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语言与时代的表现之诗
董迎春
诗歌是一个复数概念,这就意味着不同诗人之间的差异性、自主性,这也成就了当代诗歌不同的理念与追求。
作为语言艺术追求的诗歌,自然回归“语言”这一本体,但是这个本体绝非一静止的、标准的概念或者范畴,而是融注差异性、独立性的审美趣味、生命意识的一种认知思维、哲学态度。当代诗歌写作有两个必然要建立的语言意识:一种是语言作为一种修辞格。语言诗艺技巧的运用强化文本的艺术效果,诗艺化语言与传统的书面语、日常语并没有绝对区分界限,隐喻、陌生化、通感、变形、超验、超现实等语言修辞强化了主观真实、审美化。另一种是,语言充当认知思维,追求诗歌作为认知的思想力量。语言为人类反思、寻找自我提供了一种可能,语言与思维、表达之间有着密切关联,精神主体与语言之间既有一种对应的、对等的理据关系,也有一种彼此超越、提升的差异关系。语言的思想书写,尤其表现出深刻、独立的品质与可能。现实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客观性背后则隐含着丰富的差异性、可能性,诗歌自然是对人类自我的潜意识、精神隐秘地带的探寻与勘探,诗歌语言成为诗人的有效认知工具,有助他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任何书写,自然无法脱离时代,时代让诗歌话语发出现实的诗意回声。语言作为文化的产物,也无法剥离与时代复杂的纠缠联系。诗歌必须对现实发出回声,自身也会烙上时代的印痕。从语言角度来看,诗歌作为文本为时代提供了一种更具艺术效果的深度现实,对文化、时代产生某种建构、影响功能。而作为认知思维的语言,诗意书写提供了一种切近时代、观照自我与世界关系的体悟可能。时代意识与鲜活的生命态度、审美意识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语言的隐秘地带也是思维的隐秘地带,走向认知思维的语言成为人类自身精神投射与时代交汇的思想景观。
诗歌是一种语言本体追求的艺术,它融注了诗人的审美态度、哲学态度,它们最终以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立场实践了艺术的民主、友爱。“语言是存在之家”(海德格尔语)。当代诗歌的诗艺书写,成为诗人们审美化、艺术化的文化立场,为精神家园提供鲜活、诗意的文化形式,建构诗人自我与时代。诗人及作品成为当代文化积极表现的内容与形式。诗人自身与创造的个人艺术话语有效地成为时代镜像,折射出敏感而真实的现代心灵。每一个时代中诗人的积极书写影响与推动着不同时代与时期国家话语建构。诗人把诗歌作为人生形式,修复、增补当代文化形式中的诗性思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口语化、日常化的“口语写作”走向反讽中心主义,作为第三代诗的“后朦胧诗”一脉则以审美化、哲理化探索当代诗歌写作的可能,呈现诗人与时代积极的建构关系。 “后朦胧诗”中的海子、西川、王家新、张曙光等形成“知识分子写作”倾向,体现出一种积极建构的文化姿态,他们淡化反讽,走向了隐喻、象征的语言本体写作。口语写作,从本质意义来讲则讲究叙事性的再现性的写作。当代诗歌写作似乎还停留在“写什么”的“内容”,“拒绝隐喻”“诗到语言为止”“及物写作”不过是诗人尚未消化、有待厘清的观念。“如何写”的写作意识,重心将走向语言本体与时代融合。
介于语言与时代之间表现之诗,自然是对诗体自身的操守与追求,从现实中找获积极建构的力量与信心。对语言的清醒认知、积极审视,也让语言与时代保持某些距离与自我警惕。“人类的伟大,在于它是一座桥而不是一个目的。”(尼采语)回归语言本体的诗艺追求,为探索汉语诗歌提供了某种可能。这种追求既是诗体自身规律与发展需要,也是审美化、艺术化的生命意识觉醒的表现。
(摘自《星星》2014年第1期,有删节)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下列关于“诗歌语言”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诗歌的多样性产生了不同诗人的差异性与自主性,但都得回到“语言”这一本体上来。
B.诗艺化的语言通过一些语言修辞强化了主观真实,所以它是对传统的书面语、日常语的发展与提升。
C.语言与精神主体之间既存在理据关系,也存在差异关系,只有通过语言,人类才能够反思,才能够寻找自我。
D.诗歌为时代提供了现实,语言作为文本使这种现实更具有深度,对文化与时代会产生影响。

E.“后朦胧诗”派因为用隐喻、象征的语言本体写作,所以表现出审美化、哲理化。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语言这个本体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会产生种种变化,只是这些变化不太明显。
B.当代诗歌的写作要建立两个语言意识,作为修辞格的语言与充当认知思维的语言呈现出表里关系。
C.诗歌是对人类自我的潜意识、精神隐秘地带的寻找,而语言则成为这种寻找的有效工具。
D.当代诗歌的诗艺书写,成为诗人们审美化艺术化的文化立场,只有创作出来的诗歌才是当代文化要表现的内容与形式。

“后朦胧诗”派他们的创作,实践了怎样的理论基础?这一诗派的盛行有何意义?
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
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甫的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中国的灾难美学
①自然灾难以其毁灭性的力量,给人类的身体、心灵与生活以沉重打击,如何从这种似乎不可避免的创伤性记忆中复苏?缺乏精神资源的某些国人,用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灾难美学来进行自我的精神按摩和情感麻痹,这种灾难美学,其实质是一种遗忘灾难的艺术,不啻对受难者的二度伤害。
②灾难美学最核心的体现,就是一种灾难之后的政治美学,这种政治美学在一些自称为舆论喉舌的“主流媒体”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每次自然灾难的发生,无论是地震、洪涝、旱灾还是泥石流等,似乎都在造就盛世传奇般的领导干部,媒体上连篇累牍的是领导们如何废寝忘食、亲力亲为地深入灾区,慰问灾民,调查灾情,安置灾后。如果说灾难是一场悲剧,你会发现主角和配角的位置每次都被翻转了。
③有一位宗教界的公共人物说得很入人心,他说,人世间的灾难、苦难本来就是一个常数,这苦难降临在谁的身上是不可知的,而苦难的承受者,其实质是替代我们去蒙受了身心的毁灭与创痛。我们不应该将自己想象成侥幸的幸存者,而应该理解为同受苦难的受难者,去理解苦难,去帮助灾民,去抚慰自己同样受难的心。 
④可在我们的公共生活里,一次次的灾难所唤起的道德觉悟与人性反省,就好像“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瞬间的伤痛感,自我的省思,援助灾民的道德冲动,迅速地被消费主义社会的滚滚洪流湮没、淘洗。这就导致每次灾难的发生,我们好像都是第一次感受如此巨大的苦难,道德性的提升与努力,每次似乎都是从零点出发。即便如此,灾难过后,我们还是常常容易被自己的道德努力所感动。 
⑤这种面对灾难的道德美学,成为公众集体性的媚俗艺术,其本质就是,我们面对灾难及其受难者的态度,往往是“抽象的同情,具体的冷漠”。爱人民永远比爱你的邻人来得轻易。在最宽泛的意义上,我们毫不掩饰对受难者的慷慨的悲悯与同情,可同时,我们对于在受难者这个抽象符号背后的具体的个人的苦难,却缺乏一种坚韧、持久、悲悯的道德激情,去进行救赎与援助,而是开始迅速地冷漠,不耐烦,遗忘。
⑥在传统社会,巨大的自然灾难,往往含蓄地告诫、警示统治者的“政治之恶”,所以才有罪己诏,普通人面对灾难,则在苦痛之外,更增添了一份对于不可知的大自然的敬畏,因敬畏而生谦卑与自省意识。
⑦而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人定胜天”乃至“无法无天”的自负与浅薄大量滋生。唯意志论、精神万能论,背后所隐含的目标却是一种最庸俗的世俗社会的物质主义理想。这种精神特征,在每次灾难过后的政治话语、公共话语乃至私人生活里都有体现,灾难似乎不是让世人更为警醒人性的有限、人的能力的局限、人的罪错感,却反而再一次雄辩地证明了人类世界的伟大、光荣与正确。
⑧人性包含着两种可能,即向上提升的可能与向下陷溺的可能,也就是人性的自主性与可堕失性两极,正因为此,无论是基督教教义,还是儒家的道德哲学,或其他宗教文明,都强调省察克治、反求诸己的重要,这也就是一种人性上的幽暗意识。可我们在面对自然灾难的时候,幽暗意识往往被深度压抑了,意志美学却总是得到伸张与发扬。这种意志美学,是前面所说的政治美学与道德美学的理性根基,它不是从一次次的灾难中去学习如何做一个梭罗式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而是从灾难中看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努力尚且不够,人类驾驭世界的能力有待提升。灾难在强化着人类虚妄的主体性与贪得无厌的掠夺心理,灾难不再被看成是对有罪的人类的一次警诫与惩罚,而被看成在考验人类社会的物质成就与科技能力。
(有改动)
下列关于“灾难美学”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灾难来临时,我们不应该将自己想象成侥幸的幸存者,而应该理解为同受苦难的受难者。
B.灾难发生后,灾民成为了这场悲剧的配角,这是政治美学的表现,政治美学就是灾难美学最核心的体现。
C.灾难面前,缺乏精神资源的某些国人,进行自我精神按摩和情感麻痹,这种遗忘灾难的做法,其实是对受难者的二度伤害。
D.灾难美学在现实中成为公众集体性的媚俗艺术,使我们对具体的个人的苦难,缺乏一种坚韧、持久、悲悯的道德激情。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描述了灾难之后的政治美学的相关表现,与第①段的内容形成对比,很好地阐释了灾难美学的本质。
B.第③段告诉我们面对灾难,应感同身受,理解苦难;第④⑤段语意一转,叙述了人们面对灾难时的不持久的、媚俗的表现。
C.第⑥段指出传统社会中,人们因敬畏自然而有谦卑和自省的意识;第⑦段表达了“人定胜天”的美好愿望。
D.第⑧段点出意志主义是政治美学和道德美学的理性根基,意志主义强调应与自然为友,注重自我反思。

下列对原文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我们不应遗忘灾难,而应该正确地面对灾难,对待灾民。
B.“抽象的同情,具体的冷漠”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我们在面对灾难时,缺乏的道德激情。
C.一次次的灾难似乎不是让世人更为警醒与省思,却反而一次次雄辩地证明了人类世界的伟大、光荣与正确。
D.人性包含着向上提升与向下陷溺的可能,因而,无论是基督教教义,还是儒家的道德哲学,或其他宗教文明,都强调一种人性上的幽暗意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①创造经典首先离不开对传统经典的弘扬和学习,离不开对经典精神的敬畏和尊崇,离不开对于经典意义和价值的重新探究和挖掘。经典时刻在影响着作家,但是如果只在一些当代作品中寻找经典的影子或者作家摹写的痕迹,还不足以阐明经典所应产生的意义,还不足以开掘出经典爆发性或强力影响一个新时代的巨大能量。
②从当前文艺创作的实际情形来看,市场经济总在发掘着文艺作品的娱乐性和一次性消费价值,网络文学和“肥皂剧”的快速发展与膨胀已发誓要将快餐文学进行到底。一些写实性作品只着重写实,既缺乏思想的深度和文化的厚度,又欠缺性格和风格上的多样性、深刻性与审美性。传统经典精神在这个时代的文学“写手”那里常常是被解构,而非被建构的;常常是被戏谑调侃的,而非充满敬意的。所以,传统经典在当前面临的挑战,是一些读者欣赏趣味的下滑和不少创作者耐心的极端弱化。
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经典重探将给当前创作带来挑战。民族复兴既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还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加快,一场发生于中国大地上的新的文艺复兴必将来临,这又将是一个经典涌现的时代,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面和重要体现。
④经典重探应着重于经典对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经典作为精神产品的存在,其核心或根本的基质在于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取向。经典虽是作家、艺术家个人的创造,但它日后成为经典,则是历代广大读者选择的结果。所以,经典的价值观取向应该是与广大读者的价值取向相呼应和共鸣的。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民族经典对于民族价值观取向的确立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言,经典的存在就是其文明的标识,没有经典就没有文明。重探经典就是对着文明的核心——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探。
⑤经典重探还应着重于人的建设。经典是人的创造,也显示着人的理性和精神发展的高度与成熟程度。同时,经典也影响人、创造人。一部经典往往会影响一代,甚至数代人的成长。因此,重探经典还应当关注经典育人、经典立人的方面。时代前进需要怎样的人,社会进步呼唤怎样的人,我们应该从经典中获取更多的启示。人应该怎样生存,是走向崇高,还是走向粗鄙;是追求精神的独立,还是陷入物欲的深渊?传统经典都曾给予过深刻的回答。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在经典的高峰之上,我们会看得更远、更清晰。
⑥当前文艺创作上的消费主义倾向,使文化和思想流失严重,使人的精神面貌脆弱而苍白。我们的时代显然需要一场文艺复兴给文艺补充更多的钙质,滋养人的心灵,强壮人的精神。而实现这一文艺使命,以蓬勃的时代精神重探经典、重释传统,将使当前文艺创作面临新的挑战。当然,这个挑战之后,将由新的经典来书写文艺存续的新的合法性。我们有理由期待着。(选自《中国作家网》 有删节)
下列对于“经典”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创造文学经典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要弘扬和学习传统经典,并敬畏和尊崇经典精神,进而重新探究和挖掘经典意义和价值。
B.当前文艺创作的情形不容乐观,娱乐性和一次性消费价值因市场经济的引导而充斥文艺作品,网络文学和“肥皂剧”就是明证。
C.作家、艺术家的作品能成为经典是历代广大读者选择的结果,这些经典的价值取向完全与读者的一致并与之产生呼应和共鸣。
D.经典对人的影响和创造十分久远,我们重探经典时,只需站在经典的高峰上高瞻远瞩,关注经典育人、经典立人的重要作用即可。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先强调传统经典对创造经典的重要作用,再指出“如果只在一些当代作品中寻找经典的影子或者作家摹写的痕迹”是不正确的做法。
B.②段先指出当前文艺创作存在的问题,③段进而指出在伟大的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经典重探虽带来挑战,但将促使经典涌现的时代到来。
C.④段首先指出经典重探应着重于经典对于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构建,⑤段紧承④段进一步指出我们要重探经典还应着重于人的建设。
D.⑥段首先指出当前文艺创作上的消费主义倾向的负面影响,进而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是以蓬勃的时代精神重探经典、重释传统。

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的核心或根本的基质是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取向,经典重探势必将给当前的文艺创作带来挑战,所以要缓慢进行。
B.民族经典对于民族价值观取向的确立有不可忽略的决定作用,中华民族对经典的重探就是对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探。
C.经典在能够显示人的理性和精神发展的高度与成熟程度的同时,还可以让我们明白时代和社会的前进需要怎样的人。
D.因为时代需要一场文艺复兴给文艺补充钙质,滋养人的心灵,强壮人的精神,所以当前文艺创作出现了消费主义倾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题目。
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缘起
通过一些历史考古出土的实物和史籍资料记载,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在遥远的仰韶文化时期便开始制作麻纤维的织物服装,告别了以兽皮树叶遮体的原始状态,从而进入到以手工为主体的服饰文明的时期。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早期的奴隶主们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将包括服饰在内的一切生活要素都政治化、等级化和伦理观念化,将服饰纳入巩固政权和统一思想观念的组成部分,并以“礼”和“法”的形式来约束人们对服饰的理解和使用,使穿衣戴帽被紧紧地笼罩在政治的光环之下,所以,对服饰的选择不再是个人喜好的自由天地。再加上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意识和丈化观念的超稳定状态,使得服饰并没有因为一顶顶王冠的易主而有所改变,反而成为历代王朝竭力继承的传统,对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更多的历史阶段上,看到的是民族大融合、生产力水平的改变、尤其是社会文化思潮对服饰的发展变化都有所影响。不管是赵武灵王迫于军事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胡服骑射”,还是个体意识觉醒后带有反叛意味的魏晋士人的着装习惯;不管是政治开明、民族文化交融时期盛唐服饰表现出来的空前解放,还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的消费欲望被激发出来并转化为智慧与行动之后,人们在服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创造与革新能力,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服饰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那种跌宕起伏的力度和张力。
与西方传统服饰受宗教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不同,我们的祖先在创造和解释服饰现象时不是遵循神的意志,而是更多地考虑前人的意志,追求所谓的“正宗”与“正名”。虽然他们也不断地吸收先进的材料和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服饰的制作方法与装饰项目,但是,由于基本款式是祖上制定的,属于正宗所在,因而历代统治者都不敢有所违背和改易,并以服饰制度的形式告诫世人在穿衣戴帽上必须遵从古制,因此这就导致了中国传统服饰也具有超稳定的特点。上自皇帝的冕服,下至百姓的常服,上下贯通的袍服式样几乎几千年一成不变。追寻历史遗迹,可以得知,袍服作为中国几千年亘古不变的传统款式,是在春秋时代出现的深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春秋社会以后,中国又出现一种新颖的服装,这种服装将上衣和下裳合为一体,连成一件,名谓深衣,因其穿着方便而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正如《礼记》所说:既可以为文,又可以为武;既可以摈相,又可以治军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压制和磨灭我们祖先在服饰上的创造欲望;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我们可以从历代遗留下来的人物图像、陶俑彩塑甚至出土实物中看到前人在美化自身方面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以自然为饰的朴素,精雕细刻的工艺,整体考虑的设计思路,内外兼修的深刻理解,无不凝聚成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成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服饰美学精神的根本性基础。
下列对“深衣”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衣是春秋之后中国出现的一种把上衣和下裳合为一体的新颖的服装。
B.因为深衣“既可以为文,又可以为武;既可以摈相,又可以治军旅。”所以深受社会各界欢迎。
C.中国传统服饰具有超稳定的特点,从上层贵族到下层百姓的上下贯通的袍服样式,几千年一成不变。
D.袍服作为中国几千年亘古不变的传统款式,是在春秋时代出现的深衣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麻纤维的织物服装的出土,标志着仰韶文化时期已经进人到以手工为主体的服饰文明的时期。
B.服饰的发展变化原因可以归结为民族大融合、生产力水平的改变、社会文化思潮涌动……
C.在传统服饰所受的影响因素中,西方更多的是受神的影响,而中国却是受前人的意志的影响更大。
D.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意识和文化观念的超稳定状态,决定了服饰并没有因为一顶顶王冠的易主而有所改变,反而成为历代王朝竭力继承的传统。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服饰被政治化、等级化和伦理观念化之后,它其实就变成了统治者巩固政权和统一思想的一件工具。
B.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魏晋士人的反叛着装,盛唐服饰的空前解放都是中华传统服饰发生发展的不同表现,但百变不动其根,传统的基本款式不变。
C.追求所谓的“正宗”与“正名”的中国传统服饰,也吸收先进的材料和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服饰的制作方法与装饰项目。
D.我们只有认真研究历代遗留下来的人物图像、陶俑彩塑才能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中国传统服饰美学精神的根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文学通过否定给人以理想。文学,首先应具有否定的力量。
好的文学一方面它能表现生活的负面,适度地容忍,还其世俗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能否定它们,让人看到其不合理性,从而至少在读的那一刻,把自己交给神圣的理想,由此培植起信念,涵养出道义,抚平心底的创痛,获得前行的力量。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坚持真艺术应表现社会的不公与人类的痛苦,并要求其保持否定与颠覆的能力,成为社会的“一种救赎”。今人为物欲束缚,名缰利锁,同样不得自由。文学因此应该让人挣脱这些羁绊.向上仰望无限星空,获得属于人的精神自由。
作为人的一种精神存在方式,文学几乎从来是站在生活的反面来监管与纠正生活的。只有通过否定与批判,它才可能使社会保持健全的理想,同时因与生活的反差,成就自己的价值。文学不顺应生活,而经常站在生活的反面,是文学的性质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就是因这种否定而伟大。
浪漫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柯勒律治说文学最大的作用就是“通过唤醒人们对习惯和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人看向美丽的新事物”。这就是文学的否定本性与否定的目的,它让文学从反面,成了生活最清醒的守护。
作家经由超越给人以希望。文学还应有一种超越的力量。何谓超越,指超越既存和已知,向将来与未知敞开。它有无形的特点,即常常越然逻辑之上,是谓对必然的超越;又有无限的特点,即常常越然经验之上,是谓对有限的超越;还有无前的特点,即常常越然既存之上,是谓对先在的超越。
人为何需要超越?是因他对自身存在的局限有大遗憾,因此总向往获得总体性的完整认知。超越正是他对自身限制的一种反思与突破,因此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文学是人学,因此自然也致力于通过超越寻找日常生活之外的人的存在意义和终极价值。当然,有这种超越性追求,并不意味文学可以割断与生活的联系,向壁虚构。而是说它从来都注意调动自身的洞察力,去能动地反映更深邃的生活,并将自己的反映,最大程度地与一种意义联系在一起。
古今中外,经典之作之所以打动我们并光景常新,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有这种超越。曹雪芹《红楼梦》说是“为闺阁立传”,表“情场忏悔”,但小说并未成为“个人化抒写”的范本,而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录,这与他在痛苦愤懑中寻求精神的自觉出离是有关的。有的作家所历甚少,像艾米丽·勃朗特,局处僻远,离群索居,居然短短的寿命,写成了不朽的名著《呼啸山庄》。而且,因写出人所遭受到的空前的精神压迫与异己力量对命运的强势操纵,还开启了现代派小说的先河。能超越当下,指引未来的就是真小说。
要求文学有否定的特性,与要求它能超越是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是一回事。因为文学的超越既然有从有限到无限的特点,就必然会要求作家对当下持怀疑的态度,投去冷峻的眼光,通过否定与批判,将人引渡到对生活的反思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与超越必否定一样,许多时候,否定也就是超越。揭示人生的荒凉境遇,强化作家的否定意识,正有助于凸显文学的超越性品格,从而为理想的张扬,以及诗化人生的开启创造条件。
(节选自2014年12月12日《光明日报》)
下列关于文学的“否定”与“超越”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否定”指否定生活中的假恶丑,文学的否定体现在要展现生活的负面,展示其如何的不合理,维护社会的公平,培植人的理想和信念。
B.“超越”是指由已经存在和已知的向将来与未知敞开,是对必然的超越、对有限的超越、对先在的超越,具有无形、无限、无前的特点。
C.文学通过否定给人以理想,作家经由超越给人以希望。文学不仅要具有否定的力量,也要有超越的力量,否定和超越是好的文学中重要的方面。
D.文学的超越只追求日常生活之外更为崇高深远的东西,以自身的洞察力,否定现实性,从而为理想的张扬、诗化人生的开启创造条件。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学应保持否定和颠覆的能力,成为社会的“一种救赎”,帮助人们摆脱物欲束缚,名缰利锁,获得前行的力量,获得属于人的精神自由。
B.文学的否定本性与否定的目的,即是“通过唤醒人们对习惯和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人看向美丽的新事物”,使文学从反面,成为生活最清醒的守护。
C.超越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是因为超越正是人类对自身限制的一种反思与突破,向往获得对自身总体性的完整认知。
D.《红楼梦》《呼啸山庄》两部经典之作,不仅实现了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创作意图,而且反映了深邃的生活,渗透了超越日常生活之外的精神理想。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致力于通过超越寻找日常生活之外的人的存在意义和终极价值,显示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但这种追求并不是说文学可以抛弃生活,架空虚构。
B.文学为了使社会保持健全的理想,只有通过否定与批判来实现,而这种否定与批判又造成文学与生活的反差,从而成就了文学自身的价值。
C.文学往往站在生活的反面来监管和纠正生活,这种否定体现了文学的伟大之处;文学可以帮助人突破人生的局限,这种超越也是文学存在的价值。
D.从某种程度上讲,否定即超越,超越必否定,两者是一回事,这是因为超越必然要求作家持怀疑态度,强化作家的否定意识,从而凸显文学的超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
王泽民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优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教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乃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关于“中庸之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B.中庸是孔子推许的至高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C.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
D.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文中说,“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B.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
C.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
D.中道思想作为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
B.能否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
C.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
D.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①钱穆在《国史大纲》“两宋之部”中说:“与秦、汉、隋、唐统一相随并来的,是中国的富强”,而宋的统一“却始终摆脱不了贫弱的命运”。
②宋的“积贫”表现在哪里?钱穆说:“宋终年闹穷,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具体表现是兵和官越养越多,财政支出越来越大,政府只好用增加税收来解决,宋代的税收比唐代增加了七倍。“宋之疆土民庶远不及汉、唐,而国家税入远过之,此其所以愈贫而愈弱矣。”
③这看起来似乎能自圆其说,但稍微考察一下,则完全没有道理。宋代的税收确实比唐代增加了许多。但要想说宋比唐贫,必须首先证明宋代的经济状况不如唐,或只跟唐相当。税收不适当地超过了经济的增长,才会出现贫的局面。
④关于宋代的经济发展状况,简言之,远比唐代发达。它的疆域虽比唐小,但它的土地开垦面积高于唐,唐代485万多顷,宋代511万多顷。单位面积产量也高于唐。唐代富饶的关中地区亩产稻谷二石,而宋代许多地区亩产米已达到二至三石。唐代最盛时,每年运往首都粮食300万石,而宋代两淮、江南、两浙六路每年运往汴京粮食多达600万石。
⑤宋代的手工业也非常发达。一位外国学者统计宋代的铁的产量之多超过了英、法两国工业革命时期产量的总和。
⑥宋代商业繁荣,货币流通量飞速增加,宋朝为此大量铸造铜币,宋神宗时每年铸造500多万贯。而唐代最多时,玄宗一年才32万7千贯,宋神宗时两年的铸币量超过唐代三百年的总量,两者差距之大,何止几十倍。而税收量仅比唐代多了几倍而已。事实上,宋朝财力相当富裕,于正常开销外,还能拨出大量经费救助弱势群体,在全国各县设立安济坊收养贫病之人,设居养院收养鳏寡孤独,设漏泽园安葬无主尸骨。这一切,汉、唐做不到,而宋代做到了并坚持到宋亡。这样的王朝怎能称之为“积贫”呢?
⑦ 至于“积弱”问题,从军事角度看,宋和辽相比,双方实力基本相当,宋稍弱一些,所以和议签订后,双方维持了100多年的和平局面。宋和金相比,也略弱一些。和西夏相比,则稍强一些。与蒙古国相比,就弱得多,但应看到,蒙古国是当时的超级强国,它灭亡一国,往往只需要几年甚至几个月时间。唯独南宋却与之抗争了几十年。从当时的国际范围看,宋虽然不是超级大国,也算是一流强国,用“弱”,特别是“积弱”来概括它合适吗?
⑧现代衡量国家强弱的标准,主要看它的综合国力。宋的经济实力比辽、金强。科学技术更远超辽、金,世界史上起革命性作用的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都是在宋代出现或得到推广的。宋代官学、书院遍布全国,学术文化也得到高度发展。从综合国力角度考虑,宋王朝不仅不能说弱,还应该说是相当强的。
(取材于李裕民《破除偏见,还宋代历史以本来面目》)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钱穆以宋朝的税收远超唐代作为基本依据,提出了宋代“积贫积弱”的说法。
B.作者列举具体的史料从多个角度说明:宋朝的经济发展状况远比唐代发达。
C.宋朝经济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因军事上“积弱”,最终被蒙古国灭亡。
D.综合考虑经济、科技、教育等诸多因素,作者认为宋代也是一个富强的朝代。

作者否认宋朝“积贫”和“积弱”的依据是什么?请分条概述。
否认“积贫”的依据:                                                         
否认“积弱”的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幽默的境界
余光中
①据说秦始皇有一次想把他的苑囿扩大,大得东到函谷关,西到今天的凤翔和宝鸡。宫中的弄臣优旃说:“妙极了!多放些动物在里面吧。要是敌人从东边打过来,只要教麋鹿用角去抵抗,就够了。”秦始皇听了,就把这计划搁了下来。
②这么看来,幽默实在是荒谬的解药。委婉的幽默,往往顺着荒谬的逻辑夸张下去,使人领悟荒谬的后果。凡事过分不合情理,或是过分违背自然,都构成荒谬。荒谬的解药有二:第一是坦白指摘,第二是委婉讽喻,幽默属于后者。用幽默感来评人的等级,有三等。第一等有幽默的天赋,能在荒谬里觑见幽默。第二等虽不能创造幽默,却多少能领悟别人的幽默。第三等连领略也无能力。秦始皇勉强可以归入第二等,至少他领略了优旃的幽默感。
③幽默并不等于尖刻,因为幽默针对的不是荒谬的人,而是荒谬本身。高度的幽默往往源自高度的严肃,不能和杀气、怨气混为一谈。不少人误认尖酸刻薄为幽默,事实上,刀光血影中只有恨,并无幽默。幽默是一个心热手冷的开刀医生,他要杀的是病,不是病人。
④把英文humour译成幽默,是神来之笔。幽默而太露骨太嚣张,就失去了“幽”和“默”。高度的幽默是一种讲究含蓄的艺术,暗示性愈强,艺术性也就愈高。不过暗示性强了,对于听者或读者的悟性,要求也自然增高。幽默也是一种天才,说幽默的人灵光一闪,绣口一开,听幽默的人反应也要敏捷,才能接个正着。这种场合,听者的悟性接近禅的“顿悟”;高度的幽默里面,应该隐隐含有禅机一类的东西。如果说者语妙天下,听者一脸茫然,竟要说者加以解释或者再说一遍,岂不是天下最扫兴的事情?所以说,“解释是幽默的致命伤”。
⑤幽默,可以说是一个敏锐的心灵,在精神饱满生趣洋溢时的自然流露。这种境界好像行云流水,不能做假,也不能苦心经营,事先筹备。诙谐天成的心灵,自然左右逢源,取用不尽。幽默最忌的便是公式化,譬如说到丈夫便怕太太,说到教授便缺乏常识,提起官吏,就一定要刮地皮。公式化的幽默很容易流入低级趣味,就像公式化的小说中那些人物一样,全是欠缺想象力和观察力的产品。
⑥一个真正幽默的心灵,必定是富足,宽厚,开放,而且圆通的。反过来说,一个真正幽默的心灵,绝对不会固执成见,一味钻牛角尖,或是强词夺理,厉色疾言。“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和幽默是绝缘的。真正幽默的心灵,绝不抱定一个角度去看人或看自己,他不但会幽默人,也会幽默自己;不但嘲笑人,也会释然自嘲,泰然自贬,甚至会在人我不分物我交融的忘我境界中,欣然独笑。真具幽默感的高士,往往能损己娱人,反躬自笑。创造幽默的人,竟能自备荒谬,岂不可爱?
⑦其他的东西往往有竞争性,至少幽默是“水流心不竞”的。幽默而要竞争,岂不令人啼笑皆非?幽默不能力学,只可自通,所以“幽默专家”或“幽默博士”是荒谬的。文坛常有论争,唯“谐坛”不可论争。如果有“幽默协会”的会员为了竞选“幽默理事”而打起架来,那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荒唐,不,最大的幽默。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有删改)
作者在第③段中说“不少人误认尖酸刻薄为幽默”,请说说“幽默”与“尖酸刻薄”有哪些区别。
请简要阐释文中两个画线句的含义。
结合全文,说说在生活中如何做一个幽默的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国人对梅花的认识,有一个从实用到审美的发展过程。《尚书•说命》记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可知盐和梅是当时饮食中的主要调味品:盐主咸,梅主酸。梅的果实不仅能食用,还可以制酱、酿酒,甚至还可以入药,有收敛止痢、解热、镇咳和驱蚊虫的功效。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人们才改变了写梅咏其“实”的传统,将梅作为一种“花”来欣赏。到南朝刘宋,一种独立的诗歌品种──咏梅(花)诗正式出现。后来沿唐及宋,咏梅花的诗不止千首。南宋彭克一人竟写了300首梅花诗,南宋刘克庄也一人创作了123首咏梅诗和8首咏梅词,可见当时咏梅花诗之盛行,以至于有人埋怨诗人“弃实求花”是失了“梅真”。
那么,什么才是咏梅诗中的“梅真”呢?诗人往往通过梅花形象的四大亮点──色、香、姿、韵,展现梅的多方面特征。
梅花色淡,不以艳胜。宋卢梅坡《雪梅》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人常常将雪与梅一并书写,以突出它的色淡。梁简文帝《雪里不见梅花》:“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南宋杨万里更是将梅、雪浑融来写,创造了亦梅亦雪的绝妙诗境。以雪衬梅,更显其清、洁、寒的特色。宋张道洽《梅花》“质淡全身白,香寒到骨清”,正是此意。骨清,香寒,质淡,是为梅色的内涵。
其次是梅花的香。张道洽说:“根老香全古,花疏格转清。”梅花的香是“古香”,而“古”即是“雅”,不是贵妇人的艳抹浓妆,脂粉味太足令人生厌,而是在夜色中轻轻“浮动”的“清香”。吕居仁《蜡梅》说:“不将供俗鼻,愈更觉清香。”这种清、淡之香,只有雅士方可共赏,那些俗客是没有资格享受的。
第三是梅花的姿。北宋林逋可谓写梅姿的第一能手,他的“疏影横斜”几乎成了梅的代名词。他还有两联诗写梅花的姿也同样有名,一联是“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另一联是“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均将梅树特有的姿态──老干、疏影、横枝写得入木三分。树枝横斜自如,花期没有树叶,花朵干瘦色淡,这是上苍赋予梅的“天姿”,其他任何植物都无法相比。
有人认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杏与桃李皆可用也”。混淆了桃李与梅花的界限。对此,苏东坡给予严厉的驳斥,认为“彼杏桃李者,影能疏乎?香能暗乎?繁秾之花又与月黄昏、水清浅有何交涉?”结论是“但恐杏桃李不敢承担耳”,从而维护了梅花的崇高地位。
第四是梅花的韵。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从韵到格,就是陆游笔下梅花的形象特征所折射的高尚人格:“人中商略谁堪比,千载夷齐伯仲间。”(《梅》)陆游将梅花化为封建社会士人尊奉的清高守节的典型,作为物的梅花被彻底地虚化了,它完全变成了诗人申诉理想人格的一种符号和载体,因此清人潘德舆盛赞陆游的梅花诗“实能为此花写出性情气魄者”,挖掘到了梅花诗的神韵。       (节选自《梅花诗话》,有删改)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对“梅”的认识经历了从注重其实用价值到注重其审美价值的发展过程。
B.“梅”在魏晋以前的功用主要是取其果实,供食用、调味、制酱、酿酒、入药,而不用于供人们欣
赏花形。
C.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注重梅花的审美价值,进而创造了新的诗歌种类——咏梅诗。
D.即使在南宋咏梅花诗盛行之时,文人们依然注重梅花的实用价值,认为“弃实求花”是失了“梅真”。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梅花色淡,“雪”有清、白、寒的特色,因而诗人们在咏梅诗中将“梅”与“雪”结合吟咏,构成梅花“骨
清”“香寒”“质淡”的特质。
B.梅花的香气以“清香”、“冷淡”见长,与文人雅士的志趣暗合,俗客是欣赏不到的。
C.梅花的姿,在咏梅诗中除了写干瘦色淡的花朵,主要是描绘梅树的枝干,且以横斜疏瘦、老枝怪
奇者为贵。
D.陆游的《梅》将梅花与伯夷、叔齐相联系,赋予梅花封建社会士人清高守节的特征,从而将梅花

的品性上升为一种理想人格。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写梅的诗重在写梅的果实而不专门歌咏其形;咏梅诗盛行后,为了避免落入“俗
客”之流,文人们纷纷展现梅花“清香”、“冷淡”的香气特征。
B.针对某些混淆桃李与梅花界限的观点,苏轼给予了严厉的批评,由此可见在苏轼的审美观中桃李是
无法与梅花相比的。
C.中国文人普遍推崇梅花的清淡雅致,为了突出其淡雅疏朗的特征,常常用“月黄昏”“水清浅”等意
境来烘托强化。
D.梅以韵胜,以格高。相比之下,林逋所重,在其韵,通过描画梅的外在特征写出梅的清神逸韵;

陆游所重,在其格,突出梅花的清风亮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而砚则因其“坚固,传万世而不朽,留千古而永存”,在文房四宝中有“以砚为首”的美誉。砚台是我国特有的文书工具,它融绘画、雕刻、书法、篆刻等各种艺术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品,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史上,对我国民族的延续和灿烂文化的传播、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宋代是砚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宋代有重文轻武的风尚,士大夫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他们在书写之余,讲究用具品位,对案头摆设之砚,开始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他们志趣高雅,体现在砚台中即表现为讲求砚之品格,追求砚之境界。在制砚上,考究其文化内涵,在继承传统的精致外,将“文人画”的理念引入砚的制作中,将绘画、书法、诗词、金石等艺术融入其中,创作出了“文人砚”。
俗语说:武士爱剑,文人好砚。历代文人墨客都爱砚,收藏砚,常与砚相伴,因而有“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一生最相亲傍”之说。一代文豪苏东坡,兼文学家、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于一身,其嗜砚成癖,被砚林传为佳话,“东坡玩砚”也成为绘画创作的传统题材。米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他非常喜爱鉴赏收藏奇石和砚石,有得砚石砚山“抱眠三日”之说,还曾以一方歙砚与人换地,后来又写诗怀念失去的宝砚,对歙砚的钟情可见一斑。
在我国砚文化历史上,米芾是一位重要人物。他著写的《砚史》,在砚石质到砚台形制等诸多方面,均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他到过端州,并亲临砚坑考察过,写下有关论述,还亲自参与端砚的创作,对砚的制作工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除此以外,还有不少文人,如苏洵、欧阳修、王安石、蔡襄等等,他们或参与制砚,或为砚作铭,留下丰富的砚文、砚诗和重要的著作,为后人所传诵,正是他们这些文人合力将宋代砚文化推向一个高潮,为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文化有雅俗之分,而砚台是文人雅士的爱物。从经典中取材,追求“得象之外”,体现“清雅飘逸”的意境和情怀,没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是难以如此传神地表现于方寸的砚台上的。总之,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环境,成就了文人士大夫诗意的情怀和文人的审美取向,使宋砚的端庄典雅成为后世尊崇的典范,将砚的功用美推向高峰,也把砚的文化引向更高的境界。
方寸之砚其实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宋代砚的价值,不仅在文物与历史的研究上,也不仅在审美与工艺层面上,还应在其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方面上。在砚文化方面,砚所蕴含的人文情怀最显著、最激动人心,最令人忘怀。品尝它,是一种享受;传播它,是一种责任。在当代社会,传承优秀的砚文化,对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
下列关于“砚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砚位列文房四宝之首,砚台是我国特有的文书工具,它融绘画、雕刻、书法、篆刻等各种艺术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品,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米芾著写的《砚史》对从砚石质到砚台形制等诸多方面,均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他曾实地考察砚坑并参与端砚的创作,对砚的制作工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C.宋代砚业蓬勃发展。除了继承传统的精致外,工匠们制砚时还将“文人画”的理念引入砚的制作中,将绘画、书法、诗词、金石等艺术融入其中,创作出了“文人砚”。
D.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环境,成就了文人士大夫诗意的情怀和文人的审美取向,使宋砚的端庄典雅成为后世尊崇的典范,将砚的功用美推向高峰。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砚台之于文人就好像宝剑之于武士、镜子之于美人,历代文人墨客都爱砚,收藏砚,常与砚相伴。苏东坡和米芾对砚都极为钟情,各有佳话流传于世。
B.方寸之砚其实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浓浓的人文情怀。砚文化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承它,会对促进我国现代文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C.宋代不少文人或参与制砚,或为砚作铭,留下丰富的砚文、砚诗和重要的著作,他们合力将宋代砚文化推向一个高潮,为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D.在宋代,由于士大夫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个社会掀起一股重文轻武的风尚,士大夫的高雅志趣在砚上也得到了体现,书写之余,讲究用具品位。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砚文化对我国民族的延续和灿烂文化的传播、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当代社会,传承优秀的砚文化,对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
B.宋代砚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价值超过它在文物与历史的研究上的价值以及审美与工艺层面上的价值,我们在品尝它的同时还应该传播它,这是一种责任。
C.文人雅士从经典中取材,追求“得象之外”,体现“清雅飘逸”的意境和情怀,能传神地表现于方寸的砚台上,没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是做不到的。
D.“东坡玩砚”成为绘画创作的传统题材,米芾喜欢鉴赏收藏奇石和砚石,有得砚石砚山“抱眠三日”之说,还曾写诗怀念失去的宝砚,文人好砚可见一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修建军
“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同之辨早在西周末年《国语》《左传》中就有明确记载。孔子有关和同之辨的理论,是对前人学说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而不同”是孔子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是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的理论依据。
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的文化理想。但是孔子并未一味求“同”于周礼,而是在对三代文化的“损益”“因革”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整个儒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战国中后期以来,儒学的所谓的“驳杂不纯”的特征就日渐明显。汉代以后所谓的“独尊”的儒学,也是儒、道、墨、法、阴阳等诸子思想的结合体。实质上,自汉代开始,阳儒阴法或者说儒显道隐,一直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特征,而其他诸子学说,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脉脉潜流,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不竭源泉。
文化心态体现为一种社会心态,“和而不同”还表现在中华文化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汉代以来,随着中国本土道教的产生以及印度佛教的东来,中国逐步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融合的局面。这期间从对立到交融,经过了一个长期过程。后来伊斯兰教以及基督教的传入也属于这种情形。自从16世纪末叶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得以在与异域文化的交锋中实现交融,从而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全球化使今天的世界文明面临着两个课题:一方面,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另一方面,民族性的存在和坚持也同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和必要。“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
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时代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作用?“和而不同”就是我们的哲学依据。“寻找现代文明的普遍标志和中华文化的契合点”、高扬“文化自觉”、实现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应是我们对待中华文化的理性而现实的态度。
“和而不同”文化心态的价值追求是“有容乃大”。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既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数千年形成的传统文明,又要面对高新科技浪潮的冲击和急剧动荡的世界局势。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从“文化自觉”到实现“和而不同”,必须处理好几个“要”和“不要”的问题。诸如:要充满自信,看到中华文化极其丰富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敢于正视中华文化中一些糟粕成分;要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对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而不能全盘西化等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新文化既具有浓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高度的智慧性。
《中庸》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和而不同,共同发展,建构一个和谐的现代社会,正需要这样的文化心态做基础。
(原载2011年12月30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下列有关“和”与“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作为哲学概念的“和”与“同”早在先秦时期就被提出。其概念之争在西周末年的书籍中早有记载。
B.“和而不同”这一观点的提出本身就遵循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在争辩中的进步发展。
C.“和”与“同”两者在争论之初是互相对立的,是孔子将其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
D.“和”就是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寻求统一;“同”就是不顾事物之间的差异一刀切地要求统一。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孔子复周礼,并不是一味照搬“周礼”,而是对三代文化采取了取其所长、择善而从的态度,体现了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
B.“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异域的文化交锋中实现了交融,使得中华文化更加丰富并发展。
C.“和而不同”的价值是追求有容乃大,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应该自觉吸收其中对我们文化建设有益的东西。
D.在对待外来文化上,“和而不同”的态度使得本土道教和外来的印度佛教迅速融合,在中国形成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局面。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战国中后期儒学“驳杂不纯”的特征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汉代以后独尊“儒学”,表明这种心态的影响力急剧下降。
B.“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种心态有利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
C.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以其他诸子学说为脉脉潜流和不竭源泉,体现了“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
D.当今世界,“文化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全球多元化”使文化价值的发展陷入一种悖论之中,“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更显其重要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宋诗中的理趣
客观而论,宋诗胜于唐诗之处在于诗歌创作技巧的进步,意境的深刻,取材的扩大。大量“有理趣”的哲理诗是宋诗的一大成就。宋王安石、苏轼时代,诗含哲理渐成风气,诗歌“尚理”成为宋代的审美风尚。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苏轼可谓是宋代“理趣”诗的集大成者,其中最成功之作莫过于《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陈衍说:“此诗有新思想,似未经人道过。”《题西林壁》表面上是写庐山,实际上是从哲理的高度提出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则:要了解掌握事物的本质、真相,必须摆脱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性和自以为是的主观性,必须对事物客观地不带成见地作全方位的历史的反复观察,深入研究。这也是诗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基本思想。这两句诗是近乎明白说理的议论,但说理而不枯燥,议论而不质直,因为它没有脱离游庐山的内容,而与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状庐山之态融为一体。所以它具有情韵,能够使读者在从思想上受到启迪的同时,仍然感到它那丰饶的诗意是多么的耐人咀嚼、品味。应当说,这是宋人诗中理趣所达到的最高境界了。 
宋代“理趣”诗更多的是哲理、意象、情感、议论这四个要素的结合体。宋人遨游于精神领域,习惯于把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类主体置于广袤的宇宙空间,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对于现实乃至日常生活的关注,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都以意象与议论结合的方式表达于深含情感的哲理诗中。至此,文言理,诗言情这种机械性的划分被打破了,唐诗言情,宋诗言理这种抑此扬彼的绝对批评也不攻自破。宋诗以发人深省的哲理与耐人寻味的诗意相融合,就构成了所谓的“理趣”,这个“理”绝非抽象的“玄理”,也不同于封建礼教的“理”,而是从一般的社会生活中概括出的具有普遍规律的生活真理。
认识宋诗的“理趣”,决不能忽视当时的社会现实、政治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的思想文化氛围给予诗歌创造的影响。宋代社会矛盾一直未能得到较长时期、较大程度的缓和,朝廷内部也存在着交相起伏的派别之争。宋太祖即位后,“杯酒释兵权”,采取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文臣由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他们对社会现实颇为重视,对国计民生颇为关切,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宋代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和社会,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具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可以说,宋代是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文人们通过各种题材、各种手段大发宏论,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
宋代文人在积极参政的同时,也保持了比较平静的心态。前代文人的人生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仕、隐两种,仕是为了兼济天下,隐是为了独善其身,两者是不可兼容的。而宋代文人却做到了仕与隐的矛盾统一。一方面,他们关心政事,希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他们保留了心性的自由,“与宋代建构起究天人之际,探索宇宙本体,从而建构人生终极依据的文化精神内核相对照,唐代文化则缺少这一鲜明的精神内核,体现为驳杂而非宋代的融会贯通,精纯。”宋代文人学识都比较渊博,有深厚的文化素养,高深的学术见解,对事物的认识独到而深刻。他们将关注的角度更多地转向了日常生活中,一物、一景、一人、一事,均可以成为其审美的对象,正如苏轼所说“凡物皆有可观”,正是处于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象中,诗人却匠心独运地提炼出许多人们有所感悟却未曾言道的人生哲理。如“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如“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可以说,与唐人相比,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动,而臻于成熟之境。
下列诗句不含“理趣”的一项是

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B.“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C.“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D.“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苏舜钦《题花山寺壁》)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诗意境深刻,取材扩大, 创作技巧有了进步,在艺术上超过了唐诗。
B.《题西林壁》说理而不枯燥,议论而不质直,因为它将说理和状庐山之态融为一体。
C.把发人深省的哲理与耐人寻味的诗意结合在一起,是理趣诗的重要特征。
D.宋代哲理诗的兴起与宋太祖采取的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和宋人比较平静的心态密切相关。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擅长言情,宋诗擅长说理,所以宋代很少言情诗。
B.唐代缺少有理趣的诗,是因为唐人的学识、文化素养、学术见解比不上宋人。
C.仕和隐本是两种不相容的人生态度,但宋代文人将二者统一了起来,既关心政事,希望建功立业,又保留了心性的自由。
D.宋人将关注的角度更多地转向了日常生活中,从看似平淡无奇的对象中,提炼出许多人生哲理,足见平凡的生活才是哲理诗创作的源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文艺作品不能简单“娱乐化”
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现在这类表述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专家们如果在自
己的演说、文章中不讲上几个什么“化”,似乎就没有水平,跟不上时代。我不是说这样就不对,而是说,要什么什么化,也得具体研究一下内容,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化”。比如娱乐,就应该慎提“化”。
其实,现在娱乐化也是一个热门的词,其针对性也许是有所指的。一种是因为我们的文艺作品往往
有主题先行的弊病。很多人总是说,我们搞一个什么样题材的作品。这往往就是一个事先设定的概念,就可能缺乏从生活出发的生动鲜活,结果使作品变成一种说教,没有感人的细节、性格。如果文艺作品不感人,缺乏吸引力,失败也是常理之中的。所以,有的人就强调,文艺创作应该有娱乐性,要娱乐化。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所谓娱乐化,我以为还有一些规律性的意义。因为其出发点是解决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过还有人是从经营的角度讲的。认为文艺作品也是一种商品,要进入市场,如果没有娱乐元素,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市场效应。所以,他们说,要娱乐化。强调文艺作品要有娱乐元素,我觉得不能算错。艺术本来就有娱乐的意义,说要有娱乐性,是为了让人更好地接受。比如接受美学就是专门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等问题的。这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但是,如果娱乐要实现“化”,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了。
所谓“化”,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多义的词。不过什么什么化,是使什么成为、变成什么的意思。比
如,现代化,就是说要使什么成为具有现代特性的东西。相应地,娱乐化,也就是要把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化,具有一种全面性、普泛性的意义。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娱乐就不能化。
首先,从艺术的本质来看,艺术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形象表达。虽然由于其生动性、形象化,使艺
术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但娱乐并不是最核心的品格。如果片面强调娱乐化,就会消解人类情感,使之浅薄、浮躁,而丧失神圣和庄严。其次,从艺术的类型来看,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审美追求。悲剧当然就难以娱乐化,即使是喜剧,也有其深刻的批判意义,并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再次,从艺术作品的传播来看,并不是娱乐元素多,其传播面就越广。相反,很可能是其艺术品格高,其市场价值才可能越大,传播才会更长久,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一些具有很好的娱乐特性的作品可能会取得更高的收视率、票房和版税。但就文艺作品而言,不能简单地强调娱乐化。
文艺作品要进入市场,就必须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强调作品对人类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表现。
对艺术作品不能简单强调经济回报,在考核时不能只看作品的收视率、票房等经济效益,更要看其社会效益。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如果我们不再提娱乐的“化”,许多艺术领域的问题可能就会得到解决。
(选自《文艺报》2013年9月4日,有删改)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专家们喜欢在自己的演说、文章中讲上几个“化”,这是跟上时代、体现专业水平的表现,俨然已经
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潮流。
B.文艺作品如果存在主题先行的弊病,就可能会缺乏从生活出发的生动鲜活,这样就会使作品变成一种说教,没有感人的细节、性格。
C.艺术不可否认有娱乐的意义,从接受美学角度认真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等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艺术的娱乐性。
D.文艺作品应该具有一种全面性和普泛性的娱乐意义,但一味强调文艺创作应该具有娱乐性,要娱乐化,就会忽略艺术的核心品格。

E.进入市场的文艺作品要强调对人类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表现,重视展现其独特的艺术品格,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关于艺术作品的娱乐化问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尽管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文艺作品的娱乐化需要慎重。
B.要把普遍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全面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这种娱乐“化”的趋势是值得肯定的。
C.喜剧虽然和悲剧艺术类型不同,审美追求也不同,但同样具有深刻的批判性,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
D.娱乐元素多的作品,可能会取得更高收视率、票房和版税,但要传播得更广更久,不能只靠娱乐化。

“现在娱乐化也是一个热门的词,其针对性也许是有所指的”,其中“所指的”是什么?
以戏说历史为主要题材的“戏说剧”风靡荧屏,为了“以古娱今”,创作者随意更改历
史,在古代事件中滥加现代元素,内容荒诞,让观众看后哭笑不得。请结合文意,以“戏说剧”为例,分析文艺作品为什么不能简单“娱乐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为什么真实的生活不能直接成为艺术呢?这是因为,生活的真实,虽然是艺术形象结构的要素之一,但是生活的结构并不等于艺术的结构。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在根本上有统一的方面,但这种统一是矛盾的统一。市场上一筐筐真虾,并不是艺术,而齐白石的笔下,一枚枚用水墨画出来的虾,明明是假的,却是艺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打仗,不是艺术,没有人会买票去欣赏,但在京戏舞台上那种绝对没有死亡的可能,保证不会流血的把舞蹈和杂技结合起来的武打,却是艺术。
把反映生活、创造形象误解为按生活描红,是许多生活经验丰富的人不能进入艺术境界的最基本的原因。闻一多在《冬夜评论》中说“绝对的写实主义便是艺术的破产。”简单地照搬生活的逼真场景,并不能达到艺术的真实的高度,有时反倒给人一种既不真实又不艺术的感觉。艺术不管怎样模仿都不可能像生活本身那样生动而丰富。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不管多美的大理石雕像也不及彼得堡大街上的少女那么动人。艺术如果纯粹以自己逼肖于生活作为存在的理由,它就可能在写生活的竞赛中被淘汰。
艺术的创造性使它必须突破模仿的局限。要创造就不能满足于逼真,就不能不通过幻想和想象,就不能没有假定,就必须以想象的假定的形态来创造艺术的真实形象,达到既具认识又具娱乐功能的目的。不假定就不自由,不在想象中自由地创造就不能引起销魂荡魄的惊异,没有艺术的魅力。某一酒店主人为吸引顾客,暗叫一个人藏在丛林里模仿夜莺的鸣啭,十分逼真,深得顾客赞美。但当人们发现这鸣声是人的模仿,而毫无模仿者的创造时,就感到这声音讨厌了。没有假定,艺术也就没有娱乐作用了。
一个艺术家画一个苹果,就不单是对一个苹果的认识,而是包含了他对许多苹果的理解。同时,还表现了他对苹果的特殊感情,他自己对生活的特殊态度,对艺术形式的特殊理想。这么多成分的统一只能在假定性的模拟形态中才能实现。这种假定性的模拟形态,对生活的逼真来说,有它假的一面,但在本质上它是真实的。表面上看来生活的逼真经过了加工、改造、渗入、抽出,是被破坏了,但是它不但有更广泛、更普遍的真实性,而且有着生活所缺少的真诚的感情。艺术的真实,不是绝对地不掺一点“假”,相反,只有在假定形式中,真实性才能更充分地发挥。
生活不经过一番改造是不能成为艺术形象的。白石老人画虾,不止一次地减少腹下节足的数量,米开朗琪罗放在梅提契的墓上的青年男子的雕像超比例地延长了弯曲的腰身和手臂,二者不但没有导致虚假,反而达到更高的真实。生活的素材不同于工厂、实验室的原料那样有形的物质,对它的改造不能采用直接接触的方法,只能在假定性的想象领域中进行。莱辛在《拉孔奥》的前言中把艺术形象归结为“逼真的幻觉”。艺术的辩证法就是这样奇妙,为了使艺术更像生活,要敢使艺术不像生活。
(摘编于孙绍振《文学创作论》)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艺术的一项是

A.戴望舒创造“丁香一样的”姑娘,抒发内心的愁苦和惆怅,表达了诗人自己在黑暗的现实中的彷徨和梦一般的希望。
B.《红楼梦》不仅创造了以“太虚幻境”为代表的超现实的神秘世界,还有一个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真实的假定世界。
C.京剧脸谱中的图案是程式化的,红色表现忠义耿直,白色表现奸诈多疑,让观众清楚认识性格各异
的角色。
D.建国初期,有个地方戏剧团演《牛郎织女》时,让真牛上台表演,目的是让观众感受解放区真实的

生活。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不能运用写实主义创作方法,否则作者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也不能进入艺术的境界。
B.艺术不管怎样模仿生活,也达不到生活真实,而且以逼肖于生活为存在的理由的艺术可能在写生活
的竞赛中被淘汰。
C.艺术必须突破模仿的局限,要求作者通过幻想和想象,以想象的假定的形态来创造艺术的真实形象。
D.发现夜莺的鸣啭是人的模仿后,顾客就不再喜欢,说明没有假定,艺术就没有娱乐作用。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剧舞台上的武打,没有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打仗和流血,虽然掺了一点“假”,但艺术的真实得到充
分的发挥。
B.艺术家画苹果的过程中融入他对许多苹果的理解和真诚的感情,画出来的苹果会对真实的苹果有改
变。
C.米开朗琪罗超比例延长人物的弯曲的腰身和手臂,达到艺术的真实,因此可以对人物进行直接接触
式改造。
D.使艺术不像生活是为了使艺术更像生活,说明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是统一的,而且是矛盾的统

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春秋战国上下五百余载,是中国历史上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依今人之说,那是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崛起,从而社会整体上大转型的时代,即由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的转型,由隶农贵族经济模式向自由农地主经济模式的转型,由联邦制国体向中央集权国体的转型的时代。所有这些,都使得那个时代的人——不管是政治家、思想家,还是军事家、教育家,是侠、是士,其生命状态都是饱满昂扬的,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那是个讲究谋略的阴谋时代,所以智慧丛生、色彩斑斓;那是个本色人生的时代,所以仕学争鸣、侠隐飘逸,摇唇鼓舌皆成风流;那是个实力竞争的时代,所以以强国富民为本,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无法泛滥;那是个深刻思索、产生思想、研究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国文化的原生代,所以出现了各种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伟人中,有一半多的伟人属于那个辉煌的时代,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那个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的最高经典,不仅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源头,而且当之无愧地进入了人类文化的殿堂。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变革最为活跃的时代,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此起彼伏。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教育从戎与祀中挣脱出来,孔子私学,稷下学宫,最终实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文学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这时期有《楚辞》的铺陈抒情,浪漫想象;有《论语》《孟子》的雍容和顺、灵活善譬;有《庄子》的想像丰富,奇气袭人;有《韩非子》的锋利峭刻,辩理透彻,林林总总。诗歌、辞赋、小说、散文皆为后世之滥觞。艺术更见洋洋大观,青铜器绚烂多彩,金玉精琢叹为观止,铭文风韵为篆刻艺术之典范;宋音楚舞,边磬编钟,宫殿廓城,髹漆彩绘无一不在世界艺术史上熠熠生辉。科学技术可谓灿烂辉煌。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可以说当时的“科技成就绝对领先于世界”;当时的争霸战已经是车步兵联合作战、水陆军协同争先的大规模战争,在战争中诞生了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司马穰苴、吴起、孙膑、尉缭等等,他们的集古代兵家大成之作,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世界各国军事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原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这个民族精神生命的源泉。当我们被各种复杂的问题困惑时,当我们在浮华喧嚣的历史泡沫面前迷失或不知所措时,我们应该去向我们民族的原生文化宝库寻求再生的动力。        
两千多年过去了,那个民族文化原生代所创造的瑰宝,风采依旧!
梳理春秋战国500多年风云变幻及国家强弱兴衰之演变轨迹,窥探中国文化原生代的恢弘博大与灿烂辉煌,再现当年诸子百家和侠客名士的神采风流,以求我们在新的民族竞争面前,在国家民族的转型期把握住富民强国、团结奋斗的主调。
(选自安然《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之源》)
下列对“原生文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原生文化”主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既有大毁灭又有大创造、既有大沉沦又有大崛起的时代,这个时代在社会整体上是大转型的时代。
B.“原生文化”由于时代的剧烈变化,体现了饱满昂扬、奋进向上的生命状态,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
C.“原生文化”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神秘文化等几乎所有基本领域,成为中华民族文明文化的源头。
D.“原生文化”是民族精神生命的源泉,对后世有着重要影响,如孙武、司马穰苴等伟大军事家的理论,对世界各国军事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纷争不断,如五霸迭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七雄兴衰等此起彼伏,体现了那一时期政治变革的活跃。
B.春秋战国时代能够出现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灿烂辉煌的景象,是因为那是个深刻思索、创造思想、成就学问、铸造精神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原生代。
C.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崇尚实力的时代,重视强国富民,追求竞争优势,所以,那些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没有产生的土壤。
D.春秋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在当时遥遥领先于世界,这不仅表现在阴阳五行、染色麻织、灌溉堤防、经络学说等方面,也表现在军事科学方面。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私学,稷下学宫,到最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学吏教育制度的实现,表明教育已从戎与祀的礼制中挣脱出来。
B.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往往也是造就伟人的时代,几乎所有基本领域,都在春秋战国那个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开山立宗并创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最高经典。
C.原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其体现的精神没有因为经历了两千多年就逐渐消退,当各种复杂的问题困扰我们的时候,每个人都能从中寻找到再生的动力。
D.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了解我们民族精神的生命之源,有助于在今天这个国家转型期把握住富国强民、团结奋斗的主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