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春夕旅怀 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唐代诗人,浙江人。公元888年举进士,终生飘泊,久在湘、鄂等地做官,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 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颔联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分析其中两种。
全诗除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外,还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唐多令(邓剡①)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①邓剡(1232—1303)又名光荐,字中甫,又号中斋,文天祥的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
下阕中的“雁”这一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巴女谣
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全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题目。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答:
(2) “春江渺茫”与“日暮征帆”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以送。
本诗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本诗的送别对象不是一般送别诗中常出现的亲人或朋友,而是门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
(2)第二、三联是怎样表现“伟观”的?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题目。
宿洞霄宫①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①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为“洞霄宫”。
此诗颔联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诗的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四两句突出了什么主旨?运用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鉴赏。
长洲怀古
刘沧
野烧原空尽荻灰,吴王此地有楼台。
千年事往人何在,半夜月明潮自来。
白鸟影从江树没,清猿声入楚云哀。
停车日晚荐苹藻,风静寒塘花正开。
【注】长洲:苏州的古称。
(1)这首诗的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的第三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此诗为陆游晚年居山阴时所作。②箨龙,就是笋。③木笔,又名辛夷花。箨龙和木笔均为初夏常见之物。
(1)本诗在题目中点明“幽居”,但在第二联中又为何渲染“草深无处不鸣蛙”?
(2)诗人在本诗中都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注释】此词作于带湖期间。庚戌:即宋绍熙元年(1190)。中秋后二夕:中秋节后的第二个晚上。篆冈:地名,当在带湖之侧。
词的上片四句中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与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
题农庐舍
丘 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两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简要进行分析。
这首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图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解答问题。
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中过吉水小盘渡西归
[宋代] 杨万里
风卷寒江浪湿天,斜吹乱雪忽平船。
碧琉璃上琼花里,独载诗人孟浩然。
(一)请简要分析“湿”“平”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分)
(二)结合诗歌最后一句提到的“孟浩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一、二两句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