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从偏见到卑劣
温宪
在西藏发生暴力犯罪事件之后,国际上某些自以为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的人颇为失态,很有点幸灾乐祸的怪劲儿。然而,当偏见膨胀得“越了线”,便走向了卑劣。
试举一例:某英国专栏作家日前撰文,除了极为荒谬地将北京奥运会与1936年柏林奥运会相提并论外,还声称“当西藏形势恶化后,以奥运会为武器针对北京的压力将增大”,中国对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深切关注为全球反华势力提供了“机遇之窗”,继而煽动包括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希拉里在内的各方人士,随着奥运圣火的传递,应参与“一个滚动的全球范围的反华抗议”。不仅如此,这位曾有从政经历的人士还极力鼓动说:“当西方政治家面临无力扭转经济颓势和人们在伊拉克及阿富汗问题上的愤怒郁积之际,将辱骂倾泻于中国,为这些政治家从其他灾难中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提供了一个合适的机会。”
荒谬吗?就是如此荒谬!如同经过热炒后,远在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被荒诞地与北京奥运会联系起来一样,如今借着西藏问题,西方经济颓势、伊拉克及阿富汗问题等“灾难”与奥运会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竟被联系到了一起,真是一语泄了天机!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个合适的机会”,它还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反华势力无知而狂妄、狭隘而傲慢、起哄而无理的嘴脸。
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成为全人类的盛会,是因为这个世界实在需要一种借奥运会得以承载、传扬的高尚精神。正如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所言,奥林匹克运动是“超越了人类一切宗教的‘宗教’”,这个“宗教”所宣扬的终极追求其实就是那些人类所推崇的最基本的道德追求: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奥林匹克运动初起时令人感动的约定之一是赛会期间交战各方一律休战;奥运圣火采集仪式上令人感动的一幕便是与火炬同时高高举起的橄榄枝。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今天,奥林匹克精神理应更加具有理性包容、平等沟通、促进和谐的诉求。在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面前,那些不肯摘下意识形态有色眼镜、受制于冷战思维定势的人们是不是显得距“道义制高点”很远?
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正在以自己的真诚努力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的民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履行着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全球化进程加快了,地球村变小了,诸如奥运会在内的许多关乎大家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办,也只有通过国际间的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才能将国际社会的好事办好。恰如英国奥委会主席科林·莫伊尼汉所言,“体育运动和奥运会本身是一股向善的力量”,“让中国蒙羞不会赢得任何成果,最终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些以阴暗心理或阴险举措诋毁、攻击乃至破坏北京奥运会的人,伤及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民,已经进入21世纪的整个人类文明社会亦将蒙羞。
上述幸灾乐祸者文中有言:“魔瓶已经打开,如何终结尚未可知。”其实,结局可以预料:打开充满偏见的魔瓶后,亵渎奥运者终将自取其辱!
——2008-04-02 06:57:26
1.下列对“这个世界实在需要一种借奥运会得以承载、传扬的高尚精神”一句话中的“高尚精神”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是“超越了人类一切宗教的宗教”。
B.是那些人类所推崇的最基本的道德追求:公正、和平、理解和友谊。
C.是与火炬同时高高举起的橄榄枝。
D.是赛会期间交战各方一律休战的约定。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上某些人“失态”的原因之一,是不肯摘下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受制于冷战思维。
B.国际上某些人的卑劣还表现在明明心理阴暗或举措阴险,却还要打扮成站在“道义制高点”上的人。
C.中国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就是一定要把2008年的奥运会办成世界历史上最好的运动会。
D.“亵渎奥运者终将自取其辱”的结果之一,就是在世界人民面前暴露出“无知而狂妄、狭隘而傲慢、起哄而无理的嘴脸”。
3.文章的第二段是用来证实国际上某些人“偏见膨胀得“越了线”,便走向了卑劣”的例子,请用简括的语言说说这个例子是由哪几部分内容构成的。
答: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永远的独立思想者
程文超
谢冕是为思想而生的。
早在读中学时,谢冕就被时代的新思想激动着,在省报上发表的散文《秋日公园》抒发了他诅咒黑暗、向往光明的理想。成为学者之后,竟发现,思想,也有个“权力”的问题。他与他同代的大多数人一样没有想到,学者天经地义的思想的权力竟事实上被剥夺。他也与他的同辈人一道,为获得思想的权力作出过艰苦的抗争。因而进入新时期,他选择与“思想”密不可分的当代文学研究便不是偶然的。
他独立的思想体现在他独立、认真的学术研究之中。这“独立”与“认真”首先表现在他有敢于面对文学现象,敢于坚持自己看法的学术勇气。人们应该不会忘记,20世纪80年代之前,在从前人、他人、名人的光环里走出来是多么不容易。在不少人还不习惯用自己的眼睛时,谢冕的眼光已经进入了现实与历史之中。因而,当一个新的文学现象出现在眼前时,谢冕不是看它是否符合既有规范和概念,而是看它是否有自身的合理性,看它是否能推动历史前进。这就是为什么在朦胧诗因为不符合人们原有的诗歌观念而受到诸多指责时,谢冕能第一个大声发出不同的声音。回过头来看谢冕对朦胧诗的发言,我们看到,谢冕不仅是对朦胧诗表示了支持,而且对“独立思想”发出呐喊。他提醒人们“我们一时不习惯的东西,未必就是坏东西;我们读得不很懂的诗,未必就是坏诗。”正是思想,独立的思想,使谢冕敏锐地抓住了新的文学现象,推动了文学的变革,也推动了文学研究的学术进展。
谢冕思想与学术的独立与认真同时还表现在他的学术方法上。他的“思想”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来自对历史与现象的认真研究。对朦胧诗的思考,就是他认真研究新诗的历史与现象的结果。在当代文学的研究历史上,时常出现用其他学科的学术规范来规范当代文学的现象。其实不同学科有不同特色,也应有各自不同的学术规范。企图用一个统一的学术“规范”去规范所有学科的努力注定是吃力不讨好的。当代文学的特色是什么,不是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代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正在行进的对象,当代文学史是一部正在行进中的历史。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在其他学科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当代文学研究里都未必完全够用。谢冕对当代文学的研究便既注重历史又注重现象。正是在对新诗历史与现实的认真研究中,谢冕才得出60年来新诗“走着越来越窄狭的道路”和朦胧诗“带来了万象纷呈的新气象”这样的结论了。进入90年代,又是谢冕通过对文学历史与现实的研究,提出了“后新时期”这一重要概念,推进了当代文学的学术研究,表现了他对文学进展的某些思考。
谢冕思想与学术的独立与认真更表现在他的学术目的上。由于谢冕生命深处的对思想的兴趣与渴望,由于当代文学学科的独特性,谢冕从来不把他的研究限定在“纯”学术上。对于当代文学研究来说,什么叫“纯”学术,恐怕是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性,很重要的方面就表现在它的思想性上。不为推动当代文学的变革和发展,你研究的目的何在?在“思想”与“学术”的关系上,谢冕不是为学术而思想,而是为思想而学术。谢冕始终把推进文学变革作为自己科研的任务。而谢冕之所以把推进文学变革作为自己的使命,是因为他心中有个绝大的命题:中国的命运。研究的对象只是他思想的载体,他的思想一直放在百年中国。“近百年我们中国希望过、抗争过,也部分地到达过,但仍然作为世纪的落伍者而存在。落伍的感觉残忍地抽打着中国,使我们站立在世纪末的风声中难以摆脱那份悲凉。”他认为知识分子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中国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受制于百年的危亡时世太重也太深,为此文学曾自愿地(某些时期也曾被迫地)放弃自身而为文学之外的全体奔突呼号。”直到90年代,他仍认为,“作为20世纪的送行人,我们感到有必要把这一代人的醒悟予以表达。”把整个20世纪,把整个中国的过去与未来放在心中,这使谢冕的思想往往比一般人有更高的视点、更宽的视野和对历史现实的更深沉的进入。
(节选自《世纪论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
1.下面对文中语句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回过头来看谢冕对朦胧诗的发言,我们看到,谢冕不仅是对朦胧诗表示了支持,而且对‘独立思想’发出呐喊。”这里的“独立思想”是指在学术研究中具有的一种独立、认真的学术态度和敢于面对文学现象、敢于坚持自己看法的学术勇气。
B.“企图用一个统一的学术‘规范’去规范所有学科的努力注定是吃力不讨好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同学科有不同特色,也应有各自不同的学术规范,其他学科里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用于当代文学的研究必然是行不通的。
C.“他的‘思想’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来自对历史与现象的认真研究。”这句话有语病,“空穴来风”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用在这里,与下句“来自对历史与现象的认真研究”矛盾。
D.“对于当代文学研究来说,什么叫‘纯’学术,恐怕是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然而从文意看,这里的“纯”学术是指研究当代文学不为推动当代文学的变革与发展,在“思想”与“学术”的关系上,不是为思想而学术,而是为学术而思想。
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全文紧扣“谢冕是为思想而生的”这一中心,从“独立”与“认真”两个方面论述了谢冕的独立思想,并且举了朦胧诗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B.作者指出了当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的不正确的现象是把研究限定在“纯”学术上,不能推动当代文学的变革和发展。
C.既注重研究历史,又注重研究现实,这是谢冕进行当代文学研究的正确的学术态度。正是在对待新诗历史与现实的认真研究中,谢冕才得出60年来新诗“走着越来越狭窄的道路”和朦胧诗“带来了万象纷呈的新气象”这样的结论。
D.“近百年我们中国希望过、抗争过,也部分地到达过,但仍然作为世纪的落伍者而存在。落伍的感觉残忍地抽打着中国,使我们站立在世纪末的风声中难以摆脱那份悲凉。”这段话表现了谢冕对于中国命运的关注,他是为了思想而学术的学者,要用研究的对象作为思想的载体,改变中国的命运。
3.谢冕独立的思想在学术目的上有什么表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传统节日的演变
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大部分的形成都跟历制有关。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之初衷。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均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而其余四节----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日的“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水官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传说、神话和宗教。
  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里面,人应该与自然节奏和天地韵律和谐一致,追求“与宇宙合一”(金岳霖语)。既然“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是“天”、“地”的节奏,自然也应该是“人”的节奏,是连通自然节奏与人生命运的“节点”。这使节日对于古人又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升华。
  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由历法而起源的节日,无论性质还是形式,主要也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这一点似无太多疑义,无需引经据典再来论述。
  而当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传统节日则又从性质到形式,开始为儒家伦理学说支撑的家族制度而服务。
有关家族制度(或曰宗法制度),冯友兰先生的论述很是精要,他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家族制度过去是中国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五种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其中有三种是家族关系。其余两种,虽然不是家族关系,也可以按照家族来理解。”“儒家学说大部分是论证这种社会制度合理,或者是这种制度的理论说明。经济条件打下了它的基础,儒家学说说明了它的伦理意义。由于这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经济条件的产物,而这些条件又是其地理环境的产物,所以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种制度及其理论说明,都是很自然的。因此,儒家学说自然而然成为正统哲学,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现代欧美的工业化侵入,改变了中国生活的经济基础为止。”
此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出现断裂, 孙中山政府取消了农历纪年而改为国际通行的公历纪年。同时,民国政府还想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改为公历日期庆祝,尽管当时的民众并不买账,依旧按照农历庆祝传统节日,但是公历纪年却由此确立下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法定节日分别是:新年(1月1日)、春节、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五四青年节(5月4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现在我国法定节日(特指统一放假的)分别是:新年、春节、清明节、国际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其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属于传统文化节日。
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近百年来表现出的变化,超过了以往几千年变化的总和。这一变化的实质,是中国民众世界观转变的具体表现。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的形成莫不跟历制、传说、神话以及宗教有关。
B.古人认为“节”是天地时气的交合之处,也应该是“人”连通自然节奏与人生命运的“节点”。
C.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无论性质还是形式,主要也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
D.冯友兰先生的观点是,中国传统的五种社会关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从某种角度上都属于家族关系。

E.尽管当时的民众并不买账,民国政府还是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改为公历日期庆祝。
2.为什么说“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近百年来表现出的变化,超过了以往几千年变化的总和”?(4分)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医生不应该是天使吗?
(访谈录,节选)
问:医生拿回扣、收红包是一个普遍现象吧?看来医生的道德水平的确大大地下降了。
答: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根本就不存在道德滑坡这回事。从根本上看,引导人们行为的是利益而不是道德。在经济学看来,法律也好,道德也罢,都是人们在交往和合作中,为协调相互利益关系而达成的一些制度安排。这些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规范个体的自利行为,降低交往的成本,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学有关人性的基本假设是,个人总是在所面对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收益的最大化。有人称之为“人性自私”假设。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抨击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但还没有人能够推翻它。
“人性自私”假设并不是断定人必定自私而不可能利他,更不是鼓吹人们应当自私自利。说穿了,这一假设只不过是基于一个谁都明白的常识:没有什么能保证人人无私,也没有什么能保证个人事事无私。既然如此,人们在考虑制度安排时当然就只能从人有可能为恶的低调假设着眼,而不能把制度安排建立在人性永善的高调假设上。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结论:制度安排决定收益分配规则,收益分配规则决定了个人的激励机制,而激励机制决定了个人的行为,所有个人的行为合在一起,决定了全社会的经济绩效。这一基本原理意味着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当事人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下追求利益极大化的结果。所以在经济学家看来,只有不合理的制度安排,而没有不合理的个人行为选择。
因此,不是医生的道德水平出了问题,而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激励机制出了问题。
问:医生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他们不应该道德高尚吗?他们不应该是天使吗?
答:哪个职业不应该是天使?政府官员不应该是吗?他们的决策影响着许多人的命运,这份责任比救死扶伤轻吗?法官的判决决定了一个人的自由、尊严甚至生命,这份责任轻吗?媒体的报道或广告事关人们是否了解真相,事关一个人乃至一些人的名誉、尊严甚至命运,这份责任轻吗?大巴司机的行为决定了几十个人的安全乃至几十个家庭的幸福,这份责任轻吗?农民是否使用剧毒农药,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乃至生命,这份责任轻吗?
如果医生应该是天使,谁又可以不是?
问:你的意思是?
答:我不否认道德的巨大作用,但作为一个经济学者,我更相信这样的信条:不信任任何人的品德,不怀疑任何人的理性。
从根本上看,引导人们行为选择的是利益取向,而非道德取向。我不能确定人们会不会为了所谓的道德或良心采取某一行为,但是我相信他的利害得失计算会诱使他选择某一行为。如果一个医术精湛、工作负责、完全根据患者的利益决定自己行为的医生,即能够获得充分的社会尊重并过上体面的物质生活,我相信绝大多数医生的理性会引导他这样工作。反过来,如果一个行为规范的医生过的却是清贫的生活,而一个损害患者利益、拿回扣、收红包的医生却过着优裕的生活,你怎么指望医生像天使一样工作?
一般地说,一个社会是不是道德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什么?是那些行为增进社会福祉的人过着更为体面的生活,这种体面既包括精神上的,也包括物质上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激励大家做道德高尚的人!
(节选自《书摘》2007年12期《折翼的天使——医生怎么了》)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不能认为医生拿回扣、收红包,就表明医生道德水平大大地下降了。
B、个人总是在所面对的约束条件下,追求个人收益的最大化,是经济学有关人性的基本假设。
C、为了规范个体的自利行为,降低交往成本,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是协调相互利益关系而达成的制度安排的基本功能。
D、法律和道德,都是为协调人际交往和合作中的相互关系而达成的一些制度安排。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个人的行为,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激励机制、收益分配规则、和制度安排的制约。
B、全社会的经济绩效,由个人的行为合在一起所决定。
C、任何人都可以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下,追求利益的极大化。
D、天使意味着道德高尚,因此不仅是医生,包括政府官员、法官、媒体从业者、大巴司机和农民在内,都应该是天使。
3、如何理解经济学有关“人性自私”的假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
                       ——记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
①刘先林不讲究吃,也不讲究喝,单单讲究空气流通。即使在北京冬天凛冽的寒风中,他家的窗户也处于洞开状态;办公室来了客人,刘先林让座,然后便“开窗,通风!”将已经打开的窗子开到最大,门也敞开,然后满意地坐下:“这样好。”办公室调整,刘先林拒绝套间办公室,唯独看中空气对流的办公室。有人找他时,他就在靠门的办公桌上,从高高两摞书间昂起头来。
  ②在“文革”中,中国测绘局的科研人员被打发到工厂去。很多人打牌聊天闲度光阴,而刘先林在车间学会了工人师傅的本事:车、刨、铣、钳各工种。比如当年大家都觉得没用处的计算机,刘先林竟然在全北京没有几台计算机时,凌晨在别的单位上机,为此,他前半夜就要去排队等候。
  ③刘先林喜欢流通的空气,流通的空气里有充足的氧气,是刘先林创造的源泉,而创造是刘先林的生命。在这样的富氧环境中,刘先林研究出来JX系列解析测图仪,这个专攻图像处理的系列设备,成了国外产品独占中国市场的终结者。目前可以直接快速获取影像并记录于硬盘的领先世界的数字航空摄影仪也已是刘先林研究成果中的“待嫁新娘”。测绘界使用的都是高级精密的设备,从纯进口国到出口国,刘先林在其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对科研工作者业务水平的最高褒奖,几十万人的中国测绘界一共只获得过两次,但这两次得主都是刘先林。
④刘先林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直奔主题”。
  ⑤刘先林认为,无论是自己还是产品,都不应华而不实。实验时,他戏称自己是“胶布工程师”,用胶布粘贴就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在研制JX-3解析测图仪时,刘先林特意邀请生产单位的作业员来参与,生产作业需要什么功能,他就在仪器上设置什么功能,因为刘先林认为:“需要是发明之母。”刘先林产品的用户们评价他的产品:看上去不那么漂亮,但是实惠、好用、细致、功能强大。
  ⑥我国科技界申请课题,大多数情况先论证国外如何如何,刘先林却很少去关注某个课题是不是国外研究的热点。他说:“我从事研究的项目,总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他的同学、一位两院院士说,自己是传统的,写一堆文章,带一群学生;而刘先林是基层的、快速的、简捷的,几乎不写科研文章,也不去考学位,更不去考虑自己科学家的身份与衣着是否相配。
  ⑦也许是用心专一的人都有的特点吧,他们需要用纯粹的心去做纯粹的事,其他问题在他们看来可以予以最大程度上的忽略,刘先林泡茶用的不是杯子,是一个塑料大茶壶,没有壶盖。茶壶大,是因为一次可以倒很多水,用起来方便,而碍事的壶盖和过滤茶叶用的东西,因“直奔主题”而被扔掉了。刘先林的毛衣永远是今天正着穿,明天反着穿。他从不关注脱下来的毛衣是反是正。国家测绘局领导有一次倒研究院调研,车子快到研究院时,看见前面一个白发老头,一边裤腿高,一边裤腿低,蹬着辆三轮车,正好在小车前面走,到了研究院门口一下子就拐了进去。这位领导心想,测绘科学研究院怎么让收废品的随便进出?赶上去一看,是刘先林。即使是见大领导,刘先林有时也光着脚穿一双大两号的皮鞋。会见外宾时也不考究衣着。外事办的人说,刘先林给中国人争气,争气不在外表。
⑧刘先林心中装的是发明创造的大思考。采访时,只要记者让他随意而谈,他准会侃侃而谈,没有大道理,全是与他质朴外表相称的大实话。不善言语的刘先林经常急出有些哲理的话:一个民族不能只有传递知识的能力,没有生产知识的能力,中国人应该是有创造力的。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科技创造是严谨的,但科技创造需要开放的、大胆的、具有前瞻性的思维,用“思维像风儿一样自由”作标题不但富有诗意,而且符合人物特点。
B.文章开头叙述刘先林讲究空气流通的几件趣事,主要说明刘先林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也说明呼吸新鲜空气能促进科研发明的奇思妙想。
C.刘先林不善言语,但他喜欢说“直奔主题”,文中划线的两句话,都是直奔主题的。在刘先林看来,实际需要就是科技发明创造的主题。
D.刘先林在严冬却窗户洞开,别人闲聊他学技术,别人觉得学计算机没用他却孜孜以求,搞科研别人关注热点他却根据需要,这几处对比,凸显了人物鲜明的个性。
2.在下列选项中,不能反映刘先林“直奔主题”个性的一项是
A. 在研制JX-3解析测图仪时,刘先林特意邀请生产单位的作业员来参与,生产作业需要什么功能,他就在仪器上设置什么功能。
B.刘先林几乎不写科研文章,不去考学位,研究中总是从国家需要出发,从测绘生产的需要出发。
C.刘先林泡茶用一个去掉壶盖和过滤茶叶用的东西的大茶壶。
D. 刘先林的毛衣永远是今天正着穿,明天反着穿。他从不关注脱下来的毛衣是反是正。
3.第⑦段写刘先林不修边幅有什么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
不读“文化大散文”的理由
谢有顺
①“文化大散文”盛行了多年。这种散文的普遍特点是,大规模地涉足历史的后花园,力图通过对旧文化、旧人物的缅怀和追思,建立起一种豪放的、有史学力度的、比较大气的新散文路径。这个潮流的倡导者,以前有余秋雨,以后有王充闾、卞毓方、费振钟、朱鸿等人,他们所出示的话语风度,满足了许多人的文化期待,也使许多人觉得在散文中建构大话语模式的梦想正在实现——或者说,已经初步实现。
②“文化大散文”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它的遗留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必要的清理。据我有限的阅读,我发现,文化大散文有一个普遍而深刻的匮乏,那就是在自己的心灵和精神触角无法到达的地方,作家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请求历史史料的援助。甚至,在一些人的笔下,那些本应是背景的史料,因着作者的转述,反而成了文章的主体,留给个人的想象空间就显得非常狭窄,自由心性的抒发和心灵力度的展示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不说这些历史史料许多都有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局限,我只想探讨,作为一个文化历史散文作者,如何能够不像历史学家那样忙于对史料下结论,而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历史中的人性和精神碎片。也就是说,对于散文而言,历史这个阔大命题的诱人之处,并不在于诉诸史料的历史传奇和历史苦难的演义,而是在于那些长年沉潜在民间的独特段落和瞬间。这些段落和瞬间里面所蕴含的精神消息,往往才是巨大的、震撼人心的,它与在野的文明、异质的文化、民间的传统一脉相承。我以为,如何更多地发现这些段落和瞬间,并为这些段落和瞬间找到合适的心灵形式,使之缝合到一个大的精神气场之中,是历史文化散文作者急需共同解决的难题。
③历史是什么?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历史是知识和材料,是铁的事实,所以他们有理由寻求历史的正解;而如果一个散文作者也像历史学家那样试图以史料说话、并求历史的正解的话,那除了留下一堆漏洞和笑柄之外,我想不会有其他的收获。
④因此,我认为,历史的力量,对于散文作者来说,恰恰是以非历史的方式达到的;它不是为了寻求历史的正解,而是为了接通历史中秘密的心灵通道。可是,当下的文化散文作者在进入历史的时候,往往表露出一种试图纠正历史的文化态度,他们的行文中,似乎总是在辨白,在澄清,在告诉读者历史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而恰恰忘记了他们手中那些有限的材料,并不足以做这样正统的事情。结果,多数的历史文化散文,都落到了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的旧话语制度中,它无非是专注于王朝、权力、知识分子、气节、人格、忠诚与反抗、悲情与沧桑之类,并无多少新鲜的发现。
⑤这样的历史文化散文可以休矣!散文是个人的,独立的,它最怕落入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之中。可困境恰恰就在这里,当历史在为散文作者提供有力的支援的同时,也为他们设下了陷阱:由于历史的阴影过于强大,作家往往无法挣脱它的圈套和逻辑,最终只好臣服于它。在最需要作家发表史识,最需要作家表现出人性的洞察力的时候,作家的身影却淹没在历史那阔大的阴影里,这与文学所需要的独立和创造的品质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以为只有历史文化散文作者的写作不是受制于历史(更不是简单地转述历史),而是以非历史的方式来面对历史本身,他的写作才会贯彻出真正有价值的个人眼光和精神敏感。
⑥如果说,历史研究主要是材料发现,那么,散文写作则应该是一种精神发现;这种精神发现又往往是非历史的,是在野的、异质的、民间的——只有它能有效地联结历史和作家之间的精神通道,也只有它能到达历史的人性深处。
⑦因此,历史文化散文的困境,不在于作家们缺乏历史知识,而在于他们缺乏史识,缺乏深邃的精神识见。没有“史识”,作家就无法超越材料,获得洞见;没有“史识”,作家就不可能真正地与历史、文化发生精神对话,反而容易被史料所左右和蒙蔽。
1.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留下一堆漏洞和笑柄”这句话讽刺了某些历史文化大散文作者越俎代庖,只能贻笑大方。
B.这篇文章不否认文化大散文成就,成就在于作品中有作者自己的心灵和精神触角。
C.本文批评了文化大散文作者“试图用史料说话并求历史的正确”的做法,落到了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的旧话语制度中。
D.文章认为文学需要的独立和创造的品质,文化散文作者的写作应该以非历史的方式来面对历史本身。

2.联系全文,概括“不读文化大散文”的理由。
3.作者认为,文化散文作者应该以怎样的方式面对历史来进行创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篇传记,完成19—21题。(东莞1月统考)
霍尔金娜:她超越了体操                                      
贾冬婷
①“我环顾四周,现在却不能发现任何一个闪露光芒的体操选手。这些小女孩没有我的阅历、我的成熟以及我奉献给观众的愉悦。”这是霍尔金娜的自我宣言。
②的确,霍尔金娜让体操超越了胜负,超越了技术,而变为一门艺术。人们说:“霍尔金娜不是运动员,她是名出色的演员。”
③当启蒙教练第一眼看到4岁的霍尔金娜时,不由得摇了摇头。这个小姑娘比同龄人高出一头,在体操界这绝不是什么优势。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身材不高、爆发力超常、有“小钢炮”之称的美国体操运动员雷顿,一鸣惊人地夺得女子体操全能冠军后,女子体操开始向高难度、男子化方向发展。而身高腿长就意味着腰腹力量不足,腾空旋转速度慢,稳定性差,动作难度难以提高。
④直到7岁,在家乡的一次选拔赛上,霍尔金娜遇到了来挑选人才的著名教练鲍里斯•皮尔金。霍尔金娜还记得那天的情形:“他问我是否怕他,我说是的。他问为什么,我说因为你的眉毛与猫头鹰的一样。他大笑。”那以后,这对师徒就没有分开过。皮尔金发现了霍尔金娜与众不同之处:一个动作只要示范一遍,她就能在几小时内学会,而且她漂亮、优雅。他开始把精力花在塑造这个骨瘦如柴、脾气倔强的小女孩上,他在期待某种奇迹的发生。
⑤国家队终于向霍尔金娜敞开了大门。皮尔金教练一直让她相信身高是她的优势。“在开始的时候,我只是一个平衡感不好的电线杆,但我有一个神奇的教练,他懂得创造另一种形式的体操。”霍尔金娜用尊敬的口吻向我描述她的教练皮尔金,“他不是用话语而是用行动让我变得自信,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让我觉得我是最美的。他给我设计的动作也是最复杂的。没人像我们这么有创造性,我们在一起装点体操服,比如在胸部和腰部,这让我看上去更加光彩照人。”
⑥1994年,霍尔金娜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只有15岁的她用一块欧洲锦标赛的银牌,粉碎了人们对她身高的质疑。随后在第二年于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她完成了“马尔凯洛夫”腾越。此前,没有人相信女运动员也能做出这个动作。回忆起第一次品尝胜利喜悦的时刻,霍尔金娜说:“我觉得世界就在我脚下。我想赢下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⑦《高跟鞋体操》,霍尔金娜如此命名她刚刚出版的俄文自传。她对我解释说,这是形容她体操的高难度,除了她无人能够完成,“就像高跟鞋上的体操动作——美丽与危险兼具”。
⑧霍尔金娜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美丽,她懂得在比赛中适时地运用这种美丽。观众与其说是在看她比赛,不如说是在看她表演。不管是自由体操、平衡木,还是跳马、高低杠,她那轻盈的腾跃、优雅的造型,好像使体操比赛失去了竞争的含义,而变得如此赏心悦目。
⑨“所有人都应该在比赛时听到霍尔金娜的名字抖一抖,要不我干吗不断地回到赛场上?”霍尔金娜宣称。她的体操秘密就是技巧和她的双腿。她从来不怕挑战高难度动作,甚至把它当做一种乐趣。成绩证明了这一点——霍尔金娜是迄今唯一一个在所有体操项目上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动作的女子选手。
⑩1996年,17岁的霍尔金娜取得了她人生中里程碑式的胜利——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她回忆说:“在高低杠比赛的前一天,我决定加入一些新动作,这很冒险,但如果成功了,我就能赢得胜利。我决定那么做。第二天,我出色地完成了所有的动作,我成了奥运冠军。尽管美国观众不断地尖叫、跺脚,但我没有让他们得逞。走上赛场的那一刻,我觉得地板都被他们跺得好像在震动。”
⑾但是对于一个女子体操运动员来说,17岁,往往被视做要退场的尴尬年纪。她离开体操一个月之后,又重新回到练习场。她说:“我想做一个榜样,我明白我还没有完全释放我的能量。放弃是荒唐的,就像一棵树苗才刚刚长到齐腰高,可以枝繁叶茂,还应该开花结果。”
⑿重新回归的霍尔金娜势不可挡,她在1997年获得了世锦赛个人全能冠军,这让她夺得奥运会个人全能冠军的希望之火越燃越旺。而比胜利更重要的是,霍尔金娜超越了体操的传统观念:她证明了体操是能长期保持状态的一项运动,完全用不着在17岁就退役。她还改变了人们对女体操选手身材的看法,高大的选手照样可以完成复杂的空中旋转动作。
⒁“体操是我的生命。”霍尔金娜说,“我为体操付出了许多,但体操也同样给了我回报。无论如何,我总有离开的一天,就像我最初加入这项运动一样。许多年以后,我希望大家依然能够记得我——霍尔金娜,那个曾经为体操运动带来荣耀的女孩。”
(选自《读者》2008.17 有删改)
19.本文多处直接引用了传主的原话,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
20.按照一般逻辑,霍尔金娜应该说体操给自己带来了荣誉,可她却说自己是“为体操运动带来荣耀的女孩”,霍尔金娜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21.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霍尔金娜给了你哪些有益的启示?请联系全文谈一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吴超忠
⑴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著关于宇宙论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已经用33种文字发行了550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他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已成为风靡全球的科学经典。
⑵1979年冬,我在剑桥大学第一次参加霍金的广义相对论讨论班。教室的后门打开了,只见一个骨瘦如柴、全身瘫痪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自己驱动着轮椅的电开关,缓缓而进。尽管在此之前,我读过霍金的论文和他的传记,仍不禁为眼前的情景大大吃惊。霍金要很努力才能抬起头,他不能写字,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语言进行交谈。他看书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需要请人将每一页都摊在大桌子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他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
⑶面对这样的一个执着追求科学真理而意志坚强的灵魂,人们不能不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
   ⑷史蒂芬·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的牛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正是逝世于三百年前的同一天。霍金在牛津大学毕业后即到剑桥大学读研究生, 1962年被诊断得了卢伽雷病,不久,就完全瘫痪了。这种不治之症的患者平均只能活两年左右。1985年,霍金又因肺炎进行了穿气管手术,此后,他完全不能说话,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计算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 身患绝症的霍金,却从未停止在量子引力和宇宙研究领域的攻关,思考着宇宙的起始,时间的开端。
  ⑸霍金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者,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师,我有幸在他的指导下于1984年初获得剑桥博士学位。与霍金教授相处的岁月非常令人留恋。医生曾诊断霍金只能活两年,他之所以能支持至今并取得卓越成就,皆因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极其坚强的意志。霍金的一生,是人类意志力的记录,是科学精神创造的奇迹。
  ⑹霍金在剑桥大学担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一职,这是世界上最崇高的教席,因为他的前任包括伟大的牛顿和狄拉克。他的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不仅震动了自然科学界,并且对哲学和宗教也影响深远。
  ⑺黑洞是一种奇异的天体,它的引力场极其强大,任何物体甚至光线都无法从它逃逸。霍金证明了在经典理论中黑洞的表面积不会减小。但是,霍金在考虑了量子效应之后,发现黑洞会像黑体那样辐射,并在一次极其猛烈的爆炸中终结。这一发现是引力物理在爱因斯坦之后的最重大进展。
  ⑻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无边界设想,霍金对宇宙学的发展作出了最基本的贡献。他的目标是解决从牛顿以来一直困扰人类的“第一推动”问题。他的宇宙模型是一个封闭的无边界的有限的四维时空——不需要上帝的第一推动,宇宙的演化完全取决于物理定律。
  ⑼耐人寻味的是,虽然霍金的宇宙论使上帝没有存身之处,梵蒂冈教廷仍对他表示了敬意。在承认了对伽利略审判的错误之后,教廷科学院又选举霍金为该院院士,教皇保罗二世两次会见他,为后世留下了佳话。世俗的偏见和神学的权威,都不能阻挡科学的力量。
⑽霍金相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的基本思想可以不用数学来陈述,而且没有受过专业科学训练的人也能理解。他曾在通俗演讲里,生动地向听众解释“利用光速,从‘黑洞’进去,从‘白洞’到宇宙另一区域去作时空旅行”的设计,是有趣的科学幻想,而现实却是难以做到的简明道理。1982年,他决定针对没有科学背景的读者写一本有关宇宙之谜的通俗读物。经过数年的辛勤写作和修改,终于完成了《时间简史》,于1988年4月正式出版。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引导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大统一理论、“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探索。
⑾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作为物质的形体,人类可以享受到生物所具有的任何乐趣,并且由于技术的发达,可以使用更多更有力的手段,本世纪人类能在月球表面上留下几个脚印即是明证。但是人类与一般生物最大的差别却在于人的精神世界可以囊括整个宇宙。宇宙的时间方向箭头给我们带来追求生活的刺激,而乐趣又在探索之中,宇宙对于我们总是具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这就是为什么宇宙论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能如此地牵动着历代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原因。宇宙学历来是孕育新观念和新思想的摇篮,它的每一个新成果都会对人类的传统产生震撼,这种现象将会贯穿于人类的整个历程。
《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8日
19.“霍金的宇宙论使上帝没有存身之处”,为什么“梵蒂冈教廷仍对他表示了敬意”? 联系全文回答。
20.第二段中画线的句子有哪些表达作用?
21.“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所著关于宇宙论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已经用33种文字发行了550万册,如今在西方,自称受过教育的人若没有读过这本书,会被人看不起。”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论凑趣
徐懋庸
法国文豪巴塞尔在一本小书上,当使用“知识阶级”这一概念的时候,特地声明:“知识阶级——我是以此称思想的人们,不是以此称知趣者,吹牛者,拍马者,精神利用者。”
“知趣者”即善于凑趣的人的意思。凑趣,吹牛,拍马,精神利用,这四种都是所谓“二丑艺术”。但在技术上,一和四两种要难得多,运用得好,成功较易,运用得不好,碰壁也较易。而且这两种艺术家的身份,也比吹牛家、拍马家要高得多。因为吹牛、拍马不过分明是一个势利的奴才的工夫。但凑趣家和精神利用家,却颇像一个绅士,在主子门下,是称为“宾客”的。
我现在只来说一说凑趣。
要从凑趣家中,举出一个典型来,我以为最好是举杨修。文士传说他“少有才学思干”,《世说新语》盛称他的“捷悟”,但实际上,他的才学思干,他的捷悟,不过做了曹操的下酒物,他一生的效力,就在凑趣上。曹操在自己的“相国门”上,题了一个“活”字,他马上就叫人把门拆去重造,唯他知道“王正嫌门大”。曹操在一盒食物上写了一个“合”字,他马上就吃,唯他知道“公教人啖一口也”。那时候连曹操也有“我才不及卿”之叹,别人当然要“服其辩悟”了。不料,最后一次关于“鸡肋”事件的凑趣,他却大大碰了壁,连性命都碰掉了。凑趣只宜于平时,倘在军国大事上也乱凑起来,是免不了贻误的。在这方面,曹操所亲信的乃是典韦、许褚之类。但曹操竟至于把这个凑趣者杀掉,则其霸辣处诚然是个大花面。
时至今日,凑趣的情形,大有变动了。因物质上的便利,凑趣者可以不必当着主子的面,只要在报章杂志上发表一些文字,也有被赏识的希望。   
然而。主子固然高兴有人凑趣,但在实际上,他们信用的还是另一种人。就是在更古的古代,有食客三千人的孟尝君,后来不是觉悟了“鸡鸣狗盗之徒”更合于实用么?
这样看来,凑趣家的运气,似乎是向来就不很发旺的。据我想来,这不发旺的原因,第一,就是他们只会凑趣;第二,是他们太要给自己留身份,不及拍马家吹牛家那么痛快,因而使主子也觉得他们的臭架子的不可耐。
《世说新语》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向很有声誉的范玄平,因处世爱用权术往往错失良机。他失掉官职后,便去投奔大司马桓温。桓温当时正想招揽起用不得志的人才,以期胜过朝廷。所以此时范玄平远道来投奔自己,桓温格外高兴;而范玄平虽是来投奔桓温,可又怕人家说他趋炎附势,有损名声,便说:“我虽然有心拜见长官,也正巧我有个儿子葬在这里,特意前来看望一下。”桓温听了,大失所望。
这种作态,实在是二丑艺术的精髓。可惜桓温也是个大花面,所以竟不屑意,使范先生扑了一个空。
  原来,二丑艺术.是只好骗骗扮公子哥儿的小丑的。
(原载于1933年9月4日《申报·自由谈》)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头引用巴塞尔的“特地声明”,意在自然地引出“凑趣、吹牛、拍马和精神利用”这几种“二丑艺术”。
B.第二段对“凑趣家”的概述,形象地暴露了凑趣家们表面上好像比吹牛家、拍马家高雅,实则寄人门下的丑态。
C.作者以杨修为例说明,杨修虽是曹操门下的“绅士”“宾客”,实则摆脱不了任人宰割的命运,今日之凑趣家当引以为戒。
D.作者认为,如今的凑趣家的情形似乎是大有变动了,但更可悲的是,他们还不如“鸡鸣狗盗之徒”合于实用。

综观全文,“凑趣家”有哪些主要特点?文中引用《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文章结尾说:“原来,二丑艺术,是只好骗骗扮公子哥儿的小丑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来源:论凑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汉语“新词”漫议
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由于日本对“西学”的译介远胜中国、大量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中日“同文”等诸多原因,使译自日文的书籍在甲午战争中国为日本所败后突然后来居上,迅速超过原来的中译西文书籍。梁启超到日本不久,即写下《论学日本文之益》一文作为《清议报》的社论,力论应向日本学习,从中可见当时知识界心态之一斑。一年后,他更回忆说在日年来的经历使他“脑质为之改易,思想言论,与前者若出两人”。细查这几年梁启超等人的论文,的确发生了重大转变,不仅对“西学”的了解突飞猛进,而且所使用的重要术语从原来基本上都是中国术语转为几乎全用日本术语。从1900年后,中国“新知识”的翻译工作几乎就集中在日本,甚至当时差不多每一种日本中级教科书都被译成了中文,连一些教员的讲义也被翻译。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几乎已被人遗忘的范迪吉译编的《编译普通教育百科全书》,当时广为发行,影响不小。“全书”包括了“知识”的各个领域,共分八大类:宗教和哲学六种,文学一种,教育五种,政治法律十八种,自然科学二十八种,实业(包括农业、商业和工业)二十二种,其他两种。“全书”使用的是标准的日本术语,对中国各类学科术语的规范起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种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汇融入到现代汉语之中。有意思的是,这些词汇甚至迅速取代了“严译”的大部分术语。这些几乎涉及各类学科的新词汇或是现代日本新创造的,或是使用旧词而赋以新意,现在又被广大中国知识分子所引进,这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现在我们学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大都是此时自日本舶来。如当我们顺口说出“为人民服务”、“加强组织纪律性”、“讲政治”、“永远革命”、“申请入党”、“解决问题”、“学习理论”、“学好哲学”、“坚持原则”……时,这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等等,实际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还有像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后勤、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封建、共和、美学、美术、抽象、逻辑……数不胜数,全是来自日语。
语言如同流水,也是高往低流,难以人力阻止。“普通话”之所以“普通”,就在于它能广纳“方言”,博采“外语”。其实,近代中国的大门先于日本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因此“西学东新”也先于日本,所以在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恰恰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将中文“西学”书籍大量译成日文出版。这期间的许多“日本新词”却是来自汉语,如铁路、铁道、新闻、国会、权利、主权、公法、选举、化学、植物学、细胞。。。。。。不一而足。但当近代日本全面超过近代中国后,日语新词便开始大量、迅速注入中国。
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从“新词”的“输入国”一跃而为“输出国”的重要原因是“西学”在日本遇到的阻力比中国小得多。这种“师生易位”的历史说明,若想以保守封闭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用心可谓良苦,但结果不仅无裨于事反而更加被动,“弘扬民族文化”云云则更无从谈起;相反,只有开放的文化才能赢得主动,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弘扬。
1.下列关于第四段中“师生易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指的是明治维新前后,还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的日本,在近代用开放的文化赢得主动,使其民族文化得到了真正弘扬的现象。
B.指的是近代日本全面超过近代中国后,日语新词便开始大量、迅速注入中国,差不多每一种日本中级教科书都被译成了中文这一现象。
C.指的是明治维新前后,还是通过中国了解西方、“西学”的日本,在近代已全面超过中国,从“新词”的“输入国”一跃而为“输出国”的变化。
D.指的是近代日本全面屏除保守封闭的民族文化传统,采取开放的文化而赢得的对民族文化的大力弘扬的变化
2.不属于造成“甲午战争后,译自日文的书籍突然后来居上,迅速超过原来的中译西文书籍”这一情况的原因一项是
A.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日本对“西学”的译介远胜于中国。
B.中日“同文”,加上当时知识界名人梁启超等的大力宣传、倡导。
C.范迪吉译编的《编译普通教育百科全书》,包括了“知识”的各个领域。
D.在中国近代新观念的引进中,大量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作用自然不可忽视。
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跟日本比较起来,我们中国因为先遭受了西方诸列强的入侵,所以,随之而来的便是“西学东新”也先于日本。
B.现在我们学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如“服务”“纪律”“政治”“革命”“党”等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C.通过大量的翻译引介,一大批日语词被广大中国知识分子所引进,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
D.通过翻译引介的一大批日语词,几乎涉及各类学科,它们均为现代日本所新创,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
4.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要使本民族文化真正得到弘扬,就必须屏除保守封闭的民族文化传统,采取开放的文化心态,吐故纳新。
B.中国从曾经的“新词”的“输出国”一转而成“输入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西学”在中国遇到的阻力较日本要大。
C.中国人曾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借口,用保守封闭的心态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心虽可谓良苦,但结果却更加被动。
D.“‘弘扬民族文化’云云”,暗含了作者对用保守封闭的心态而不采取开放的文化心态来维护民族文化传统这一做法的痛惜和无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边短文,完成:
湖南“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历史上曾是一块“不为中原人文所沾被”的“荆蛮之地”。那么,这块“四塞之地”上,如何会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主要源泉的湖湘文化呢?
我们知道,两宋之时,中国文化发生了三项重大演进。继秦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之后,两宋时期兴起了理学文化思潮。理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综合。一方面,它以复兴儒学为旗帜,致力重新解释儒学经典,力图使儒家文化切合新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又大量汲收和综合了佛、道两家的宇宙哲学和思辩方法,将儒学发展为一种具有高深哲理的思想体系。正因为这样,理学很快成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魏晋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均在北方。但自东晋以后,由于中原地区战火不绝,加之受到北方一些游牧民族的不断骚忧,中国政治、经济的重心开始南移,作为中国文化主体的中原文化也随之南移。到两宋之时,南方经济、文化已十分发达,远远超过了北方。在文化重心南移的大背景下,湖南逐渐成为以儒学文化为正统的省区,被学者称为“潇湘洙泗”、“荆蛮邹鲁”。两宋时期,中国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儒学地域化”。一批批立志于重振儒家信仰、重建儒家知识体系的儒家学者,集聚于各个地域的不同书院中,潜心著述,授徒讲学,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各自学术传统、思想特色的地域学派,如北宋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二程兄弟的洛学,南宋朱熹的闽学、胡安国父子及张栻的湘学、陆九渊的象山学等等。中国文化的上述三重演进,促使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地方学术形态——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崛起。
湖湘文化的另一个源头是唐宋以前的湖南本土文化,包括荆楚文化。两大渊源,分别影响着湖湘文化的两个层面。在思想学术层面,湖湘文化体现着儒学正统,岳麓书院讲堂所悬的“道南正脉”匾额,即昭示了中原儒学在湖湘文化中的正统地位;而在社会心理层面,湖湘文化主要地承传了本土文化传统。所以,探讨研究湘学者,能发现湖湘文化中的儒学正统特色,无论是周敦颐、张南轩,还是王船山、曾国藩,他们的学术思想、学术追求,都是以正统的孔孟之道为目标;而考察湘人,则更会感觉到荆楚山民刚烈、倔劲的个性。当然这两种文化组合是相互渗透的:湘学的学术思想总是透露出湘人那种刚劲、务实、敢为人先的实学风格和拼搏精神;而湘人的性格特质,又受到儒家道德精神的修炼,故而表现出一种人格的魅力和精神的升华。曾国藩人格修炼理论所追求的“血诚”、“明强”,就体现了二重文化组合的妙处:“诚”、“明”的理念来自儒家典籍和儒生对人格完善的追求,而“血”、“强”的观念又分明涌动着荆楚蛮民的一腔血性!湖湘山民质直、刚劲的性格与儒家道德、文化的焠炼,铸就了“无湘不成军”的神话。
湖湘文化是湘人永远的骄傲。在她的熏陶、洗礼下,一代代湖南人走南闯北,演绎出了一曲曲光彩照人的人生乐章,为国人瞩目,受世人敬仰。从这一意义上说,湖湘文化早已超出了她的地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所关注的文化。
1.下边不属于第二段中加点的“三项重大演进”的一项是
A.两宋时期兴起的理学文化思潮  B.中国文化的主体文化重心南移
C.湖南成为以儒学为正统的省区  D.出现“儒学地域化”学术现象
2.关于“湖湘文化”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湘文化是一种具有自己的学术传统和思想特色的地域性文化。
B.湖湘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南移的中原儒学在其中居正统地位。
C.唐宋前的荆楚文化和两宋时的理学文化是湖湘文化的两大渊源。
D.周敦颐、胡安国、张南轩、王船山、曾国藩等,是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
3.对文中涉及的一些文化概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楚文化是湖南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形成于唐宋以前,是湖湘文化的源头。
B.秦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两宋理学,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思潮。
C.理学既承传了儒学文化,又汲纳了佛、道文化,使儒学思想体系更博大精深。
D.湘学升华了湘人的人格魅力,湘人性格特质又造成了湘学的独特风格和精神。
4.下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湖南历史上曾是“荆蛮之地”,所谓“道南正脉”湖湘文化在两宋时期已经形成。
B.中国文化的演进、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崛起,很大程度上受中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C.湖湘文化的二重性,即儒家正统和湘学特质,曾国藩的“湘军神话”是二者巧妙的组合。
D.湖湘文化最终将走出古老的湘楚大地,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建筑审美
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 ,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舒畅、别扭、恐怖、惊讶、幽静、轻松、严肃……这是视觉反应的直觉情绪;质朴、刚健、柔和、雍容、华贵、纤秀、端庄……这就进入了初步的审美判断。所有这些主观的感受,无不是建筑的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样式、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等外在形式的反映。但是这些感受又不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的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整洁高傲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安宁雅静的四合院住宅,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所有这些具体感觉形式,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及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无不包含着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等主观因素。建筑的美感是蒙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是无声的空间凝聚,但又可以是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
目前对建筑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给建筑美学下个定义也是困难的。但是,把建筑作为一项艺术门类,从它的艺术特征、它的艺术风格和它的形式美法则入手加以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探索更为深入广阔的课题,例如,建筑美感的组成因素,特别是它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式与发展等等。
1.在西方,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原因是
A.建筑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
B.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
C.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 ,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
D.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生活,两者都包含了历史的审美因素。
2.第二段中加点的“某些特定的内容”指的是
A.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既是直觉情绪,又是初步的审美判断。
B.所有的主观的感受,都是建筑组合、尺度、式样、花纹等外在形式的反映。
C.建筑美感的深化和发挥大大突破了单纯的形式美法则,从而获得里更多的内容。
D.建筑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以及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主观因素。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第二段从俭住美感的来源、具体内容、演变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B.第二段画横线的词语,在内容表达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说明了人们对建筑的感受是具体的。
C.文章结尾提出了作者的主张,要从建筑艺术特征、艺术风格和形式美学法则入手来研究建筑美学。
D.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布局谋篇,叙议结合,有的放矢,充分阐述了当今建筑美学研究的课题缺陷。
4.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美的研究历史悠久,虽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完整体系,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新兴学科。
B.建筑美学研究应该作为一项艺术门类,它必定有助于课题空间的拓展,深入探索和建筑学的健康发展。
C.建筑美感终究会明确具体,并成为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从流动到稳定,从单纯到复杂。
D.建筑美感源于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所有美感必将突破单纯的形式美法则而得以升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题。
银牌,重似金牌
①在2006年冬季奥运会昨晚(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的花样滑冰比赛中,俄罗斯名将托特米安尼娜/马列宁以总成绩204.48分夺得双人滑冠军,中国选手张丹/张昊受伤获得银牌,申雪/赵宏博获得铜牌。
②意大利都灵时间13日21时21分。意大利著名的《蝴蝶夫人》乐曲在都灵帕拉维拉体育馆响起,分别身穿黑白衣服的赵宏博、申雪深情对望,顺畅滑行、有力的起跳、优美的螺旋线……在短暂的动作稍紧后,赵宏博和申雪完全进入了状态。在一道完美的弧线后,赵宏博腾空而起,如一道黑色闪电,转体三周,稳稳地落到冰面——令人担心的后外点冰三周跳就这样轻松地成功了。之后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五次热烈的掌声响起,为的是这个脚腱断裂后才半年就站立在冰面上的刚强汉子。音乐终止,掌声、欢呼声长达数十秒。
③“124.59!”自由滑分列在已经出场的15位选手的首位,加上短节目的62.32分,他们的总分也排到了首位。不过十几分钟后,最后的决斗开始了。短节目中成绩最好的四对选手依次上场,倒数第二个出场的俄罗斯王牌组合托特米安尼娜/马列宁顶住压力,以近乎完美的表演得到高于赵/申组合的分数。中国队花样滑冰金牌的突破希望,寄托在了三对中国选手中最年轻的张丹/张昊身上。
④22岁的张昊轻松地微笑出场,21岁的张丹则神情有些严肃。表演开始不久,意外发生了:张丹在完成被认为唯一可以击败强大对手的秘密武器——抛四周跳时失败,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再飞速滑行撞向挡板。张丹想站起来,又重重地倒了下去,她左腿内侧已经严重拉伤。
⑤音乐突然停止,观众哗然。张昊轻轻拉起张丹,“还能滑吗?”这位清秀的哈尔滨姑娘点了点头,然而刚站起来又疼得蹲了下去。张昊把她扶到出口处,他已经不打算再上场比赛了。体育馆很静,观众都在关切地注视着张丹,掌声一阵响过一阵。两分钟后,张丹对拍档再次点头:我行!
⑥音乐再次响起。那是《龙的传人》。张丹忍着剧痛滑向场中央。他们开始只是慢慢地滑,慢慢地做动作。顷刻,张丹加速了!张昊跟上,节奏又回来了!重新开始的表演是那么完美,那三周接两周跳、抛三周跳,张丹都完成得那样精彩出色。他们就在没有停过的掌声中完成了也许是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表演。
⑦张丹在张昊的搀扶下滑到打分区,一直咬牙完成比赛的姑娘一见到教练姚滨,眼泪才簌簌淌下来:“对不起!”等候比分时,张丹的左腿已被队医包扎得严严实实。
⑧“189.74分”,张丹/张昊超越了申雪/赵宏博夺得银牌!一旁的托特米安妮娜/马列宁如释重负地拥抱在一起,观众却把更热烈的掌声给了张丹和一旁的赵宏博。因为那一刻,他们感动了全世界。
(2006年2月14日《羊城晚报》,记者周方平)
选出对本文的章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这是一篇新闻报道,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导言,作用是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B.文中对赵宏博与张丹的报道都比较详细,先后形成了情节上的主高潮与次高潮。
C.第④节写张丹出场时“神情有些严肃”,这为下文写张丹摔倒受伤埋下了伏笔。
D.文章的最后一句,具有四两拨千金的作用,蕴含着文章的主旨,堪称豹尾之笔。

选出对本文的音乐描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作者刻意说明赵宏博、申雪比赛时响起的音乐是《蝴蝶夫人》,是因为他们的动作如蝴蝶般美丽轻盈。
B.作者没有说明俄罗斯选手比赛时用的是哪一支乐曲,那是因为他们的比赛不是报道的重点。
C.“音乐突然停止”一句一方面说明比赛中途停止了,而另一方面又为下文“音乐再次响起”一句作了铺垫。
D.张丹再次出场时,作者特意说明赛场响起的音乐是《龙的传人》,这种写法具有含义深刻的暗示作用。

本文为塑造两对中国选手的形象,不仅刻画了他们精彩感人的动作,而且反复写到观众们的反应,这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题为“银牌,重似金牌”,请概括说明这一文题的内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5—17题。
关于俄苏歌曲情缘的答问
余倩(《文汇读书周报》记者,简称“余”):您最近出版的《俄苏名歌经典》《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与您过去的书有何不同?
薛范(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翻译协会会员,简称“薛”):这两种书是我一生译介和研究俄苏歌曲的一个句号。过去出版歌曲集时,苏联还存在,现在苏联解体了,一个朝代结束了。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对这一历史阶段的某些事物做出比较客观的回顾和反思。《俄苏名歌经典》简谱本,收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佳作,可以说是俄苏歌曲的一个编年史。《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五线谱本,附钢琴伴奏,便于音乐会演出。此外,这两种书后还附有“歌曲说明”,介绍词曲作者、歌曲创作经过以及产生的影响,这些稀缺的资料是最有价值的亮点。
余:歌词的翻译与诗歌的翻译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薛:两者的要求有许多是相同的,比如,都讲究韵律、文采、意境。而歌曲译配不同于诗篇翻译的最主要一点,就是翻译的歌词必须考虑到与音乐的最佳结合。创作歌曲大多在词的基础上配曲,但翻译歌曲恰恰相反。如果把歌词比作脚,那曲调就是鞋了。创作歌曲就是按照脚的尺寸定做合适的鞋子。而歌曲翻译则是鞋(曲调)已经摆在那儿了,我们的任务是要找到尺寸正好般配的脚。我看过现在一些大学生译配的歌曲,脚和鞋不太般配。那些大学生外语水平相当好,但是缺乏中文功底,也不懂得歌词字音与旋律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歌曲是无法歌唱的。
余:您对俄苏歌曲的情结源于哪儿?
薛:俄苏歌曲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紧密相连。50年代初期,朝气蓬勃、青春向上的俄苏歌曲正合当时年轻人的精神需要。所以,在1994年的一台苏联歌曲音乐会上,当《祖国进行曲》乐曲响起时,全场的中老年观众都一边跟着齐唱,一边泪流满面。这是一首豪迈的颂歌,大家不是伤感而流泪,而是因为它唤醒了大家青春的记忆。俄苏歌曲的题材十分广泛,凡生活中所见所闻所追求的一切,都能在歌曲中得到艺术的反映。俄苏歌曲弘扬崇高的献身精神,它往往把个人命运同集体命运、国家命运甚至世界命运结合在一起。而且,歌曲旋律简明动听,琅琅上口,易唱易记。
余:您怎么看待俄苏歌曲的传承问题呢?
薛:上世纪50年代是中苏友好时期,当时影响我们这代人的就是苏联文化。后来有了整整25年的断层,虽说之后中苏关系解冻,但彼此心中的阴影不是立刻能够消除的。
俄罗斯文化受到冷遇还有媒体的因素。比如说,电视就很少播出俄罗斯的影视和音乐节目。曾经有位记者说,现在年轻人基本上不喜欢俄苏歌曲。有位专家说,现在是多元化时代,有人喜欢俄苏歌曲,有人喜欢欧美流行歌曲,都是正常的。但我以为,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秀作品。作为专家,应该把世界上真善美的作品推荐给年轻的一代,希望他们传承下去。
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薛范称这两种书是“一个句号”,意思是苏联解体后,他不再译介和研究俄苏歌曲了。
B.《俄苏名歌经典》《俄苏歌曲珍品选集》两书“最有价值的亮点”在于其资料珍贵。
C.诗歌的翻译讲究韵律、文采、意境,而歌词的翻译则讲究歌词与音乐的最佳结合。
D.朝气蓬勃、青春向上的俄苏歌曲满足了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需要,所以能够传唱至今。

16.薛范对俄苏歌曲的情结源于哪些方面?
答:                               ▲                                
17.关于如何传承的问题,薛范有哪些主张?请分条概括。
答: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9旬老人吴征镒:学无止境 后来居上     余建斌
“我搞了一辈子植物科学的研究,今年92岁了,我感觉到学无止境,后来居上。”
对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征镒院士,这位中国植物学研究的杰出学者、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谦逊地说,“我的工作是大家齐心用力做的,我个人得到国家如此大的褒奖,我感觉到只能尽有生之力,把后学的同志能带多少带多少。”
吴征镒被中外同行誉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同事和身边的学生、助手都形容他博闻强记、博古通今。编《中国植物志》的时候,他脑子里记得文献的出处,在手稿里写个人名注上个年代,助手去查对应文献时往往一丝不差。
  “吴先生的勤奋和严谨非常了不起。”长期跟随在吴征镒身边工作的武素功研究员说。那时候吴征镒还在北京工作,40多岁,当着中科院植物所副所长,任务很重。开会休息时间10分钟,他还去标本室看标本。晚上电话比较多,他有时候就把电话搁一边。“正是他这样不断的积累,基础扎实了,才在晚年的时候还能继续不断地出大成果。”
  昆明植物所所长李德铢博士是吴征镒的23名弟子之一。他记得有一段时间吴征镒住在医院没办法工作,就觉得非常着急。“他还经常批评我们有点事务主义,做了行政工作不能浮在上面,而要沉下来多点时间做学问……他是那种沉下来的人。”
  “八十岁后吴先生的眼、耳渐不如前,但他在2000年后出的4本著作都是亲自执笔。有些著作本来1年能完成的花了3、4年,因为他随时会把新的文献插到稿子里去。”做过吴征镒学术秘书的昆明植物所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室副主任彭华说。
  “人生有限,我把我有限的时间有一份力发一份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这或许可以作为吴征镒对众多评价的回答。他说,“我的能力有限,尽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向前。”
  2007年1月,年届九十的吴征镒在力邀之下,担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我的工作过去主要靠观察,现在青光眼后期,我不能再做新的工作了,能够把现在承担的中华大典任务承担到底,我就心满意足,更多的工作需要大家。”
  之前,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竣工并投入使用,他提出的建立“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变为现实。
  往前追溯,解放初当国家急需橡胶,他就参加和领导了海南和云南的橡胶宜林地考察,又同其他科学家一道发起了建立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倡议……从科学救国到科技兴国,吴征镒爱国之心拳拳。
  “总之我的能力有限,人生不过几十年,诸位还要获得比我们更长的时间,取得更大的成就。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在比我们还要艰难的路上去攀登,我愿意提供肩膀做垫脚石。”这是吴征镒对青年人的寄语。
  现在,这位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九旬老人,每天还要工作3个小时。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吴征镒之所以被中外同行誉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在于他搞了一辈子植物科学的研究,并获得了200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
B.吴征镒所反对的“事务主义”,是指满足于行政工作的日常事务,而不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研究,进而荒废了自己专业的一种做法。
C.“我把我有限的时间有一份力发一份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这里的“发力”“发光”,实际就是指担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工作。
D.标题中的“后来居上”是对吴征镒“几十年如一日向前”,“基础扎实了,才在晚年的时候还能继续不断地出大成果”的由衷赞美。

16.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吴征镒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17.通讯具有客观性、典型性和形象性,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实用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