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第三节的鉴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A.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口吻,追述了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
B.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因此诗人说“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
C.“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典押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描绘了一种荒凉、寂寞、冷落、凄凉的惨淡景象。 |
D.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而首尾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则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 |
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名句,表明别后冷落凄清之感,写出一种典型的怀人境界,“杨柳岸”明写眼前景暗写别后情,含蓄而有余味。 |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不止交代离别的节令、时间、地点、气候,也不止烘托悲苦凄凉气氛,更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 |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是直接抒情句,作者借千里的烟波浩渺的暮霭来表现自己的愁苦,一为自己前途茫然而愁,更为离开了爱人而愁。 |
D.“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里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法,分三个层次由外在环境逐步写到人物的内心感受,并最终把人物内心的悲哀、孤独、寂寞、苦痛表现 得淋漓尽致。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七里香
中国台湾 · 席慕容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诗人通过一组意象群,如溪水、海洋、浪潮、绿树、白花、篱、魂魄、园,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多姿的图画,并给我们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与深远的意蕴享受。 |
B.“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和“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形成鲜明的对比。“溪水流向海洋”是指老年人匆匆走向人生的归宿。“浪潮重回大地”是指心系故园,重回故园。以“溪水”、“浪潮”两句对比起兴,从中引出对人生的思考。 |
C.绿树、白花交相辉映,在“篱”前的年轻人岂知离愁别苦?诗人在此巧用“篱”与“离”之谐音,暗寓离别之意。少年轻离别,只是挥挥手,便头也不回地走了。走得匆匆,走得也洒脱。 |
D.直至沧桑历尽,魂魄归来,转眼已是廿年。白居易《长恨歌》有“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之句,诗人此处用“魂魄”这一深具古典韵味之意象,有幽深的韵致,缠绵的情怀。一阵微风拂过,郁香满园,言有尽而意无穷。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
阅读郭沫若《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片断,作于1920年),选出对诗中意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A.“炉中煤”是诗人自喻,活埋地下多年,今朝重见天光,决心燃烧自身,报效国家。 |
B.“年青的女郎”,既实指作者心中的恋人,也虚指晨光熹微的祖国。 |
C.“黑奴的胸中”“火一样的心肠”,强烈抒发了诗人眷恋祖国献身祖国的深情。 |
D.“你的殷勤”表达了作者对“五四”以后的祖国的一种期待心情,这是诗人抒情的出发点。 |
对下面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
推窗 袁枚
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
A.这首诗抒写诗人傍晚雨霁风止后推窗一刹那间的感受。 |
B.诗人是那样急不可耐,雨止后立即“推窗”,先一睹青山之风采,而青山亦似解人意,好像早在窗前等候,诗人窗才推开,它们便扑面而来。 |
C.“相思久”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令青山亦起相思之意,则山就更值得诗人眷念了。 |
D.写山能“扑面来”,又化静为动,更显得山具有灵性,富有生活情趣。最后两句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由衷喜爱。 |
下面对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从不轻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合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写于1923.8.27
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 |
B.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接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诚挚的心愿。 |
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
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
下面是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之一,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A.这首诗中的"王杨卢骆",即指初唐"四杰"。 |
B.这首诗评价了"王杨卢骆"在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C.这首诗否定了对"王杨卢骆"哂未休"的态度和做法。 |
D.这首诗就"王杨卢骆""身与名俱灭"的结局抒发了叹惋之情。 |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A.首联起句突兀奇绝。山水、江村,一大一小,一动一静,相得益彰。而“尚有村” 传达出的是“斯人已去”的寂寞。在自然界无穷的生命力前,更加重了“物在人 亡”的惆怅情绪,奠定了全诗悲壮的基调。 |
B.“紫台”与“青冢”,一个雍容华贵,一个凄凉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朔漠”茫茫,“黄昏”沉沉,笼罩着瑟瑟“青冢”,烘托出了肃杀渺茫的凄惨气氛,不由使人觉得“此恨绵绵无绝期”。 |
C.昭君“出塞和亲”,有人赞其大义,有人叹其清高,有人夸其美貌。而杜甫却看到了她不幸的根源在于君王的“美恶不分”,并以古讽今,慨叹自己怀才不遇的同时,谴责了君王的昏庸无能。 |
D.杜甫笔下的王昭君,是一位不幸的心中充满怨恨的女子。她怨生前不见遇,怨死后不得依,怨小人多险诈,怨君王不赏识。茫茫六合有多大,她就有多少哀伤,琵琶曲中就有多少怨恨。 |
下列有关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妙在景中有情。词人写风之凉、月之残,都是为了倾诉离情别绪。 |
B.“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风雨,热爱山水田园生活的思想情感。 |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作者运用典故,以廉颇自况,表达了要北伐抗敌的迫切愿望和报国无路的悲愤。这一句集中地体现了全词的主旨。 |
D.“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词人为情所伤,日渐憔悴,故以人比黄花。在结构上又照应了“重阳”节气,浑然一体,意味无穷。 |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这是唐代诗人陈陶所写一首绝句《陇西行》的前两句,请根据内容和韵律,选出可以作为其后两句的一项 ( )
A.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B.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
C.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
D.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
在下列一首七律(袁枚《江中看月作》)的括号处选一最贴切的句子( )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一船鸡犬欲腾空。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晶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 B.万里鱼龙争照影 | C.二月郊行最有情 | D.三千组练挥银刀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试题。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
(2)尾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下列对食指《相信未来》诗歌片段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A.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
B.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
C.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
D.鲜花——收获的果实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宿 |
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形象而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自身遭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