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热浪一阵比一阵热,飓风一场比一场猛,海平面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地球暖化对人类发出的警告。但科学家指出,地震频发也与地球变暖有关。
据加拿大新闻社报道,加入全球暖化争论的最新科学学科是地质学。一些地质学家解释说,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其中包括地震、海啸及火山喷发。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接近一吨,而一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质学家帕特里克·吴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解释了这种效果:他用拇指压着足球,当拇指抬起,对球的表面压力除去之后,足球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地球两极这些厚冰层像拇指按压地球一样,给地球带来大量的压力,压制住地震的发生,但在它们融化之后,便会引发地震。当地震发生在海洋下,就会形成海啸。当然,对地球来说,由于地壳非常坚硬,这个恢复原状的过程相当缓慢。比如,目前,加拿大东部偶然发生的地震,其实与一万多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河期的反弹有关。南极洲及格陵兰积雪的融化也会有相同的影响,但过程将因温室效应而加速。
帕特里克·吴还表示,冰层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而这也可能对地层深处的板块造成影响。
地壳可能比很多人想象得更敏感,之前已有很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修建大坝后,大坝拦截而成的水库水量增加,引发地震。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火山专家阿兰·格拉比尼尔表示,当他发现加州海岸的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之间有关时,一开始还有些怀疑。可是,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后发现,在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地中海地区,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的这种联系尤其明显。他说:“冰层融化,地壳的负载减轻,在压力的作用下,地壳下面的岩浆就更容易喷出来,这就是火山。”
英国地质学家比尔·马奎尔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也指出:“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着地震、火山喷发和灾难性海底滑坡发生的频率。这种现象已经在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而且证据显示,它正再度发生。”
5.下列各项中,对地震频发与地球变暖有关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
B.地球两极这些厚冰层像拇指按压地球一样,给地球带来大量的压力,压制住地震的发生,但在它们融化之后,便会引发地震。
C.冰层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而这也可能对地层深处的板块造成影响。
D.修建大坝后,大坝拦截而成的水库水量增加,引发地震。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有一吨,而一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
B.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质学家帕特里克·吴用拇指按压足球的例子,生动解释了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从而引发地震的原理。
C.地壳可能比很多人想象得更敏感、更脆弱,之前已有很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
D.有地质学家证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着地震、火山喷发和灾难性海底滑坡发生的频率。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质学成为了加入全球变暖争论的最新科学学科,因为一些地质学家认为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从而将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
B.科学家通过资料研究,发现了地中海地区的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的明显联系,这从一角度说明当前地震频发与全球变暖有关。
C.冰帽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替代了冰帽压制地球的压力,因而兴支使地壳的负载减轻。
D.地球两极的冰层如果因地球暖而加剧融化,将引发空难性的后果,因此,当务之急是控制全球气候变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城市文脉
如果将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城市文脉就是他的基因。城市的文脉,指的是与城市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的,决定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一切显性或隐性的东西。显性的东西包括人、建筑、景观以及环境中的各种要素;隐性的东西则是指那些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潜在的深刻影响的因素,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习俗、心理行为等。作为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来的历史印记,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魂,一个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
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文脉的集中体现。早在20世纪60一7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就在重申“场所精神”概念的同时引入了“时间维度”,提醒人们关注城市建筑的历史延续和人文价值。,在城市中,建筑形式转化为一个地点的历史,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了对事物的共同记忆,通过建筑语言的抽象化过程呈现出来,使记忆事件本身与都市建筑
一起构成了场所精神,并成为都市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积淀成为需要后人加以善待的
历史文脉。
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如果对于城市的文脉没有能够合理的继承与发展,就会出现
文脉的断层。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筑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失语”现象:忽略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不再寻求彼此间的统一,成为一种创造孤独形象的游戏;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而忽视对城市文化内涵的反映;建筑设计缺乏创新精神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缺乏对
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精神的阐释。
基于此,建筑设计应从诸如“形式、风格、艺术”等传统解读中走出来,去关注建筑在城市中设计开始的本源,去关注城市文脉,站在更广泛的层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去寻找具有真正创意的、显现城市生命活力的建筑答案。有学者给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好建筑”的六条标准:秩序和统一、表达、完整性、平面和剖面、细节、整合。这六条
标准实际上就是从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角度间接反映“文脉”。
城市文脉是建筑的灵魂,建筑本身也具有文脉,而它本身也是更大范围内的文脉的体现。城市文脉的传承不仅仅是因为怀旧,更是要使城市充满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创造出高品位的、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精神需要。我们看到,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独有的中国传统特色正悄然逝去,越来越多的历史遗存,正在被同质化、工具化、平庸化,城市建设千篇一律现象日趋严重。因此,城市文脉的延续在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                                                 (文章有删改)
5.下列关于“城市文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文脉作为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及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留存的历史积淀,是
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并区别于其他城市。
B.城市文脉是建筑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建筑,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传承历史或
表现城市文化的角色。
C.城市的景观、建筑形式甚至市民生活都与城市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
是城市文脉的构成要素。
D.秩序和统一、表达、完整性、平面和剖面、细节、整合,“好建筑”的这六条
标准实际上就是城市文脉的内涵。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阿尔多罗西在提出“场所精神”概念的同时引入了“时间维度”,提醒人们对
城市建筑的历史延续和人文价值予以关注。
B.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的阐释,使得
建筑失去了文脉,无法成为城市的灵魂。
C.城市文脉的延续是必需和重要的,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文脉
的延续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
D.城市的建筑设计应该站在更广泛的层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设计开始
的本原,从“形式、风格、艺术”等传统解读中摆脱出来。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文脉的传承并不只是为了怀旧,文脉不是僵死的标本,保护文脉更需要
保持传统文化底蕴,创造高品位的城市环境。
B.建筑成为一种创造孤独形象的游戏,是因为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而忽视对城市
文化内涵的反映。
C.高品位的城市环境应当具备可以使人感受到历史延续和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
精神需要的人性化空间。
D.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传统文化底蕴,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却是当今
飞速发展的中国正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5—7题。
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古达特说, 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开始褪毛的。在地球气温全面上升之后, 人类祖先就向北迁徙, 同时为了两性喜好的选择, 开始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而在冰河期再次到来之后, 人类只好再度南迁。然而借以阻挡太阳灼晒的毛的失去却使他们面临着新的生存难题。于是, 各地的人就逐渐演化出至少四种肤色的人种。因此, 查尔斯认为, 地球上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 必然是在可免受热带烈日灼晒之苦的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在南迁之后, 因环境的不同, 才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肤色。
然而另外两种较为普遍的起源说与他的理论却大相径庭。一种认为, 人类是分别在世界各地各自演化出来的; 另一种认为, 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 然后迁徙到世界各地。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他们则认为无非是为了能在热带的烈日下凉快一些。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一种说法是, 人类生活在热带时, 毛皮不利流汗散热, 这就需要大面积光滑无毛的皮肤。因此人类的毛大约是200万年前, 由森林往平原移居时逐渐褪尽的。
5、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有以下三种观点, 对他们的相关关系解说正确的一项是(B)
①查尔斯·古达特的看法  ②“另外两种较普遍”的看法  ③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
A.①②③的说法相同  
B.②③说法基本相同, ①与②③的说法不同
C.①②③的说法各不相同  
D.②③的说法完全相同, ①与②③的说法基本相同
6、对第二自然段的“他的理论”中的“理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A.人类起源的理论        
B.人类褪毛的理论
C.人类起源理论中的人类褪毛的理论
D.人类褪毛理论中的人类起源理论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A.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出现不同肤色, 是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阻挡太阳的灼晒而产生的结果。
B.另外两种较普遍的起源说与查尔斯·古达特的理论大相径庭的分歧点在于: 人类不同的人种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C.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所认为的人类褪毛时所处的环境与查尔斯的看法相一致。
D.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说法与其他人类起源理论有所不同。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一流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曹世潮
世界一流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综观500年来世界历史的进程,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他们走过的道路,有两条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他们所具有的那种文化能力(这一民族或国家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二是需求(一种普遍的需求)。
这两者的关系决定了一流国家的产生或消失。当一种文化能力最能满足的需要还没有产生时,这种能力被荒废着。比如商业不发达时,犹太人的市场经营能力被荒废了;制造业没有产业化时,德国人、日本人的制造能力毫无用武之地;当软件不知为何物时,印度怎么想都不可能取得在国际软件行业的位置。民族、国家、地区和个人发达的前提条件就是需求,一种人类的普遍需求。当这一需求出现,而一个民族、国家、地区、企业、个人的文化能力可以充分满足这一需求时,他们的发展和发达就指日可待了。从民族到个人的发达无非是人类需求、我最擅长、能者不多三条的结合。
欧洲人(尤其是北欧人)因为生存需要,几千年来都有一种强烈的物质需求,这种需求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能力和文化形成,体现出了以制造、生产物质来满足生存需要的精神。就像韦伯说的:自律、节俭、勤奋、进取、征服这一系列的理念是在它的需求与自然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当人们必须通过制造、生产物质产品来满足生存需要时,这种理念自然就出现了。当一系列的理念形成文化,当这种精神和文化成为欧美普遍自觉的文化观念和方式以后,这种能力就养成了。可是,为什么在这种文化能力养成后,欧洲在公元1500年至公元1800年里没有发展起来呢?这是因为一种人类普遍的社会需求还没有出现,也就是现代生活还没有被全世界所认同。比如草鞋可以代替皮鞋、油灯可以代替电灯、土布可以代替洋布……而只有当现代化逐渐成为整个世界普遍需求的时候,这种文化能力的历史机遇才可能出现。当众多民族、国家、个人的生活都要实现现代化时,这一巨大的社会需求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世界市场。欧洲在千百年来为满足这种需求准备了充足的文化能力,深刻地体悟到了这种需求,并用这一能力开始进行生产、营销、发展。100年来现代化成为全世界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普及过程、宣扬过程和实现过程就是一流国家形成的过程。把这些观念、方式和他们所走的道路归结起来,也就是一句话:一种深刻的文化能力同一种普遍的社会需求相结合,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国家。
20世纪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证明:凡是制造业最为先进的国家也都是发展和生活水平在世界上居于顶尖地位的国家。这个过程使我们看到了现代一流国家的产生或者说现代化的一个特点:那种深刻的、普遍的文化能力同某种社会普遍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后,由某种机制化、体制化的方式运作后,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变得十分容易和轻松。这样的国家既不必实行文化变革,也毋须强化管理,因为那里的人们已经普遍自觉于时间、节俭、规则、科学、严肃、精细、理性等一系列文化理念,并已落实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5.下列对“一流国家”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具有悠久历史和先进文化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
B.具有很强的个人文化能力和发达的经济实力的国家。
C.具有适应时代的文化能力并可以满足世界范围普遍的需求的国家。
D.具有制造能力与市场经营能力和领先于世界的软件行业的国家。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制造、生产物质来满足需求的精神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力和文化形成的体现。
B.在草鞋可以代替皮鞋、油灯可以代替电灯、土布可以代替洋布的时代,是不会出现人类普遍的社会需求的。
C.在发展和生活水平方面居于当代世界顶尖地位的国家,其制造业必然是最先进的。
D.当人们把科学、节俭、精细、时间、理性等落实在工作和生活中并已形成自觉的文化理念时,所谓文化变革、强化管理等就没有必要了。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一流国家产生的原因,对中国争取成为一流国家以及相关战略是非常有益的。
B.德国和日本在制造能力上是世界一流的,这种能力精准、清晰、系统地支持着两国制造业的发展。
C.美国在全球化方面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得以长足地发展。即使限制全球化,美国仍能成为世界一流国家。
D.在一个短时期里成为一流国家,它必须有文化能力与人类普遍需求相结合这样一种伟大的历史机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于表现自然。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六感官”)来把握对象。如陆龟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此。钟嵘《诗品》中说:“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其目的并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又云:“千树压,西湖寒碧。”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得意忘象”之趣。如从形貌之似的角度去落实,往往是不可捉摸的,那样去鉴赏便要失去韵味,难免买椟还珠之讥。如司空图所云:“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乎已违。”故我们读这类诗词,更不可仅仅注意花卉形象的描摹,诗人已不是着眼于“目击可图”之境,而意在“境外生境”。“境外生境”者,于“物境”之外生出“意境”也。我们应力求通过品赏韵味进而领会意境,方不负古人。故司马光云:“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知。”(《诗人玉屑》卷六引)
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而将与它相似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托之于外物,这就构成了咏花词的另一境界——“情境”。这已是“移情作用”的表现,已经不完全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出发,而是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托之于花卉形象表现出来。在创作上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表达手段,“兴者托事于物”,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陈子昂《感遇》诗咏兰,以“岁华尽摇落,劳意竟何成”寄寓时不我待、美人迟暮之叹;宋徽宗《燕山亭》咏杏花,以“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寄予国破家亡、失身为虏之痛。工于寄托者,皆善于闪烁其词,隐藏其旨,令读者于言外有所感触。寄意的深隐,以造成情味的隽永。含蓄深沉,故耐人寻味。
6.对第一段中引用姜夔的诗、司空图和司马光的话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传达给读者的往往是言外之意,即“得意忘象”之趣。
B.古代咏花诗词的佳作一般注意了从描摹客观自然而逐步转向表现主观感情。
C.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注意欣赏和体会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一种特有的韵味。
D.鉴赏古代咏花诗词应该注意领会诗人所创设的一种艺术意境以及言外之意。
7.对第二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咏花诗词的另一境界──情境”指作者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B.一些追求诗品意境的诗人往往善于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情寄托在对外物描绘的形象之中。
C.引用陈子昂、宋徽宗的咏花诗是为了举例说明古代咏花诗词大多只是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
D.咏花诗词常以景物作为思想感情的象征或寄托,这是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
8. 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鉴赏古诗要感受作者托于物外的景物描写,还要体味诗人隐藏其间的深沉的寄意。
B.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作品,作者都应追求逼真、神似的艺术表达效果,方能打动读者。
C.作家尤其是诗人应该努力追求诗品的韵味,达到意境美,以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
D.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源远流长,是历代文人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美即完善
朱光潜
“美即完善”说与“美在物体形式”说是既有关联而又有区别的:关联在于持“美即完善”说者大半同时持“美在物体形式”说,区别在于持“美即完善”说者还要替形式美找出一种名为“理性”的而其实是神学的基础。这一说的创始人是新柏拉图派。他们把柏拉理式说和基督教神学结合起来,认为每类事物各有一个“原型”,而这个原型是上帝在创造世间事物时所悬的一种“目的”。上帝创造每一类事物,都分配给它在全体宇宙中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为着尽这种功能,它就需要一种相应的形体结构。例如动物在功能上不同于植物,而在动物之中牛又不同于马,因而在形体结构上各有不同的模样。一件事物如果符合它那类事物所特有的形体结构或模样而完整无缺,那就算达到它的“内在目的”,就叫做“完善”,也就叫做美。所以“美即完善”说的哲学基础是有神论和目的论。
十七八世纪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们大半在新柏拉图派的目的论的基础上发展这种美即完善说。他们的领袖是莱布尼兹。他把世界比作一座钟,其中每一部机器或零件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形式,安排得妥贴,具有一种“预定的和谐”,所以是美的。作这种安排的当然是上帝。他的门徒伍尔夫和鲍姆嘉通相继发挥了他的这种美学观点。鲍姆嘉通在《美学》第一章里就说,“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本身就是美”。所谓“感性认识的完善”即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与“理性认识的完善”是对立的。一条科学定理也是完善的,但是这种完善要通过理智思考才能认识到,至于美的事物所显出的那种完善却只须通过感官就可直接认识到。
理性派所说的“完善”实际上是指同类事物的常态。例如人既是人,就有人这类事物所共有的常态,五官端正,四肢周全,这就是完善,也就是美;完善的反面是残缺不全或畸形,也就是丑。这一说主要仍从物体形式着眼,强调美的感性与直接性,所以理性派大半采取“寓变化于整齐”那条形式原则。但是它和“美在物体形式”说毕竟有所不同,认为美的形象虽是感性的,还是有它的理性基础。美的事物符合它按本质所规定的内在目的,在这一点上就有内容意义了,所以比单纯的形式主义似乎进了一步。
但是理性派所理解的理性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理性,而是“天意安排”的合理性,所以它是先天的,先验的。人生来仿佛就有一些与经验无关的“理性观念”,如康德的“先验范畴”以及“德行”,“完善”,美丑善恶之类观念。根据这些先验的理性观念,人才可能有理性认识。判别美丑善恶的能力也是先天的。例如英国新柏拉图派美学家夏夫兹博里就把这种能力叫做“内在感官”或“内在眼睛”,认为“从行动,精神和性情中见出美和丑”和“从形状,声音和颜色中见出美和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由内在感官掌管的。这样,他就把美与善以及丑与恶密切联系起来,认为它们都有“社会情感的基础”,他认识到美的形式后面有内容意义,美不只是一种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性,这是他的思想中的进步方面。不过他对美的社会性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他的主要论点还在于美符合天意安排的目的,目的论是与社会观点不相容的。
(节选自《西方美学史》,有改动)
8.从原文看,下列对“美即完善”说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即完善”说是从柏拉图理式说和基督教神学发展而来的美学观念,具有神学色彩。
B.“美即完善”说贯穿于新柏拉图派理论和理性派理论,后者在前者的甚础上发展而来。
C.“美即完善”说后来发展到美的内容意义领域,摈除美的自然属性而承认美的社会性。
D.“美即完善”说与“美在物体形式”说并不完全相同,是对形式美的批判的继承与超越。
9.从原文看,下列对“美学的对象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美学的对象是符合所在事物类别所特有的形体结构或模样,能够达到自己的“内在目的”的事物。
B.美学的对象是符合它按本质规定的“内在目的”,具有内容意义而比单纯形式主义进步的事物。
C.美学的对象是那些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形式、安排得妥贴而具有一种“顶定的和谐”的事物。
D.美学的对象是通过感官就可以直接认识到的符合同类事物常态因而显现出那种“完善”的事物。
10.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和形式美论调有所不同,理性派强调美的感性与直接性,提出美具有理性基础,均采取“寓变化于整齐”的原则。
B.理性派所理解的理性属于“先验范畴”,不是一般意义所谓的“理性”,因而比一般意义上的“理性”来得高级。
C.新柏拉图派和理性派有相同的理论背景和思维方式,即基督教神学中的创世神话,上帝造物以及对天地万物的精妙安排。
D.科学领域的事物也是“美”的,这个“美”要通过理智思考才能获得,而除此以外的其他事物的“美”只要通过感官就可获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国次贷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应该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顾名思义,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者的按揭贷款而言的。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所以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
在信贷环境宽松、或者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也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干脆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即可,不亏还赚。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或者办不到,或者亏损。在较大规模地、集中地发生这类事件时,危机就出现了。
具体来说,次贷危机有以下三方面的成因。
首先,它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从2001年初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其次,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
第三、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静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突出的表现,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
1.关于原文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次贷危机实际上就是次级按揭贷款引发的危机,这里的“次”是指贷款人的资信条件较“次”。
B. 促使次贷危机发生的条件之一的信贷环境改变,主要是指美国货币政策由松变紧,融资困难加大。
C. 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是高风险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产生和扩张的具体表现。
D. 次级房贷衍生产品是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利用房贷证券化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产物。
2.下面各项中,对次贷危机产生原因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
A. 房价下降时,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或者亏损。在较大规模地、集中地发生这类事件时,就会出现信贷危机。
B. 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忽松忽紧,导致信贷市场产生大幅波动。
C.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
D. 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
3.在次贷产生后,下面的推测相对更有利于避免危机发生的一项是 (     )
A. 在贷款时规定次级按揭贷款人要支付更高的利率、并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
B. 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时,可以通过再融资,以避免次贷危机的发生。
C. 金融机构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
D. 在次贷危机即将爆发时,世界各国对美国经济施以援手,使美元升值、资产价格下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
作为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的战略安排,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把对文化道产的保护,从单体、静态、孤立的文物保护发展到整体、动态、联系性的文化生态保护,这种对保护理念的提升和深化,为我们有效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进一步拓开了施展智慧和才能的广阔空间。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承担着从物质文化层面、非物质动态文化层面、文化物种生存发展环境层面整体地、动态地、全面地保护好徽州文化的重任,这也是大徽州历史振兴的难得机遇,它需要真抓实干,来点实招。“虚晃一枪”,敷衍、糊、混,不是徽骆驼、绩溪牛的品格。
自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挂牌以来,我们的相关当政者和有关职能部门为谋划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黄山市文化局已拟定千幢徽州古民居的保护维修计划,市社科联正在积极推进徽州古村落千村保护工程的开展,大徽州“徽州文化非物质道产项目大系”丛书编纂也已提上日程,婺源、绩溪对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也提出了许多切实的谋划和举措,把这些谋划和举措落到实处,是政府和民间共同努力的方向。
根据徽州地域的实际,徽州文化生态保护,重点在徽州古村落包括其环境氛围的保护。可以结合“千村保护工程、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的推进,选取十到二十个特色突出、徽州文化蕴含相对丰厚、原生态留存相对较好的徽州古村落,作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块或示范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对这些徽州古村落高起点地进行谋划。组建行政、徽州学专家、村落耆英结合的保护中心,对古村落历史文脉进行“望、闻、问、切”,把握该村徽州文化的自身特色,发动百姓深入讨论该村的地域特点、风俗风情、人文历史、资源的独特优势以及在整个徽州文化中所占有的地位。挖掘整理其历史文脉,系统梳理其文化资源,全面盘点其文化遗存,深入激活其文化基因,确定该村有别于它村的独特之点,明确该村的“徽州文化主题”。象呈坎古村,就是“徽州消防文化”历史与现实结合最好的主题文化村,卖花渔村则是古已形成的徽派盆景文化村,而棠樾就可以着力打造徽州牌坊文化村,叶村则可开发成歙南徽州民俗文化村等等。这些徽州文化古村落作为徽州文化示范区块,通过“提炼主题、丰富内涵、完善栽体、凸显特色”既承传了徽州文脉,又找准了自己婚特色,“一片田野一片景,一座村落一座魂”。有计划有依据地修复自身村落的文化原生态,复活一些自身的徽州非物质文化项目,着力在生产性保护上下功夫。恢复一些微州传统工艺、徽州传统艺术、徽州传统民俗表演,在适度的旅游开发中,“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农家乐”,将在其得天独厚的徽州文化生态环境中把历史和现实融和、对接,“保护”和“发展”就实现了最佳的统一。
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块,应该按照自身徽州文化物态、非物态遗存的分布情况和特色表现,确定重点保护的一些绝对控制区,防止“文化植被”的进一步“流失”。划定“绝对控制区”的过程,其实也是对自身域内徽州文化生态情况的掌控、认知、把脉的过程。
徽州文化生态的保护,还需要较多的徽州文化专题博物馆进行汇聚、收藏、展示和推介。微州税文化博物馆、擞州荼文化博物馆等等专题博物搪,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态的修愎;政府应该鼓励民间兴办各类徽州文化专题博物馆,这是一块潜力大、意义深远,前景诱人的重要空间。
1.下列不属于设立徽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意义的一项是(3分)  
A.承担着整体地、动态地、全面地保护好徽州文化的重任,是大徽州历史振兴的难得机遇。
B.提升和深化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C.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点是对徽州古村落包括其环境氛围的保护。
D.为有效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进一步拓开了施展智慧与才能的广阔空间。
2.下列不属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的一项是(3分)  
A.拟定千幢徽州古民居的保护维修计划。
B.推进徽州古村落千村保护工程的开展。
C.着手编纂“徽州文化非物质遗产项目大系”丛书。
D.申请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的牌子,积极谋划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开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块或示范村,提炼“徽州文化主题”,修复文化原生态,复活徽州自身的一些物质性文化项目,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重点。
B.恢复传统工艺、传统艺术及传统民俗表演,开发“农家乐”旅游,实现“保护”和“发展”的最佳统一,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的惟一出路。
C.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块应对自身域内徽州文化生态情况进行掌控、认知和把脉,确定重点保护的“绝对控制区”,以免“文化植被”进一步“流失”。
D.民间兴办各类徽州文化专题博物馆,对徽州文化进行汇聚、收藏,展示和推介,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深远的意义和诱人的前景,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态的修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1、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古琴是中国古代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
B、“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为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球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D、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
2、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提倡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
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来。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
C、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决》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清淡”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人究竟起源于何地?
 人类究竟起源于何地?长期以来,古人类学界持主导地位的观点是:人类的起源地在非洲,而且是唯一的起源地。2000年8月,美国和以色列的地质、考古专家公布了他们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结果:人类远祖至少在78万年前就从非洲迁居以色列,地中海东岸是人类祖先“走出非洲”迁往欧洲、亚洲的“走廊”。此前,持“走出非洲’’之说的考古学家一般认为,原始人类十几万年前从非洲来到地中海东岸,也有的估计这发生在50万年前。而这次美、以考古专家的结论把原始人“走出非洲”的年代提前了几十万年,并进一步支持了人类源于非洲的说法。
自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的古人类与古生物学家不断在我国大陆找到远古人类的化石和活动遗迹,开始有学者提出人类的起源可能源于中国大陆的观点。1985年,我国科学家黄万波在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发现一颗牙齿化石,经年代测定距今约204万年,据此称该牙齿与在该地点出土的一块下颌骨断片成为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由此将我国人类演化的时间往前推进100万年,并推断中国人也许并非起源于非洲大陆。但吴新智院士却认为,这块下颌骨化石属于古猿而不属于人。
2006年7月,美国科学家斯蒂文.奥尔森通过建立家族树模型并计算得出结论:现在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65亿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他们就生活在几千年前,确切地说是生活在几干年前的东亚一带,甚至是中国。奥尔森的研究成果在英国《自然》杂志一公布,立刻引起争议。南开大学常建华教授认为,从单纯的数学角度看,奥尔森的理论很有道理,但是单纯数学理论上的推理是无法用事实加以证明的,数学逻辑不能代替人的繁衍逻辑。 2007年4月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尚虹、同号文,以及美国圣· 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特林库斯教授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称,研究者在北币闱口店以南的田园洞发现的一批早期现代人类化石距今4 2万~3 85万年,这是迄今在欧亚大陆东部所测出的最早的现代型人类遗骸。他们发现的田园洞人的一些特征对现在比较流行的现代人非洲起源学说提出了严重的挑战。2(/07年¨月,黄万波研究员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主办的“巫山龙骨坡远祖之谜研讨会”上再次强调:中国人的祖先并非是一百万年前来到中国的“北非型”人,而是起源于长江三峡。
(《新华文摘》2008年11期,原载《科技导报》2()08年5期)
下列结论不能对“人类的起源地在非洲”的观点形成挑战的一项是(    )

A.雨庆市巫LU县龙骨坡发现一颗牙齿化石,经年代测定距今约204万年,据此称该牙齿与在该地点出土的一块下颌骨断片成为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B.美国科学家斯蒂文.奥尔森认为,现在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65亿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他们就生活在几千年前,确切地说是生活在几千年前的东亚一带,甚至是中国。
C.尚虹、同号文,以及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特林库斯教授等发现的田园洞人的一些特征对“现代人非洲起源学说”不支持。
D.黄万波研究员在“巫山龙骨坡远祖之谜研讨会”上再次强涮:中国人的祖先并非是一百万年前来到中国的“北非型”人,而是起源于长江三峡。

下面的理解和原文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A.美、以科学家将古人类起源于非洲的时间再次提前了几十万年,进一步支持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说法。
B.中国的古人类与占生物学家不断在我国大陆找到远古人类化石和活动遗迹,开始有学者提出人类起源于中国大陆的观点。
C.吴薪智院士却认为,重庆市巫山县龙骨坡发现一颗牙齿化石属于古猿而不属于人。 D.美国科学家斯蒂文.奥尔森用建立家族树模型进行计算的方法作考古研究,存在逻辑错误。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外考古学家在我国所获得的大量考古数据显示,古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存在着被中国起源说取代的可能。
B.大量的事实证明,古人类也许起源于非洲,但中国人的祖先确实起源于长江三峡。 C.人类究竟起源于何地,这个问题还将在学术界继续研究、争论下去。
D.如果我国科学家黄万波的考古发现被证实,则我国人类演化的时间就往前推进了100万年,中国人也许并非起源于非洲大陆的结论也就成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