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有诗叹曰: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
关羽因何“行千里”?又如何“出五关”?请简述相关情节。
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
周 萍 (失色)爸!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句)
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简答题(任选一题)
“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了我。既应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结。”(《红楼梦》第十五回)
这是王熙风答应净虚老尼的话,请简述她所答应之事的来龙去脉。
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穷诗人甘果瓦与爱斯梅拉达结成名义夫妻的过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名著研读:用名著中的人物填空(每空1分,共7分)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目“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其中的“杨妃”喻指
“飞燕”喻指 。
红楼判词是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的暗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此判词指的人是 ,“优伶”指的人是 ,“公子”指的人是 。
曹操在刺杀董卓失败逃难时,杀掉吕伯奢全家后,说出了“宁让我负天下人,休让天下人负我”的话,令与其一同逃难的 大失所望,弃之而去。
空城计是在失守街亭后诸葛亮的应急之策,与其斗智的人是 。
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请分别指出《家》、《雷雨》中寄寓了作者理想的一个人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部作品中,鸣凤之死、四凤之死的原因是什么?请任选一个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楼梦》阅读。
秦可卿之丧事,协理宁国府的人是 ;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 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说出下列四段描写所写的人物。
(1)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鬂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2)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3)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4)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答:(1) (2) (3) (4)
下面是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关于“宝黛初会”的两段文字。请从表达效果的
角度对两人的反应“惊”“笑”二字予以点评。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5分)
简述玛丝洛娃不小心毒死商人的经过。(第九节~第十一节)
简述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的心理变化过程。(第九节、第十二节~第十九节)
简答题
《雷雨》中的主要人物都做尽各种各样的挣扎,希望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请举出三个这样的例子。
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如《药》里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等茶客,《阿Q正传》里“未庄的闲人们”。说说你对“帮闲”的理解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
简答题。
曹禺曾经说过:蘩漪是《雷雨》中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请结合戏剧情节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国演义》中,除周瑜、诸葛亮之外,还有哪些人助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大
捷?请分别概写他们所做出的贡献。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面题目
汉语的单音节词汇中有大量的同音字,音同字不同,因此可以借助语音作桥梁,字面说甲,骨子里说的是乙,这就是谐音表意法。《红楼梦》中的“甄士隐”暗指“真事隐”,“贾雨村”实是“假语村”; , 。
请为上述文段续写两个谐音表意的例子,选材不一定要来自《红楼梦》,但上下衔接要自然贯通,并有一定文化品位。