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朱自清
大家都知道闻先生是一位诗人。他的《红烛》,尤其他的《死水》,读过的人很多。这些集子的特色之一,是那些爱国诗。在抗战以前他也许是唯一的爱国新诗人。这里可以看出他对文学的态度。新文学运动以来,许多作者都认识了文学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而有所表现,可是闻先生认识得特别亲切,表现得特别强调。他在过去的诗人中最敬爱杜甫,就因为杜诗政治性和社会性最浓厚。后来他更进一步,注意原始人的歌舞:这是集团的艺术,也是与生活打成一片的艺术。他要的是热情,是力量,是火一样的生命。
但是他并不忽略语言的技巧,大家都记得他是提倡诗的新格律的人,也是创造诗的新格律的人。他创造自己的诗的语言,并且创造自己的散文的语言。诗大家都知道,不必细说;散文如《唐诗杂论》,可惜只有五篇,那经济的字句,那完密而短小的篇幅,简直是诗。我听他近来的演说,有两三回也是这么精悍,字字句句好似称量而出,却又那么自然流畅。他因此也特别能够体会古代语言的曲折处。当然,以上这些都得靠学力,但是更得靠才气,也就是想象。单就读古书而论,固然得先通文字声韵之学;可是还不够,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工作,决不能融会贯通的。这里需要细心,更需要大胆。闻先生能够体会到古代语言的表现方式,他的校勘古书,有些地方胆大得吓人,但却得细心吟味所得;平心静气读下去,不由人不信。校书本有死校活校之分;他自然是活校,而因为知识和技术的一般进步,他的成就骎骎乎驾活校的高邮王氏父子而上之。
他研究中国古代,可是他要使局部化了石的古代复活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因为这古代与现代究竟属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而历史是联贯的。我们要客观的认识古代;可是,是“我们”在客观的认识古代,现代的我们要能够在心目中想象古代的生活,要能够在心目中分享古代的生活,才能认识那活的古代,也许才是那真的古代──这也才是客观的认识古代。闻先生研究伏羲的故事或神话,是将这神话跟人们的生活打成一片;神话不是空想,不是娱乐,而是人民的生命欲和生活力的表现。这是死活存亡的消息,是人与自然斗争的纪录,非同小可。他研究《楚辞》的神话,也是一样的态度。他看屈原,也将他放在整个时代整个社会里看。他承认屈原是伟大的天才;但天才是活人,不是偶像,只有这么看,屈原的真面目也许才能再现在我们心中。他研究《周易》里的故事,也是先有一整个社会的影像在心里。研究《诗经》也如此,他常说笑话,说他研究《诗经》,越来越“形而下”了──其实这正表现着生命的力量。
他是有幽默感的人;他的认识古代,有时也靠着这种幽默感。看《匡斋尺牍》里《狼跋》一篇,便知道他能够体会到别人从不曾体会到的古人的幽默感。而所谓“匡斋”本于匡衡说诗解人颐那句话,正是幽默的意思。他的《死水》里《闻一多先生的书桌》,也是一首难得的幽默的诗。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常跟我们说要活到八十岁,现在还不满四十八岁,竟惨死在那卑鄙恶毒的枪下!有个学生曾瞻仰他的遗体,见他“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唉!他是不甘心的,我们也是不甘心的!
(1)下列对传纪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闻一多不仅提倡诗的新格律,也创造诗的新格律,如《红烛》《死水》和《唐诗杂论》等新诗集子都体现了这一点。
B.闻一多从敬爱杜甫到注意原始人的歌舞,是他对文学态度的更进一步的表现,也是因为原始人歌舞更具有热情、力量、火一样生命的特点。
C.闻一多在校勘古书方面,既细心又大胆,属于活校的行列,由于知识和技术的一般进步,他的成就比死校的高邮王氏父子高了许多。
D.作者认为研究伏羲的故事和神话,不能将之当成空想和娱乐,而要当成人民的生命欲和生活力的表现来研究。

E.《红烛》《死水》等集子,既有爱国热情,也有语言技巧,还有幽默感,体现了闻一多是抗战前唯一的爱国诗人的学术价值。
(2)联系全文,从“诗人”“语言”和“研究古代”三个方面,归纳分析一下闻一多形象。
(3)作者在文末引用“遍身血迹,双手抱头,全身痉挛”,用意是什么?
(4)在朱自清等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闻一多先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的死,“是民主主义运动的大损失,又是中国学术的大损失”。但在当时,国民党政府却有人指使特务要暗杀闻一多,认为闻一多是个有害的人。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助推共和国几代战机上天
——记201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师昌绪
在所党委和所长李熏的关注下,师昌绪的研究室正式接受了研究空心叶片的任务,他立即进入了角色。空心叶片研制方案的每个细节都需要缜密的思考,而不能容忍哪怕是微小的疏漏。这个劳动是无形的,量是巨大的,用“绞尽脑汁”来形容,真是恰如其分。
经过充分动员和周密安排,他把全室近一百人组成合金设计、型芯材析、测试几个小组进行攻关。他熟悉他的助手们,这批20世纪50年代从新中国大学毕业的科研人员已成长起来,是批虎将,应放手让他们分路前进。他将攻占目标确定,任他们恣情作战,在战斗中增长才干,夺取胜利。   
助手们对这位指挥官也是心悦诚服的。人们送他一个美称:“材料医生”。一次,一个航空工厂有五千多个涡轮叶片因晶粒度不合格而报废了,影响了发动机的装配。工厂请来了师昌绪。他沉重地捧起报废的叶片,放在观察金相的测试仪中,金属隐患像医生在X光机前观察病体一样清晰了。他开了药方:喷矾处理。于是,这批价值近百万元的叶片被挽救了。师昌绪妙手回春的造诣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试制新型战机的航空工厂几次来询问,科学院与国家科委也十分关注,这是向世界航空工业先进水平进军的一次攻坚战,只能进,不能退!师昌绪深知,没有足以压倒困难的精神状态是难以战胜困难的。作为科研人员,最忌讳萎靡与颓唐。“自然对于无能的人是鄙视的,她对有能力、真实的纯粹的人才泄露她的秘密”。于是,他用爽心的休息驱赶失败带来的不快,对助手们说:“失败了,再来!试验要继续进行,多研究分析,还要放眼国外信息,他山之石,也可以攻玉嘛……”
师昌绪从资料室借来最新出版的外文技术书刊,没日没夜地研究探求。一次,他从一则外国杂志刊登的不同规格的石英管广告中得到启示:“用石英管做型芯材料!”他的当机立断,使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天终于盼来了,空心叶片样品在熬红了一双双眼睛的人们面前,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一样绽开了笑脸!1965年,我国第一代气冷空心叶片经过吹风和台架试车,证明空心叶片与实心叶片相比温度降低一百度以上,满足了设计要求,这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在世界上第二个使用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国家,而且这项成果具有独创性。新成果研制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在英国,在这之后走完这段路程,整整用了十五年……
2000年,已是耄耋之龄的师昌绪找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原常务副主任李克健,说起他想搞一下碳纤维。李克健看看他,立马摇头说:“师先生;这件事你可别管!这事儿太复杂,谁抓谁麻烦!”   
碳纤维,是航空航天基础材料,质量轻、强度要求高。我国从1975年就开始研制,组织攻关,资金投入不少,却始终拿不出质量稳定的产品。
“我们航空航天工业太需要碳纤维,不要总依靠进口。”师昌绪说,“如果搞不出碳纤维,拖了国防工业后腿,我死不瞑目!”
老人的决心与执著,令李克健动容,他决定与师昌绪携手投入碳纤维的攻关。这年8月,师昌绪亲自组织了由国防科工委、科技部、总装备部、基金委等相关部委的近六十人参加的座谈会,探讨如何把碳纤维搞上去。会议纪要上专门写了一句:请师昌绪院士作技术顾问和监督。
其实,不管让他担任什么角色,师昌绪都想把这件事一抓到底。很快他就组织了第二次座谈会,讨论具体实施方案。会上有人问师昌堵:“上亿元的研制经费上哪儿去要?就是要来了,谁去指挥实施?过去几个部委联合起来都没弄好,你能指挥得动吗?”
“只要国家需要,困难再大也要干!”多年的习惯使师昌绪意志坚定,干啥都要干好,他连夜上书给中央,陈说利害。很快,科技部在“863”计划中专门增设了一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碳纤维项目。
有了资金,师昌绪还要亲自抓落实,定规矩,设专项管理系统,对申报参加攻关的单位报上的样品,现场取样,统一测试,优胜劣汰,毫不含糊。应用试验单位确定后,师昌绪不顾八十高龄,一次次深入现场指导,还亲自协调有关部门再提供三千万资金,确保试验成功。正是在师昌绪一以贯之的关注与支持下,我国航空航天所需的碳纤维现已实现了立足国内的目标。
作为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师昌绪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而其最为耀眼的成就就是助推共和国一代代战机冲上云天。2010年1月14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刚刚开过,香港《南华早报》就发出报道:“师昌绪研制耐高温合金助‘歼—20’起飞。”报道中写道:“金属高温材料专家师昌绪昨天以他对研发高性能战斗机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而在此三天之前,中国内地的‘歼—20’隐形战斗机才刚刚进行首次试飞。”   
然而,师昌绪对这些荣誉却是淡然视之。
(选自《名人传记》2011年第4期,有删改)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研究空心叶片的任务十分繁重,要求十分严格,必须绞尽脑汁,周密安排;为此,师昌绪把他的科研团队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作,联合攻关。
B.师昌绪不崇洋媚外,他带领他的助手们以压倒困难的精神独立自主地进行反复研究,经历了失败,战胜了困难,仅用—年多的时间就研制成功了空心叶片,为新型战机上天做出了贡献。
C.年迈的师昌绪老骥伏枥,壮心不已,豪气干云,他主动请缨要求研究原先依靠进口的航空航天材料“碳纤维”,却被泼了冷水;但他的决心和执著最终还是有了好的结果。
D.师昌绪和他领导的团队研制出的举世瞩目的耐高温合金材料——碳纤维,助推共和国一代代战机冲上了云天。

E.选文主要叙写师昌绪三项重要科研成果的研制及其重大意义,表现了这位伟大科学家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以及对国家的巨大贡献。   
“自然对于无能的人是鄙视的,她对有能力、真实的纯粹的人才泄露她的秘密。”这句话在文中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插叙师昌绪妙手回春使“五千多个涡轮叶片”死而复生的故事,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选文探究科学家师昌绪先生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他首先是一个历史学家
——纪念梁思成诞辰110周年
林 洙
在梁思成的书房中,有一副任公先生手书的李白、杜甫诗句的集联: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这是任公先生对儿子的期盼,也是遗训:他希望儿子在做人方面要清清白白,如出水芙蓉般纯洁坦荡;在事业方面不计较个人得失,如白鸥冲破万里波涛般勇猛直前。我曾久久地沉思在这两句遗训中。
在过去的几十年的岁月里,我经历了从恐惧到悲痛到冷静的过程。我看清了人们,也认清了自己。但令我感到幸福的是,我看到了梁思成的灵魂,看到了我所从未认识到的他那和蔼可亲的另一面——严肃与理性。他用来衡量自己的是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他身上有股顽强的、内在的精神力量,我被他的诚恳和那种灵魂的坦白所感动。在暴戾恐怖的气氛下,我却感到心灵深处的平静。
当梁思成第一次调查独乐寺时,他已开始注意到一些构造做法与明清建筑的不同。在调查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及摩尼殿的构造时,开始投入了极大的关注。据日本学者的考证,转轮藏殿是明清建筑,但是思成经过对转轮藏殿的仔细研究,认为转轮藏殿应建于元代以前。后经过考证,果然是宋代辽的建筑。摩尼殿虽然没有文献记载,但梁思成从摩尼殿四面出抱厦的做法肯定它是宋代建筑。为什么他能准确地判断古建筑的建筑年代?这与他经常研究各时代的书法、绘画、雕塑、陶瓷器皿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艺术作品中包含着各时代的信息。所以他常说,调查古建筑要有敏锐的时代感。
他的《大同古建调查报告》长达22万字,通过这份报告,可以看出他已吃透了宋辽时期的建筑并已读懂了《营造法式》这本“天书”。经过对云冈石窟的调查,他又从散落在个别石窟中的屋顶、斗拱、阑额、柱、栏杆、踏步、藻井等零星建筑构件中得出了“中国建筑在两千年前已形成了结构上的独立性,并一直保持下来形成了中国建筑的特点”的观点。为什么思成能得出这个结论?因为他在西方建筑史上下过工夫,所以能对东西方的建筑体系格外敏感。我认为,1933年通过对古建、石窟的调查,他已基本理清了我国建筑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脉络,但他没有急于成书,他还要通过更多的古建调查来验证他的推断。
1937年,他们发现了唐代建筑佛光寺。梁思成也由此证实了他对中国建筑发展的观点。    1942年,他开始动手撰写《中国建筑史》及《营造法式注释》。我认为,正是因为他正确的研究方法、刻苦的钻研、对东西方建筑的谙熟、广泛掌握的外围知识以及他个人的智慧,才使其有条件成为了《中国建筑史》的第一撰稿人。这时的他作为一个真正伟大的学者的形象,才实实在在而真切地矗立在我心里。
1946年,他赴美考察、讲学,回国后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他没有照搬美国的教学大纲,而是从一个历史学家的角度,对建筑科学研究对象全面认识,并对建筑学科发展方向进行把握,从而对传统建筑教育的课程作了全面的取舍、增设。这是他作为一个教育家的成功之处,也使他的建筑思想明显超越于大多数同辈建筑学家。从历史的角度看,他对北京市的规划、对古建筑保护乃至对全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过去人们称他为古建筑专家、建筑教育家、城市规划学家,而我认为,他首先是一个历史学家。
没有想到,对他的认识——对我最亲近的人的认识,竟长达几十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我才终于读懂了他。
(来源:文汇报)
【注】林洙,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
从全文看,为什么作者认为梁思成首先是一个历史学家?
▲                                         
说说这篇传记是如何构思行文表现梁思成先生的做人品格和学术成就的。
▲                                      
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梁思成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访谈气候专家:“千年极寒”论无科学依据
嘉 宾:国家气候中心主任 宋连春
采访人:中国气象网记者王 晨
最近,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波兰学者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可能出现“千年极寒”的消息,其中还提到了亚洲地区也可能出现寒冬。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目前“千年极寒”的观点,已经出现了人云亦云的声音。这个结论是否有科学依据?类似“千年一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目前可以预测吗?
宋连春:波兰学者的预测理由并不能站住脚。“千年极寒”这个说法的科学依据非常不充分,是完全可以被驳倒的。
实际上,把“拉尼娜”和墨西哥湾暖流扯到一起有“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因为它们是属于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拉尼娜”是年际尺度,逐年之间的波动起伏比较大;而大西洋暖流却是相对稳定的,主要表现为十年以上的长周期变化,而且近几十年的观测显示出,大西洋暖流只有很弱的减少趋势。目前国内外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拉尼娜”与墨西哥湾暖流有直接关系。
其次,“拉尼娜”的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举个例子来说,自1986年以来,欧洲地区发生过4次“拉尼娜”事件,其中只有两次出现了冷冬。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拉尼娜”事件期间,欧洲气温普遍较常年明显偏暖了1℃至4℃,并没有出现偏冷的现象。所以,单单靠目前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就预测欧洲将出现“千年极寒”,这显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何况,目前在科学上还不具备预测“千年一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气候预测不仅复杂,而且难度很大,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人类预测气候的能力只能局限在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气候异常总体趋势的预测,还无法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做出可靠的预测,尤其是针对“千年极寒”这样特别极端事件的预测,更缺乏可以信赖的科学技术和手段。
记者:全球变暖是大家都了然于胸的一个趋势,如今“千年极寒”的说法与前者之说是否南辕北辙?它出现的可能性大吗?
宋连春:气候变暖,是指“整体趋势”在变暖,一般是指10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但由于气候存在年际波动,所以并非“今年温度比去年高”就称为气候变暖的。
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趋多趋强的情况,并不排除某一年、某些地区会发生“寒冷事件”,但是出现“千年极寒”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当前全球气候处于持续性“温暖”阶段。
回过头来看,2009年是有记录以来南半球最暖的年份,2000至2009年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十年,这都表明近百年来的气候变暖趋势是一个全球性的长期过程。根据1500年以来的代用资料分析,欧洲冬季气温变化与1901年至1995年的平均值相比,距平大多在正负2℃之内。1708年至1709年冬季是1500年以来最冷的冬季。但20世纪中期以来,欧洲冬季气温始终呈现上升的趋势,没有出现过较常年偏低2℃的偏冷冬季。由此看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出现“千年极寒”的可能性极小。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增大。
以我国为例,今年以来,天气气候十分异常,降水量大、暴雨日数多,气温高、高温日数多,旱涝灾害相连,冷热时空交替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降雨造成多流域汛情并发和地质灾害多发。西南地区发生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秋冬春持续特大干旱;新疆北部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冬季雪灾;东北华北发生了4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冬春季持续低温;华南、江南5月至7月遭受了14轮暴雨袭击,造成了严重汛情;北方和西部地区7月中旬至9月上旬遭受了10轮暴雨袭击,渭河、辽河、第二松花江出现严重汛情;甘肃、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发生了严重的地质灾害;青海、新疆、海南等地也发生罕见暴雨洪涝;全国高温日数异常多,东北、华北、西北、江南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南方多地高温持续时间超历史同期。
记者:您在此为大家揭开了“千年极寒”在科学上是不可信的面纱。很多百姓在关注一个问题——今年我国冬季的气温与往年相比,会出现异常吗?
宋连春:首先,我想说个概念——气候预测。在气象学上,把月以上时间尺度的预报称为气候预测,与中短期天气预报相比,气候预测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因子,除了“拉尼娜”导致的热带海洋和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外,欧亚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对我国冬季气候也有重要影响。其中,西伯利亚高压及东亚冬季风活动与我国冬季气温密切相关。
就目前来看,“拉尼娜”正处在发展状态,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总体偏强,但稳定性较弱,位置变化幅度较大,中高纬地区的冷空气逐渐活跃,但还并未明显偏强。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冬季我国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也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11月份,我们还将组织全国性的会商,对我国乃至亚洲一些地区的冬季气候做全面、详尽的预测展望。
下列对访谈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千年极寒”是波兰科学家对世界气候发展趋势的一种预测。
B.专家以“风马牛不相及”一语解说“拉尼娜”和“墨西哥暖流”之间并无直接关系这一看法。
C.欧亚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是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一个原因。
D.气候的“年际波动”指的是,一年之间天气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E.预计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偏低,原因之一是中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活动较为活跃。
气候专家是怎样反驳“千年极寒”的,请简述。
请从成因、表现、应对等角度探究“极端天气”这一气候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柴可夫斯基的《叶甫根尼·奥涅金》
1877年初,柴可夫斯基想着手创作自己的第五部歌剧。当时俄罗斯歌剧已达到了繁荣时期,在所有反映俄罗斯生活题材的歌剧里,主人公都是历史人物或农民,包括柴可夫斯基自己写的歌剧也是如此。现在他想寻求另一类主题,他想用歌剧这种体裁探索和反映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他要在歌剧体裁领域中体现“人类心灵活动”的方式。
5月初的一天,柴可夫斯基来到一位著名女歌唱家家作客。她建议把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改编成歌剧。柴可夫斯基当晚重读了一遍原著,再次被深深感动,产生了一种不可遏止的创作欲望。他当即写出了场次大纲,从原诗中挑选了所需素材,准备请好友席洛夫斯基编写歌剧脚本。
这年夏天柴可夫斯基住在莫斯科近郊席洛夫斯基家开始创作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这期间他给人写信说:“《叶甫根尼·奥涅金》里的诗意有多么丰富啊,我没想错,我很了解,在这部歌剧里,舞台效果和动作不多,但是这个题材从总体上所包含的诗意、人情味以及题材的纯朴与诗作的天才文笔,这一切都加倍地补偿了所有的缺点。”
柴可夫斯基甚至不把这个歌剧称为歌剧而称为“抒情场面”,因为他不把注意力放在故事情节和事件上,而是着力表现主人公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反映他们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作曲家给普希金的这部描写19世纪初俄国生活的作品带来了自己时代的特征。他把剧中人物对幸福的向往以及他们和命运之间的冲突尖锐化了。柴可夫斯基在自己的音乐刻画中,对普希金笔下人物的描写增加了新的特点,使得塔姬雅娜、奥涅金、连斯基的形象比在普希金小说中有了更为强烈的悲剧色彩。
柴可夫斯基从青年时代就时常被塔姬雅娜这一充满诗意的形象所感动。她是纯朴、善良的俄罗斯女性的美好典型。生活在僻静乡间的塔姬雅娜对未来怀着美好憧憬和幻想。潇洒风流的贵族青年奥涅金的出现,打乱了她平静的生活,她热烈地爱上了奥涅金,并且大胆地给他写信向他倾吐爱情。歌剧就是从塔姬雅娜写信一场开始的。代表塔姬雅娜形象的主题音乐具有俄罗斯浪漫风格。作曲家用充满激情的音乐表现少女真挚、强烈的爱情。这一段音乐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柴可夫斯基对普希金原著中的奥涅金做了一些改动。没有触及奥涅金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只说他是“都城一位寂寞的社交家”。奥涅金没有接受少女的纯真爱情。在他那段著名的咏叹调《您给我写了信》中,奥涅金的冷言说教使可怜的塔姬雅娜受了委屈和伤害。她带着心灵的创伤接受了无爱的婚姻,做了格列明公爵夫人。两年以后当奥涅金带着爱意回到塔姬雅娜身边时,她的心破碎了,她仍深爱着奥涅金,但她又必须忠于自己的责任。表面的平静掩盖着内心的痛苦。此时多变的音乐旋律和生动的唱词把她激烈的内心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剧中连斯基的形象也与在普希金原作中有所不同。柴可夫斯基笔下的连斯基真诚、善良,具有崇高的理想,忠于自己的爱情,然而现实生活使他的梦想破碎。当他不得不和过去友人奥涅金走上决斗场时,他已经预感到不幸的来临。一曲惊天动地的连斯基咏叹调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啊!
1878年2月柴可夫斯基完成了这部歌剧。1878年12月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戏剧节上首演。
人们对于作曲家的新歌剧表示一致赞赏。《叶甫根尼·奥涅金》成为俄国和欧洲许多剧院的保留剧目。
(摘自《柴可夫斯基传》)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  )

A.俄罗斯歌剧进入繁荣时期,柴可夫斯基用一年多的时间创作并排演的他的第五部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是这个繁荣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B.体现“人类心灵活动”的方式,是柴可夫斯基为自己设定的创作歌剧的新主题,也是他寻求新题材并成功创作第五部歌剧的动力。
C.柴可夫斯基接受一著名女歌唱家的建议,把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根尼·奥涅金》原著重读了一遍,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于是让好友希洛夫斯基负责歌剧的具体创作工作。
D.柴可夫斯基所说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所有的缺点”是指歌剧里,舞台效果和动作不多。

E、《叶甫根尼·奥涅金》被人们一致赞赏和成为俄国和欧洲许多剧院的保留剧目,又一次表明柴可夫斯基歌剧创作一直走在时代前列,不断获得巨大的成功。
结合文章,概括柴可夫斯基如何用音乐手段刻画塔姬雅娜这一形象的。
答:
柴可夫斯基在创作《叶甫根尼·奥涅金》之前曾说:“我在这条道路上定下了一站:歌剧,不论您怎样说我不擅长于创作这种音乐,我将毫不犹豫走自己的路。”请结合文本,对其进行评述。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再谈肖邦
杨燕迪
①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独创的艺术家,身后越难有继承者而形成“流派”,这似已成艺术的定律。这些独树一帜的艺术家,正因其别具一格而对后来者有无穷的吸引力。肖邦对后人的影响,显然很大也很多。可能最接近肖邦原貌的模仿,是早年的俄罗斯作曲家斯克里亚宾,以及早期的法国人福列。但同样明显的是,这其中没有一人曾企及肖邦音乐的那种纯净度和精粹度。
②艺术家的影响与形成艺术“流派”似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艺术家的影响可能是非常多面而多样的,而且因后人对某艺术家的认识之不同会有很多的改变。而艺术流派的形成,则有某些“硬性”的指标。从肖邦的例证中可以见出,在艺术创造中最具恒久价值的,往往是最个人化的创意,而不是集体性的“流派”共同点。就此而论,肖邦之后没有形成流派虽然让人惋惜或叹息,而其中确有某种命定的必然。
③越是伟大的艺术家,其矛盾性就越深刻和复杂。不过,对于后人的理解而言,可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看出这种矛盾性,而在于看出这种矛盾性在每个不同艺术家身上的特殊性质。李斯特的矛盾性显然不同于肖邦,他在尖锐和敏感方面不如肖邦,却比肖邦更为混杂和多面——例如他的血脉中杂耍艺人的游戏和宗教超验的追求之间,就形成难以调解的冲突。最终他的风格没能像肖邦那样形成自成一体的内在完整性,作品数量不少,但质量参差不齐。舒曼和门德尔松的矛盾性当然完全不同,前者是太不平衡,后者是太过平衡,因而都影响了各自音乐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反观肖邦,他的音乐独特处在于,所有的矛盾和冲突都被隐藏起来,好像故意引诱听众只是痴迷于其音乐外表的优雅、流畅和自如。而其实,他的音乐内部饱含着复杂的句法行进,神出鬼没的对位线条,放肆大胆的和声实验和眼界开阔的大范围形式控制。
④进一步看,肖邦的出新,还在于其尽善尽美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看,在艺术中求新并不难,真正的困难在于,在创新的同时还达到完美。创新与完美,这本身就是一对非常矛盾的价值。创新,意味着探险和开掘,因而粗糙、生硬和不足都在情理之中。而完美,在音乐艺术中意味着周全、妥帖和无可挑剔,经得起反复的聆听、演奏、解读和分析仍让人不觉厌倦。肖邦不仅同时满足了创新和完美的矛盾价值诉求,而且他解决这个矛盾的频率非常高——在他认可的出版作品中,大多都是极富创意而又完美无缺的第一流杰作。
⑤考虑到肖邦39岁就因病辞世,其创作盛期也就区区约二十年时间——什么是“天才”?肖邦是这一概念在艺术中的最佳注脚之一。
“肖邦之后没有形成流派”的原因是什么?(6分)
                                                                           
                                                                           
文章第三段写到李斯特、舒曼和门德尔松三个人,有什么作用?(6分)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什么是‘天才’?肖邦是这一概念在艺术中的最佳注脚之一”,
为什么?(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陈灰
父景猝然去辛,蓉娜竞没有马上飞回中国奔丧。亲友们去安慰她母亲时,有的就不免啧有微词。但母亲却非常旷达。母亲理解并谅解她。适逢一家大公司约定蓉娜去面试,那是她买在不能放弃的午遇。父母含辛茹苦,满怀期望,将她送到大洋那边深造,好不容易获得了学位,经过几番申折,终于有被这家大公司录用的可能,若放弃最后的面试,那就等于将那职位拱手让给了彳一位竞争者。她知道从最初的十几个面试者中,最后筛得只剩下他们两个,而那一位并没有哥被约会,只被告诉——“必要时还会联系”,如果她回国奔丧,公司就必要那一位候补者了。
获得了那薪叫待遇不错的职位,给人家干出了个样儿,父亲辞世三个月后,有了假期,蓉娜这才回到北茸。扑进母亲怀里相拥大哭后,她问母亲父亲有什么遗言,母亲告诉她,父景曾说,蓉娜先砗那边获得工作经验是好的,但是过几年还是应该回中国来,为国效劳。她本来想跟母亲说,父亲既然已经辞世,那等她买妥了房子,转换好了身份,就立即把母亲办过去,让母亲享寄住单栋小楼带草坪花坛的清福。母亲捧着她的脸,看她的眼睛,她没说什么,但是母亲已缉看明白女儿想的是什么。她也望着母亲的眼睛,她知道母亲看穿她定居那边求发展的心思,即使回来,也是以外籍身份在外国公司驻华机构里做事;母亲永远不会认同她的这一选择,但母亲又深刻地意识到,她已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生命,必须尊重她,跟她做朋友蓉娜父母都爿在各自岗位上奉献了聪明才智做出丰厚成绩的知识分子,经历过许多磨难,晚婚晚育,母亲f『臭四十岁才剖腹生下她。二十年前,她还没上小学,那时候叫落实政策,父亲所在机构分了1套三室一厅的单元房给她家,结果其中两间都成了书房,到她漂洋过海去留学时,家里就至1处堆满了书,现在回到家里,连原来她住的那间屋里也全是书,她更感觉是进入了一摩图书馆。她对母亲说,父亲仙去,您退休多年,为什么不处理掉多余的书报杂志呢?母亲氍已经分几批赠给了郊区学校,现在你看到的,哪本也不是多余的了。
蓉娜去和动父亲的书架,有的书其实很多年都没使用过了,上面有陈年老灰。母亲的藏书也有这种转灰。她问,为什么不雇小时工来清理清理?母亲说请过的,他们大都也很愿出力,但从书旱抖落出纸片,见发黄薄脆,立刻扔掉,你父亲从垃圾袋里拣回来,已经无法补救——母亲氍出那纸片文字的落款,一个文化史上永远流芳的名字。她说,你们多嘱咐,让小时工处理隹何东西前都问一声,不就行了吗?母亲举出更多例子,防不胜防,如用吸尘器吸坏了线装辛、用湿抹布擦脏了大画册……她又与母亲对视。母亲看穿她要问“那陈灰下的东西都留着绎谁”,她看穿母亲想说“除却陈灰是金子,都留着等你接收”。母亲叹了口气,仿佛也在替牝亲叹息,叹息的是她虽有了一个那样的可融入西方社会的前程,却很难再接续那些被陈灰幂盖的本土文化遗产。她也叹了口气。她意识到自己心有余力不足,她所供职的跨国公司可凇给她带来很不错的物质生活,还有西方一般水平的文化享受,特别是旅游文化的乐趣,但幂要想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实质上接收父母想要她接续的那份本土文化却很难——尽管双孝收藏的书籍里也有不少从西方翻译过来的以及一些西文原版书,但就连那书上的陈灰也仿仲在告诉她,那到头来还是中国本土的、在广泛吸纳中发展着的、需要下一代去承传的文化。
蓉娜回帮边去了。她没有告诉母亲,也不想告诉任何其他人,她用小首饰盒装去了一些父母藏书上学陈灰。哪一天,谁,会来非常小心而且不出纰漏地扫除那些陈灰,不是从形式上,而是从謇质上继承下北京家里的那一份文化遗产?那天她选定了分期付款的单栋小楼,家具都还没布运到,她将那只小盒郑重地搁到壁炉上,望着那只小盒,透过泪水,对面仿佛就有父母的目乒光射过来。   (取材自刘心武同名作品)
下列对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对于蓉娜不能回国奔丧,母亲给予了充分理解,因为她深知国外竞争之艰难、女儿生活之不易。
B.母亲说家里已经没有一本多余的书,是为了强调家中每一本藏书有其独特的价值,很值得珍藏。
C.蓉娜《父母经历不少磨难,但仍在各自岗位上奉献了聪明才智并且做出丰厚成绩,一生痴心不改。
D.父亲为了保住一个文化史上永远流芳的名字,不惜到垃圾堆中去寻找纸片,但却始终未能如愿。

E.蓉娜从小很少接触也并不了解传统文化,在继承家中这份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她认为自己心有余而力不早。
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文中第二辟写母女就家庭未来所作的沟通和交流,表现出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2)如何理解母亲想说的“除却陈灰是金子,都留着等你接收,,这句话?
文章结尾写蓉娜将藏书上的陈灰悄悄带走并郑重地收藏。结合文中“陈灰”一词的意思,联系全文,选擗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蓉娜内心世界的理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祭马思聪文①        
徐迟
历史上,放逐、出奔这类事不少屈原、但丁是有名的例子。在“文革”中,我中华民族的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受尽极“左”路线的残酷迫害,被迫于1967年出走国外,以抗议暴徒罪恶,维护了人的尊严,他根本没有错,却还是蒙受了十九年(1967-1985年)的不白之冤。
②1984年11月,当我在美国费城和他会晤之时,他给我最初印象最令我惊奇。虽然他还和过去一样的故人情重,且神志泰然,并相当乐观,还在勤奋作曲,我感到他和以前却有所不同。我没有去深入思考他在哪一点上跟以前不同。我只是从他的声音笑貌中,感到他似乎不时流露着一点点不易觉察的细微凄怆,却未能体会他心灵深处,埋藏着巨大的痛苦。
③后来在他女儿马瑞雪回忆她父亲最后日子的文章里说到一个晚上,马思聪听着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乐》。他忽然失声痛哭,他求他夫人王慕理让他哭一个够。后来,他含泪说:“这个世界很美……”他为什么哭?他哭他内心的哀伤,他哭他离开了祖国大地,这么久了没能回去。但这个世界很美,很美。
④有一次,中央音乐学院一位前副院长和我谈到他们在“文革”中的往事。这位前副院长在黯然伤神中,突然颜容扭曲,喘息哽咽地说道:“有人用有钉子的鞋猛打他们的马院长……怎么打得下去!……”他说不下去了!
⑤那年年底我回到国内,不久便听说我国已公开为马思聪先生平反。不白之冤终于昭雪了。从此我就等他回国。1985年8月16日,他从美国寄我一封长信,其中讲到他“读了叶浅予②文章,谢谢他的真情。那时代的人好像比较真情,‘文革’把人弄坏了”。
⑥看来我真不如浅予。在《为马思聪饶舌》一文中浅予写道:“受过欺凌而被迫出亡的人,最懂得祖国的可爱,爱国之心也是最切。只有那些口口声声教训别人如何如何爱国,而自己却横着心侮辱善良灵魂的人才是真正的罪人。马思聪不欠祖国什么,那些窃国篡权的人却欠他太多了。”叶浅予说得又慷慨,又体贴。我们许多人却都没有说什么,以帮助他解除那凝冻住他内心的深沉痛苦啊!
⑦那封长信是他从欧洲旅游回来写给我的,他写到了南斯拉夫的钟乳石岩洞,威尼斯舟子的金色歌喉,罗马的铁伏黎喷泉的音乐和瓦格纳常去喝咖啡的一家希腊咖啡店。他还写到翡冷翠的大教堂,比萨的斜塔。还有,如入仙境的瑞土雪山,以及大雪纷飞之下雪山餐厅里的丰盛午餐。还有他的那一别已半个世纪的巴黎,他写到巴黎他的母校国家音乐学院的陈旧的铁门。最后他到了伦敦,这次旅游快要结束了,他忽又悲从中来,说“盛衰转换,月圆月缺,周而复始,自是天地之轨道。”什么引起他的感慨万端?他为何要自苦了呢?想来是因为他能作欧游,还不能回国。他只在信尾说了,“待我从西双版纳出来,立刻跑新疆”。这却不是说他想去一次云南和新疆。不,他说的是他正在修改那五易其稿的、以云南民歌为主要旋律的《A大调钢琴协奏曲》,等到他修改完工,从这曲中,从云南旋律中跑出来,便要立刻跑到以新疆民歌为主要旋律的一部写新疆生活的大歌剧《热碧亚•赛丁》的创作中去。他人在北美心在祖国。他只是没有法子给我说他暂时还不能回国来,虽然他正驰神于云南的热带雨林和新疆的天山南北牧场上。
⑧因为他不知道回来的话会怎么对待他。他也许是心中在想,他既然出走了,他还能回去吗?他童年时是一个固执的小孩,到了晚年他还是一个固执的老人。在“文革”中他有勇气出走,现在他无勇气回来。出走是不得已的事,在国外十九年是不得已的事,暂时不回来也是不得已的事,如今永远不会回来,更是不得已的事。这中间,恐怕只有叶浅予等少数人,只有少数亲友,给过他巨大痛苦的心灵一点儿慰藉。
⑧他保持了他独特的性格。除了他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外,他还有最纯洁的最天真的最美的音乐的个性。他还有一点疑虑。还没有回来,等待着一个能够回来的时机,等待着他疑虑的被消除。不幸他没有能等到那一天,他的灵魂已经飞升到了万里云天之外,但是他的灵魂,正像在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的结尾,是“得到了拯救”的
⑩1988年5月20日,马思聪逝世一周年。他在无可奈何中生,在无可奈何中死,生离死别,徒呼负负。呜呼哀哉,作文奠祭。
注释①马思聪(1912-1987)广东海丰县人,我国著名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
家。②叶浅予 (1907-1995)浙江桐庐人,国画家,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
文章以“历史上,放逐、出奔这类事不少。屈原、但丁是有名的例子”开头,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美国费城和马思聪会晤之时,作者为什么“感到他和以前却有所不同”。这里的“不同”包含什么意思?为什么有这些不同?
文章第④自然段叙说“前副院长”的回忆和第⑦自然段叙写马思聪给“我”来信的内容的意图分别是什么?
答:(1)第④自然段叙说“前副院长”的回忆,意图是
(2)第⑦自然段叙写马思聪给“我”来信的内容,意图是
马思聪先生活着时一直没有能等到回国,作者认为他的灵魂是“得到了拯救”的,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森特·梵高——热情似火的灵魂
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梵高出生在荷兰布拉班特省的一个牧师家庭,梵高家庭却是欧洲经营美术品的大家族。梵高聪颖、敏锐,被全家族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家族宏伟事业的继承人。但梵高从小就显现出与世俗为敌的极度真诚和狂热执著,命中注定他是为艺术而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的人
梵高27岁开始正式学素描,28岁学油画,画画不仅恢复了他对生活的信心和兴趣,而且重新点燃了他那与生俱来的属于艺术的极度真诚和狂热。
1886年3月之前,梵高的艺术生活仅局限在荷兰和比利时。他进入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素描和油画,到布鲁塞尔学习透视和解剖,推崇伦勃朗和库尔贝,临摹米勒和桑普,探求进入绘画领域的门径,虔诚地承袭西方传统绘画的技法、格调乃至情感——此时的梵高只是借船溯源,只求门径而不求突破和创造。
1886年2月,梵高来到了巴黎。巴黎之行是梵高艺术生涯的转折点。巴黎是现代艺术的摇篮,它没有让梵高失望。在印象主义作品、技法和人物的强烈感召下,梵高的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为之燃烧,在与之同构契合的新探索中,梵高与曾经浸染其间的荷兰画风告别,舍弃传统技法,循着印象派的足迹踏上全新的艺术旅途,走进一个光与色、太阳与张力的崭新艺术世界。梵高在巴黎找到了引爆自己潜能的艺术源泉,找到了适合自己个性的艺术土壤,不过当对绘画极有鉴赏力的弟弟提奥看到已经疯狂地沉醉在对印象派痴迷的模仿和遵循之中的梵高时,他说:“老兄,你叫梵高,而不叫高更或修拉!你一天天在走下坡路,你一张比一张画得更不像文森特·梵高了。没有捷径可走,老兄,只有花上几年的艰苦劳动。难道你是一个只会依样画葫芦的脓包吗?”弟弟的提醒使梵高在自己倾注的色彩与印象派推崇的色彩分界线上徘徊、游移。梵高天性中那如同太阳一样的激情,必定使他抛弃荷兰画风的暗淡与沉寂,也必定要远离只追求瞬间色彩与阳光的印象派。巴黎成了没有营养的土壤,它曾使梵高充实又使他失望,但艺术生命之火不灭,他要离开巴黎,去寻找新的营养丰富的艺术土壤。
走向何方?法国北部和巴黎四周早被印象派榨干了梵高所有的艺术灵感。回到祖国荷兰?那里是被梵高唾弃的传统绘画的一潭死水。梵高在巴黎沉闷的空间创作了200幅绘画,觉得他以画为武器的战场不在城市而在无垠的原野和神秘的自然,要让胸中的太阳与自然的太阳相通,点燃他调色板和画布上的熊熊烈火。梵高为了绘画遗弃寒冷的巴黎,追寻能烧光体内寒冷和点燃调色板的太阳,向阳光更加灿烂、色彩更加丰富的法国南部小镇——阿尔走去,去拥抱那一轮他苦苦追寻的炽热的太阳。
阿尔的梵高变成了“绘画机器”,一部每天早上灌进食物、饮料和颜料,晚上制造出一幅作品的高速运转的绘画机器。梵高每天清晨很早便带着画具外出,晚上则带着一幅完成的作品回到旅馆,他只是一幅接一幅地疯狂地画,全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或应干什么,完完全全陶醉在色彩与太阳之中。梵高近乎疯狂,一口气完成190余幅作品,在3个月时间里完成的作品几乎等于在巴黎两年时间所画的总和。梵高用鲜亮明快的黄色基调,画桃花、梅花、杏花以及花园苗圃;画吊桥、海滨、草原以及田园风光,画酒吧、情侣、夜景以及广场上的黄房子,他独特的绘画技法日臻成熟。然而,艺术情感的狂热,身体疾病的痛苦,使梵高经常陷入精神病的深渊。身心融入了太阳的梵高,没能慰藉自己的痛苦,反而不断地滑向痛苦的渊薮。
1889年12月24日,梵高最终被弟弟提奥送进圣雷米精神病疗养院。医生告诫梵高别再作画,但对他而言,时间和生命是以血管里流出的图画、胸腔里喷射的作品来计算的,而不是以表针跳动的声音和日历翻动的页数计算的,他不能不绘画,没有绘画就没有了梵高,生命就此终结。1890年5月,梵高在猛烈发病时喝下一罐颜料,被弟弟提奥送到巴黎最负盛名的精神病专家加歇医生那里照料。他画了著名的《加歇医生》肖像画,疯狂的心绪逐渐平静,因为他不再痛苦,不用追寻,预定了为艺术燃烧、为太阳奉献的人生底线:“去找自己的归宿。”日益增加的无奈与清醒使梵高创作了带有封笔之作意义的悲剧作品——《暴风雨后的麦田》和《麦田上的鸦群》,预示即将袭来的阴影。《麦田上的鸦群》已充分流露出他心灵的空虚、心态的绝望以及对痛苦的妥协和无奈的认同,暗喻梵高的群鸦惊叫乱舞;不知缘何而来,不知向何而去?1890年7月27日,鲜红的晚霞烧遍了阿尔天空,茫然的梵高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拔枪自杀。
(选自《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有删节)
作者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个“注定为艺术而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的人”?
                                                                             
                                                                             
梵高的艺术创作道路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      
                                                                             
                                                                             
                                                                                      
文章中多次提到“燃烧”,而标题也是“热情似火的灵魂”,“燃烧”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人你健康吗?
杨潇 冯韶文
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与2000年的第一次相比有明显变化。如果以2000年的统计结果为基数100,那么到2005年,国民身体形态综合指数为99.14,国民身体机能综合指数为90.35,国民身体素质综合指数为103.43,换句话说,我们的身体素质正在爬升——男性可以做更多的俯卧撑了;我们的身材有点走样——衣带渐紧,小腹渐凸;我们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肺活量、血压等数据不容乐观。
而根据2008年初中国卫生部公布的消息,中国居民期望寿命由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2005年73岁。
好消息 更会俯卧撑了
身体素质是一个全国“普涨”的指标。
体育总局杨光宇介绍,人的体质从国际上公认的标准看有5个方面,分别是形态、机能、素质、心理和应急能力,“但是后两项监测的可操作性还不够,因此报告并未纳入。”
浙江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副主任安平则给了一个直观的标准:对普通人来说,一个判断体质的简单办法,就是看你能做多少个俯卧撑。
国民体质监测报告说,俯卧撑反映的是肌肉耐力情况,从2000年到2005年,国人身体素质水平明显提高,20-39岁年龄段的成年人提高幅度最大。
坏消息 腰粗了
2005年成年男性肥胖率为9.3%,超重率则高达33.2%——而2000年时,这两个数字分别为7.6%和31.9%。体育总局专家周琴璐说:“超重(而不肥胖)的人数比肥胖的人数多,这意味着有更多的人‘预备’着胖起来。”
和2000年以前相比,中国成年男性的体重、胸围、腰围明显增长,臀围则无变化,彭博新闻社7月8日援引美国《保健事务》的一份报告称,随着财富的增加,中国人的腰围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增长都快。“中国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这个数字在未来20年后还可能增加一倍,这种变化可能对中国的劳动力和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报告如此预测。
70后、80后、90后
1985年,原国家教委、国家体委等部门在28个省区联合开展了《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此后,于1995年、2000年、2005年又进行了相同规模和内容的调研。
根据过往4次调研,可以大致描绘出一个典型的“70后”、“80后”和部分“90后”在中小学时期的身体变化:“80后”男生要比“70后”男生高3厘米,重3.8公斤,“90后”男生则又比“80后”男生高1.9厘米,重3.6公斤;“80后”女生比“70后”女生胸围增长1.6厘米,而“90后”女生比“80后”女生胸围又增长1.3厘米。这其中,身高增长“前快后慢”,到“90后”一代速度已经明显放慢,体重增长则“前慢后快”,到“90后”一代,重量和围度增长的高峰仍将继续。
在机能、素质方面,同样是学生时代,“80后”比“70后”的爆发力和速度明显提高,而耐力则有所下降;“90后”则在机能和素质方面呈现全面下降,耐力下降尤甚。
吃得多了,动得少了
受访专家常常用8个字概括国人体质变化的原因,即“吃得多了,动得少了”。
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
油过量,盐也超标,传统中国菜讲究盐味,到2002年,国人人均每日摄盐量为12克,两倍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
过量的油盐在体内运行,增加了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也增加了高血压的患病风险。2002年,18.8%的成年中国人患高血压,总人数估计超过1.6亿,比1991年增加了7000多万人,并且“城乡差距已不明显”。血脂异常率也达到了18.6%,此外,还有3.9%的人血胆固醇边缘升高。
周琴璐用“静坐为主”来描述很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在《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报告》庞杂的表格中,她提醒我们重点关注25-39岁年龄段的体质状况,“尤其是25-29岁年龄组的,他们大学刚毕业,从学校到办公室,身体机能下滑得最厉害。”
在2000年,我国16岁以上的城乡居民中,有65%的人在这一年没有参加过任何体育活动。以年龄段划分,体育人口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36-45岁和26-35岁成为国人中最为“静态”的两个群体。2000年的统计表明,体育人口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低于非体育人口7.1个百分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2%,职业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7%,肥胖的发生率低于非体育人口1.5个百分点。
(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第31期,有删节)
请结合本报告概括回答“70后”“80后”和部分“90后”的体质在中小学时期有怎样的变化。
针对中国人健康与否的疑问,本篇报告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其根据是什么?
试探究“36-45岁和26-35岁成为国人中最为‘静态’的两个群体”的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大校长蔡元培
①在蔡元培之前之后,北大的校长走马灯似地轮转了多少人,个个是英才俊杰,但是只要一提起北大校长,让人首先想起的就是蔡元培校长,也只有蔡元培校长。正如编辑《追忆蔡元培》一书的北大学子郑勇所说:“未名湖畔丛树幽林间,蔡元培塑像谦和地独守一片净土,引领着每次瞻拜每次肃然起敬的目光;而在北大昔日的历史传统和今日的格局气象中,蔡元培更内化为一种象征与启示。无论岁月的尘埃如何起落飞扬,黯淡了多少偶像的色彩;无论时间的流水如何一去不返,动摇了多少权威的根基,既非权威、亦非偶像的蔡先生却不减风神依旧,因为有后来者‘以口为碑,以心为碑,以文为碑’。”
②蔡元培之前的北大,可以说是一片乌烟瘴气。针对这样的情况,蔡元培首先确立北大的办学方针:究竟什么是“大学”?大学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他清醒地意识到,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其他细枝末节的问题就无从谈起。
③什么是大学?蔡元培理想的大学是他在德国观察到的大学,即拥有独立地位的、追求纯粹学问的一个思想与知识的生产、交流和传播的机构。他力图引进德国的教育理念,纠正中国自古以来就根深蒂固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模式,他怀着单纯的理想、无私的心灵和坚贞的信念出发了,当然这很像是与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注定他是孤独的。他的梦想在北大只能是得到部分的实现,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在他捧起的双手中慢慢成形了。
④新潮社的骨干杨振声回忆说:“可能有一些学生正埋头阅读《文选》中那些字体极小的评注,而窗外另一些学生却在大声地朗读拜伦的诗歌。在房间的某个角落,一些学生可能会因古典桐城学派的优美散文而不住点头称道,而在另一个角落,其他几个学生则可能正讨论娜拉离家后会怎样生活。”这种可喜现象,在北大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
⑤同时,蔡元培特别关注大学教育对人格的培养。一九一七年一月九日,他在北大的就职演说中谈到:“诸君为大学生,地位甚高,肩负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唯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辱,更何足以感人。”
⑥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期间,北大学生运动开始萌芽。他与学生运动的关系,一直被后人误解。许多人把他描述成学生运动的积极支持者,这是对历史的改写。蔡元培本人并不支持学生运动,从“五四”运动一开始,他就对群众的运动的负面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对过度参与政治活动伤害学术研究和大学独立有清醒的认识。
⑦蔡元培有一句名言“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然而,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裂隙,这一裂隙有时小、有时大,随着中国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变化,而并非先生所想象中的理想状态。两者孰重孰轻呢?
⑧他执掌北大期间,北大获得了崇高的地位,但是这只是昙花一现,随着他的离去,北大很快沉寂下来,正如鲁迅先生叹惜的那样,二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北大,“射一支响箭也没有一点回音”。这在中国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后来,北大既缺乏人格平台,又没有制度平台来保障,其状况就可想而知了。到了世纪之交,我们才发现我们最需要的还是蔡元培。
⑨在北大未名湖畔一个幽暗的角落里,有一尊半身的铜像屹立在青松之间。这里是北大的一方净土。他守护着这方净土,一如他生前。他注视着这些孩子,一如他生前。他勉励着这群老师,一如他生前。而他孤独的身影,在历史发黄的书页里,拖得很长很长。他就是北大的老校长蔡元培。
第①段中说“只要一提起北大校长,让人首先想起的就是蔡元培校长,也只有蔡元培校长”,为什么会这样?请结合全文回答。
请解释第③段中“当然这很像是与风车作战的堂·吉诃德,注定他是孤独的”在文中的含义。
第④段中杨振声回忆的当时北大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蔡元培有一句名言“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你认为应该怎样把握两者的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忘年之交吴冠中先生      
胡殷红
谁都知道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但我却常常为寻找后悔药纠结不已。我和吴冠中先生同住一个小区,去年我要迁新居,在最后准备拔掉电话机的刹那,想到和吴冠中先生辞行,在电话里我说会常来看他,希望他保重。电话里他说了很多,好像不是我要搬走,倒像他要远行。我说搬走也会常来看他。但我确实没想过他已年过九旬,总觉得有的是时间。听到老人去世的消息,我简直悔绿了肠子。
  回想起前年春节我最后一次去给吴冠中先生拜年。虽说是过年,他的家新年和旧年一样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变化。他的生活多年来一如既往,没有任何实质的改变。小画室不到十平方米,朝阳,画案旁的餐桌上已摆放好午餐:一只盘子般的大馒头、一盘“水煮蒜苗”、两碗多种豆类煮制的粥。吴先生和夫人正准备就餐。先生说,他们请了一位下岗女工帮忙做一顿饭,其余两顿自己做,基本吃剩的。我注意到吴先生好像是刚刚理了发,就问:还是街边师傅的手艺?吴先生显得挺高兴说:街边理发的师傅们搬进了理发室,不用站街啦。很多年以来,吴先生总在街心公园的林荫小道边,花两元钱找个“蹲摊”的理发师傅理发。每次我遇见,就会开他的玩笑说:这么有价值的脑袋怎就这么廉价地“处理”一下?吴先生扭过头说:剃头师傅是“行为艺术”,我是纸上谈兵,我们工作不同,价值一样。凡到这时,他的脑袋会被剃头师傅 “无情”地归位。他只得低头喃喃:我这时候的价值就相当于一个等待削皮的冬瓜。玩笑间,吴先生总会有意无意地谈到他的“创作观点”。每到这时,我都觉得他很孤独,他期望别人的理解。
  后来我的专访《吴冠中有话要说》在《文艺报》整版发表后,吴先生收入了他的文集,我们的友情也从相识而跨向更高的境界——忘年交。
我和吴先生比邻而居十几年,那几年他每天都会沿着小区转圈散步,时间宽裕的话他会叫我一起和他徒步到离我们小区三四公里、儿子为他准备的大画室去看他的“大画”。去那儿要走40分钟,他想画“大画”时就一早过去,带些饼干、面包当午餐,晚上再步行回来。吴先生说,近年画“大画”少了,所以去那里也少了,主要原因是不想重复自己,没有新意、没有激情的作品不想画,另外精力、体力也觉得差了些。他说他希望把自己认为的精品都捐给博物馆,不愿流落民间被人转手,由拍卖行拍来拍去。他说,无论拍卖的价多高都和他本人没丝毫关系,送出去的画就是别人的了。
我一直在想,吴先生这些年来引起许多人的误解,这一定与他独特的思想有关。也许,随着中国美术的发展,我们将越来越认识到吴先生观点的意义与价值,误解也会随之消除。
吴先生和这个世界永别了,我这个没心没肺的人竟然没在搬家前的一年里没去看望他。而今,我把他老人家送给我的那套精装本《吴冠中文集》摆放在我的桌上,点燃一支蜡烛,在幽幽的烛光中怀念这位画家、文学家,他送我书时说的话言犹在耳:“文是画之余,是画之补,是画到穷时的美感变种。只可惜,我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风景画家,不能互换,是文是画,只求表达真性情吧!”
老人的话在我心里生根,老人的身影在我脑海里驻足。我把老人那颗不再跳动的心安放在我的生命中。
对文章的内容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与吴冠中先生,虽然在年龄上相差很大,但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交。
B.晚年的吴冠中先生由于在创作上没有新的思路,所以很少画“大画”。
C.文中说到吴冠中先生把自己的精品之作捐献给博物馆,目的是保护这些作品,不希望作品流入民间遭人拍卖。
D.生活中的吴冠中先生身边往往只有夫人相伴,看上去很孤独落寞,这很大程度上与他的独特思想有关。

E.本文作者采用回忆的方式,在结构上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吴老的怀念及愧疚之情。
联系本文,分析概括一下吴冠中先生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我把老人那颗不再跳动的心安放在我的生命中”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范曾与杨澜的对话
杨澜(以下简称“Y”):很多人非常想找到您画风中发生了哪些改变,就从这里面现有的几幅画里来看,我觉得,您的画比过去更简约了,而且人物的表情和传达出来的神韵,不像过去那种非常张扬的,现在有了一点沉静、沉淀的味道在里面。您是非常自觉地、主动地去改变风格,还是说这只是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
范曾(以下简称“F”):艺术家都是当局者迷,自己到底什么面貌,这个可能你们旁观的人看得更清楚。你们已间隔了好多年没看我现在的作品。因此你们可能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可是就我个人来讲,并不着意地去追求这种风格的变化。不在形式上花很多的脑筋去琢磨,而是自己在整个的创作时间里,抒发心灵过程里的一种不自觉的流露。
(如今在西方.人们对于如何欣赏中国画还有点摸不着门道。有人认为这与中国画,特别是中国人物画本身缺乏透视和光影的变化的局限性有关,那么范曾本人又怎么看呢?)
F:其实中国画是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表现纵深的三维空间。仅仅是语言和西方不一样。西方可以用光、色,我们用线条。中国画家在画画的时候,他是有种情绪的,有感而发的,激动的。他这种情绪使他的用笔有种速度,有种气势,有种派头,而这种东西却是有时间的因素在里面。所谓至高的中国画,不仅有三维空间,还有一种四维的运动感,一种时间的感觉。这种感觉我认为就是西方绘画所达不到的。
Y:我们今天一直在考虑能不能够借鉴西方的东西,然后来一个中西和璧。于是在很多手法上、技巧上,也作了很多的借鉴,您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自己的看法?
F:我看到一些提倡熔东西方为一炉的这些作品,大体上是一种皮毛外向的一种物理性的组合,而并没有达到一个化学的组合。如果仅仅是皮毛外向的那种学习和临摹的话,中国人学西方人不行,外国人学中国人也不行。中国画现在有些人提倡吸收西洋的东西.可是它没有在艺术本质跟内核上思考,因此就难免人为.庄子书里面所谈到的“邯郸学步”。
Y:所以您觉得中国的国画要想取得更大的前途,实际上应该拉开和西方绘画的距离,而不是缩短这样的距离。要建立一个非常独特的具有自己风格的这种艺术,才能够有生存的一个空间。
F:对。一个有强大文化的民族,它是不容易消失的。你比方清朝入关以后,它建立了二百七十年江山.可是它最可悲的一点,连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全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因为汉族文化强大。
Y:有一些人说您比较恃才自傲,不知道您自己怎么看的?
F:也就是说我狂。其实能做到狂。是对我的一种表扬。做到狂这是很不容易的.李太白讲:“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蒲松龄也讲:“遄飞逸性,狂固难辞。”这样的人才够称上狂,我觉得我还得进一步提高。
Y:作为一个画家.您觉得二十一世纪中国画的前景在哪里?
F:中国画能够前进,并不要借助外力,不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定要用西化的方法来改造中国画。或者中国人一定要在皮毛外向上学习西方的东西。我觉得从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里吸取那些最精华的东西.它所带给文艺创作的可以讲是功德无量。从刘勰《文心雕龙》到近代的像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它最重要的部分还是强调一个以真为美的原则。中国的绘画又应该是文学的,因为中国的文学在中国古典的文艺传统里达到一个最高的境界,所以一切画论都受文论的影响。还有,中国画一定要强调它是书法的,如果没有雄厚的书法基础,你很难画出一张优秀的中国画。那么。哲学、文学、书法我们都可以在古典中复归的精神这个总原则之下,吸取最优秀的东西。
请简要概括范曾关于中国绘画艺术有哪些主要观点。(4分)
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简要分析杨澜在这篇访淡中的提问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分)
有些人认为范曾“恃才自傲”;范曾说“其实能做到狂,是对我的一种表扬”,又说“我觉得我还得进一步提高”。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狂”?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吴阶平:“红色御医”的传奇人生
文/余玮
考虑“刊饭问题”走上从医路
如果从16岁入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科算起,吴阶平可谓把一辈子的生命交给了他所热爱的医学事业。他很坦率地说:“我从来没有想过不做医生而去从、事其他职业,我很早就决定做医生。当然,这应该说是我父亲的决定。”
在吴阶平的记忆里,父亲十分重例对子女的教育,只是在大方向上对孩子进行影响,诸如做人、为学、处事等。却很少具例关心他们哪门功课考了多少分。在当时军阀割据、政治腐败的情况下,吴敬仪对子女今后从业作出要求,第一不要从政,第二不要从商。他认为,官场太腐败,做官会身败名裂社会动荡,经商会倾家荡产——要学科学技术,而且必须学医,医生决不会失业,不过,要学医一定要做个好医生,一定要进协和。
于是,吴门三代及近亲中有3Q余人从医。同辈的姐夫陈舜省、夫寄吴瑞萍、妹夫蔡如升、胞弟吴蔚然及吴阶平本人,分别在磷床医学中外科、内科、儿科、泌尿外科领域里独领风骚。
1947年,吴阶平经著名泌尿科专家橱元甫教授推荐,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师从现代肿瘤内分泌奠基人哈金斯载授。哈金斯非常喜欢这个年轻、勤奋的中国学生,有时看见吴阶平干脆利落地做实验、微哥术,感慨地说:“你有几只手啊!”由于手术技术不一般,吴阶平在美国落下了一个“三只手”的荣誉称号。
第二年年底,在进修即将结束时,哈金斯非常希望吴阶平阴留下为自己主持临床工作。然而,吴阶平却婉言谢绝了。他知道自己应当回国发展祖国的泌尿外科。
见证共和国总理最后的岁月
在吴阶平家的书柜上方,一直悬挂着一张放大了的周恩来总理的黑白照片。他生前总是说,总理的言行风度给了他“终身难忘的教诲”。
从1957年起,他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了近20年。吴阶平多次担负为国内外最高领导人治病的特殊任务,事前事后总理都有果体指点。总理对人热情关怀,无微不至。不仅领导同志健康出现问题总理亲自过问,对.通患者也很关切。对此吴阶平触动很大。吴阶平最不愿意的是敬爱的周总理做自己的病人。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就参加了对总理本人的医疗保健工作。在那特殊的时代,日理万机的周恩来,终于积劳成疾。1972年5月19日,经过专家会诊,诊断周恩来惠了膀胱癌。当时,负责周恩.来医疗工作的,是中央领导小组及其领导下的一个医疗组。吴阶平是医疗组的组长,医疗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为控制周恩来的病情,需要动手术,帝是给中央领导小组成员打了报告。在对周恩来进行膀胱镜检查的前寸天,医疗组接到指示,大意是为了慎重起见,做检查、观察和治疗要分“两步走”。吴阶立认为,真要分“两步走”,很可能就永远没有第二步了。这时,吴阶平灵机一动,对邓颖起大姐说:“如果我在检查的时候看见有一块小石头,顺便拿出来就不用再走第二步了。是否还要留着等着走第二步?”“当然就顺便拿出来了。”邓颖超说。
这是吴阶平第一次为了敬爱的周总理斗胆冒险,缓解了周恩来的病情。很快,电话里传来了毛泽东的原话:“医生们两步并一步做得好,感谢他们。”
“获奖专业户”心底最爱“伯乐奖”
几十年来,吴阶平所获的奖励不计其数,可谓“获奖专业户”。仅临床科研方面,他已7次荣获全国科学技术奖。1984年,他获得了巴黎红宝石荣誉奖章,1987年又获巴黎红宝石最高荣誉奖。然而,当原北京医科大学向他颁发首届“伯乐奖”时,他说:“我平生获得的奖励不止一种,但我最看重的是这‘伯乐奖’。
吴阶平自幼最讨厌死记硬背,上大学时还用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去戏弄死读书的同学。因此,他当老师也不提倡自己的学生这样去做,力主把教知识变为教本领。他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只有在实践和思考中运用,才会转化为才能;只有把实践、思考、知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走上自觉成长的道路。他是这样教育学生的,也是这样做的。
吴阶平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独立完整的泌尿外科,培养了中国好几代泌尿外科医生。他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断开拓钓探索者,也是广栽桃李、识拔英才的医学“伯乐”。他的学生郭应禄曾说:“现在中国泌尿外科界的骨干协量,几乎都是吴老师培养出来的,”
持手术刀的社会活动家
吴阶平不仅是一位医学家、教育学家,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曾有人称他为“中国‘医疗外交?中的特殊‘大使”’。他出任过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先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80余次。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吴大夫”,除了参与立法还要进行执法检查、监督,每年都要到不同的省市区检查法律的执行情况,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时地收集信息、反馈情况或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论是在手术台上,还是政治舞台上,吴阶平都是出色的。
退出领导岗位后,吴阶平仍在不倦地奋斗着。生活中的他,没有业余时间,每天上、下午和晚上3个单元,始终在忙。吴阶平生前曾告诫退休的老人,不要完全闲下来,要继续接触外界,联系社会,还要适当训练脑体、思考问题,这是维持健康体格的重要条件。他身材不很高大,却透着博大深沉的气质,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双眼睛,蕴蓄着追索和求实,闪烁着睿智和刚毅。
2011年3月,一辈子孜孜不倦的吴阶平停止了自己的思考,停止了自己的脚步,完成了一卷多彩的人生传记,读来耐人寻味……
(选自《天津日报》,有删节)
下面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吴阶平的父亲希望子女既能坦荡做人,又有一技之长安身立命,所以为子女们选择了医学作为职业,很多子女也在医学领域学有所成。
B.吴阶平在美国学习阶段以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做实验、做手术方面,连他的老师哈金斯教授都自叹不如。
C.在周恩来总理患病期间,作为医疗组的组长,吴阶平在没有成功保障的情况下,冒着巨大的风险为总理做手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D.为祖国医学界广栽桃李、识拔英才是吴阶平的志愿,故而获奖不计其数的他最看重的却是原北京医科大学向他颁发的“伯乐奖”。

E.吴阶平始终践行着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信念,在退出领导岗位后,始终战斗在医疗卫生岗位的第一线,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吴阶平逐渐成长为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家,除了天赋和自身努力外,还有哪些外部原因?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文章结尾说吴阶平“完成了一卷多彩的人生传记,读来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分析这部“多彩的人生传记”的具体内容。
当年吴敬仪为让子女远离政治而让吴阶平学医,多年后吴阶平却凭借医学“内杰出贡献走上政治舞台,这二者是否矛盾?科技工作者是否应该积极参与政治?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马寅初校长
1956年上半年的一天,我走在未名湖校园一条小道上,迎面见马寅初正在散步,后面有一警卫相随(当时马寅初还在中央任要职,行政三级,相当于副总理级别)。马校长走到我面前时,我恭恭敬敬向他问候:“马校长,您好!”他面带笑容用浙江嵊县方言回答说:“侬好。”我也是嵊县人,因此听他的口音,感觉特别亲切。
马寅初虽为校长,又在中央任职,但师生员工经常能在校园内看到他的身影,最常见到的地方是北大大饭厅的讲台和办公楼的礼堂。马寅初的一个重要办学理念是:大学生不能只读几本教科书,要接触社会,要见世面,要了解世界。因此,他任校长期间经常请各方著名人士来校演讲。他请过政界要人陈毅、李维汉、胡耀邦、陆定一、刘澜涛等,还请过当时缅甸总理吴努来北大讲佛学。他还请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的民族英雄卓娅的母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苏联著名作家波列伏依等来校作报告。每次演讲会开始,马寅初都有开场白,演讲结束必有他的结束语。他不但请人演讲,自己也经常发表演讲。
1956年上半年,我们西语系大三德语专业由一位东德教师教我们“当代东德文学”。这位老师年纪轻,水平不高,但态度粗暴,引起了全班同学的不满。同学们向系主任冯至反映,冯先生找这位德国教师谈话,但收效甚微,大家只好忍着。到大三下学期,我们得知可靠消息,说这位教师还要教我们一年。于是全班同学给校长写了一封长信,详细写明我们对这位教师不满的原因,坚决要求更换教师。
信寄出后一个多月,马校长才约见我班学生代表。马校长讲的话,归纳起来有三点。首先,他说同学们的信虽寄出了一个多月,但他却今天刚读到,因为一直搁在校长办公室,读到信后他就立即接见同学代表。第二点,他说这样的教师他年轻时也碰到过,这种外国教师不管学生听不听得懂,一个人讲一大堆,下次上课还要问同学他上次讲的内容,同学回答不出,他就骂学生,而不去反思一下自己讲得好不好,是否让人听得懂。第三点,马校长说他完全支持我们不欢迎这位教师再教我们一年的意见。全班同学了解了马校长的态度后,兴奋异常。然而,不久校长办公室主任就到班级来开会了,他说:这位教师明年还要教一年,因为他任教延长一年,已写进了中德双方签字的文化协定,为了中德友谊,中方已无法提出更换教师的要求。但不久后,我们的要求被在北大学习的东德留学生知道了,他们听说赫赫有名的马寅初校长也支持我们,就将这事反映到使馆,从而使德方主动提出调换教师的建议。到大四开学时,我们班来了一对东德夫妇,两人都是教师,不仅有学问,课教得好,而且人品高尚,他们授课期间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的所教所为使我们终身受益。回想这些,大家首先感谢的,还是当年马校长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
马寅初一生最辉煌的一笔,就是他坚持新人口论。他讲人口论不只是谈学术,他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1953年中国大陆历史上第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就引起了他的注意,1955年7月,马寅初在对浙江、江西等地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交浙江小组讨论。他说建国几年就增加了一个多亿人口,人口如此快速的增长将拖住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因此他大力主张优生,提倡节育。但他在报告中反对堕胎,他认为胚胎形成后已是生命,它就应该有生的权利。1957年,他发表《新人口论》,一反社会主义不存在人口问题的论调,大胆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人口增长太快问题,并对人口控制的实现方式作出了新的选择。
他在1959年底的《新建设》杂志上宣告:他决不检讨,决不屈从于压服,他不怕丢官,不怕火里烧,不怕油里煎,决心为真理战斗到底。马寅初的直谏遭到了压制,他被毫无理由地剥夺了话语权。1960年初,在有组织的大字报的围攻下,马寅初断然辞去北大校长之职,迁出北大燕南园,赋闲返家。从此马寅初在中国政坛消失了,他被免去全部职务。但他的行为感动了中国知识分子,也感动了老百姓。季羡林曾说过:他最钦佩的人,就是马寅初!
如果中国的校长们都能像马寅初那样,那中国的教育,一定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世界一流人才,也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2010年9月15日《文汇报》,有删改)
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第一段中,“我”对马寅初的问候体现了“我”对马校长的尊敬,马校长带有浙江嵊县方言的口音也引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B.北大师生员工经常能在校园内看到马寅初的身影,因为马寅初虽然同时还在中央任要职,但他没有忘记自己在北大的职责,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C.马寅初大力主张优生,提倡节育,但他在报告中反对堕胎,这体现了这位学者除了考虑经济学问题,也充满了人性光辉。
D.在学生们反对那位东德教师的事情上,由于中德双方签字的文化协定,为了中德友谊,马寅初校长只给了学生们以理解和精神上的支持,而无法真正地帮助。

E.本文通过对马寅初对待学生和在人口论方面的记述,刻画了一位富有个性的优秀的教育家和经济学家的形象,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怀念之情。
作为北大校长的马寅初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学生,请简要分析。
文章题目为“马寅初校长”,文章主要内容也是记述其在北大的教育工作,但文中却说“马寅初一生最辉煌的一笔,就是他坚持新人口论”,从中可以看出马寅初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结合文章分析。
文章结尾说“如果中国的校长们都能像马寅初那样,那中国的教育,一定不会是今天
这个样子;世界一流人才,也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文本及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实用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