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概括分析题
美与丑之外,对立而可混合或互转的还有崇高和秀美以及悲剧性与喜剧性两对审美范畴。既然叫做审美范畴,也就要隶属于美与丑这两个总的范畴之下。崇高(亦可叫做“雄伟”)与秀美的对立类似中国文论中的“阳刚”与“阴柔”。我在旧著《文艺心理学》第十五章里曾就此详细讨论过。例如狂风暴雨、峭岩悬瀑、老鹰古松之类自然景物以及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米琪尔安杰罗的雕刻和绘画、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和司马迁的《项羽本纪》、阮籍的《咏怀》、李白的《古风》一类文艺作品,都令人起崇高或雄伟之感。春风微雨、娇莺嫩柳、小溪曲涧荷塘之类自然景物和赵孟頫的字画、《花间集》、《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春江花月夜》乐曲之类文艺作品都令人起秀美之感。崇高的对象以巨大的体积或雄伟的精神气魄突然向我们压来,我们首先感到的是势不可挡,因而惊惧,紧接着这种自卑感就激起自尊感,要把自己提到雄伟对象的高度而鼓舞振奋,感到愉快。所以崇高感有一个内不愉快而转化到高度愉快的过程。一个人多受崇高事物的鼓舞可以消除鄙俗气,在人格上有所提高。至于秀美感则是对娇弱对象的同情和宠爱,自始至终是愉快的。刚柔相济,是人生应有的节奏。崇高固可贵,秀美也不可少。这两个审美范畴说明美感的复杂性,可以随人而异,也可以随对象而异。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文中“崇高”和“秀美”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文中列举了不少自然景物和文艺作品,有什么作用?
从这段文字看,作者对“崇高”和“秀美”这两个审美范畴持什么看法?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以下题目。
宪法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制约的公权力容易被_______(làn)用,导致各种腐败。宪法既赋予公权力,同时又控制公权力,为制约权力提供有效的共识。从这一意义上看,宪法也是“限杈法”。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2)划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下面是今年8月2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则新闻,阅读后请给这则新闻拟一条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
8月20日央视报道:记者从很多出国留学中介机构了解到,意大利、法国、俄罗斯、韩国等非英语国家已经成为中国留学生选择的新热点。今年意大利准备招收中国留学生2000多人,是去年的十倍。法国希望今年可以吸引6000到7000的中国留学生,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五左右。去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增长的也很快。
专家表示,法国、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学质量较高,获得签证比英、美等国家相对容易,而留学的费用只相当于美国和英国的三分之一,这些是非英语国家吸引力增加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吸引中国留学生的重要原因是,这些留学生往往英语能力不错,而留学后他们还能掌握第二门外语,这会大大增强他们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仿照示例,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致,本体不变。
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次漂流,那么家便是一条小船,让我们在漂流中有了依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谁知宝玉却抓了些吃食、玩具。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
B.焦大从小跟宁国公贾演出过三四回兵,曾从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主子背出来。他仗着先时的功劳情分,对宁国府上下各人皆不看在眼里,恣意妄为。一日,因被派送宝玉回家,又喝了酒,于是越发地无法无天起来,对贾政等人破口大骂,后被人捆起来,土和马粪灌了满满一嘴。 |
C.为办理秦可卿的丧事,凤姐来宁府理事。荣宁二府的各种事务应酬虽然繁多,但凤姐因人治事,因事治人,对症下药,治理得井井有条。凤姐事后总结出宁府管理不善的五大病症,十分切中宁府时弊。 |
D.贾政视察并赐题大观园的各处匾额。宝玉随众人同行,并大显才情,深得众人赞许。活动结束后,小厮们因宝玉心情好,便将他的佩带的饰物都抢了去。黛玉以为自己送他的荷包也没有了,气急之下把正在做的香袋剪碎。宝玉急忙把藏在里面的荷包取出,黛玉才后悔自己的莽撞。 |
仿照小诗(一)的手法,另选对象,写一组诗句,要求字数、结构与原诗大体相同。
(一) (二)
只要春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可以这么表达一个意思:“观察一个国家,看它的少年就可以知道它的未来。”而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这么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从内涵和修辞两个角度分析梁启超先生所用句子的特点。(不超过7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将下列几句话重新排序,使上下文衔接得最顺畅的一项是
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当他挑着担子赶路和时候,他那尽显旧时遗风的齐颈白发,便在剃得如半个葫芦样的脑袋后面,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②那些皱纹,为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 ③他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
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教育部2013年8月22日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下面是部分朋友对“史上最严”的减负新规的评论,请你针对网友的评论,提炼出“减负”效果不理想的三条原因。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10个字。
@“踏雪寻镅75”:减负新规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首要原因是我国庞大人口基数造成的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压力带来的社会焦虑与急功近利心态,这个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渡西死亡”:建议真正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严格就近入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肩负起责任。
@“ts10000”: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弄得一人上学,全家繁忙。我是大学毕业生,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他的作业有时我都辅导不了,比如成语接龙什么的。
@“长沙网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改革学制,提倡全面发展,拒绝一考定终身。
@“向玉36158”:减负迟迟不能见效,和政府部门抓升学率息息相关。建议建立规章制度,严防地方片面抓升学率。(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8月22日18版)
以下是香港大学近年在内地招生的部分面试题目,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试题特点。(写出三点即可,每点10字以内)
你对现今高房价有什么看法?如何看待当今的贫富差距问题?怎样看待中医和西医?迈克尔·杰克逊为什么受欢迎?杭州一共有多少只鸟?火车前方有5名工人在轨道上,扳道岔可以救5人。但另一条轨道上也有一名工人。你选择变轨还是不变轨?星巴克进中国会带来什么影响?假设你在香港机场,要前往港大,你会如何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甲型流感爆发,不少香港孩子停课回家,但他们的家长却因为要上班不能照顾他们,是否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政策保障孩子的利益?如何评价达尔文的贡献?你怎样看待上海闵行一座新楼的倒塌?你怎样看待器官捐赠?如何引导国人接受器官捐赠?
答:
下面是某报刊发的一则消息,请为其添加新闻标题。(不超过14字)
10月10日,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漳州分校举行揭牌仪式,副市长赵静、厦漳两地教育局及漳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出席仪式。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漳州分校由漳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与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联合创办,是一项造福当地百姓的利民工程。该校位于漳州台商投资中心城区,按省一级达标校标准建设,学校占地面积186.7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3亿元,可开办108个教学班,容纳学生5400人,可为2000名学生和250名教师提供住宿。
标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①’,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②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像《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像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
B.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
C.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 |
D.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区别。前者只是物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
在这段话中,子贡为什么受到老师的赞扬?
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下联内容: 红雨 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 莺唤起 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舜日尧天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材料一:为规范学生的仪容仪表,一学校不允许学生留长发,老师甚至校长在门口站岗,一发现不规范的,就用剪刀剪掉,一时间不少学生为飘落的头发伤心哭泣;佛山一所中学要求女生不得留长发,否则不得进学校。
材料二:厦门某学校在全校集会时,校长发布新规——凡是期末各科成绩进入年级段前20名的学生都允许漂染头发。全校哗然的同时,染发的学生都乖乖地“返彩归黑”。因为成绩好的学生不会漂染头发,而他们也禁不起舆论压力。因为同学看到了会说,“几日不见,学业大长,进入年段前20名,可喜可贺啊!”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