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更新 2022-09-03
  • 科目 语文
  • 题型 现代文阅读
  • 难度 中等
  • 浏览 82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访谈气候专家:“千年极寒”论无科学依据
嘉 宾:国家气候中心主任 宋连春
采访人:中国气象网记者王 晨
最近,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波兰学者预测欧洲今年冬季可能出现“千年极寒”的消息,其中还提到了亚洲地区也可能出现寒冬。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目前“千年极寒”的观点,已经出现了人云亦云的声音。这个结论是否有科学依据?类似“千年一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目前可以预测吗?
宋连春:波兰学者的预测理由并不能站住脚。“千年极寒”这个说法的科学依据非常不充分,是完全可以被驳倒的。
实际上,把“拉尼娜”和墨西哥湾暖流扯到一起有“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因为它们是属于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拉尼娜”是年际尺度,逐年之间的波动起伏比较大;而大西洋暖流却是相对稳定的,主要表现为十年以上的长周期变化,而且近几十年的观测显示出,大西洋暖流只有很弱的减少趋势。目前国内外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拉尼娜”与墨西哥湾暖流有直接关系。
其次,“拉尼娜”的直接影响仅局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对中高纬度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是间接而复杂的。举个例子来说,自1986年以来,欧洲地区发生过4次“拉尼娜”事件,其中只有两次出现了冷冬。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拉尼娜”事件期间,欧洲气温普遍较常年明显偏暖了1℃至4℃,并没有出现偏冷的现象。所以,单单靠目前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就预测欧洲将出现“千年极寒”,这显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何况,目前在科学上还不具备预测“千年一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气候预测不仅复杂,而且难度很大,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人类预测气候的能力只能局限在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气候异常总体趋势的预测,还无法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做出可靠的预测,尤其是针对“千年极寒”这样特别极端事件的预测,更缺乏可以信赖的科学技术和手段。
记者:全球变暖是大家都了然于胸的一个趋势,如今“千年极寒”的说法与前者之说是否南辕北辙?它出现的可能性大吗?
宋连春:气候变暖,是指“整体趋势”在变暖,一般是指10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但由于气候存在年际波动,所以并非“今年温度比去年高”就称为气候变暖的。
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影响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趋多趋强的情况,并不排除某一年、某些地区会发生“寒冷事件”,但是出现“千年极寒”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当前全球气候处于持续性“温暖”阶段。
回过头来看,2009年是有记录以来南半球最暖的年份,2000至2009年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十年,这都表明近百年来的气候变暖趋势是一个全球性的长期过程。根据1500年以来的代用资料分析,欧洲冬季气温变化与1901年至1995年的平均值相比,距平大多在正负2℃之内。1708年至1709年冬季是1500年以来最冷的冬季。但20世纪中期以来,欧洲冬季气温始终呈现上升的趋势,没有出现过较常年偏低2℃的偏冷冬季。由此看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出现“千年极寒”的可能性极小。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增大。
以我国为例,今年以来,天气气候十分异常,降水量大、暴雨日数多,气温高、高温日数多,旱涝灾害相连,冷热时空交替明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降雨造成多流域汛情并发和地质灾害多发。西南地区发生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秋冬春持续特大干旱;新疆北部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冬季雪灾;东北华北发生了4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冬春季持续低温;华南、江南5月至7月遭受了14轮暴雨袭击,造成了严重汛情;北方和西部地区7月中旬至9月上旬遭受了10轮暴雨袭击,渭河、辽河、第二松花江出现严重汛情;甘肃、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发生了严重的地质灾害;青海、新疆、海南等地也发生罕见暴雨洪涝;全国高温日数异常多,东北、华北、西北、江南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南方多地高温持续时间超历史同期。
记者:您在此为大家揭开了“千年极寒”在科学上是不可信的面纱。很多百姓在关注一个问题——今年我国冬季的气温与往年相比,会出现异常吗?
宋连春:首先,我想说个概念——气候预测。在气象学上,把月以上时间尺度的预报称为气候预测,与中短期天气预报相比,气候预测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因子,除了“拉尼娜”导致的热带海洋和副热带高压的变化外,欧亚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对我国冬季气候也有重要影响。其中,西伯利亚高压及东亚冬季风活动与我国冬季气温密切相关。
就目前来看,“拉尼娜”正处在发展状态,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总体偏强,但稳定性较弱,位置变化幅度较大,中高纬地区的冷空气逐渐活跃,但还并未明显偏强。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冬季我国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也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11月份,我们还将组织全国性的会商,对我国乃至亚洲一些地区的冬季气候做全面、详尽的预测展望。
下列对访谈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千年极寒”是波兰科学家对世界气候发展趋势的一种预测。
B.专家以“风马牛不相及”一语解说“拉尼娜”和“墨西哥暖流”之间并无直接关系这一看法。
C.欧亚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是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一个原因。
D.气候的“年际波动”指的是,一年之间天气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E.预计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偏低,原因之一是中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活动较为活跃。
气候专家是怎样反驳“千年极寒”的,请简述。
请从成因、表现、应对等角度探究“极端天气”这一气候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访谈气候专家:千年极寒论无科学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