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 别
李 中
行杯酌罢歌声歇,不觉前汀月又生。
自是离人魂易断,落花芳草本无情。
都门送别
沈 彬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
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1)两首诗中写野外植物的句子各起什么作用?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哪一句与“岸柳萧疏野荻秋”句的感受相同?
(2)古人送别诗往往用浓墨于送别场面,但李诗却别具一格。请指出其特别之处,并分析其作用。
(3)诗评家云:沈诗写离别之情,妙在不从正面落笔。请结合全诗内容,作具体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与浩初上人①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释】①浩初上人:即浩初和尚,潭州人,当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
②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因党争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这两首诗都写到山,但写山的手法不同,请简要分析。
结合这两首词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分析它们的异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①翻:通“反”。②晓钟:报晓的钟声。
(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齐安郡晚秋①
杜 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 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 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 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 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 ①齐安郡, 即黄州 。 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 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精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小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呔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俗韵:风俗。 B.桃李堂前罗:排列。
C.虚室有余闲余闲:空闲的时间。 D.依依墟里烟墟里:村落。

下列对《归园田居》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尘网”,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
山行口号
施闰章
奔陂赴涧响琤琤,百里争流似练明。
端是崖泉尘不染,出山何异在山清。
诗中的崖泉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诗人借此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中,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卜算子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对这两篇咏梅作品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早梅》一诗在“炼字”上卓有成效:正是“昨夜一枝开”中的一个“一”字,方显“早梅”之“早”,如换为“数”字,则远不及此言为妙。
B.“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诗人使用极其朴素的语词进行直接描写,写出了“梅”味香色泽的特点,同时还寄寓了诗人的生活感受。
C.“驿外断桥边”,交代了梅花生长的地点环境。因处在“驿外”和“断桥边”,虽花开而无人欣赏更无人栽培,故因“无主”而深感“寂寞”。
D.诗人陆游借“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在风雨飘摇的动荡时代里,内心的孤独、无助和无限愁苦的情绪。

E.在表现梅花顽强的生命力时,两篇作品都用环境作衬托:《早梅》借助的是万木冻折和深雪夜色,《卜算子》则借助了驿外断桥和风雨黄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从内容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犹可也说:通“脱”,解脱。 B.始还家门适:出嫁。
C.女也不爽:差错。 D.车帷裳渐:渐渐地。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桑未落仲卿闻,亦自缢于庭树 B.静女姝士贰
C.尔车来我贿迁 D.既遂矣静思之

下列对该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所写的婚姻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情与礼的矛盾与夫权对妇女的压迫。
B.本诗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读来十分感人。
C.本诗充分运用了赋比兴交替使用的手法,时时注意情与景的结合,诗歌可窥见古代的集市贸易和婚嫁礼俗。
D.诗中一条淇水贯穿全诗,淇水水流的变化揭示了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运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技巧上看,它与下文“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构成对比,便于抒发心中的愤慨,更能突出“警醒其他女子的作用”。
D.女主人公认为自己并无差错:对感情忠贞如初,多年来甘心贫苦,日夜操劳,对得起丈夫了。

翻译下列句子。
(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3)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
清燕堂
贺铸
雀声啧啧燕飞飞,在得残红一两枝。
睡思乍来还乍去,日长披卷下帘时。
(1)诗的一、二句体现了什么时令?描绘的是怎样的情景。
(2)全诗着意表现怎样的情绪?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一渔竿:古代许多隐士垂钓水滨,因而渔竿成为了隐士或者隐逸生活的一种标志。
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尾联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①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②不归归便得,五湖③烟景有谁争?
【注】 ①蝴蝶:用典,出自“庄生晓梦迷蝴蝶”,指梦境的美妙快乐。②“自是”是“是自”之意。③五湖:用典,春秋时,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颔联历来被名家誉为抒情佳句,试分析这一联是如何抒情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中的“清瘦”和“出”字用的非常好,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题。
关山月
[北朝·北周]王褒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
影亏同汉阵,轮满逐胡兵。
天寒光转白,风多晕欲生。
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鸡鸣。
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                 
诗歌五、六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①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云物:云雾。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意境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写景的妙处。
请结合“篱菊”“渚莲”“鲈鱼”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