躲在树影里打情骂俏,笑声一浪一浪翻滚,惹得邻家的狗儿嫉妒地欢叫。八十岁老太踮着小脚,掉了牙的嘴里总有说不完的老古经,听得月光常常忘记了回家,大清早了还在天边甜甜朗照。老阿家们坐在篱笆下交头接耳地议论媳妇发牢骚,中年女人拍打着怀里的孩子低声搬弄些小是非。抽旱烟的男人,水烟味道时浓时淡地绕着院子转悠,不小心呛出一串咳嗽,惊得树上的鸟雀儿扑棱棱一阵乱飞。等月亮爬上窗棂,高过树枝,在远山的某一个高点停留时,哈欠声开始此起彼伏,一阵关鸡笼锁牛圈呼叫小孩回家的声音之后,接着关门闭窗,接着院子开始沉静。树叶儿倦了似的,也悄悄沉入梦底,乡下人的睡眠,头一挨枕便呼噜声四起。月光通过白纸窗户的缝隙,伸手轻抚一下劳动的脸,让倦意铺展,似乎许了他们一个丰收梦。
月亮有时也被农家锁进果园,最后在小媳妇绣花的窗棂下,莞尔一笑,又在老父亲荷锄的背影里沉寂。梧桐树上,偶尔也搬来一群麻雀小住,檐角里的燕子,时常就着月光叽叽喳喳唱些小调,屋檐上爬满星星似的眼睛。你看那个红砖头围成的小花园,菊花争奇斗艳,牵牛攀攀援援,大丽花摇曳着,八瓣梅高高伸展。或有一两棵高大或低矮的苹果树、梨树,缀满结实的果子,高高地站城丰收的姿势,争抢着和月光对视。藏在叶子底下羞答答的那一个,只歪了一下脑袋,就被月亮照出娇媚的红光,那丰满地快要触到花园篱笆的果子,被风簇拥着,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触着花朵的脸,像彼此嬉戏又像在密语。花香、果香一溜烟弥散,熏得月色都是香喷喷的。玉米架上黄澄澄的金光,后院梨树上的碧青的玉光,秋菊上花儿露水的水光,凝成父亲皱纹缝里瓷实又安详的荣光。
月亮不想走时,还会在老屋的破檐上暂且小栖,在梧桐的树杈里和麻雀说话,在菜园的萝卜辣椒上,闻闻菜香,和野山菊评价蛐蛐的歌声,和树上的玉米串讨论洋芋的收成,也悄悄去那破屋里探望一下老翁的病情,也陪着住宿的女学生抹眼泪,偷看打工的丈夫写给小媳妇的信件,听那掏粪妻子的埋怨、白发老母的呼唤!
乡村的月色,如庄稼一样踏实、淳朴,如庄稼人一样,率真,透明。
(选自2014年《散文荟萃》第五期)
对文章的第一段进行简要的赏析。
简要概括“月亮”在乡下人看来,有何作用?
文中画线的语句是如何刻画“乡下人”的特征的?
结合文章倒数第三段谈一下作者是如何描写“乡村月色”的?
“乡村的月色,如庄稼一样踏实、淳朴,如庄稼人一样,率真,透明”,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宋朝人的家训文化
从所搜集的资料来看,有关宋代的家训,专著加上单篇计百余种,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这些家训中士大夫家训最多。如范仲淹《义庄规矩》等。宋代家训继承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不过,又有发展,如《集事诗鉴》,将散文与诗歌融合于一体,首先是散文体的叙事,然后以诗阐发大意。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则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的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者相关的家庭规范的活动汇集在一起,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如司马光《家范》等。
宋代家训之所以如此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宋代长久不衰的世家大族已经很少,相反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在这样一个竞争的社会中,家族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如何维护家族的利益,如何长期保持不衰,是每个家庭都必需面对的问题。所以一些家族尤其是士宦家族积极地纂述家训,以期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修身、齐家,从而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达到兴旺、繁荣的目的。
宋代家训大都有相关治生、制用的内容。宋人重视家庭治生,与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维持大家族的正常运作所必备的经济基础。此外,科举也需要经济支持。宋人一方面提倡家庭治生,另一方面提倡辩证的节俭,量入为出是其基本原则。宋人把俭朴当做自家的优良传统使之代代相传。至于公益事业,则要尽力而为,如“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打造渡航者,宜随力助之”。
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即通过对家庭生活成员的言行举止的规范,将儒家思想贯彻其中。除了道德教育外,还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教育,以提高子孙的素质。宋人家训中也涉及许多教育原则,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来说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家训的纂述,是为家族的兴旺长久,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有的宋代家训如范氏的《义庄规矩》及后续规矩还曾得到朝廷的许可,取得朝廷的支持。而朝廷也会给家族政治、经济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保护。家训、法律中都有儒家思想的渗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家训在强调修身、治家之后,仍然怀抱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天下也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所以在礼、法社会之中,家训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代家训的内容基本上都谨守法律的规定,这是对法律的支持;家训在家族内部实施,力所不济时会求助于法律。家训与法律有相互依赖之处。但家训与法律的出发点和目的还是略有侧重的,家训更侧重家庭的发展,而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选自“国学讲堂”,有删节)
下列关于“宋代家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家训”继承了传统家训的将散文与诗歌融合于一体的形式外又有所发展,出现大量的辑录体家训,如司马光《家范》等。 |
B.“宋代家训”大都有相关治生内容,这和维持大家族的正常运作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科举也需要经济支持有一定的关系。 |
C.“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及其他知识教育,涉及许多教育原则,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对今天来说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D.“宋代家训”有的曾得到朝廷的许可,取得朝廷的支持。朝廷甚至还会给一些家族政治、经济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保护。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代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历代的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者相关的家庭规范的活动汇集在一起,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 |
B.宋代家训之所以繁荣,和士宦家族想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修身、齐家,从而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达到兴旺、繁荣的目的有关。 |
C.宋代家训提倡节俭,对于公益事业,要量入为出,遇到造桥修路等事情,随便帮助一点即可。 |
D.宋代家训虽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还是略有不同的的:家训更侧重家庭的发展,而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宋代家训的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忆大山
习近平
1982年早春,我要求离开中直机关到基层锻炼,被组织分配到正定任县委副书记。那时,贾大山还在县文化馆工作,虽然只是一个业余作者,但其《取经》已摘取了新时期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桂冠,正是一颗在中国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原来我曾读过几篇大山的小说,常常被他那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哲理的辨析、真实优美的描述和精巧独特的构思所折服。到正定工作后,更是经常听到人们关于贾大山的脾气、性格、学识、为人的议论,不由地让人生发出一种钦敬之情。
一个春寒料峭的傍晚,我在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大山居住的小屋,相互问候之后,便开始了漫无边际的闲聊,文学艺术、戏曲电影、古今中外、社会人生,无所不及,无话不谈。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我们却像多年不见的朋友,有说不完的话题,表不尽的情谊。
1982年冬,在众人举荐和县领导反复动员劝说下,大山不太愿意地挑起了文化局长的重担。虽说他的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可当起领导来却不含糊。上任伊始,他就下基层、访群众、查问题、定制度,几个月下来,便把原来比较混乱的文化系统整治得井井有条。
作为一名作家,大山有着洞察社会人生的深邃目光和独特视角。他率真善良、恩怨分明、才华横溢、析理透澈。对人们反映强烈的一些社会问题,他往往有自己精辟独到、合情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在与大山作为知己相处的同时,我还更多地把他这里作为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和渠道,把他作为我行政与为人的参谋和榜样。
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在我们党的政策出现某些失误和偏差,国家和人民遇到困难和灾害的时候;在党内腐败现象滋生蔓延、发生局部动乱的时候,他的忧国忧民情绪就表现的更为强烈和独特。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充分调动各种历史和文化知识,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同时,他更没忘记一名作家的良知和责任,用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尽情地歌颂真、善、美,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假、恶、丑,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悟人生,增强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更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我在正定期间,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得到大山很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记得1985年5月我即将调离正定去南方工作的那个晚上,我们相约相聚,进行了最后一次长谈,临分手时,俩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依依别情,难以言状。
我到南方以后,曾经给大山去过几封信,只是大山甘于恬淡寂寞,不喜热闹,未有及时回应。以后我也因工作较忙,很少给他写信了,只是偶尔通个电话,送上衷心的问候和祝愿。我还曾多次让人捎信儿,希望他在方便的时候,到我工作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可他总是说我担子重、工作忙,不愿给我添麻烦。虽然接触联系少了,但我们之间的友情并未随日月流逝而淡漠。
1991年春节,在离开正定6年之后,我受正定县委之邀,又一次回到了我曾经工作和生活了三年多的第二故乡——正定。我抽时间专程到家里看望大山。那时他已主动辞去了文化局长职务,到县政协任专职副主席了。他依然那样豁达乐观、诙谐幽默,依然那样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并依然在担任领导职务的同时坚持着他的小说创作。
1997年2月9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三,我又一次回到正定,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看望大山。这时的大山,身体的能量几近耗尽,他的面色更加憔悴,形体愈显瘦小,声音嘶哑,眼光浑浊,话语已经不很连贯,说几句就要歇一歇。此时我心中已有一种预感——恐怕大山的驾鹤西去为期不远了。至此,一股悲怆的情绪油然而生,我不由自主地紧紧握住大山的手,泪水溢满了眼眶。这时的大山,却显得非常平静,倒是先安慰起我来。我提出再和他照张合影,他笑着说:“我已瘦成这样,不像个人样儿了,叫人看见怪吓人的呀!”他虽是这样说,可还是挣扎着坐了起来。这张照片,成了我和大山,也是大山和别人最后的一张合影。
2月21日,在我刚刚离开正定才十来天,突然接到电话告知——著名作家贾大山于1997年2月20日晚因病去世,享年54岁。
噩耗传来,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大山的逝世,使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好兄长。我多么想亲自去为他送行,再看他最后一眼哪!无奈远隔千里,不能前往,也只能托人代送花圈,以示沉痛悼念了。
大山走了,他走得是那样匆忙,走得是那样悄无声息,但他那高尚的品格将与他不朽的作品一样,长留人间。
(选自2014年1月13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1982年早春,习近平要求到正定任县委副书记,那时,贾大山在县文化馆工作,已经成为一颗在中国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 |
B.习近平到正定工作后读了几篇贾大山的小说,并经常听到人们关于贾大山的脾气、性格、学识、为人的议论,不由地产生一种钦敬之情。 |
C.贾大山与基层民众关系密切,历史和文化知识渊博,语调诙谐幽默的,分析合情入理,情绪乐观豁达,所以化解一些矛盾。 |
D.“他的面色更加憔悴,形体愈显瘦小,声音嘶哑,眼光浑浊,话语已经不很连贯,说几句就要歇一歇。”这些细节的描写,从侧面体现出作者对贾大山的深情厚谊。 |
E.本文反映了作者上世纪80年代在河北正定期间与已故作家贾大山的深厚友谊,及调到南方直至贾大山去世,与其十余年间历久弥坚的交往,饱含真情,十分感人。
文章结尾“他那高尚的品格将与他不朽的作品一样,长留人间”,贾大山表现出哪些高尚的品格,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贾大山是著名的作家,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他的小说的特点。
文章中说“大山的逝世,使我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好兄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贾大山作为“朋友”和“兄长”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娘的打工梦
雷高飞
我娘在细雨绵绵的春天里说,儿,赶明儿忙完了地里的活儿,我出门打工去,赚点钱给你们读书。
春天里百花噼里啪啦开满了枝头,草儿眨眼间绿了山野。一座又一座山坡,一丘又一丘水田,抖着满身的露水看天地间我娘渺小的身影。我娘埋着头锄一阵地,又扶着锄头望一望南边的山,她的眼神很遥远。
我娘种完西山头一大坡的地,又赶去撒石沟山的黄豆。把这两处肥地都忙活完了,还有陈家大地、菜子洼、大老坡、瓜山、石门坎等着去收拾。地里煞了尾,又该是田里了,一棵棵秧苗得插到大块大块的水田里,一点都不能耽误,误了稻米长不结实。
我娘从田里直了直腰板儿,说,赶明儿忙活完了田里,我下广东打工去,回来给你们带好多的衣服,听说那边的衣服又便宜又好看。
不知不觉中,春天连尾巴都不见了,知了在树上吱吱地乱唱,布谷鸟唱完了“早栽包谷”,又换成唱“早薅包谷”,一声声监督着人们。
山上的玉米一块比一块绿,又绿又苗条,苗条得让人心疼,它等着喝肥料。
我娘看完地回来,就急巴着等我爹送肥料回来,等不及了,就披着蓑衣踮着脚在雨中张望,终于看到我爹的破三轮车屁颠儿屁颠儿地从马路冲上了回家的土路。
我娘披着蓑衣在细雨中为玉米追上肥,又说,等补完雨水冲跑的秧苗,薅完地里的包谷,我就去打工,过两年,我们在屋基上盖新房子。
我爹的破三轮车在通往县城的马路上轰来轰去,拉完了人,又赶来拉我娘从山上背下来的包谷了。
这是秋天,一袋袋还没有褪掉叶的玉米棒,一捆捆黄得要炸开的豆子,一个个圆溜光滑的大南瓜,堆满了屋子,堆到了门外。我娘和满满的背篓,还陷在玉米堆里,喘完了上气,下气突然嚷了出来,等地里忙完了,我出门打工去,你看人家小山华、小东英家,不用种地,就盖了平房,盖了平房也不住,外面好过,人家都好久不回来了。
我爹的声音也从玉米堆里爆了出来,你尽做白日梦!打工发得了财?打来打去这村里有哪个出头的,人家不回来,那是连回来的车费都没有,年都不能回来过了……
秋一天比一天深了,草木凋零,我娘的打工梦却还生生不息。她说,等冬天闲月,或是明年,我出门打工去,去广东……
又是一年。我弟弟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县城的一所高中,我去送他,我娘也想一起去。
我娘早早地起来梳洗,还戴上了柜底陈年的大头花。
我娘迈上汽车的那一步很庄严,在车上却稀里哗啦地吐起来,头贴着窗晕来晕去,眼睁了又闭,闭了又睁,十分紧张。旁边的一个城里女人,狠狠地瞪了我娘一眼。我知道,我娘第一次坐汽车不习惯,她只坐过我爹的破三轮,最远只到过镇里,十五分钟的路程。有时我爹的车上人多了,我娘就下来走路,她为我爹可以多拉一块钱而走得十分有成就感。
到了县城,我娘果然分不清东南西北,她拽着我走路,有红灯绿灯时我就在一边遥控:左,右,停,走,冲。
我娘看着那些形形色色的人、花花绿绿的店、风风火火的车、宽宽大大的路,她很晕,她的新鲜感自豪感恐怕要留着回村后再发挥,此刻她面色铁青,当晚她死灰一般地躺在旅店的床上,大门不出,一听见外面车的刺耳叫声她就心乱如麻。
打那以后,我娘再不提打工的事,她问我,广东有多远?我从书柜里拖出中国地图,对她说,假如我们家离县城有一颗黄豆那么远,那么到广东就有五十颗黄豆那么远。
我娘可能计算不清,她可能又晕了。她没有问广东有多繁华,但她肯定知道那里是最繁华的,比县城强无数倍。
意外的是,我娘不但没有再提她那曾经生生不息、雷打不动的打工计划,也没有向人具体描述县城的见闻——要知道,那是她此生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全长48公里,不到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选自2013年《小小说月刊》)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三段中“种完”“又”“忙活完了”“还有”“地里”“田里了”等词语的选用,表现“娘”的劳累,也突出了“娘”想去打工的急切的心情。 |
B.“你尽做白日梦!打工发得了财?”一段通过“爹”的想法和“娘”的“打工梦”的对比突出“娘”的“打工梦”不切实际和虚荣。 |
C.“我娘可能计算不清,她可能又晕了”“那是她此生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全长48公里,不到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暗含这作者对当代农民的嘲讽之情。 |
D.全文大量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农村的妇女形象,行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文章更显形象生动。 |
E.本文作者多出运用口语描绘人物形象,这和文中塑造的“娘”的形象特征吻合,不仅显出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同时使小说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简要分析文中的“娘”的形象特征。
文中多次出现景物描写,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文章的多次出现类似“忙完了地里的活儿,我出门打工去”,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作用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兴精神与人生洗礼
袁济喜
中国诗兴精神表现出生命的脉动,它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因此,自古以来的仁人志士便高度关注这种人文精神与社会发展的彼此关系,贬斥不良文艺现象,以推动文化精神的向上发展。
其实,从历史来看,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开始注重用诗来进行教化,形成了专门的诗教,另一些具有相对独立人格的诗论家则力主诗歌的抒情写心的功能,从魏晋时的嵇康到清代的袁枚都是这派诗论家的代表人物,但大多数的诗人与诗论家往往游离于二者之间,包括《文心雕龙》与《诗品》的诗学观,它们体现出古代士人“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人格追求。
诗兴精神体现出一个时代向上的时代精神,而当一个时代面临着风衰俗怨,人民痛苦之时,便有许多仁人志士出来重振诗兴精神,以改变风气。比如南宋的严羽《沧浪诗话》通过对盛唐之音的呼唤来振奋民族精神,感动人们的情绪。严羽之后,通过呼唤盛唐之音来振奋精神,重建文化便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士人的共同心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与诗论家王夫之写过著名的《姜斋诗话》,他力图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重建诗教精神,将诗兴视为圣人救世的要径。
王夫之认为诗兴是生命力的激活,圣人以此激活人的生气,振奋人的精神,而没有诗兴的人生虽生如死,虽觉如梦,诗兴人生是反抗平庸的要径,是建设理想人格的途径。他的话对于当代人生大有启发意义。
正因为“兴”是中国传统文化有价值的遗产,现代一些著名美学人物便十分关注这一范畴。比如梁启超十分注意从传统人物中找寻现代人生价值,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有影响的两位人物屈原与杜甫的态度便是如此。1922年11月3日,梁启超发表了两次讲演。在《屈原研究》的讲演中,他将屈原的作品与哥德相比较,赞叹:“这类作品,读起来,能令自然之美,和我们心灵相触逗,如此,才算是有生命的文学。”这样的见解,不能不说是建构在他对于中国文学精神的深刻了解之上。在另一讲《情圣杜甫》的演讲中,梁任公感叹:“但我希望这位情圣的精神,和我们的语言文字同其寿命;尤盼望这种精神有一部分注入现代青年文学家的脑里头。”梁任公的这种思想,可以说是对于现代人的振聋发聩。鲁迅先生在辛亥革命前写下了著名的《摩罗诗力说》呼唤西方的浪漫主义诗人的出现,表现出激进的文化主张。宗白华先生则强调诗兴对于生命意志的激活,他在四十年代写就的《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将魏晋之兴与哥德精神相融合。朱光潜先生则在他的美学著作《文艺心理学》中十分看重“兴”之中蕴含的审美人生意味。他们通过对传统诗兴精神的重释,融会中西,对于中国文化精神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今天,人们日益为社会的紧张节奏所支配,为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所困惑,而艺术也染上了越来越多的商业色彩,人的艺术生命创造力几乎被平庸与无奈所窒息,大量的低级趣味的文艺现象毒害着我们的生存环境与心灵世界,毁灭着年轻一代,因此,重温国学与诗兴精神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的人生洗礼,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选自袁济喜《国学十讲》,有删节)
下列对“诗兴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兴精神”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表现出生命的脉动,因而许多仁人志士贬斥不良文艺现象,以推动文化精神的向上发展。 |
B.“诗兴精神”体现出一个时代向上的时代精神,每个时代都有许多仁人志士出来重振诗兴精神,以改变风气。 |
C.“诗兴精神”被鲁迅、梁启超等人重释,这种重释,融会中西,对于中国文化精神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D.“诗兴精神”与国学的关系的重温,在对我们的人生洗礼,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在中国古代被统治者用来进行教化,形成了专门的诗教,还被一些具有相对独立人格的诗论家用来抒情写心。 |
B.严羽《沧浪诗话》通过对盛唐之音的呼唤来振奋民族精神,这种做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士人的共同心声。 |
C.王夫之认为诗兴是生命力的激活,是圣人救世的要径,诗兴人生是反抗平庸、是建设理想人格的途径。 |
D.梁启超等人十分注意从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心雕龙》与《诗品》的诗学观,游离于嵇康和袁枚二者之间,它们体现出古代士人“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人格追求。 |
B.梁启超在对于中国文学精神的深刻了解之上,将屈原的作品与哥德相比较,赞叹他们的作品,读起来,能令自然之美和我们心灵相触逗,是有生命的文学。 |
C.鲁迅呼唤西方的浪漫主义诗人的出现,将魏晋之兴与哥德精神相融合,朱光潜十分看重“兴”之中蕴含的审美人生意味,这是对中国传统诗兴精神的重释。 |
D.今天,大量的低级趣味的文艺现象的出现与社会的紧张节奏、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艺术上越来越多的商业色彩等因素有关。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
侯冠宇
她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中国十大女杰”之一。不久前,她又登上了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领奖台。面对诸多荣誉,侯晶晶更习惯将自己定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了分内的事,荣誉是很偶然的。”
侯晶晶,1975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因为从小迷恋读书写字,4岁时就被父母送进小学。让大家惊讶的是,在第一次单元测验中,她就得了双百分。很快,侯晶晶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11岁那年,这个活泼的小女孩因为一次误诊,从此失去了行动能力,瘫痪在床,不得不告别校园。侯晶晶坦言自己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但家人的爱给了她极大的支持。父母从不在她面前叹息流泪,总是乐观地告诉她不要放弃希望。远方的姑父姑妈长年与她通信,鼓励她自学成才。
病床上的侯晶晶拿起书本开始在家自学。在长达10年的自学历程里,每一步她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坐在专用沙发上看书,时间久了下肢会因血流不畅而浮肿,每隔一两个小时侯晶晶就必须把腿放直,让母亲按摩一会儿。最难熬的还是冬季,由于下肢没有知觉,晚上睡觉时,她的腿经常被放在被褥里的热水袋烫得血肉模糊,几乎每次都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蜕痂。
1994年,侯晶晶第一次坐在轮椅上进入自学考试的考场,这几乎也是她8年来第一次出门,当时的情景让她至今难忘。虽然既激动又紧张,但基础英语3个小时的考试她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自信地交卷了,大学语文也考得非常顺利。最终,侯晶晶的基础英语获得了马鞍山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认识侯晶晶的人都评价她“意志如钢”,她则淡淡地说:“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化为点滴行动,坚持不懈,我只是在努力这样做。”在侯晶晶的人生道路上,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一直坚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
1998年,侯晶晶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结束了10年的自学生涯,她开始了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的学校生活。由于控制不了上厕所的时间,又无法用一般的公共设施,每次离开宿舍去听课,她都提前几小时禁水。即便如此,她也总是背着一个大书包,里面装着用来方便的器具。
毕业的那一年,侯晶晶又以专业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上了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的博士。为了完成关于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博士论文,她硬是啃下了13本诺丁斯的英文原版著作,其中有12本著作在国内还没有中文版。侯晶晶还设计了两种调查问卷,坐着轮椅深入各师范院校、中小学、幼儿园,观察调研关怀教育在中国学校的开展状况。博导朱小蔓教授评价说,侯晶晶的调查发现和结论对关怀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运用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如今,侯晶晶终于圆了小时候的“教师梦”,成为南京师大的一名教师。尽管“走”上讲台的时间并不长,但她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已经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该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现在侯晶晶的生活,仍然是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她一直以一种从容冷静的态度对待种种荣誉:“人生似波浪起伏,有波峰波谷。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尽量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不要迷失方向。”
(选自《中国青年报》)
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文章最后侯晶晶说:“人生似波浪起伏,有波峰波谷。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尽量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不要迷失方向。”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这则新闻的标题非常耐人寻味,“坐”在轮椅上却能“走”。请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拟题。
本文虽是一篇通迅,但人物形象鲜明,请分析本文是如何表现人物的。这给了你怎样的写作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李商隐诗:无题之诗为天籁
刘青海
顾炎武论“诗题”云:“古人之诗,有诗而后有题;今人之诗,有题而后有诗。有诗而后有题者,其诗本乎情;有题而后有诗者,其诗徇乎物。”显然,顾氏更看重的是“有诗而后有题”的“本乎情”之作,因为它更充分地体现了诗歌的抒情性本质。李商隐的无题诗就属于此类。
考察从先秦、汉魏到唐代的诗歌史可以发现,随着诗歌艺术从自发的抒情歌唱转为文人的自觉创作,诗与题的关系也经历了从“有诗而后有题”到“有题而后有诗”的转变。“无题之诗,天籁也;有题之诗,人籁也。天籁易工,人籁难工。”袁枚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可以说表达了古人对这两类创作的基本看法。
汉魏以来,“有题而后有诗”逐渐成为创作的主流,但“有诗而后有题”的创作方式并未完全消失,反而某种程度上成为诗歌情兴饱满的一种标志。例如,魏晋时有诸多以“咏怀”、 “杂感”、“无题”、“杂诗”为题的诗歌,其诗题其实并不能为读者提示诗的基本内容。单纯从形式上看,这类诗是有题目的;但从诗和题的关系来看,其性质更接近后世的所谓无题诗。这类诗因多写于饱满的情感状态下,往往兴感无端而又余韵深长,是作者全部人生境界的自由抒写,主题也多样而广泛,难以一概而论,因此往往以组诗的面目出现。如陶渊明的《饮酒二十首》等。这类诗和早期以《诗》三百篇以及《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无题诗不同:“非无题也,诗词中之意不能以题尽之也。”(王国维)
李商隐无题诗的创制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其《李贺小传》说李贺“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对当时流行的依题作诗的风气颇为不满,反映出其诗歌观念中重视性情之真的一面,从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诗和题关系的思考受到李贺的启发。而其制题方式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创作心态,主要是受到杜甫的影响,而远溯《诗》、《古诗十九首》和上述汉魏以来“有诗而后有题”这一传统,表现出其对先秦汉魏以来文学崇尚情兴这一传统的继承。如其《一片》、《为有》等诗,题目只是随意撷取诗歌首二字或诗中数字,这种制题方式显然学习《诗》,同时受到杜甫后期的诗作如《历历》、《能画》等制题方式的启发。至于李商隐直接以“无题”为题,连撷取数字以勾连诗和题这一道工夫都省了,较杜甫走得更远,是其独创,尤为后世诗家和批评家瞩目。
李商隐在无题诗中所追求的,可以说是独与天地相往来的艺术境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小宇宙,是有限和无限的沟通、瞬时向永恒的转化。无题诗的文本就像是一个前意义的宇宙,在艺术上高度成熟、纯净,接近于纯诗,人人见之以为宝,却无以指称。它是可以兼容多重阐释的开放文本,每首诗的语言和意象都有一个具体的指向,可以确认它是有寄托的,却始终朦胧,无法确切地指认其具体所指。以其名作《锦瑟》为例,该诗自产生以来,就有众多解读,所谓“一篇《锦瑟》解人难”(王士祯),“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元好问)。事实上,《锦瑟》之外的无题诗也往往具有浑成一片、兴感无端的特点。
和杜甫一样,李商隐在题和诗的关系方面,经历了从如同响应到若即若离的发展,创作状态也从精心结撰转变为随意挥洒,这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其创作心态从刻意求工到追求自然天成的变化。不仅如此,李商隐先诗后题的艺术实践还反映了仕途不遇的士子对流行的功利诗风某种形式的反抗。制题方式的转变背后,是创作心态和艺术追求取向的不同。从诗史的角度看,从杜甫、李贺到李商隐对无题诗的回归,是诗歌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其自身矛盾运动的产物。
下列对“诗与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炎武论认为,先有诗而后有题的诗是作者真情的表达;先有题而后有诗的诗是顺从于外物的表现。 |
B.从先秦、汉魏到唐代诗与题的关系也经历了从“有诗而后有题”到“有题而后有诗”的转变。 |
C.汉魏以来,“有题而后有诗”逐渐成为创作的主流,这种创作方式不仅没有完全消失,而且某种程度上成为诗歌情兴饱满的一种标志。 |
D.从诗史的角度看,从“有诗而后有题”到“有题而后有诗”的转变,再到李商隐无题诗的回归,是诗歌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作用的结果。 |
下列关于李商隐无题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商隐的无题诗充分地体现了诗歌的抒情性本质。 |
B.李商隐在无题诗中所追求的,可以说是独与天地相往来的艺术境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小宇宙,是有限和无限的沟通、瞬时向永恒的转化。 |
C.李商隐直接以“无题”为题,较杜甫走得更远,尤为后世诗家和批评家批判。 |
D.每首诗的语言和意象都有一个具体的指向,可以确认它是有寄托的,却始终朦胧,无法确切地指认其具体所指。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元好问“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郑笺,泛指对古籍的笺注)”,意在证明李商隐的《锦瑟》一诗晦涩难懂,无人能解。 |
B.以“咏怀”、“无题”等为题的诗歌,其诗题其实并不能为读者提示诗的基本内容。这类诗歌看是有题目的,但从诗和题的关系来看,就是无题诗。 |
C.李商隐在题和诗的关系方面,经历了从如同响应到若即若离的发展,其创作心态也从精心结撰转变为随意挥洒,创作状态也从刻意求工转变到追求自然天成。 |
D.李商隐先诗后题的艺术实践反映了仕途不遇的士子对流行的功利诗风某种形式的反抗。制题方式的转变,表现了他不同的创作心态和艺术追求取向。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现在有一种观点,把发展个性与全面发展放在对立的位置上。目前对于全面发展一般有两种提法:一是人的全面发展,二是个性的全面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人格的全面发展,即指个人心态(心理面貌)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除了心理面貌还包括身体素质等多方面的发展。发展个性要求确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这恰恰是为了使人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去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它教育和引导现实的有个性的人在突破某种均衡发展中,去努力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
近年来,许多学校举办了不少特色班、专长班,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许多人把发展个性与发挥特长相提并论。个性是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组织的整体,他表明个体在社会实战中所持态度和行为的综合特征,而“特长”是根据个人的优势和爱好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而且,个性培养的途径是极其广阔多样的,发挥特长仅属其中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等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因此,开办特色班,使学生获得某些专长的整个过程中,如果忽视甚至剥夺学生主动发展的权力,那么就可能阻碍和压制学生个性合理、健康的发展。
总之,忽视学生个性在发展上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忽视学生自身素质的特点和内在的积极性,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都不可能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只会产生一种新的负担。
结合文意,请思考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不是对立的?为什么?
如何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结合文段内容思考,学校如何开办特色班才能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国学的不同内涵及其继承发展
①当下的国学热可谓方兴未艾,各类国学培训班、国学论坛随处可见,幼儿读《三字经》、小学生读《论语》也是常见现象。然而,究竟何为国学,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国学等问题,还需要在学理层面上加以厘清。
②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古代的国学主要指学校。近现代所说的国学与古代国学的内涵不同,其提出主要是为了区别舶来的、在中国影响日盛的西方学术文化。但即使是相对于西方学术文化而言的国学概念,在不同人那里内涵也不尽相同。大体上,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即“作为材料的国学”、“作为主义的国学”和“作为文化的国学”。所谓“作为材料的国学”,就是把国学看做是中华民族过去历史、学术等方面材料的集合,因此研究国学的要务在于辨明其中之真伪、厘清其中之体系、解析其中之因果关系。胡适、傅斯年、毛子水等人大致持此观点。“作为主义的国学”是站在通经致用的角度看待国学的,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中国传统思想中汲取精华,以为今用;二是复兴中国传统思想,以改变当下西方学术文化盛行的现状。20世纪初叶的邓实以及20世纪90年代后兴起的国学热中的诸多学者大致持此观点。“作为文化的国学”则把国学等同于广义上的中国文化,但凡中国之哲学、历史、美术、文学、医学、地理乃至民间习俗等等皆可归入其中。不难看出,此种国学的外延最为宽广。民国时期《国故》月刊社的发起者张煊等人大致持此观点。20世纪90年代后兴起的国学热中,一些人对国学概念的理解也大致相当于此。
③针对不同内涵的国学,其继承和发展的手段显然也不一样。对“作为材料的国学”的继承和发展,主要应该是学术界的事情。在20世纪初叶国学与新学的争论中,胡适有一篇总结性文章——《新思潮的意义》,对继承和发展国学的路径与目标作了阐述,即“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也就是引入西方的学理精神,整理分析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材料,从中辨明真伪、理出条理、阐明因果,并且以新的眼光重估价值,为创造新文明服务。20世纪我国众多人文学科的学术成果,其实都是沿着这种思路发展出来的。应该说,胡适的这一思路对于今天“作为材料的国学”的继承和发展仍具有参考意义。
④由于“作为主义的国学”的立足点在于经世致用,因此对其继承和发展问题尤需谨慎。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确有许多非常睿智的内容,诸如对待自然、人生以及他人、社会的态度等,这些思想也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疗救当下时弊的良方。然而,过于强调传统思想对当下的巨大作用,并不可取。中国传统思想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主流思想是为君王统治服务的,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价值观念有相悖之处。从经世致用的角度说,针对当下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如裙带关系、官本位思想等,深挖其历史根源,达到认识历史以批判当下时弊的目的,可能更有意义。
⑤“作为文化的国学”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则主要针对普通民众。从这个层面来说,继承和发展国学的首要任务当然在于普及国学基本知识。读一读《三字经》、《论语》,背一背唐诗宋词,画一画国画,唱一唱传统戏剧,看一看博物馆中各式文物,这些都是普及国学知识的途径,但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在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加入更多国学内容。需要强调的是,对国学知识的普及必须在时代眼光的关照下批判地进行。应当明确,普及国学的目的并不在于重建一个旧式的思想价值体系、一个旧式的社会,而是为了建设一个更为和谐、文明的新社会。
根据文意,分别概括“作为材料的国学”、“作为主义的国学”和“作为文化的国学”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试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为什么对“作为主义的国学”的继承和发展尤需谨慎?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普及国学基本知识应该注意什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秋钓江南
陆文夫
①每逢秋高气爽时,便会想起那垂钓的乐趣。那几年下放在工厂里劳动,倒也有不少的快乐,其中的一乐便是和老师傅们去钓鱼。
②那时候,出去钓鱼是一件大事,就和现在出国是差不多的,几天前就要开始准备。鱼饵、鱼具、吃的、喝的、草帽、雨衣,还有可以折叠的小板凳等等,样样都得备齐,全部都绑在一辆打足了气的自行车上面。
③三点钟出门,街巷昏黯,阒无一人,车行如飞,到了城门口时,黑暗中便有几辆自行车尾随而来。放心,这不是歹徒,是钓友,早就约好了的。钓友们在途中都不讲话,省下力气蹬自行车,那目的地经常是姑苏城外的河网地区,离城至少三四十里,那里从未有人去钓过。经常被钓的鱼会学乖,不易上钩,不像未被钓过的鱼那么傻乎乎的。
④我们到达目的地时,大体上都是正逢日出,河面上,湖面上飘浮着阵阵水汽,那情趣和到海边看日出是一样的。当然,我们摸黑出门决不是为了看日出,而是想争取时间。有些鱼,特别是我们最欢喜的鲫鱼,它们进食的时间大体上是早晨六点到十一点,下午要到两点钟之后,好像也有午休似的。我们也不能恋战,必须在四五点钟时收竿,赶回城里,钓鱼是只能起早,不能带晚的。
⑤在野外垂钓和在养鱼塘里钓鱼是大不相同的,硬是要有研究,要积累经验。首先要看准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是有鱼可钓的。水清则无鱼,一眼看到底的河,非常美丽,想钓鱼可别去白费力气。河底的水草太多也不行,你的钩子会搁在水草上,沉不到底,大多数的鱼都是在水底觅食的。在一条陌生的河流上,你想垂钓首先得相天时,度地利。天气较凉时,早晨要在向阳面下钩,那里暖和,鱼多。天气较热时,要在背阴处下钩,那里凉快。光秃秃的大河边或湖面上,都不是垂钓的好地方,那里的鱼都是过客,不大停留。最好是大河边的拐弯处,草丛边,如果在大湖边有一条弯进来的小河浜,绝沟头,那是垂钓的理想之地,鱼在大湖中颠簸动荡,便到小河浜里来休息,来觅食,进来了就不大肯出去,这种地方往往是鱼儿的聚会之地。
⑥钓鱼和捕鱼不同,不是强取,而是诱惑,即所谓的愿者上钩。鱼在河里觅食,嬉戏,是漫无目标的,你必须用诱饵来引诱它,让它向你的鱼钩靠拢,这叫“打塘子”,诱人也要“打塘子”。诱人用的是权位、金钱和美女。诱鱼用的诱饵也很考究,通常是用菜籽饼,或是把米、麦、大豆炒焦,冲碎,再加点炒熟的芝麻碾碎后加在里面,使其有香味。鱼是有嗅觉的,它老远就闻到香味,就馋涎欲滴,就纷纷向你的鱼钩靠拢,就有很大的可能来吞食你那钩上的鱼饵。鱼来吞食诱饵,也和人接受贿赂是一样的,他们都以为是在水下,别人看不见。错了,任何事情总是有进有出,水下有动作,水面总是有反应的。
⑦钓鱼的人把鱼的规律研究得十分透彻,千方百计地要引鱼上钩,其目的是想得到鱼,想吃鱼。可是钓鱼的人又说:“吃鱼没有取鱼乐”。这话倒也是真的,吃鱼的时候总是没有钓鱼的时候那份悠闲自在,那样忘我、那种专注、那么兴奋和突然而来的强刺激!一条大鱼脱钩了,又是那么的痛苦、懊伤和后悔。人们把钓鱼作为体育运动是有道理的,不过,这种体育运动不是通常的那种体力的运动,更主要的是一种神经的运动,是锻炼一个人能经得起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突然而来的兴奋、颤抖、狂乱、大喜!然后又是无穷无尽的等待,却又不能把目光从浮标上离开,只能在浮标的近处看看水中的蓝天。久经此种锻炼,可使人能应付世界上各种巨变,可以荣辱不惊,可以于无声处听惊雷,可以把希望寄于无望之中,可以在无望中见到一点春的消息……
⑧《儒林外史》里面的范进肯定是不会钓鱼的,所以他中了举人之后便发了疯。姜子牙可是个钓鱼的专家,他在渭水之滨钓到八十岁,耐心地等待圣明天子来访贤。果然被文王发现了,可他没有高兴得像发了疯似的。
⑨衷心地感谢鱼,它不仅养活了我们的祖先,还锻炼了我们如何去对待得与失,喜与悲,升与降,贵与贱。当今世界钓鱼运动倒是可以提倡的。
1994年10月15日
(有删节)
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本文题目是“秋钓江南”,写的是钓鱼的趣事,第⑥段为什么要写到 “诱人”?
第⑦段,作者说“钓鱼的人又说:‘吃鱼没有取鱼乐’”。结合全文分析,在作者的笔下,“取鱼”有哪些“乐”?
作者写范进和姜子牙有何用意?作者说“当今世界钓鱼运动倒是可以提倡的”,你怎么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鲁院里的柿子树
①鲁迅文学院有一座花园,花园里有一棵柿子树。因为我们的时候是秋天,正属于它的季节,它变成了这里突出的风景。柿子树长在园子的中央,被一些别的树木围绕着,原本跟那些树木一样高大,因为它满枝头缀着柿子的缘故,别的树木都成了陪衬,连它自身的叶子也是陪衬了。
②那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饭后我到园子里去散步,一眼就看见了它。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结满果子的柿子树,不由得就看的发了呆。微风起的时候,突然觉得它根本不是树,因为它能唱歌。北京的秋天,多的是这样阳光灿烂的日子,天蓝得像是要透到天的外边去,这样的蓝里,白云就呈现出最艳的颜色。这时候美以不可言说的方式击中了我,恍惚中,觉得那柿子树上缀着的是一团团结晶的阳光,散发着平时难以见到的明亮。
③很多时候我到花园里并不是为了柿子树,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止步在它面前,难道是因为它身上有明显的秋意吗?这样想,也许银杏不服。那一棵棵银杏树,所有的叶子都像足透了的金子,在黄昏里闪着朝晖的明亮。有些轻轻地洒落地上,灿灿的,像铺了一层锦,像一幅油画。树上和地上一片金黄,让人觉得这美景可以绵延,可以天长地久。然而就在一个黄昏,寒风起了,银杏的叶子全部被风带走,只剩了树枝。这时候的柿子树一派沉静,虽然它的叶子也被风带走了,但果实仍高高挂满枝头。
④我从小径的回环处走,抬头看着树上的柿子,就仿佛看着一双双温暖的眼睛,刹那间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总要到这柿子树旁边了。它们静静地看着我,无声地与我交谈,说它在那些喧腾的日子里,怎样让自己的心泊于安详和沉静;说它在春天开出并不漂亮的花,在夏天曾经是一颗小小的被叶片遮蔽的青果;说它如何耐心等待秋天的到,使自己变成阳光的金色,凝成一捧盈硕果实、可摸可触的爱。于是我思索柿子树在到这里之前的经历,它是长在一群同样的树木中间吗?它是怎样被命运选中,到鲁院的花园里,成为独特的风景?正如我冥冥之中幸运地到这里。它的命运之中是否也有风雨和雷霆?它的生命里是否也有春风和清露?它是否也深味了人间的悲喜,才呈现出这一树的殷实和辉煌?
⑤一天,我清早到柿子树下,在枯萎的草柯间捡了两枚熟透坠落的柿子。它们的光芒和馨香像音乐一样荡漾。由此我知道了,树木怎样靠果实传递快乐和希望。
⑥这座独一无二的花园里,在树阴和花丛中掩映着一些大文学家的雕像,巴金、茅盾、丁玲、冰心……他们有的器宇轩昂,有的神采飞扬,有的在倾心交谈,有的在凝神沉思。他们的生命气息透过颜色沉郁的大理石,火焰一般在时空中传递。我驻足于巴金先生的雕像前,他似乎在用温和的语气跟我说:“我用作品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我走到冰心雕像前停下脚步,看到她左手托腮,凝神远眺,一本打开的“书”放在膝上。不由得想起了她的书,她的文字,她的“爱的哲学”,随之,一股温暖明朗的情调蔓延开。
⑦冬天一日一日地深了,花园里的一切都沉浸在静寂的灰色里,只有柿子树还高举着一簇簇火焰般显眼的果子,微笑着,歌唱着……
(取材于郭严隶的同名散文)
第三段中,作者感受到柿子树和银杏树有哪些不同?(4分)
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能刹那间明白自己总要到柿子树旁边了?(4分)
文章写文学大师的雕像,有哪些用意?(6分)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情感饱满丰富,既有对柿子树的景仰赞美之情,又有对银杏树的不满之意。 |
B.作者描写了北京秋日蓝天白云的美景,衬托出缀满果子的柿子树的独特之美。 |
C.第④段结尾处的三个问句,层层递进,形成磅礴之势,表达了“我”的深刻思考。 |
D.文章结尾再次描写柿子树的形象,呼应前文,含蓄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意蕴深长。 |
E. 文章写柿子树果实灿烂明丽的色泽,高挂枝头的姿态,传达了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IH 小题
文化创新要有世界眼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历经社会变迁,中国文化之所以能有气象万千的格局,之所以能维系绵延不绝的血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吐故纳新、完善自我。在历史上,从军事征战到贸易往,从官方的使节互派到民间的自发沟通,文化交流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彼此理解和接纳的重要内容。就此而言,古老中国的文化更新,正是在一次次文化交流中实现的。毫无疑问,只有在这样开放包容的交流中,我们的文化创新才有了不竭的动力和活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文化,犹如它山之石,本身就充满了新的特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犹如不同色彩的搭配,在纵横交错、明暗强弱的各式组合之中,新的“颜色”就会出现。不同“颜色”的文化,只有相互碰撞、融合,才能迸发新的魅力。当前,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一样,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这种“多样性”的提倡,不只致力于文化的保护,更是在强调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启发和借鉴。
在多样的世界文化中,我们的文化创新需要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切忌闭门造车。我们历史上的几个文化大繁荣时期,无一不伴随着对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引进和吸收,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从历史看,埃及古文明之于希腊,希腊文明之于罗马,印度文明之于中国等,其间的消化吸收,无不证明开放包容的重要意义。就近而言,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曾兴起过一股声势浩大的“文化热”。其实质,就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提下,中国社会通过引介国外经典作家和作品,大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如今,“文化热”已经散去,但文化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却一直在继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的文化创新在吸收之中,当然还要坚持自己的特色,不能邯郸学步。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作为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参照系和资库,并以此激发我们文化创新的灵感和活力。但不可忘记,世界眼光是要有立足点的,是应以“我”为主的。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吸收什么样的成果,这些都应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种变异在文化创新中也同样存在。如果不注重土壤,只是简单的嫁接,那么所谓文化创新,结出的就只能是苦果了。事实上,任何文化创新都是一种“扬弃”,既要力避无原则的照搬照抄,也要重视自己脚下泥土的芳香。所以,我们的文化创新要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既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又顺应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着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名片。当今世界,中外文化交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展开,这为我们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文化远流长、积淀深厚,我们应在开放包容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不断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和繁荣。
下列关于“文化创新”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多样的世界文化中,文化创新需要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切忌闭门造车。这一点已经为历史所证明。 |
B.文化创新是中华文化历经社会变迁,至今能有气象万千的格局、维系绵延不绝的血脉的重要原因之一。 |
C.文化创新固然要注意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但要在坚持自己的特色基础之上,不能邯郸学步。 |
D.在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的今天,如何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将面临着新的要求。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文化创新时实行“扬弃”,既力避无原则的照搬照抄,也重视自己脚下泥土的芳香。 |
B.以“我”为主,在借鉴经验、吸收成果的时候,都应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 |
C.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让我们民族的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参照系。 |
D.文化创新要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原则,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兴起的“文化热”,就是大力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成果。 |
B.提倡文化“多样性”,不仅为了保护文化,更强调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启发和借鉴。 |
C.从历史的角度看,人们要想彼此理解和接纳,就只有通过文化交流才能够实现。 |
D.中国文化远流长,积淀深厚,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进行文化创新的优势更大。 |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IH 题
目 送
龙应台
⑴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⑵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⑶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①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⑷我看着他瘦小的背景消失在门里。
⑸十六岁,他到美国作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⑹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⑺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⑻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②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⑼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⑽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⑾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⑿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⒀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试,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⒁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⒂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①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用无比怅惘幽怨的文笔,剪接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六次目送的画面。请简明扼要地概括出这六幅画面的内容及其所蕴含的情感。(每条不超过20个字)
答:
|
画 面 内 容 |
情 感 |
第一次 |
|
|
第二次 |
|
|
第三次 |
|
|
第四次 |
|
|
第五次 |
|
|
第六次 |
|
|
文章第9段与第16段内容完全相同,你是否觉得重复啰嗦?请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