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孔子很少说命,不过《论语》中亦有几处,如“五十而知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命不易知,但又不可不知。不过他曾说:“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亦命矣。” 这样看来,人仿佛受命运的支配,命一定了,无如之何。
孔子以后,《孟子》讲“命”尤其多:“莫非命也,顺受其正。”“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历来儒家都主张俟命,即站在合理的地位,等命来,却不是白白地坐着等,要修身以俟之,最后是立命,即造出新命来。俟命是静的,立命便是动的了。
《孟子》有一章书,讲“性”与“命”。一个人想吃好的,看好的,听好的,这是性,不过有分际,能力做不到,只好听天安命,并不是大菜大肉,非坐汽车不可。这叫“有命焉,君子不谓性”。颜子闻一知十,子贡闻一知二;我们闻二才知一,或闻十才知一,这都是命,不过有性,人应该求知识,向上进,不可借口聪明才力不如人,就不往前做。这叫“有性焉,君子不谓命”。这两句话,很可以解释儒家使命立命之说。
荀子讲命,又是一种解释。他说:“节遇谓之命。”他虽然不多言命,但是讲得很好。偶然碰上,就叫节遇,就叫命。遗传是节遇,环境亦是节遇。生来身体弱不如旁人,生在中国不如外国,无论如何没有法子改变。庄子讲命很有点像儒家,他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人受遗传及环境的支配,无可如何的事情很多。好有好的无可奈何,坏有坏的无可奈何。定命说虽有许多的毛病,安命说却有很大的价值。个人的修养,社会的发达,国家的安宁,都与之有密切的关系。
安命这种思想,儒家很看重。不仅如此,儒家还讲立命,创造出新命来。孟子讲:“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是说要死只得死,阎王要你三更死,谁肯留人到五更?但不去寻死。身体有病,就去就医,自己又讲卫生,好一分,算一分,不求重病,更不求速死。小之一人一家如此,大之国家社会亦复如此。孔子知命,所以很快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一面要安命,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一面要立命,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吾人处世应当取的态度。
(选自梁启超《儒家哲学》,文章有删改)
下列说法不符合“安命”这种思想的一项是( )
A.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耳 |
B.有性焉,君子不谓命 |
C.有命焉,君子不谓性 |
D.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家的俟命是静的、被动的,白白地坐着等,立命是动的、积极的,是造出新命来。 |
B.荀子讲命,又是一种解释,与孔孟思想背道而驰,更接近庄子的想法。 |
C.有病就看,又讲卫生,不使自己于危险之中,也是立命。 |
D.“安命”就是“知命常乐”,儒家言命的真谛全在于此。 |
结合全文,概括儒家对“命”的认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衡中西以相融
何家英
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却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
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莫名其妙的“观念”,都被“拿来”。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
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
(节选自《谈艺论文》,有删改)
关于“衡中西以相融”,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 |
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获得滋养。 |
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 |
D.“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
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 |
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 |
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 |
D.“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 |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传统为“体”,创新为“用”,两者交融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
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 |
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哲学的“终极关怀”
陈伯海
人作为有灵性的生物,对其生存意义之究竟不能不有所关顾,即通常所谓的“终极关怀”。而当终极关怀以终极思考的方式展示出来时,我们就有了哲学。哲学思考要穷原尽委,往往以追索终极真理为目标。终极真理不可能存在,思考的目标实难达到,但充当思考动力的终极关怀却源源不绝地在发动着。一方不停地推进,一方又始终落实不到目标,于是哲学永远行进在途中,这也便是很多人之所以迷恋上哲学思考的缘由。
说哲学“永远在途中”,并不意味着它停滞不前。恰恰相反,它经常呈现为不断前进、变化的运动过程,具体表现形式便是哲学史上反复出现的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的努力。严肃而深思的哲学象们每提出一个新问题,往往就能打开一片耐人探充的新领域,而为解决这个问题所采取的各种尝试,亦为充实与丰富这方面领域的探宄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哲学便是这样不断地更新和拓展着自己的思维空间,并借以促成人类思考方式愈益向前发展。相比之下,我个人似更倾向于提出问题的重要价值,我认为其对于思考方式的更新具有决定性作用,至于为解答问题所展开的种种努力,尽管也有助于促进人们的思考,尚非关键所在,因为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必然要关联到哲学“本原”问题,而说到底,“本原”是不可能予以彻底“解决”的,一切为解答问题所作的努力,再好也只能达到在这个领域内穷尽其可解敷的程度,且最终会证明这个领域和这条思路自身仍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从而提示人们必须转换思路,以寻觅新的问题切入点和新的思考方式。
这样一种由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变相更替轮回而构成的运动轨迹,已为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所证实。众所周知,西方哲学史的关注重心,有一个由本体论转为认识论以至语言论与生存论的演进过程。两千多年前,在哲学的故乡——古希腊,哲思的发端以直接追问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为标志,这个习惯延续了很长的时间,一代又一代的哲人为之绞尽脑汁,给出众多不同的答案,而终不免陷于“独断”。近世以来,随着工业文明和实证科学的兴起,人们意识到需要将思辨建立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之上,遂转而探讨人自身的认识能力,试图弄明白人能不能认识或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认识论转向”。“认识论转向”为哲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活动新天地,致使客体与主体、思维与存在、感性与理性、经验与超验之类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填满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各种唯物论与唯心论、经验论与先验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话的思想体系亦同时并出而相互争鸣,但究其竞,终未能真正揭示人的意识活动的奥秘,更不用说通过认识能力的考察来追溯存在的本原了。
跟踪着哲学行进的步伐,我们绕了一个圈子,最终似乎回到了它的起点,那便是:由追问“存在”的本原来确立人生的意义,借以实现人的终极关怀,这不正是古希腊贤哲们赋予哲学的使命吗?但思考决不会简单地重复。我们不再像古代哲人们那样去孜孜于求索出某个恒定不变的实体,设作世间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本根,却要将生生不息的“大化流行”视以为世界的本然。我们也不会像近世哲学家那样一力注目于人的认识能力或语言形态,用以界定人与其对象世界之间的关系,要从人的存在与世界存在的总体关联及多重性交涉上来把握这一复杂的关系。当然,我们更不会为突出个人的“自由意志”,生硬地将客观实在从自己的视野里一笔勾销,乃是要极力维护世界的整体性,使天人、群已、人我之间既分又合的存在方式与互动作用得以凸显出来。应该说,这里孕育着一种新的哲学思考路向,它是由人们当下生存状况中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所引发的。新的思考能否适应这类新问题,只能拭目以待,但新的思考也许能让不断演进着的西方哲学同古老的东方智慧接上茬,这个动向似可关注。 (摘自《光明日报》)
关于“终极关怀”与“哲学”的叙述,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对其所生存的意义原委的关注,以终极思考的方式展示出来时就有了哲学,而哲学历史的发展最终还是回到了追问存在的“本原”这一问题上。 |
B.哲学思考要穷原竟委,它以求索终极真理为目标,由于充当思考动力的终极关怀在源源不断地发动着,而哲学家们普遍认为提出问题具有最重要的价值。 |
C.哲学经常呈现为不断前进、变化的运动过程,它不断更新和拓展着自己的思维空间,但是最终还是难以把哲学问题彻底解决。 |
D.人们为解决本原问题所做作各种努力,都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人们必须转换思路,找到新的切入点和思考方式。 |
下列对“哲学发展史”“认识论转向”的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们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转换思路,解答哲学问题,这些努力交相更替并形成一种运动轨迹,这已被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所证实。 |
B.对世界本原的直接追问是古希腊哲学发端的标志,许多哲学家对此给出了各种答案,但这些答案最终都被证实为个人主观的判断。 |
C.近代对实际经验的重视,说明人们意识到哲学思辨需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使人们的认识论转向,这样人们就肯定会揭示存在的本原。 |
D.认识论转向为哲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使得哲学思想体系变得庞杂并相互争鸣,但最终仍然不能揭示人的本原的问题。 |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终极关怀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而人类探究哲学的过程中出现了方向的转变,最终还是回到人的终极关怀角度。 |
B.随着工业文明和实证科学的兴起,促成了哲学认识论的转向,这二者为揭示人的意识活动的奥秘提供了实践上的支持。 |
C.将某个实体作为世间万物存在的本根,从人的存在与世界存在的总体关联等角度来把握等,这都是中外哲学家认识世界的形式。 |
D.新时代引发了新的哲学思考路向,就是要极力维护世界的整体性,这是由人们当下生存状况中遭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