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哥本哈根协议——失败中的胜利
这是二战结束60多年来罕见的一幕,在哥本哈根峰会的最后12个小时,全球主要强权国家的领袖以及最贫穷落后国家的领袖穿梭会面,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行动起来,对抗气候暖化。最后的结果虽不完美,但在某种意义上,带来地球生存的新希望,其重要性不亚于二战的胜利和冷战的结束。
毫无疑问,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总理温家宝是这次峰会的两大巨星。他们代表两个不同展阶段的国家阵营,代表两个不同的体制,代表两个不同的发展模式,甚至代表两个不同的意识形态,但是,他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所以必须携起手来,带领全球共抗温室气体效应。
这次峰会,10天的时间,争论没有一刻停止过,以致于最后国际社会已经悲观,预言这次峰会将流产。但在最后,美国和中国领袖果断拍板,各自让步,结束了被媒体称为“中美较量相持不下”的局面,奥巴马总统宣布,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领袖们达成一个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却切实可行的方案。
美国同意带领西方国家每年筹措1000亿元援助贫困国家对付气候暖化,直到2020年。这等于承认西方贪婪的发展,是气候暖化的一个历史原因,也需要为此负责并作出补偿,这是真正走出西方中心论、西方正确论的关键一步。
同样,中国同意国际社会对其落实减排目标可以有某种程度的监督确认,等于承认中国作为大国需要遵守国际认同的透明标准、科学标准,这是真正走出中国特殊论、走出心理锁国的关键一步。
当美国走下神坛、中国走进世界的时候,全球化运动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从共同对付金融危机,到哥本哈根峰会,全球化的主题,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终于超越战争、意识形态、宗教纷争,成为世界最关注的话题。这可能是人类送给自己的最佳新年礼物。
回顾峰会的胶着原因,不是各国对废气减排的必要性形不成共识,而主要是三方矛盾,美国、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援助经费和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纠缠不休。
美国还是最让人失望,奥巴马上台,表面采取与小布什截然不同的路线,但一遇实际情况,根本就是“萧规曹随”。在阿富汗战争议题上,奥巴马顶着诺贝尔和平奖的桂冠,还是实行了增兵的扩大战争政策;这次哥本哈根协议上,奥巴马政府仍然不认同之前的《京都议定书》。为了掩盖自己的不敢承担,也是把责任推到中国头上,认为中国承诺的减排标准,难以验证。言下之意,中国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美国就要吃大亏。
中国面临的挑战最为艰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中国的经济崛起和排废量巨大为理由,迫使中国制定更高的排废指标,并要接受国际社会的检验,不能自己报数字;以非洲为首的落后国家,则要求中国不但放弃排废的受援,还要承担帮助他们的重任。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中国采取了抗拒美国,迎合发展中国家的策略,声明中国将把理应从西方国家得到的金钱援助,转让给落后国家,还带领落后国家进行技术性杯葛,要求西方国家承诺更大的援助金额。
下列对新闻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全球主要强权国家的领袖频繁会面,在哥本哈根峰会终于出现了二战60年后再也没有见过的场面。 |
B.代表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阵营、两个不同的体制、两个不同的发展模式、两个不同的意识形态的中国和美国因为全球环保问题携起了手。 |
C.美国承认西方的快速发展是气候暖化的原因,愿意为此负责并作出补偿。美国将带领西方国家每年筹措1000亿元援助贫困国家对付气候暖化。 |
D.美国、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援助经费和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纠缠不休,对废气减排的必要性形不成共识,这是峰会胶着的原因。 |
E.西方国家要求中国制定更高的排费指标,并要接受国际社会的检验。而一些落后国家则要求中国放弃排费的受援,同时承担帮助他们的重任。
新闻标题中“失败中的胜利”,具体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球化的主题中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是否矛盾,为何峰会上各国争吵不止。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梅兰芳:绝艺长传
拜师学艺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乳名裙姊。按照当时的社会习俗,“戏子”的子弟只能继承父兄之业,而梅家作为梨园世家,自然希望有人能传其衣钵。然而,梅兰芳的自然条件并不好。用他姑母的话来说,“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眼皮下垂,见人也不会说话”。加之体格瘦弱无力,这对于一个京剧演员来说是很大的缺陷。梅兰芳七岁学艺,第一任老师是著名小生演员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当时的戏曲演员学艺没有课本,都是口传心授,但简单的四句老腔,梅兰芳却好几个小时都没学会,先生一气之下拂袖而去,道:“祖师爷没赏你这碗饭吃!”老师的话让梅家上上下下大失所望。正是因为这句话,使梅兰芳下定了苦练的决心。l902年,八岁的梅兰芳拜著名青衣演员吴菱仙为开蒙老师。吴先生对梅兰芳要求格外严格,每一个唱腔,每一个身段,都必须他亲自过目,就连梅兰芳的日常起居、饮食睡眠他也非常关注。
正式出道
梅兰芳开始学戏的时候,正是京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大清国虽然日薄西山,但是皇宫里特别喜欢京剧,在民间,听京剧也成为老百姓的一种时尚。随着技艺的长进,梅兰芳的学艺之心也越来越强烈。他开始四处向别人学习,他跟武生茹莱卿学习旦角剧目里所用的刀、枪、剑、戟、马鞭、拂尘等各种打法;跟姑父秦稚芬学习在飞驰的马车上挥舞刀叉剑戟。顽强的毅力和发奋精神使梅兰芳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吴菱仙为了让梅兰芳增加实践经验,早日担负起家庭重担,一直为其留心各种各样的演出机会。1904年的七夕节, 10岁的梅兰芳第一次登上了舞台,他扮演的是昆曲《长生殿•鹊桥密誓》中的织女。
粉墨登场
1907年,梅兰芳离开吴菱仙,加入喜连成皮黄科班搭班学艺。除了演出之外,他最喜欢观摩前辈的表演。当时在皮黄舞台上大红大紫的演员里,他最爱看的是谭鑫培的戏,谭当时是伶界大王,有“无腔不学谭”之称。梅兰芳只要一有时间便观摩和研究前辈的精湛技艺和优点特长。与此同时,梅兰芳仍向行内高人学戏。在梅兰芳拜投的老师里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王瑶卿,他创造性地将青衣、花旦、刀马旦融为一体,独创“花衫”行当,梅兰芳得了王瑶卿艺术的精髓,后将青衣唱腔开创出新的板式,将花旦的身段创编出新颖的花样,又将刀马旦的武打设计出很有新意的套路,这样便真正创立了梅派花衫行当。
声名鹊起
1912年前后,北京城里曾流行过一句戏谑之言,即“中梅毒”,用以形容人们对梅兰芳的着迷。1913年7月的一次演出,谭鑫培、刘鸿声、杨小楼等名角都被邀来参会,梅兰芳也在被邀之列。但演出当天梅兰芳正好有另一场堂会,临时赶不过来,请求告免。管事的觉得有了这么多名角,少他一个也没关系,谁知在既定的戏码演完后,迟迟不见梅兰芳的踪影,台下观众开始骚动起来,就连谭鑫培亲自出场也压不住阵。好在后来梅兰芳连妆都没来得及卸就赶来了,一上舞台,全场掌声雷动。此时,谭明白了,现在已是梅兰芳的时代。
出国访问
梅兰芳以一个男旦身分,代表着处于社会底层、与娼妓同列的中国戏曲艺人,开始向传统的社会偏见和歧视心理挑战,卓有成效地为演员的社会地位以及人格尊严进行了奋力抗争。1930年春 天,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使京剧艺术在另一个完全迥异的文化氛围中获得了承认和欢迎。在此期间,他被美国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载誉回国后,梅兰芳声名大振.在美国的演出早已被国际、国内的舆论界炒得沸沸扬扬,回国后的演出自然身价百倍。
罢演避难
八年的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没唱过一天戏。在日寇入侵、国土沦陷时,梅兰芳不愿意屈从侵略者为其演出,而蓄须明志。对一位视京剧艺术如生命的大师来说,没有什么比八年不能演出更加痛苦的了。八年里,梅兰芳不仅东躲西藏,拒绝演出,还要筹钱维持家人和剧团工作人员 的生活,最后不得不卖掉了北平的宅子。
重返舞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梅兰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52岁的梅兰芳重新回到了属于他的舞台。在日本投降两个月后,梅兰芳参加了抗战胜利庆祝会,消息一经传开,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轰动了。演出当天,梅兰芳一出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回荡在剧场里,经久不息。 1961年8月8日凌晨,梅兰芳突发急性心脏病,在北京病逝。
(选自《国家人文历史》有删改)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梅兰芳出生于梨园世家,迫于当时的社会习俗,即“戏子”的子弟只能继承父兄之业,他开始拜师学艺,与戏曲结缘。 |
B.梅兰芳的第一任老师所说的“祖师爷没赏你这碗饭吃”的言外之意是,梅兰芳不是学京剧的料,这让梅兰芳对自己很失望,也使梅家上上下下大失所望。 |
C.梅兰芳率团赴美国各地演出,载誉回国后名声大振,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自己的身价,也提高了中国艺人的社会地位。 |
D.梅兰芳向王瑶卿拜师学艺,他勤学苦练,最终创造性地将青衣、花旦、刀马旦融为一体,独创“花衫”行当。 |
E.梅兰芳是一个视京剧艺术如生命的艺术大师,但在抗战的八年中,他蓄须明志,拒绝演出,直到抗战胜利才重返舞台。
(2)在“声名鹊起”一节中,作者提到谭培鑫、刘鸿声、杨小楼等名角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3)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梅兰芳成功的因素。
(4)梅兰芳学习京剧的先天条件并不好,但他最终却成功了。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是先天条件更重要还是后天努力更重要?请结合本文,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006年1月9日,91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院士叶笃正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面对前来祝贺的同事和学生,这位与中国第一份气象记录同龄的老人淡然地说:“获得这个奖,只是我们大气科学研究这出大戏的序幕,我愿意和大家一起继续演下去。”
1916年,叶笃正降生于天津一个前清道台家中,14岁考入南开中学,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两年后,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这位日后影响中国的核物理学家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1945年.叶笃正前往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
硕士、博士都师从叶笃正的黄刚说:“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在中国,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但是在国外,学生经常会打断老师,提出问题。罗斯贝重视事实,一切都从事实出发,他总是朝前看。视野很阔,不是就事论事来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这种治学方式后来也延续到了叶笃正身上。叶笃正认为自然科学要以事实服人,他最不能接受“似乎、好像、大概”这样的字眼,如果有谁的论文中出现类似推论,都会被立刻划掉。
1949年,叶笃正结束在美国的学业,他的博士论文引起了美国气象界的关注.并借此获得了一份年薪4300美元的工作,而当时,美国一个大学教授也只有5000美元。但是叶笃正选择了离开.他对导师罗斯贝说:“我觉得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我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1950年l0月.在新中国正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登上轮船.辗转回到了中国。
回国后的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中国的气象研究。整个气象室10多个人,没有一张像样的天气图。叶笃正曾向弟子们描述当时的工作状况:“没有图,我们自己画,第一张图画出来。是五百毫巴地面图,相当于五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实验室所有的人专门做了庆贺。”在当时。天气图在国外是最普通的配件,做研究做预报都要用,可中国没有。他的很多学生都记得叶笃正指着挂在墙上的巨幅天气图所说的话,“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今后,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该在中国结束了。”
1984年,几位美国气象学家专程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这一次合作的成果,被叶笃正认为是自己最大的贡献。当时,他已接近古稀之年,因开创了国内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气象学家之一,但这一次,他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另一领域,成为“全球变化”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
2005年12月,学经济的丑洁明在叶笃正门下学习四年后,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很多人都很吃惊.气象学家为什幺要招一个学经济的研究生,叶笃正的回答是“我们是互相学习”。
2006年1月11日,中科院大气物理所305室,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了5张办公桌,叶笃正的办公桌放在最里面,桌上杂乱地堆积着两厚沓学术刊物,一个工作了10多年的老式台灯还在继续“服役”。91岁的叶笃正,每周一、三、五的早上,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所里给叶老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办公室,可是叶老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就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我们办会室。”黄刚说。
叶笃正从不认为自己是权威,总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他人,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个人离不开群众,荣誉归于大家,要感谢舞台.因为舞台是大家给的;要感谢大家,因为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
在大气物理研究所,所有的人都把叶笃正尊称为叶老,叶笃正的秘书崔桂云说,几百个人的所里,80%的研究人员都是叶笃正的学生。“作为晚辈,我们跟叶老在一起,从来不用担心相处问题,他不会因为你资历浅而不重视你,也不会因为你声望高而轻信你。你可以轻松地跟他开玩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可以直接跟他争辩。”
曾经有报纸报道叶笃正任何时候身上都会带一个小本子,黄刚说:“从年轻时叶老一直如此.这样方便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他会在每次上班时跟我们分享他本子里的新想法和新信息,供我们参考、跟我们一起探讨。”在黄刚看来,老师的阅读面非常宽泛,他总是能够迅速捕捉到其他领域可以借鉴或者衔接的方法,运用到气象研究中,“他的视野起码超前20年” 。
相关链接:
①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近年来,叶笃正一直从事如何利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降低负面效应的研究。2003年,他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同年,87岁的中科院院士叶笃正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了国际气象界的“诺贝尔奖”——“国际气象组织奖”。
②他科研上的“朝前”和“超前”眼光,既来自于打破常规的治学精神,也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学识素养。
③叶笃正使中国气候研究走进一个涉及科学、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系统工程。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在清华大学,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而选择了气象学,这是因为他接受了学长钱三强的“气象学对国家更为实用”的观点。 |
B.阅读材料中三次引用黄刚的话,第一次表现的是叶老的治学精神,第二次表现叶老正心态年轻,第三次表现叶老搜集材料的习惯。 |
C.叶笃正说:“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这话一方面表现出叶笃正的谦逊,一方面说明他认为在研究中别人的贡献是主要的。 |
D.叶笃正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在美国的学业,博士论文也引起气象界的关注,并在以后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都是因为有罗斯贝的影响。 |
E.本文选择典型事例,不仅介绍了叶笃正的求学经历、治学态度和学术成就,还从待人处事角度为我们展现出叶老可亲可敬的一面。
本文给我们介绍了叶笃正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你认为他的人格魅力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作为一个气象学家,叶笃正有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简要分析。
材料中说“他科研上的‘朝前’和‘超前’眼光,既来自于打破常规的治学精神,也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学识素养”,试从其中一个方面,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叶笃正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的理解与给你的启示。
(请从下面两篇文章中选择一篇阅读,作答前填上文本序号“(一)”或“(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下列的文字,完成小题。
“黑帮”游戏令人忧
解说:黑帮游戏并非本土网站原创,它最早出现在国外的一些社交网站上。近年来国内社交网站兴起,这类网站争夺的主要客户群就是青少年网民。27日记者来到猫扑网站进行采访时,网站的运营总监向记者介绍了如何进行黑帮游戏的情况。
杜培源(猫扑网产品运营总监):比如说有几个朋友在一起玩,你可以组成一个类似于帮会的组织,集体去完成一个任务。
记者:都是一些什么任务呢?
杜培源:组织两帮人对战,比如你在里面,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组成,他相当于是你这个家族的人,可以两个家族对抗,有这些类似的任务设置。
网友:一开始是偷手机,然后就是砍人,再后来是抢车。你的经历值不同,赚取的经验和金钱也不同。
解说:在这里对战、家族对抗似乎很中性,但黑社会的一些法则,无视道德法律规范,血腥暴力等暴露无遗。据了解,大部分玩游戏的好友是现实生活中熟悉的人。黑帮游戏由于是真人参与,显得尤为逼真,让人过足了黑帮瘾。
网友:比如说让人下跪、侮辱人格,它里边还有武器,像手枪什么的,属于威胁性比较大的。
网友:让你感觉挺爽的,买东西、买武器。拉帮,你兄弟越多,你的实力越强大。
解说:尽管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但是这类网络游戏以黑帮、黑社会、黑手党、江湖、教父、蛊惑仔等为主要题材,突出表现黑社会打、杀、抢、奸、骗等反社会行为,渲染血腥暴力,鼓动教唆游戏用户在游戏中扮演黑社会成员,赞美黑社会生活,严重破坏社会的法制,不符合道德规范,给青少年尚未成熟的世界观带来消极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市民:对这种黑帮游戏,作为家长来说都还是比较抵触的。
市民:可能对他将来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局限,所以我觉得帮派对孩子不是一个很好的概念。
市民:谁暴力,谁为老大,这对孩子肯定没有好处。
解说: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对此表示了忧虑。
汪海龙(北京翠微小学教师):孩子们如果经常玩类似的网络游戏,他就会把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混淆起来,在这个游戏中他可以打打杀杀,可以骂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如果孩子们总是把这些信息接受过来,久而久之他就会觉得这些都很正常,这样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是非常不利的。
解说:专家指出,这类游戏虽然没有大量的黄色、暴力图片、视频,只是采用少量文字、图片,打擦边球,但还是极易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王大伟(中国公安大学教授):它就是把黑白颠倒了。比如它歌颂黑帮里的老大,把他说成是义气,把坏的东西说成是好,黑的东西说成是白。实际上,在童年时代,人们在玩的过程中,游戏即为学习。那么他从小学的是暴力,接受的是阴暗面,耳濡目染,习惯成自然,那么可能就会一步一步陷到犯罪的这个亚文化中。现在有这样的统计数据,大约60%的青少年犯罪或多或少和网络成瘾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杜培源(猫扑网产品运营总监):对于游戏的内容方面,我觉得导向性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解说: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网络世界是他们认识真实世界的一个范本,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阳光的网络环境,他们才会还给我们一个健康、阳光的未来。
(选自2009年7月29日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焦点访谈”。有删改)
请简要概括记者采访对象的类别,并按类概括采访对象对“黑帮”游戏的看法。
本专题节目内容安排的顺序是否合理,为什么?
联系全文,简析记者采编此次专题的意图?
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思乡,为什么不回家?
雷 蕾
1990年,世纪老人张学良在台北圆山饭店公开庆祝90华诞时,特意要求听马思聪创作的《思乡曲》。深沉优美的旋律响起时,张学良潸然低首,哽咽无语。
马思聪1912年出生于广东海丰,11岁时去法国,1928年入巴黎音乐院学习小提琴,他是考入巴黎音乐院的第一个东方人。学成归国后不久,与王慕理结为夫妇,从此,马思聪演奏小提琴时,王幕理总是他的钢琴伴奏。
抗日战争爆发后,受革命新兴音乐运动的影响,马思聪立即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发表文章,激励人民起来抗日救国;他也创作了许多抗战歌曲,还发表题为《我怎样作抗战歌》的文章,鼓励更多的人创作抗战歌曲。在敌人的炸弹声中,他创作了《思乡曲》。曲子取材于曲调质朴而优美的蒙古民歌《墙头上跑马》——早先北方的土城墙都很窄,在上面跑马只能向前,寓意无法回故乡。后来,马思聪又给《思乡曲》填上新词,歌词和着舒缓延绵的旋律,如泣如诉,仿佛游子的无尽乡愁。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马思聪到重庆参加了励志社乐队。那时,他虽然已是著名音乐家,仍然身体力行,携带妻儿,不辞辛劳地辗转于各地进行演出活动,还亲自在电台上广播、教唱抗战歌曲,号召人民起来反抗日寇的侵略。
北平和平解放后,马思聪应邀到北平参加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并作为文化界代表参加了政协第一次会议。此时的马思聪意气风发,参加了大量的音乐交流和演出活动。新中国建立后,马思聪接受任命,出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并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他为新中国的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表演,做出了重要贡献。马思聪的儿子马如龙回忆,父亲在国内“最快乐的日子”是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那时,父亲被人们称为‘老周(周恩来)的宠儿’,事业上风生水起,音乐创作达到一个高峰。”
“文化大革命”中,马思聪由于受到严重迫害而含冤流亡国外,并被定为“叛国投敌分子”。此后,马思聪在美国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20年,但他身在美国,心系祖国。他曾说:“国家不是房子,房子住旧了,住腻了,可以调一间,而祖国只有一个。”他拒绝申请政治避难,不去领难民救济金,靠创作和演出来维持生活。他在与好友的见面和通讯中,多次表达自己对祖国、友人和他所热爱的音乐事业的关心。他在美国时的音乐创作,几乎全是中国题材。他晚年花费大量精力创作的歌剧《热碧亚》,也以少数民族的生活为题材。直到去世前一年,他还给中国音乐家协会负责人写信说:“我们都已步入晚年,在个人来说,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写完几个作品,也算是我为中华民族音乐的发展上所尽的一点微力。”马思聪曾几次想回祖国,但由于种种原因,他至死未再踏上祖国的土地。《思乡曲》结尾的追问——“孩子,你为什么不回家?”亦是马思聪一生最难解的情怀。
1987年5月20日,马思聪辞世。他的夫人在他书桌上发现了一篇未完成的音乐遗作,题为“思乡”。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我是音乐家,我珍惜恬静、和平的生活,需要适宜的工作环境。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个人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和中国当前(指“文化大革命”)所发生的悲剧比较起来,完全是微不足道的。(马思聪《我为什么离开中国》)
②《思乡曲》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深沉优美的旋律表达了一种浓郁的思乡情绪;第二部分变奏,展开,以激情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第三部分用更加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一种绵延不绝的怅惘。(新浪博客)
③他保持了他独特的性格,除了他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外,他还有最纯洁的最天真的最美的音乐的个性。(徐迟《祭马思聪文》)
④马思聪不欠祖国什么。(叶浅予《为马思聪饶舌》)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思乡曲》催人泪下,这是因为曲子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所表达的内容,体现了抗战时期人们对故乡深沉的怀恋之情。 |
B.北平的和平解放,给马思聪带来了参加大量音乐交流和演出活动的机会,这让他意气风发地为新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做贡献。 |
C.新中国建国之初,在周恩来的信任下,马思聪的音乐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个时期也是他在国内“最快乐的日子”。 |
D.马思聪认为,“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发生的悲剧远远超过了自己遭受的一切不幸,而这就是自己“为什么不回家”的根本原因。 |
E.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撷取了马思聪人生的若干片段,记述了他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事迹,表现了一位音乐大师的伟大人格。
写张学良听《思乡曲》的故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马思聪是一个怎样的音乐艺术家?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为什么说“马思聪不欠祖国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全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冰城情牵温哥华
——申雪冬奥会圆梦“全家总动员”
新华网哈尔滨2月16日体育专电(记者邹大鹏)16日是大年初三,申雪的父亲申杰一大早在摆满奖牌的书房驻足许久,手中抚摸着这些奖牌和奖杯,口中念叨着“就差一块了,就差这一块了……”
几个小时后,这枚独缺的冬奥会金牌终于毫无悬念地落入了申雪和赵宏博的囊中。作为“四朝元老”,他们赢得了温哥华冬奥会中国队的首金,也摘得了中国花样滑冰项目的首枚冬奥会金牌,打破了俄罗斯人在这个项目上的“一统天下”……
“虽然夺冠只是几分钟的比赛,但我们全家却等了近20年!”申杰说。
当申雪和赵宏博在冬奥会赛场上向终极梦想发起最后一次冲击时,他们的家人经历着怎样的心路历程?记者这一天目睹了申雪“全家总动员”。
2岁小侄女:“第一、第一……”
16日早晨8点,记者准时敲开了申雪家的门。两人的比赛中午才开始,但十多个亲属却早已守候在电视机旁。由于随后赶来的记者太多,好客的家人不得不将脚上的拖鞋送给“不请自来”的客人。虽然准备了很多沙发和椅子,但在这个春节,申家的客人似乎注定多于亲人,几个亲属为了把有利的位置让给记者,不得不坐在地上观看比赛。
为了抢到独家新闻,每个媒体都拉着一个家人采访,试图挖掘申雪和赵宏博不为人知的秘密。一时间,申家人成了“全明星”。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一个走起路来跌跌撞撞的2岁小姑娘,梳着“1”字冲天辫的她是申雪表弟的女儿,不时跑到镜头前竖起食指嘟囔着“第一、第一……”
“孩子会说的话不多,就这句说得最清楚!”申雪的妈妈吕曼丽一把抱起这个一身喜庆红衣的小家伙,亲了又亲。
夺金一刻:申妈妈晕倒在沙发上
虽然申妈妈口中说着不紧张,但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带着对远方这对冰上情侣的牵挂。“等会让你们随便采,现在大家都别着急,让我好好看一下电视!”面对不停地在电视
机前和几个房间游走的各路媒体,申妈妈的紧张和着急让人开始担心她的身体。
“老太太心脏不好,血压还高,这两天都没好好睡觉,也没怎么吃东西!”一位亲属告诉记者,“睡不踏实、心总感觉悬在空中,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不饿、也不渴,就是今早喝了杯咖啡!”申妈妈的黑眼圈难掩疲惫。
虽然距离两人比赛还有几个小时,但突然出现的电视转播故障让申妈妈坐立不安。“怎么搞的?怎么只有图像,声音断断续续的……是信号的问题还是现场的问题?等下小雪和宏博比赛的时候不会这样吧?”面对老伴的担心,申杰不停地安慰:“没事,信号的问题,等一下就好、等一下就好。”
与申杰在每组选手比赛结束后都急迫地上网查成绩不同,申妈妈在等待申雪所在组别候场浇冰时,径直走向另一个房间,口中焦急地喊着“浇冰、焦心……”
当两人成功夺冠后,刚刚站起身准备接受采访的申妈妈突然后仰跌倒在沙发上,亲人们赶快找来了降压药和心脏病药。“熬到今天,这俩孩子实在太不容易了,这块金牌就该是他们的!”眼里噙着泪水的申妈妈说,“说不紧张是假的,刚刚看比赛的时候走神了,眼睛在这,心走了!就怕他们有个闪失!”
“不是一半,整块金牌都是儿子的!”
庆祝的爆竹在小区摆了一条长龙,申杰亲手点燃。对于这枚金牌,老俩口把功劳都给了“儿子”。
“在我眼里没有女婿,只有儿子,宏博这么多年来太难了!”申妈妈说。
“您觉得这块金牌小雪和宏博谁的功劳最大,还是一人一半?”面对记者的提问,申妈妈毫不掩饰对“儿子”的偏爱,“不是一半,整块金牌都是儿子的,他的功劳最大!”
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块金牌就该是他们的”,充分说明在这块金牌背后,是申雪、赵宏博艰辛训练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
B.申妈妈说“整块金牌都是儿子的”,她的话真实地反映了在夺取这块金牌的过程中,赵宏博付出的比申雪多。 |
C.这篇新闻的第一段是新闻的导语,详细地记录了在申雪、赵宏博夺冠过程中,他们家人经历的心路历程。 |
D.这篇新闻的选择角度独特,作者没有写申雪、赵宏博在温哥华赛场夺金的实况,而是从申雪家人的角度,表现了申雪家人的牵挂。 |
E.这篇新闻中的人物语言平实质朴,具有口语化,充分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
概括说明申雪、赵宏博在冬奥会上向冠军冲刺时,申雪家人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当申雪和赵宏博在冬奥会赛场上向终极梦想发起最后一次冲击时”属于新闻的哪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
本文的标题是“全家总动员”,可是记者只是详细写了申妈妈、侄女两个人,有人认为这样写没有呼应题目,你认为是这样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110年前,无锡学前街一所书香老宅迎来了一个灵慧可爱的婴儿。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这个婴儿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成就了与郭沫若、朱自清、钱钟书、徐悲鸿等大家齐名的声望,而他所诞生的那所老宅,也因他的俊敏与其家族的荣耀而独得“一门五博士,毓秀称翘楚”的美誉。
这美誉中的“毓秀”,正是他的名字——顾毓琇。
彼时,顾毓琇的家族在无锡可谓书香门第,名人辈出。无锡顾氏乃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之后,家中祖母为秦观后裔,母亲则是王羲之的后裔,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这一家人“具有极优美之家风”。
顾毓琇的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反帝运动”、“抗日战争”……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也无时无刻不牵动着顾毓琇的心。
1929年他学成归国,在国内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同时身为文人,他将满腔热情诉诸文学,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
书生投笔从戎热,国士贡言献爆狂。
岂为揪杆争黑白,欲凫肝胆报炎黄。
这是顾毓琇在抗日战争年代写下的诗句,言辞间充满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热忱的报国之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好男谁说不当兵,好女今朝亦请缨。”“不辞石柱中流砥,宁别沙坪万里征。”这些喷勃着性情与才华的诗句,无不凝固着诗人顾毓琇赤诚的爱国之心。
翻开顾毓琇的作品集,一首首诗词清雅、俊逸,无不流淌着他丰富的思想情感,渲染着他多姿的精神追求。伴着诗词的唱和,音乐的世界里他亦留下了自己的足音。
精通音律的顾毓琇,在我国古典音乐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日本音乐界对他极为称赞,称他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泰斗”。
顾毓琇对我国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有着十分精湛的研究。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同时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1940年,他走马上任国立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并很快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这是很专业的一个讲法。这个建议经过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通过后得以施行。
受到笃信佛教的祖母影响,他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可能使人沦陷的虚荣时,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而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曾撰写出版了《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行走世间一个世纪,顾毓琇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践行着人生的修行。心与行的修行铸就着他的生命,使得他的道路越走越宽。
1950年,已伴随战乱的中国度过半生的顾毓琇做出了一个选择,应母校麻省理工学院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这一去竟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海外漂泊生活。
顾毓琇虽然身处国外,却一心挂念着祖国,在旅居美国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1957年,他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到“重阳更比重山远”,他只能在梦里湖山寻觅遍,足见他的爱国思乡情切。
后来有人曾记载,就在他加入美国国籍以后两个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后不久,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他毅然决然地冒险飞回了中国。其间辗转经过伦敦、香港,回到了阔别24年的故土。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也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
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海外,顾毓琇的形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渐渐淡出于国人的视线,所以提到这位旷世奇才,当下的大部分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然而,作为一位曾经辛勤耕耘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没有忘记他。“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这首满含崇敬之情的诗是顾毓琇的一位学生写给他的,这位学生就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
2002年9月9日,顾毓琇走完了他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作为世纪老人,他堪称是一位文理通融、博学多才的传奇式人物。海内外媒体称誉他是“电机权威、教育专家、文坛耆宿、桂冠诗人、话剧先驱、古乐泰斗、爱国老翁”,这28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他一生的风采和传奇。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期)
【相关链接】顾毓琇(1902年12月24日-2002年9月9日),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1927年,曾获得国际上素有电机与电子领域“诺贝尔”奖之誉的“蓝姆”金质奖章(Lammer Medal)。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1929年,顾毓琇从美国学成归国以后,一面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一面用文字为民族呐喊,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 |
B.1902年12月24日,顾毓琇诞生于无锡学前街的一所书香老宅,小时候就被认为是神童,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他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 |
C.顾毓琇是明代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的后代,他的祖母是秦观后人,而母亲则是王羲之的后裔,他的家庭有着令人羡慕的优美家风。 |
D.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以后,顾毓琇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其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 |
E.顾毓琇一生都生活在中国的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让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而他的心也没有安宁过。
(2)顾毓琇被称为“旷世奇才”,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顾毓琇的人格魅力是他被人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顾毓琇的人生经历与成就给予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5分)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
钱伟长的传奇人生,是一代中国学人希冀和奋斗的缩影。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多年来对于各种各样的板壳,各学派学者用不同的方程式来描述,钱伟长认为它们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有必要加以统一。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寻求这种联系。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
与此同时,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1941年,他们合写成了一再为人们称道、引用的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这篇论文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28岁的钱伟长,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爱因斯坦看后也由衷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194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经过辛吉教授特地推荐,钱伟长到了冯•卡门所在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当时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导弹,精确地计算火箭导弹的弹道成了当务之急。钱伟长担起了这个重任,他经常到喷气推进研究所在地墨西哥州的白沙基地参加火箭试验,对各种型号的导弹的弹道及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写出了许多保密的内部报告,并提出了有关火箭、导弹落点的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到德国导弹的袭击,英国首相邱吉尔很着急,向美国求援,问题转达到冯•卡门那里,钱伟长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导弹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小的方案,立即得到采纳。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邱吉尔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说美国青年人很厉害,但实际上应该说:中国青年人很厉害!
正当钱伟长在美国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选择了回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让他渴望归国效力。他多次向冯•卡门提出回国的要求。但冯•卡门始终不点头。钱伟长最后以思念家人和不曾见过6岁的孩子为由,要求回国探亲。1946年5月6日,钱伟长只带了简单的行李和几本必要的书籍,从洛杉矶乘船回国。当时他34岁。
(摘编自戴世强《钱伟长小传》)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作文和历史都拿了满分,是因为钱伟长有极高的天赋,又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是从小看着古书长大的。 |
B.“九•一八事变”之后,钱伟长弃文从理,读书极为用功,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理科毕业生,这充分说明了奋发才能有为,勤学才能有识的道理。 |
C.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期间,钱伟长经过刻苦努力,终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板壳的基本理论,与导师辛吉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相似。 |
D.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钱伟长在加州理工学院主要从事有关火箭、导弹的研究,他提出的方案曾帮助伦敦在二战中免遭德国导弹的破坏。 |
E.本文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钱伟长青年时期在学习、科研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展现了他不平常的成长过程,塑造了一个令人尊敬的科学家形象。
文章主要回忆了钱伟长的那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钱伟长的形象?请简析
在“天才”和“爱国”中任选一个话题,结合文本与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兴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高贵的灵魂
①贝多芬——世界上无数的人被他的音乐所感动,所震撼,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高中的灵魂。
②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郑过,非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有如《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观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即使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贝多芬1810年5月2日致韦格勒书中有言:“噢,人生多美,但我是永远受着毒害……。”黄昏来临,雷雨也随着酝酿。尔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③罗曼·罗兰曾这样赞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什么样的征服可与之相媲美?波拿巴的哪一次战役、奥斯特利茨娜哪一天的阳光达到了这种超凡努力的光荣?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最辉煌的胜利?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欢乐的人,竟创了欢乐带给人间!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以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在那句豪言壮语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的心灵的箴言:用苦痛换来欢乐。”
④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面对御座,也决不背叛真理。贝多芬说:“君王们和亲王们完全可以造就一些教授和机要参议;他们可以给后者以各种各样的头衔和勋章;但是他们无法造就伟大的人物,无法造就超脱于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这帮大人先生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伟大。”歌德,这位德国伟大的诗人、思想家,也是受人们爱戴的。但是他比贝多芬高贵的灵魂却显得逊色。贝多芬曾讲述他与歌德一起散步的情景:“在归来的路上,我们遇见全体贵族。我们老远就看见他们了。歌德便掐开我的手臂,立于大路旁。我白费口第三者地对他说了我想说的所有的话。但我就是未让他多走一步。于是,我把帽子压得很低,扣上外套上的钮扣,倒背着手,钻进密集的人群中去。亲王们和朝臣们排队恭迎;……我觉很好玩地看看皇家车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立于路边,低低他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贝多芬毫不留情地把歌德狠狠地训斥了一通。对此歌德耿耿于怀,永远不原谅贝多芬了。
⑤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当时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表演成了一件高尚和时髦的事。所以贝多芬也就经常处在贵族及头面人物的包围之中。可他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的大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显示出比贵族还要高贵。
⑥有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时贝多芬正住在公爵的庄园里,当军官们从主人那里得知后,公爵便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贝多芬绝不愿为侵略者演奏,断然拒绝,猛地推开客厅大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臻著¨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个粉碎。并写了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出生: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⑦是的,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的。诚如贝多芬所言,由于偶然的出身,世界上有无数的公爵,而历史无情,这些曾显赫一时的公爵一个个都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
(本文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第二段用比喻修辞形象的告诉我们贝多芬战胜苦难并创作《第九交响曲》的过程,第三段告诉我们这一过程就像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那样,让人心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 |
B.贝多芬之所以训斥歌德一通,是因为他认为歌德就像君王们和亲王们一样,只是拥有地位和头衔,没有超脱庸俗社会的心灵。 |
C.贝多芬拒绝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请求,是因为贝多芬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对公爵向入侵者阿谀奉承的行径感到愤怒。 |
D.“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对权贵的不屑,对自我独特个性的肯定。 |
E.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述的表达方式,兼有描写、抒情、议论,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贝多芬形象,
结合文本,概括贝多芬的“高贵的灵魂”体现的那些方面?
文章第四段有两处引用了贝多芬的话,请简要分析这两秒引用的作用。
“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的。”这段文字可谓是思想深邃,让人深思,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理解发明就是理解未来
教育神圣的使命在于传承文明,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由于教育,人类个体可以分享漫长岁月里人类整体获得的经验与知识。然而我们经常忽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距。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制约,当它们成书的时候,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最新的成就无法纳入其中。当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它们的时候,w*w^w.k&s#5@u.c~o*m世界又发生了变化,人们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如果没有创造,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间的桥梁。
新知识不是演绎出来的,它是创造的产物。实际问题从来不会重复,人类经常面临从未出现过的难题,唯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解决它们。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创造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气质,它令世界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人们十分赞赏古希腊创立自然哲学的先贤和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他们涉猎的领域千差万别,为人治学风格迥异,然而一个明显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具有无与伦比的创造才能。近代科学诞生之后,深刻改变人类宇宙观念与生存方式的发现和发明,都源于杰出的创造性想象和独辟蹊径的探索。
创造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本能。以创造性的方式关注和参与世界事务,是人类内心深层的欲望和动力。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许多因素使他们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然而,发明家头脑中的观念不容易被社会接受,发明家不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几乎所有的发明家都在逆境中奋斗,因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发明的因素:模仿容易,发明困难。因循人类活动的最小阻力原则,许多人乐意选择模仿。
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社会关注丰收,漠视过程。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发明家常常难以度过最困难的时期,这使许多优秀发明半途而废。
发明家常常思考人类未来的事,市场只关注眼前的事。发明家经常在为明天做晚餐,今天没人享用。晚餐还没有做好,饭铺就已经关张。
几乎所有先进的技术,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都不怎么好用,因为还没来得及完善工艺和配套技术。由于企业家缺乏远见,消费者缺乏宽容,使许多重大的发明经常被拒之门外。
发明是涉及科学、社会与人文的全方位活动,需要多种智慧和资源参与,许多发明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教育过分关注继承,不重视培养驾驭知识的能力。
人们习惯于把失败与堕落相提并论,w*w^w.k&s#5@u.c~o*m以一时成败论英雄,令许多人视创造为畏途。
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教育,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如果把新技术发明比作美丽的红苹果,科学是长出红苹果的树,教育是培育这棵树的土壤和肥料,文化则是看不见的地下水、合适的温度和阳光。
下列各项中,能够准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
A.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指出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核心。 |
B.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指出创造的道路铺满荆棘。 |
C.指出创造的道路铺满荆棘,几乎所有的发明家都在逆境中奋斗。 |
D.指出发明家常有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但不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 |
作者为什么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原文,分析概括发明创造者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哪些阻力和困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5分)
悼夏丐尊先生
丰子恺
犹忆二十六年秋,“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夏先生与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具有同样的才调,同样的胸怀。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李先生教我们图画、音乐,夏先生教我们国文。我觉得这三种学科同样的严肃而有兴趣。就为了他们二人同样的深解文艺的真谛,故能引人入胜。夏先生常说:“李先生教图画、音乐,学生对图画、音乐,看得比国文、数学等更重。这是有人格作背景的原故。因为他教图画、音乐,而他所懂得的不仅是图画、音乐;他的诗文比国文先生的更好,他的书法比习字先生的更好,他的英文比英文先生的更好……这好比一尊佛像,有后光,故能令人敬仰。”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夏先生初任舍监,后来教国文。但他也是博学多能,只除不弄音乐以外,其他诗文、绘画(鉴赏)、金石、书法、理学、佛典,以至外国文、科学等,他都懂得。
他当舍监的时候,学生们私下给他起个诨名,叫夏木瓜。但这并非恶意,却是好心。因为他对学生如对子女,率直开导,不用敷衍、欺蒙、压迫等手段。学生们最初觉得忠言逆耳,看见他的头大而圆,就给他起这个诨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夏先生是真爱我们,这绰号就变成了爱称而沿用下去。凡学生有所请愿,大家都说:“同夏木瓜讲,这才成功。”他听到请愿,也许暗呜叱咤咤地骂你一顿;但如果你的请愿合乎情理,他就当作自己的请愿,而替你设法了。
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用另一黑板遮住,用到的时候推开来)。然后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他话很少,说时总是和颜悦色的。但学生非常怕他,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学生便嬉皮笑脸,同他亲近。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铜钿少用些!”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
夏先生与李先生对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而学生对他们的敬爱,则完全相同。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
自我离开夏先生的缘帐,直到抗战前数日的诀别,二十年间,常与夏先生接近,不断地受他的教诲。其时李先生已经做了和尚,芒鞋破体,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在我觉得仍是以前的两位导师,不过所导的范围由学校扩大为人世罢了。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使夏先生没有勇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
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忧店,忧国,忧世。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皱着眉头替他担忧;有人失业了,夏先生又皱着眉头替他着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吃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要生产了,小孩子跌跤了……夏先生都要皱着眉头替他们忧愁。学校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别人都当作例行公事处理的,夏先生却当作自家的问题,真心地担忧。国家的事,世界的事,别人当作历史小说看的,在夏先生都是切身问题,真心地忧愁,皱眉,叹气。故我和他共事的时候,对夏先生凡事都要讲得乐观些,有时竟瞒过他,免得使他增忧。他和李先生一样的痛感众生的疾苦。但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在“人世”这个大学校里,这二位导师所施的仍是“爸爸的教育”与“妈妈的教育”。
1946年5月1日于重庆客寓。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主要记述了夏丐尊先生教授作者时的几件往事,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夏先生的感激和缅怀之情。 |
B.文章开头写夏先生分别时“愤然”的回答和“凝注的目光”,作者却笑他多忧,流露出对夏先生消极、悲观心态的不认同。 |
C.“木瓜”本是因批评学生招致反感而得的外号,但当学生们看到他把学生的请愿全当作自己的请愿时,绰号就变成了爱称。 |
D.文章写李先生并非“走投无路,遁入空门”,而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行大丈夫事”,这彰显了李叔同先生的高尚品质。 |
E.文章名为“悼夏丐尊先生”,却用了大量笔墨来写李叔同先生的行为品性,既有对比,也有类比,突出了夏先生的品格。
第二段在记述夏先生赞美李叔同先生的话后,作者为什么说“这话也可说是‘夫子自道’”?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文申多次提到“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的“多忧善愁”源于他的爱,他的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作者把李叔同先生与夏先生的教育方式分别称为“爸爸的教育”和“妈妈的教育”。你喜欢哪位先生的教育方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追寻共同的国家记忆
2013年4月1日,下午三时许,台北红馆。一个中美混血小女孩捡拾雨后泛黄的落叶,扎成一束花开心地笑着。她背后的红砖墙上,挂着一幅大照片,上面是六七十年前的云南腾冲街头,一位中国老者向一个美国大兵借火点烟。
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影像播放厅里,大屏幕上播放着记录片《寻找少校》和《发现少校》,不少台湾人静静坐着观看,有长者,有年轻人。“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密展”,首度跨越海峡,在此展出。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参加了展览开幕式。他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作为对中华民族抗战历史进行缅怀与致敬的此次展览,无疑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其能够唤醒、冲击并重构我们共同的国家记忆。”
这次展览的280余幅图片,来自中国大陆一群民间人士“把历史搬回家”的行动。
1999年,云南人文学者孙敏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图书馆退休馆员张孝仲老人那里,看到了腾冲光复之战中一位阵亡美国上校的20多张照片。这一小批尘封60余年的照片,激起了一群人追寻中国远征军历史的热情。
这群人中有章东磐、晏欢、邓延康和牛子等,为拍摄《寻找上校》,牛子于2006年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带回了190多幅云南战场的照片。2010年他们一行又历时两个月,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扫描了中、缅、印战区照片2 300幅,复制了200多万字的原始图片说明。这些影像资料,记录了1941年到1945年中、缅、印战场的状况。
2013年3月29日,“国家记忆——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密展”在台北拉开序幕。开幕酒会座无虚席。章东磐告诉记者:“这个影展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当年任驻印远征军炮兵连长的郝柏村强调,八年对日抗战是中华民族最悲壮最光辉的一段历史,是全中国人的光荣,有些人淡忘甚至故意淡化这段历史是不应该的。两岸年轻的中国人要共同重视抗战历史。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也出席了开幕式。他说,希望由这个展览,能让更多的台湾人了解抗日历史,唤起民族魂爱国心。何亚非说,自己很渴望多与台湾同胞说说话,完成期待已久的文化之旅。何亚非认为,这样的一个展览会启示人们,勿忘惨痛战争历史,维护世界和平。他还强调了文化直指人心、洞穿灵魂的强大力量。“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同根同源、同宗同文的海峡两岸,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近些年来,两岸之间向全方位迈进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成为一大亮点。这次展览,无疑将有助于重构两岸共同的国家记忆。
这次展览,意外成了中国远征军名将之后、老兵们的聚会场所。展厅里,也频频闪现台湾年轻人的身影。在台湾政治大学图书档案研究所任教授的邵铭煌也带着九名学生来到现场,实地教学。他说,带学生来是让他们了解这个战场的意义、战时中国人的生活。深谙对日抗战史的他还说,大陆文史工作者,从一个美国少校的葬礼开始,几年苦苦追寻下来,殊为不易。尤其是大量少年兵的影像资料,引起了他的极大关注。这些少年兵,看上去大多不满15岁,有的甚至不满十岁。“在摆弄玩具枪都唯恐伤着自己的年纪,已经端着真家伙上血肉磨盘了”。照片上的这些孩子,个个脸上都带着自信与无畏的微笑。他们的灿烂笑脸,却让章东磐流下了最多的眼泪。他写道:他们留在历史相簿上的形象,是他们每一位暮年回首的骄傲,但却是国家之耻、军队之耻、中华民族成年男人之耻。
这种对国家记忆的共同追问,也即何亚非所说的“文化之旅”还将延续。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4月第2期,有删改)
这篇新闻开篇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理解“唤醒、冲击并重构我们共同的国家记忆”这句话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说“这个影展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认为“这种对国家记忆的共同追问,也即何亚非所说的‘文化之旅’还将延续”,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举例谈一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大学生怎样离校
大学生离校时的一幕幕生死离别,内心难免有些凄凉,于吾心有戚戚焉。于是决定去走近我们的这些师兄师姐们。
迈进毕业生宿舍,看到毕业生宿舍的肮脏混乱,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震惊,更甚者一些人可能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产生怀疑。不错,做事应该善始善终,大学生是我们这个社会里平均素质比较高、文化修养比较深厚的一个群体。从经验看,大学生在公众生活中经常扮演的也都是正面的、积极的角色。比如,每年暑假的时候,许多院校都组织社会实践团,从一些新闻媒体中,相信大家也都了解,大学生们走入中国社会的底层,既给普通百姓带去了鲜活的文化知识,大学生自己也从社会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
“这些大学生的到来,不光帮我们科学地种植,还送来了许多书帮我们增长知识,真希望他们能经常下乡。”这是来自调查百姓的最多的回答。
再比如,每当城市里举行大型活动时,大学生总会踊跃充当志愿者。所以,仅仅是因为大学生在毕业时候扔了点儿破烂,或是因为极少数人破坏了公物,就判定当代大学生素质不过关,那是太过轻率了。而且,据调查,现在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善。经了解,大学生毕业宿舍凌乱,并不是近来才出现的现象,知情人知道,那几乎是一年一度芳草绿的。在情况比较严重的年头里,毕业生宿舍的墙壁上写满了各种书法,地上扔满了垃圾,能拆的东西都拆掉,真堪称满目狼藉。后来,各院校纷纷出台管理政策措施,包括暂时性扣发毕业证等等,情况才有所好转,但并没有什么根本性变化。要说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大学生不懂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那倒不见得,更不能把这看作大学生的本质大暴露。正确的做法是抛开简单的谴责,从毕业生的毕业心态上寻找根源。
据调查的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反映,因为最后阶段比较忙,比如找工作,还有实习,再者因为一起生活过四年的舍友马上就要各奔东西时的凄凉心情才导致了我们所看到的那一幕。是的,四年大学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弥足珍贵的日子,一旦毕业,那种割舍不掉的乡愁会占据毕业生的脑海,种种复杂的情绪会油然而生,至于毕业典礼,早已是几十年一贯制,无非是领导讲话学生听,缺乏参与互动,很难让人产生庄重和自豪的感觉。在这样的情形下,毕业生的情绪找不到适当的宣泄途径,再加上一些技术方面的原因,比如缺乏合适的垃圾清扫工具,离校日程安排紧张,就容易导致一屋不扫的结果,不过现在各院校已经试图一改旧颜。据98级我们的师哥师姐讲,我们院的毕业典礼互动性强,如果你去看一下,你甚至分不出哪个是老师,哪个又是同学。而且我们药学院通知离校日期提前,给了毕业生们足够的时间来安排事情。
大学生学成离校应该是一个很温馨、很庄重的过程,应该组织一些仪式性的活动让毕业生参与,应该给他们提供正确的表达渠道。比如,毕业典礼应该富有时代气息,毕竟大学生是最富有时代性、最富有生气的,因而他们渴望与他们同步进行的毕业典礼、毕业证的发放也应该更有表彰性,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应该更畅通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强烈呼声,当然还可以给毕业生提供公共留言本,让学生留下最想说的话,这在我们药学院早有例子。总之,就是要让毕业生产生精神上的归宿感,要让他们感到,即使毕业了,学校仍是自己的家,学校的一草一木仍然需要自己去爱护。这样,相信我们那些可敬的大学毕业生会让那些曾怀疑他们大学生的素质的人们感慨一番的:善始善终。确确实实也!
如果学校方面和毕业生方面做到以上这一切,一屋不扫的怪圈被打破的日子将为时不远了。
作为我本人,真心希望所有大学生切切实实善始善终。因为我们是国家的栋梁,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者。我希望当我们跨出校门的时候,不会有师弟师妹为我们的“终”而产生疑问,我们应该给他们的是做出榜样、典范。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则调查报告针对大学生毕业时总会出现的各种不文明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B.作者承认大学生是社会上高素质的群体之一,毕业时出现的不文明现象只是个别人的行为,不必太过担心。 |
C.毕业后的就业压力,朋友离别的心理折磨,学校制度上的限制,这些都是毕业生做出不文明举动的原因。 |
D.大学毕业生离校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者认为学校对学生心理关怀不够,是导致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
E.本文语言平实流畅,叙述与议论相结合,作者通过亲身的调查来揭示问题的本质,为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文中多次出现的“一屋不扫”一词,具体的内容是指什么?请你简要概括。
本文作者对大学生应该如何离校经过调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请分点列出。
本文就大学生离校时出现的一系列不文明的举动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调查,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有人认为,不管是谁,只要是做出不文明的事,就应该受到惩罚,大学毕业生破坏公物也不能不追究责任;也有人认为,大学毕业生离校时的不文明现象存在多年,这说明我国的高校在管理上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要分析。10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萧 乾 先 生 印 象
刘炳善
我与萧乾认识,是在1988年夏天,我的《伊利亚随笔选》出版,由北京三联书店介绍约见的。我按时来到复兴门外他家。那时他已年届八旬,在门外贴了一张小纸条,上写:“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我事后记下了见面的第一印象:“一敲门,走出一位身材高大、很有风度而又非常和气的老先生。萧老亲切、坦率地告诉我:外国古典作品,译起来很难。譬如说,英国十八世纪的东西就很不好翻译。至于兰姆的作品,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还可以参考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萧乾先生以委婉的语气对我的翻译工作给予肯定。实际上,他在“文革”前已译过菲尔丁的巨著《汤姆·琼斯》和《大伟人魏尔德传》等等,早已译著等身。
正谈话中,进来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和他小声谈了一阵,离开。萧乾先生说:这是一位医生,教他如何保健;然后又像是有点不好意思地向我解释说:“(他想)尽量延长(生命)……”当时我对他的坦率有点惊讶,后来明白:他的意思是打算一面保护健康、一面尽量多做些工作,“跑好人生的最后一圈”。
此后我与萧乾先生建立了大约十年的通信联系,偶有赴京的机会,又到他家去过两三次。
作为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萧乾在伦敦大学教过课,在剑桥做过研究生,萧乾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让人感到他有点英国绅士的风度——这是在与他接触中可以感触到的。举一个小例子:前面说过他因年老体衰,“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但一说话,往往超过这个时间。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有事着急,他也绝不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很含蓄委婉的方式向你客气地暗示。有一次我到他那里,谈了一阵话后,他很和气地问我:“你害过荨麻疹没有?”我说:“没有。害荨麻疹很痒吧?”他说:“很痒。也疼。”我马上明白了,随即礼貌地告辞。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萧乾先生身上绝无高贵士绅的那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样子,更多的倒是保持着一副年轻人的脾气: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这可能跟他长期做新闻工作的训练有关。这种脾气他保持了一生。他像一个长跑运动员一样,几十年一直活跃在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还在为翻译《尤利西斯》而拼搏。
尽管萧乾先生待人温和,他的性格中还有较真、执著甚至“倔”的一面。因为曾经长期受到贬抑和屈辱,他在“改正以后”,对于个人的尊严就特别敏感而且较真。我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种种争议、恩怨太多,当然其中有个是非曲直,只是如果只记住争议和恩怨,而忘掉了文学,则等于“把孩子和脏水一齐泼掉”,损失未免太大。我的意思是最好采取“两分法”:争议的是非是一码事,每个人文学史的业绩是另一码事,不必互相混淆。这样,前人的正面文学业绩,后人可以安心继承,以利未来。
就我对接触中的萧乾先生的印象来说,尽管他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教育、西方的文化,半个世纪以来又做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但从他为人处事的作风来看,他是一位厚道的老北京人。
选自《书屋》,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萧乾先生看到作者能够翻译出《伊利亚随笔选》,给以极高的评价,其实这不过表明一位译著等身的译坛长者的宽厚态度而已。 |
B.作者通过对萧乾先生注重保健的描述,很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性格中较真、执着、敏感,但又充满生气,容易交往的特点。 |
C.萧乾几十年来活跃于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等,这既反映出他的勤奋,也说明他的人生非常丰富多彩。 |
D.作者在文中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通过写自己与萧乾先生的几次交往,塑造了一个厚道、学养丰厚的北京作家的形象。 |
E.作者认为,对文学史上的争论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着眼于是非本身,二是看到作家本人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否则,就会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损失。
(2)从第一段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翻译外国古典作品的态度是怎样的。
(3)文章两次提到写有“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的小纸条,分别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传主哪些方面的特点?这样写,对你有哪些启发?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5-18题。
悼夏丏尊先生
丰子恺
(1)我从重庆郊外迁居城中,候船返沪。刚才迁到,接得夏丏尊老师逝世的消息。记得三年前,我从遵义迁重庆,临行时接得弘一法师圆寂的电报。我所敬爱的两位教师的最后消息,都在我行旅倥偬的时候传到。这两位老师同样的可敬可爱,昔年曾经给我同样宝贵的教诲;如今噩耗传来,也好比给我同样的最后训示。这使我感到分外的哀悼与警惕。
(2)犹忆“卢沟桥事变”之际,我从南京回杭州,中途在上海下车,到梧州路去看夏先生。先生满面忧愁,说一句话,叹一口气。我因为要乘当天的夜车返杭,匆匆告别。我说:“夏先生再见。”夏先生好像骂我一般愤然地答道:“不晓得能不能再见!”同时又用凝注的眼光,站立在门口目送我。我回头对他发笑。因为夏先生老是善愁,而我总是笑他多忧。岂知这一次正是我们的最后一面,果然这一别“不能再见”了!
(3)犹忆三十余年前,我当学生的时候,夏先生教我们国文。他教国文的时候,正是“五四”将近。我们做惯了“太王留别父老书”、“黄花主人致无肠公子书”之类的文题之后,他突然叫我们做一篇“自述”。有一位同学,写他父亲客死他乡,他“星夜匍伏奔丧”。夏先生苦笑着问他:“你那天晚上真个是在地上爬去的?”引得大家发笑,那位同学脸孔绯红。又有一位同学发牢骚,赞隐遁,说要:“乐琴书以消忧,抚孤松而盘桓。”夏先生厉声问他:“你为什么来考师范学校?”弄得那人无言可对。这样的教法,最初被顽固守旧的青年所反对。他们以为文章不用古典,不发牢骚,就不高雅。竟有人说:“他自己不会做古文(其实做得很好),所以不许学生做。”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学生,对夏先生这种从来未有的、大胆的主张,觉得惊奇与折服,好似长梦猛醒,恍悟今是昨非。这正是五四运动的初步。
(4)李先生做教师,以身作则,不多讲话,使学生衷心感动,自然诚服。譬如上课,他一定先到教室,黑板上应写的,都先写好(用另一黑板遮住,用到的时候推开来)。然后端坐在讲台上等学生到齐。譬如学生还琴时弹错了,他举目对你一看,但说:“下次再还。”有时他没有说,学生吃了他一眼,自己请求下次再还了。他话很少,但学生非常敬爱他。夏先生则不然,毫无矜持,有话直说,凡事千叮咛万嘱咐,“唯恐天下大乱”。偶然走过校庭,看见年纪小的学生弄狗,他也要管:“为啥同狗为难!”放假日子,学生出门,夏先生看见了便喊:“早些回来,勿可吃酒啊!”学生笑着连说:“不吃,不吃!”然后赶快走路。走得远了,夏先生还要大喊:“少用些钱!”学生一方面笑他,一方面实在感激他,敬爱他。
(5)夏先生与李先生对学生的态度,完全不同。而学生对他们的敬爱,则完全相同。这两位导师,如同父母一样。李先生的是“爸爸的教育”,夏先生的是“妈妈的教育”。夏先生后来翻译的《爱的教育》,风行国内,深入人心,甚至被取作国文教材。这不是偶然的事。
(6)后来李先生做了和尚,芒鞋破钵,云游四方,和夏先生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李先生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他是真正做和尚,他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夏先生虽然没有做和尚,但也是完全理解李先生的胸怀的;他是赞善李先生的行大丈夫事的。只因种种尘缘的牵阻,使夏先生没有勇气行大丈夫事。夏先生一生的忧愁苦闷,由此发生。
(7)凡熟识夏先生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夏先生是个多忧善愁的人。他看见世间的一切不快、不安、不真、不善、不美的状态,都要皱眉、叹气。他不但忧自家,又忧友,忧校,忧店,忧国,忧世。朋友中有人生病了,夏先生就皱着眉头替他担忧;有人失业了,夏先生又皱着眉头替他着急;有人吵架了,有人吃醉了,甚至朋友的太太要生产了,小孩子跌跤了……夏先生都要皱着眉头替他们忧愁。学校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别人都当作例行公事处理的,夏先生却当作自家的问题,真心地担忧;国家的事,世界的事,别人当作历史小说看的,在夏先生都是切身问题,真心地忧愁,皱眉,叹气。故我和他共事的时候,对夏先生凡事都要讲得乐观些,有时竟瞒过他,免得使他增忧,他和李先生一样的痛感众生的疾苦。但他不能和李先生一样行大丈夫事,他只能忧伤终老。
(8)以往我每逢写一篇文章,写完之后总要想:“不知这篇东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因为我的写文,是在夏先生的指导鼓励之下学起来的。今天写完了这篇文章,我又本能地想:“不知这篇东西夏先生看了怎么说。”两行热泪,一齐沉重地落在这原稿纸上。
(选自《丰子恺集》,东方出版社2008年8月版,有删改)
第(2)段夏先生说“不晓得能不能再见”,他为什么这么说?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从第(3)段来看,夏先生在写文章上有什么主张?又反对什么?
第(5)段提到“爸爸的教育”和“妈妈的教育”,这两种教育有什么不同?
文章题为“悼夏丏尊先生”,却又用大量笔墨写到李叔同先生与其在行为品性上的异同,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