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闲居遣怀十首
唐· 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1)诗中的“闲”体现在哪些地方?
(2)姚合的诗追求“静趣”,请简要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文后题目
望远行
李璟
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①。夜寒不去寝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残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②生。
[注] ①扃:jiōng,关门。②二毛,指头发斑白。
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
“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故地重游
金·元好问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注],斜倚春风笑不休。
[注]本指唐代的崔护,崔氏有《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本诗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诗眼多是诗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且能带起全篇或全句的词语,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访益上人①兰若②
严羽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注】①上人:对和尚的敬称。②兰若:指寺庙。首句的“青莲宇”也是这个意思。
诗的第二联写出了益上人怎样的生活环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诗人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说,诗的高妙之处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结合诗的最后一联谈谈你的理解。(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 暮
[唐]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
[唐]王 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 深
[宋]周 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居庸关
徐兰
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本诗第三句极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请简要分析本诗中“士卒”的心态。
沈德潜在《清诗别裁集》中将一、二句改为“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