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这首诗第二句中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作简要分析。
(2)本诗三、四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雪飞花的感受?这两句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巧妙奇警,试作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释: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问题。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夜发分宁②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③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注:①从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②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③旌阳,山名。
这两首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两首诗的结句都有特色,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各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注】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一渔竿:古代许多隐士垂钓水滨,因而渔竿成为了隐士或者隐逸生活的一种标志。
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尾联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②。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雨夜声。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只身远赴四川梓州任幕府的第三年。②亚夫营:汉文帝大将周亚夫屯兵细柳营,军纪严明;这里指代作者供职的蜀中柳仲郢幕府。
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诗歌中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如何表达情感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野 步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 步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这两首诗分别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野步者形象?
这两首诗的第三、第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 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 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卜算子           曹组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
[注]迟日:指和煦的春日。
这首宋词是咏空谷幽兰之词,作者为什么要写“松竹梅”这三个意象?
请简要分析“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蕴含的丰富情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秋怀二首》(其二)
宋 黄庭坚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诗的首联和颔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   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①,平海夕漫漫。
【注】①《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
题为“早寒有怀”,诗人是如何写出“早寒”特点的?请结合首联简要赏析。
本诗颈联、尾联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任选一联赏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注】此词为秦观于谪徙途中所作。
(1)词的上片第一、二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2)作者在词的下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长江万里图
【明】杨基
我家岷山①更西住。正是岷江发源处。
三巴春霁雪初消,  百折千回向东去。
江水东流万里长, 人今漂泊尚他乡。
烟波草色时牵恨, 风雨猿声欲断肠。
【注】①杨基原籍蜀中,因仕江左而定居吴中。当时官场黑暗,仕途波折,诗人经历颇为坎坷,于是写此题画诗。②岷山:位于四川西北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代诗歌,完成问题。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①快阁: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 ②痴儿:指作者自己。 ③朱弦:琴的代称。    ④佳人:知心朋友。
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题。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